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我当皇帝-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判断可能不太正确。”
  “那就报两万吧!”
  接着用力一点头:“对!”
  “就是全歼匈奴两万骑兵!”
  李司马点了点头,对华雄一拱手:“那属下这就去向主公汇报了!”
  说完,直接策马,往兹氏城方向而去。
  ………………………………


第六百二十九章 引诱攻城
  兹氏西城门外。
  赵风与于夫罗在这里对弈了一个半时辰。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双方都开始有点心浮气躁。
  因为两人都在惦记后方大营的战事。
  虽然赵风已经提前部署妥当,但战争之事,不到最后出结果,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于夫罗之所以心浮气躁,是因为看到赵风气定神闲的与自己对弈,这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心里压力。
  因为赵风这种举动,说明后方大营确实是做了部署的。
  虽然于夫罗,对自己两万骑兵的突然偷袭,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攻的两万骑兵,又迟迟没有人来汇报战况,所以于夫罗的内心,也无法平静。
  这时。
  一骑快马,迅速从城门处奔跑出来,转眼就来到赵风身边,对赵风一拱手:“属下见过主公!”
  接着生怕自己声音太大,会被匈奴人听到,然后小声道:“后方大营传来捷报。”
  然后把战况都汇报给了赵风。
  赵风知道,自己这边突然有人过来汇报消息,于夫罗那边,这时候肯定会有一群人盯着自己的表情,希望从表情中看出一些什么端倪。
  所以赵风神色不变道:“华雄准备谎报战功的事,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
  “虽然可能是因为在董卓手下,一直就是这么做的,但在我这里,不能助长此风。”
  接着又扯了一些,有的没的话题。
  其实赵风的主要目的,是担心匈奴人那边有会唇语的人,通过赵风的嘴唇动作,来判断出赵风说的是什么话。
  所以,没有提及战况情况。
  只是随意的说着一些事情。
  接着李司马拿出一小块帛布,提给赵风:“主公。”
  “这是郭先生让属下交给主公的。”
  郭嘉在学院的身份,既是教书先生,也是千夫长。
  只是千夫长不属于现有军部体系,所以李司马称呼郭嘉为郭先生。
  赵风接过一小块帛布,帛布上写着‘已经传令华将军,迅速带领骑兵过来增援。’
  ‘还请主公想办法拖住这群匈奴骑兵。’
  ‘最好能引诱匈奴骑兵攻城!’
  接着就是一些引诱的办法。
  在没有调令的情况下,华雄是不能率军乱跑的。
  所以即便华雄知道大营那边的战事结束,他也不能私自调兵过来增援赵风。
  当初赵云就因为擅自调兵,被赵风责罚过,虽然责罚的不是很重。
  但大家也没在意,毕竟大家都知道,赵云是赵风的弟弟,在刑罚范围内,从轻处罚,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方法,对于战场上的局势变化来说,是一种弊端。
  但对于上位者掌控大军来说,却是大大有利的。
  就像很多将领都喜欢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不过这种人,即便当时立了大功,最后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因为上位者,最讨厌的,就是不听话的人。
  别说古代。
  就连后世也一样。
  比如老师,你不听老师的话,老师虽然当时不会对你怎么样。
  但换座位,让你坐在后面,没事让你叫家长,好事没你份,坏事都找你。
  再比如经理、老板,都是一样的。
  人性就是如此,非要归纳,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掌控欲。
  最多就是,有些人,做的比较明显,有些人做的不太明显罢了。
  赵风看完后,脸色装作瞬间大变,而且是那种略带惊慌的脸色。
  然后掉转马头,生怕匈奴人听不到,大声道:“全军迅速进城,大营快要顶不住了!”
  赵风的说法,虽然会略微影响军心,不过好在影响不大。
  何况现在大营根本没丢。
  赵风这么大的声音,显然也让于夫罗等人听到了。
  然后于夫罗迅速用匈奴语下令,虽然不知道于夫罗说的是什么。
  但很明显,是进攻的命令。
  因为一万五千匈奴骑兵,迅速往赵风这边奔驰而来。
  看这架势,赵风明显能感觉到,于夫罗是不准备,让自己率领五千骑兵离开这里,去大营战场增援。
  别看赵风离城门只有五十步,而于夫罗离城门有一百三十余步。
  但城门洞就那么大。
  一次只能并排走五匹战马。
  即便挤一挤,最多也就同时能过六匹战马。
  而如果发生一点小意外。
  比如某匹战马,突然不听话。
  那么就会一点腾挪的空间也没有,而一但出现这种问题,那么城门洞也都堵死了。
  在这分秒必争的情况,耽搁一小会,都是致命的。
  而且五匹战马同时进城,赵风五千匹战马,需要排队到一千人。
  即便骑兵进城速度再快。
  也足够匈奴人追上好几次的了。
  其实郭嘉给的引诱计策,有两条。
  一条是,让赵风继续与于夫罗对弈,大家一起耗着。
  因为郭嘉已经传令华雄,让华雄率领骑兵快点赶来。
  只要华雄一到,赵风这边就拥有一万两千骑兵。
  另外两千骑兵,还在训练,短时间内无法参加作战任务。
  以一万两千骑兵,对阵一万五千骑兵,虽然依然吃亏,但还是有胜利的希望的。
  毕竟这里是在兹氏城下。
  城里还有几万步兵。
  但缺点就是,容易让于夫罗发现情况不对,然后迅速撤离。
  以骑兵的奔跑速度,于夫罗真要撤走,赵风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
  所以赵风选择了第二条引诱计策。
  这条计策的缺点,就是会让赵风处于危险之中。
  但好处也很大。
  因为只要有攻城经验的人,就知道,赵风这五千骑兵短时间内,是无法完全撤回城内的。
  而匈奴骑兵,只要与赵风的骑兵交战起来。
  那么在赵风撤回城内的同时,匈奴骑兵也会跟着一起冲进城内。
  这对于夫罗来说,可是说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所以于夫罗必然会率兵进攻赵风。
  除非于夫罗不想拿下兹氏。
  另外就是,赵风的那句话,给了于夫罗信心。
  既然赵风急着去救援大营战场。
  就说明大营那边的战况,对于夫罗有利。
  于夫罗只要拖住一段时间。
  等大营那边的战事结束,就算损失一些骑兵,也最少会有一万五千余匈奴骑兵,增援过来。
  ………………………………


第六百三十章 赵云觉醒
  赵风看到匈奴骑兵追击过来,嘴角微微上翘,不过马上就回复了正常表情。
  然后大声下令道:“掉转马头,列好阵型,准备和匈奴人交战!”
  这种时候,真要进城,绝对是不明智的。
  因为后面进城的骑兵,可能会被匈奴骑兵给砍瓜切菜般的斩杀掉。
  那就太吃亏了。
  还不如列好阵型,与匈奴骑兵正面交战。
  因为这里已经处于,城墙上方弓箭手的射程范围内。
  八百弓箭手,无需具体瞄准,只要把箭失往匈奴骑兵方向去齐射,总会射死一些匈奴骑兵。
  别看弓箭手不多,但连续射击起来,战果还是很客观的。
  而且虽然城墙上方只有八百弓箭手,但只要弓箭手把手射酸了,可以立马让后备弓箭手上来顶替。
  别小看八百弓箭手的齐射能力。
  要知道,城墙上方,只能容纳八百人。
  如果是平时守城,城墙上一般都是四百弓箭手,四百刀、枪兵。
  实际上刀、枪兵,能一换二,都算不错的战绩。
  那些一比七、八的战损比,就是靠弓箭手射出来的。
  赵风这边,刚刚把阵型列好。
  匈奴骑兵就已经冲到了近前。
  赵风大吼一声:“杀!”
  赵风吼完,立马率领骑兵开始往前冲。
  骑兵靠的就是冲击力。
  赵风如果不率领骑兵往前冲,就必然会被匈奴骑兵冲破阵型。
  赵风这边话音一落,接着城墙上方,张辽也传来了一声:“放箭!”
  城墙上方的弓箭手,立马开始对着匈奴骑兵的前列,开始齐射。
  这也是一种阻止骑兵冲刺的手段。
  因为只要前面的骑兵一摔倒,后面必然会有骑兵避之不及,然后被牵连到。
  这种情况,在一开始会形成连锁反应。
  只有等后面的骑兵反应过来,才可能会避免过去。
  但这时候,双方早就已经交战了。
  转瞬间,赵风的骑兵,就与匈奴骑兵碰撞在了一起。
  就这一瞬间,双方都死伤无数人。
  这种情况下,只要掉落下马的人,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幸免的可能不大。
  不过第一波冲击结束后,双方就进入了胶着状态。
  当赵风挥舞斩妖神剑,斩杀掉四名匈奴骑兵时。
  因为赵风兵少,冲刺速度又不快,五千骑兵,瞬间就落入了下风。
  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很多地方,都已经被匈奴骑兵突入了进去。
  不过随着冲击结束,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一方不支。
  赵风知道,这时候多想无益。
  只能尽力斩杀眼前的匈奴骑兵。
  随着挥舞斩妖神剑的次数,越来越多,赵风发现。
  有时候是自己,在控制斩妖神剑,去主动杀敌。
  有时候,是斩妖神剑,带动自己的手,去主动杀敌。
  赵风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通灵宝剑’。
  反正这种情况,对赵风很有利。
  在赵风再次砍杀了八名匈奴骑兵时,赵风乘机打量了一下赵云。
  发现赵风这时已经清空一大块空地。
  从地面上的匈奴尸体来判断,估计赵云已经砍杀了三十余人,杀敌数是自己的一倍多。
  双方互相交战了一盏茶时间。
  赵风这边也不知道损失了多少骑兵。
  不过显然于夫罗的匈奴骑兵,损失的更多。
  而于夫罗,对于城墙上方弓箭兵造成的杀伤力,也颇为吃惊。
  知道这样下去,自己即便胜了也是惨胜。
  然后才下令后方的匈奴骑兵,弯弓搭箭对着城墙上开始攒射,以期压制城墙上方的弓箭兵。
  赵风一看就知道。
  于夫罗肯定没有,率领骑兵攻城的相关经验。
  或者说,于夫罗都没有相关的攻城经验。
  因为只要攻城。
  必然要派弓箭兵去对城墙上方放箭的。
  其目的不是要射杀多少人。
  而是要压制城墙上方的弓箭兵,让他们尽量少射几箭。
  因为兹氏城的城墙上,赵风一早就下令补上女墙。
  也就是城墙上凸起的那一小块城墙。
  主要目的,就是抵御敌人弓箭兵射来的箭失的。
  这种女墙,只在与外族交战的边界城池,才会建造。
  中原一带的城池,老早就被人下令拆除了。
  当然,洛阳和长安是除外的。
  因为一个是西京,一个是东都。
  其实赵风只能确定,洛阳是有女墙的,长安到底有没有,也不清楚。
  毕竟赵风也没去过长安。
  朝廷下达这样的命令,其本意就是,让那些分封的王爷,无法自立。
  而即便出现了自立的情况,朝廷派兵去围剿时,也能方便一点。
  而事实证明,此举确实有好处。
  不过随着大汉朝进入战乱年代,赵风可以保证,以后所有城池,都会建造出女墙的。
  因为女墙的存在,确实对防守的一方,大大有利。
  至少在敌人攻城时,就能减少敌人弓箭手的火力压制。
  要知道,城墙上方,因为地方就这么大,所以只能屯八百士兵。
  死一个,才能让后备士兵来补一个。
  而攻城方,则没有这个限制了。
  他们可以几千,上万弓箭兵一起齐射!
  当然,几千还有可能,上万的话,实际上也不可能。
  除非是一州治所的那种大城,才有可能。
  双方又厮杀了一盏茶时间。
  具体死了多少人,赵风不清楚。
  但赵风知道,自己这边已经有些顶不住的趋势。
  从时间上判断。
  估计华雄还没收到,要他率兵过来增援的调令。
  而华雄收到命令后,即便快马加鞭的赶过来,也最少要一刻钟时间。
  如果想要战马保持一些体力,估计还要更长的时间。
  毕竟华雄也是刚刚率领骑兵战过一场。
  人和战马的体力,都已经消耗巨大。
  赵风刚刚想准备觉醒,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杀敌速度。
  只是这时。
  一道青黄色光柱冲天而起。
  只听到赵云怒吼一声:“觉醒吧!”
  “龙胆亮银枪!”
  赵云的声音,立马把赵风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其实这时候,不单单赵风被吸引了注意力,其他骑兵,包括匈奴骑兵,也被吸引了注意力。
  虽然同样是被赵云吸引过去。
  但是赵风和其他人,是有所区别的!
  ………………………………


第六百三十一章 城下大战
  因为赵风主要是被光柱吸引过去的。
  而且赵风知道,赵云这时候已经觉醒了天赋能力或者说是觉醒了兵器。
  其他人,则是被赵云的怒吼,吸引过去的。
  这些人,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赵云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赵风之前认为,觉醒就是觉醒自己的天赋能力。
  但后来发现,貌似觉醒的时,喊的并不是天赋能力的名字。
  而像是在喊兵器的名字一样。
  尤其是自己,当初手握斩妖神剑时,就是这么回事。
  不过,这次赵云觉醒时,却是喊的‘龙胆亮银枪’。
  这其中,又包含了赵云的天赋能力。
  所以赵风现在,又有些弄不清楚,这觉醒,到底是觉醒的什么。
  不过,赵风知道,现在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
  盯着赵云,迅速发动天赋能力。
  统帅:九十三(一百一十三)
  武力:九十七(一百一十七)
  智力:八十五(九十九)
  政治:五十七(五十七)
  特技:训练五、巡查六、威风六、神速四、奋战四、连战六、单挑五、豪杰七。
  可传授特技:豪杰。
  精通兵种:骑兵
  战法:???
  忠臣特性:???
  天赋能力:龙胆、???。
  看完之后,赵风明显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赵风就大概了解了。
  前面的属性,应该是觉醒前的属性。
  后面的属性,应该就是觉醒后的属性。
  而觉醒后的属性,会随着觉醒时间的结束,而回到觉醒前。
  至于其他,除了所有特技都大幅增加,好像就只有天赋那里,赵风有些疑问。
  毕竟过了这么多年,赵云经过各种锻炼,特技提升是很正常的。
  而赵风的疑问就是,赵云第一个天赋后面,出现了???。
  不知道这几个问号,是表示没有天赋,还是天赋还没出现,又或者是需要自己也觉醒后,才能看到。
  只是随着光柱的消散,赵云一瞬间,感觉变了一个人似得。
  赵风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但显然,赵云的杀敌速度,瞬间飙升好几个档次。
  而且赵风隐约可以看见,好像有类似枪芒一样的光芒,会从赵云枪头飞射出去。
  只要挨着匈奴骑兵,匈奴骑兵挨着的地方,立马飚出鲜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