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当皇帝-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重要的事情吗?”
这话赵风还真不好回答。
你说算吧,人家就是宦官。
十常侍是顶头上司。
你说不算吧,呵呵,你是看不起宦官吗?
人家虽然说的爽快,谁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
只好不做回答,话题一转:“上差车马劳顿,一路幸苦。”
“先去醉仙楼休息几日,在返回洛阳复命吧。”
说完转头看向典韦:“典韦。”
“把赵狗蛋叫进来,让他给上差带路。”
典韦还没答复。
上差罢了罢手:“不用了。”
“咱家还需要去其他地方传旨。”
“就不就留了。”
“告辞!”
赵风马上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风送送上差。”
上差点了点头。
一行人,往相府外走去。
通常情况下。
都是朝廷派人到州牧、刺史府传旨。
然后由州牧或刺史府,给王国、太守等传旨。
之后一级级传下去。
赵风这里,是因为目前没有翼州刺史。
也没有翼州牧。
所以只好这些人,亲自跑一趟了。
五日后。
一守卫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府外有一群自称是张司马的亲信部曲。”
“护送贵人前来复命。”
“因为没有说出贵人的名字。”
“特意前来通报。”
赵风听后,立马站了起来。
转头看向典韦:“快随我一同出去迎接贵人。”
说完,赵风就往议事厅外走去。
典韦也没时间回复,只好跟着赵风一起走了出去。
赵风经过议事厅门口的时候,对其中一名守门侍卫说道:“要赵狗蛋,去把田丰、张辽叫过来。”
侍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离去。
赵风直径往府外方向走去。
等赵风来到府外。
对王子刘稚行了一长揖:“因为身份保密的原因。”
“委屈贵人。”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随我进屋内说话。”
长史点了点头:“也好。”
一行人走到议事厅。
赵风直接在主位下方的右边第一个位置跪坐了下来。
因为王子刘稚的身份问题。
赵风没有跪坐在主位上。
本意是把左边第一个位置留给刘稚。
不过,刘稚也没跪坐在那个位置。
导致主位和左边第一个位置,都没人坐。
刘稚跪坐在左边第二个位置。
长史,则是站在刘稚的身后。
赵风对此,没什么表示。
直接把皇帝的诏令说了出来,又把皇帝驾崩的事告诉了他们。
接着道:“本来是打算派军,直接护送王子等人,前往洛阳。”
“不过,护送将领,没有见过王子。”
“风担心出现意外。”
“就只好把王子接了过来。”
“稍后,把护送王子的将领,引荐一下。”
“也好各自认识一下。”
长史点了点头:“如此行事,虽然麻烦了一点。”
“但是更加稳妥。”
“赵侯爷,果然是心细之人。”
自家人,知自家事。
虽然赵风表面上认同了王子的身份。
但朝廷没有认可。
所以这身份,还是很敏感的。
真要派个不认识的将领,跑过来说,我要护送你们去洛阳。
跟着去吧,又会有各种担心。
比如这人到底是赵风派来的,还是某些有心人派来的。
不去吧,万一真是赵风派来的人,又会驳了赵风的面子。
这时,田丰和张辽走了进来。
田丰看的心中了然,行了一揖:“见过中山相。”
然后又对王子方向,行了一揖:“见过尊驾。”
张辽则是看的一愣。
毕竟赵风没有坐在主位上。
左边第一位,也没人坐。
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
但现在不是发愣的时候。
对着赵风一拱手:“见过中山相。”
然后对着王子方向,一拱手:“见过尊驾!”
虽然张辽,不知道这人是什么身份。
但跟着田丰喊,应该不会有问题。
赵风看刘稚点了点头,表示打了个招呼。
然后指着刘稚道:“这位就是王子。”
然后指着张辽道:“这位是张辽,张文远。”
“也是你们此行的护送将领。”
“现为别部司马。”
然后看向张辽:“张辽。”
“先前跟你说的任务就是。”
“把王子和长史等人,安全、秘密的护送到洛阳。”
张辽一拱手:“遵命。”
“保证完成任务!”
赵风点了点头:“其他几个别部司马的部曲,全部都削减了五百人,恢复别部司马的正常编制。”
“你的部曲,暂时不变,依然是两千人。”
“另外,把张纯幼子等人,也押送到洛阳。”
“我会对外宣称,是押送一干反贼前往洛阳问罪。”
“好处是,你此行会合理合法,不会有其他各地的人找麻烦。”
“坏处就是,在路过常山国,栾城一带时,可能会有反贼找你麻烦,也可能不会有。”
“但只要安全进入赵国,后面的路程,就会十分的顺利。”
“你还有把握吗?”
………………………………
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要多想
张辽想都没想,一拱手:“有!”
“区区反贼,不足道而。”
不是赵风不想安排一条安全的道路。
而是,常山国、巨鹿郡、安平国、河间国等地,都被反贼攻下过部分县城或者全境。
如今虽然大部分都降散了。
但依然还有直接落草的。
赵风也不知道,这些反贼,会在什么地方落草。
反正遇不遇的到,基本都要看运气。
赵风大笑道:“好!”
然后看向王子:“王子准备何时出发?”
王子看向长史。
长史沉吟了一下:“今日车马劳顿,先修整一日。”
“明日一早,在行出发吧。”
王子点了点头,脆声道:“那就明日出发!”
赵风看向张辽:“张辽。”
“下去准备一下,明日一早就出发。”
张辽一拱手:“喏。”
说完,就快步离开了议事厅。
等张辽走后。
赵风对典韦道:“典韦。”
“去把王旗拿出来。”
典韦一拱手:“喏。”
说完,就往后堂走去。
不一会,就拿了一个包裹出来。
然后直接把包裹,提给了长史。
长史打开包裹,仔细打量了一下王旗。
发现没什么问题,又把王旗折叠了起来,重新包裹好。
赵风笑道:“这也算是完璧……”
“物归原主了。”
赵风本来是想说完璧归赵的。
不过,貌似自己就姓赵,怕引出误会,所以马上改口了。
长史拿着包裹,带着小王子,走到大厅中央,行了一揖:“如此,我等就回去准备一下。”
“告辞。”
赵风立马站了起来,回了一揖:“为了避免身份泄露。”
“风就不远送了。”
“明日一早,我只在城墙上目送你们离开。”
“还望你们理解。”
“等你们荣归的时候,我会带领属官,出城十里迎接!”
长史点了点头。
带着小王子,直接走出了议事厅。
等长史等人走后。
田丰笑道:“伯虎为人处事,真是越来越谨慎了。”
“与伯虎的年龄完全不符。”
“不了解的人,肯定以为伯虎乃是不惑之人。”
赵风知道田丰说的是,把王子迎接到都城卢奴,让张辽和他们见面后,在出发的事。
这样一来一回虽然浪费了十来天时间。
但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王子的身份,现在还很敏感,最怕的就是麻烦。
不但赵风怕,就连长史、王子,也怕。
一般人处理这事,都是直接要张辽直接过去接人,然后直接护送去洛阳。
赵风最开始也是这么打算的。
不过,考虑到丁原、何进,都要挂了。
但又不清楚具体挂的时间,所以只好拖延一下时间而已。
最好是张辽在返回,都城卢奴的半路上,丁原、何进都挂掉,那就完美了。
不然容易出现意外。
一是,被何进招回洛阳。
二是,张辽知道后,自己要求回洛阳。
这一回洛阳,基本就是董卓的人了,之后又会成为吕布的人。
赵风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道:“如今大汉烽烟四起。”
“内忧外患。”
“我这是如履薄冰。”
“不得不谨慎!”
田丰笑道:“如今翼州、幽州,已经基本平定。”
“三辅之地,也已经结束了战事。”
“雍凉之地,也处于安抚状态,从事态上看,也要慢慢平复下来。”
“只有并州的屠各胡、白波军,青徐之地的黄巾余孽,张举残余,还在肆虐。”
“这是一片大好的形势。”
“怎么伯虎说的很悲观一样?”
赵风盯着田丰:“元皓兄是真这么认为?”
“还是想考量一下风?”
田丰沉吟了一下:“丰真这么认为如何?”
“想考量一下伯虎,又如何?”
赵风笑道:“元皓兄要真这么认为。”
“只能说,才学、见识,还有很大的欠缺。”
“如果是想考量风,又不知是何用意。”
田丰两手一摊:“没什么用意。”
“我这是替伯虎说出来的。”
“不然,为何幽州牧、降虏校尉等人,不但直接收编了反贼的俘虏。”
“还在拼命的招兵买马。”
“反观伯虎的几条命令。”
“不但把几位别部司马的兵马削减了。”
“而且这些被削减的兵马,还要解甲归田。”
“伯虎定是认为,天下形势一片大好,才会这么做的。”
赵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元皓兄,这是认为我的命令不对。”
“特意来讽刺我的。”
“元皓兄认为,幽州牧刘虞、降虏校尉公孙瓒,都有染指翼州之心吗?”
田丰摇了摇头:“我可没这么说。”
赵风回到主座上,跪坐下来,揉了揉太阳穴。
跟这些历史牛人打交道,动不动就要烧脑。
无奈道:“还请元皓兄,明言吧。”
田丰罢了罢手:“伯虎不要多想。”
“该说的都说了。”
“丰告退!”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什么叫不要多想。
你都说了什么?
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等田丰走后。
赵风转头看向典韦:“典韦。”
“田丰到底想表达什么?”
“是对我不满?还是对我的某些命令不满?还是在考量我?”
典韦瞪着牛眼,看着赵风:“主公这是在问我?”
赵风沉吟了一下:“也是。”
“问你也白问。”
转回脑袋,用左手撑着腮帮,右手食指敲打着案己。
自语道:“田丰到底在表达什么呢?”
“谨慎?不惑?屠各胡?白波军?黄巾余孽?张举残余?招兵买马?”
“是想说我太过谨慎,导致进取不足吗?”
“还是想要我出兵讨伐屠各胡、白波军、青州黄巾?”
“但这几个地方,一个是属于并州,一个是在青徐之地,隔的那么远,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这并州、翼州、幽州、青州、徐州,都点了一遍。”
“总不可能,这是在暗示我,要我招兵买马,去争天下吧!”
“暗示我先拿下翼州、幽州,然后进军三辅之地,也可以说是进军司隶地区,再安抚雍凉地区的同时,北上拿下并州,接着打下青徐之地,兖州自然就是囊中之物,这样天下我就独占了一半。”
“这不可能吧!”
“难道真的只是最后那句,不要多想?”
………………………………
第二百五十五章 董太后死
赵风越想。
就越觉得有可能。
因为,袁绍当初,就是先取了翼州。
然后拿下了幽州,接着把并州和青州收入囊中。
那时候,司隶地区,先是洛阳被董卓祸害了一遍,然后长安又被李傕、郭汜二人祸害了一遍。
小皇帝又被曹操接到了许昌,司隶地区也就没什么价值了,所以没取。
之后把取徐州,改成了取兖州,也就和曹操对立了起来。
按照赵风的理解。
田丰所说,跟这个经略路线,差不多。
或许后面,也只是根据时势,略作的修改。
赵风暗自感叹,田丰你要是想我取天下,就直说嘛。
这么弯弯绕绕的,来了一圈。
原来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
我也是要当皇帝的人。
但这事,赵风也不可能,马上就去找田丰求证。
毕竟这事,不能明着说。
万一赵风会错意了。
那就成了作死先锋。
这时。
甄尧走了进来,行了一揖:“伯虎兄。”
“刚刚得到消息。”
“大将军何进,逼骠骑将军董重自杀。”
“遣董太后返回河间国,如今已经暴死。”
“听闻何太后的暴死,与大将军有关。”
赵风抛开脑里乱七八糟的想法。
沉吟了一下:“贤达兄的消息,真是灵通。”
“还有其他重要的消息吗?”
甄尧摇了摇头:“这不算灵通。”
“估计用不了多久,自然也会有其他人,告知伯虎此事。”
“暂时没有其他什么消息。”
赵风点了点头:“有什么最新消息。”
“立刻来报。”
甄尧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时间缓缓流逝。
赵风募集资金的事情,也进行的比较顺利。
共筹集五铢钱九百余万,粮食十万石。
因为前面带头的世家豪强,都说不要利钱。
所以后面的世家豪强,也都跟着不要。
再加上各个世家豪强,给赵风送的恭贺礼。
朝廷的例钱,是可以凑齐了。
当各地的钱财,运送到都城卢奴的时候。
朝廷的上差,就从幽州赶到了都城卢奴。
没做停留。
携带赵风、公孙瓒等人,缴纳的例钱,返回洛阳去了。
刘虞任职太尉,官拜三公,本来是要往西园缴纳巨额礼钱的。
灵帝因刘虞一贯有清廉的名声,加上平定张纯叛乱有功,便特意免去刘虞的礼钱。
所以就没有收缴刘虞的例钱。
之所以多耽搁了些时日。
是因为刘虞先是推让,并举荐卫尉赵谟、益州牧刘焉、豫州牧黄琬、南阳太守羊续担任此职。
但灵帝最终还是拜刘虞为太尉。
一来一回,需要花费些时间。
刘虞没有二推、三推,也是因为灵帝驾崩了。
真的是最终命令。
刘虞就是想再次推让,也没机会了。
上差刚离开不久。
田丰就走了进来,行了一揖:“伯虎。”
“这都半月有余了。”
“各地被消减的兵马,都屯兵在都城卢奴。”
“加上五千没有被劝服的降卒,共计七千余人。”
“是不是要给个安置了?”
赵风心里暗自吐槽。
不是你自己说的。
幽州牧、降虏校尉等人,不但直接收编了反贼的俘虏,还大肆招兵买马吗?
还说我不但把几位别部司马的兵马削减了。
而且这些被削减的兵马,还要解甲归田。
我这不就把这些兵马,屯在都城卢奴,不做安排嘛。
看来自己猜的应该没错。
田丰这是让我,有取天下之心。
赵风笑道:“那就让赵铁柱、许飞、裴元绍、管祺、田武、魏芒、熊大,率领曲部,分别携带一千人。”
“分别派到新市、上曲阳、汉昌、安熹、望都、唐县、蒲阴。”
“一人负责一个县城的挖掘池塘工作。”
“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