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元王朝(出书版)-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这种情况如果不早制止,等到恶果自行暴露再行纠正,那就好像虫子虽然灭了,但树也死掉了。”元世祖看了奏折之后,一下子醒悟了许多,立刻组织相关人当廷对质。大家一致认为陈天祥所言是实,立刻停止卢世荣的做法是十分明智的。于是卢世荣上任几个月来所行之事该停则停,该改则改。卢世荣也被关进大狱。
  有一天,元世祖问一个人:“你对卢世荣怎么看?”这个人回答说:“人们都说,卢世荣的罪状已经一条一条的很清楚了,还每天养着他,白白浪费粮食。”元世祖立刻下令将其杀掉喂鸟、喂獭。卢世荣以骗术居高位,最后落得悲惨下场,所以他应归入《奸臣传》。
  桑哥对当时政治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
  桑哥为人狡黠豪横,因喜言财利之事,而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后来元世祖认为他理财有方就重用了他。至元二十四年(1287)先任他为平章政事,不久又升为右丞相。在任职四年中,他推行了一系列他认为可行得通的理财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元世祖十分信任他,他的权力也特别大,因所行过急,造成的不良后果亦大。
  他刚升任右丞相,就开始检核前中书省亏欠库财,这是他检核天下财所点的第一把火。经过检核,校出中书亏欠钞四千七百七十锭,昏钞一千三百四十五锭。然后将有关官吏治罪,不许自辩。这在中书省引起了很大的波澜,不少人议论纷纷,桑哥得知后,将这些人全部诛杀,没收家产,将妻子变为官奴。他以中书省为例开刀理财,造成了恐怖的气氛。然后置征理司,又开始钩考百官仓库,因为得到元世祖大力支持,百官惶惶终日,敢怒不敢言。桑哥理财十分苛刻,毫分缕析,凡相关的人,没有不破产的,以致治罪了亏欠者之后,新官无人再敢赴任,宁愿弃家出走,到他乡去躲避。至元二十五年,又派二十人钩考诸路钱谷,对地方开始了财政检核,并为前去检核的人专派警卫,赋予很大的权力。
  在对百官检核的同时,桑哥又向元世祖建议,应当向天下百姓敛财。于是又增加盐、茶、酒、醋之税,所增之额在一半之上,弄得民不聊生。
  总之,桑哥专政期间,不仅专断财政,还专断官员的任命,杀伐专断出自一手。在他任职的四年时间里,他手握刑罚和官爵,把它们当做商品一样贩卖,于是天下远刑喜爵之人都来求他。只要肯出高价,有罪的人可以无罪,想当官的人都可以当官。从此朝廷纲纪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于是,朝廷里有些正直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向元世祖进言上疏,弹劾桑哥专权黩货。有人很直率地对元世祖说:“桑哥瞒蔽了陛下很多事。朝纲也让他搅乱了,凡有敢议论的,他就杀掉。百姓流离失所,天下盗贼蜂起,已到了危在旦夕的地步了。如果不将桑哥马上杀掉,以平天下人之愤,我担心此人将会给陛下带来大麻烦。”弹劾桑哥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元世祖令桑哥与弹劾他的大臣当面对质辩论,桑哥理屈词穷而被杀。他理政期间,阿谀讨好他的人给他立的颂德碑,也被推倒了。
  铁木迭儿是如何专权擅政的?
  铁木迭儿是木儿火赤的儿子。他的后台是太后答己,两次为中书右丞,都是依靠太后的势力。在位期间,仗势专权擅政,官民皆怨,朝廷、地方不得安宁。
  仁宗初年,他提出买盐引以及括田江南的主张。这是他为了增加国库收入而提出的向商人和江南农民敛财的主张。这一主张得到了仁宗的同意。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官吏苛刻残忍,成了害民之政。江西一带尤其严酷,从而激起了赣州(今江西赣州)蔡五九的暴动,整个南方为之震动,不久,这种敲骨吸髓地向百姓榨取财富的做法就被迫终止。铁木迭儿在朝野的种种虐政,引起了朝廷大臣的普遍不满。杨朵儿只等四十余名御史共同向仁宗上疏,弹劾铁木迭儿的奏折中列举了他收受贿赂的人数、钱物,以及他任人唯亲,纵家奴戕害社会,而他自己却全然不管、怡然自安等种种罪行。指出天下四海之人都盼着将他车裂斩首而后快。仁宗看了这份奏折之后,十分震惊和气愤。想把他抓来治罪,但他躲在太后之处不出来,仁宗无奈,最后只能罢了他的相位。
  仁宗死后,铁木迭儿以皇太后旨,又做了中书右丞相。这次为相,他比以前更加疯狂。他身居相位,不在国政上用心,只是一心报复前仇。他刚任右相不久,即把仁宗时弹劾他的御史中丞杨朵儿只和萧拜住,以违太后旨而论罪弃市。从此朝廷大臣,人人担心害怕,惶惶不可终日。不久,铁木迭儿又心恨贺伯颜以前不依附于自己,以公报私,将其诛杀。后来又想杀英宗非常信任的赵世延,因为赵世延曾经议论过他的倒行逆施,因英宗力保,赵世延才得以躲过这一场杀身之灾。
  铁木迭儿复相之后,仗着他受太后宠信和自己的权力,只要一有机会他就报复曾经与他有过不和的人,而且必置之死地而后快。睚眦之私,无有不报。肆杀前怨,御史台为之一空。这在历史上也属少见。
  铁失为什么被列入《逆臣传》?
  铁失是权相铁木迭儿的义子,他的妹妹是英宗妃。英宗很信任他,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忠翊亲军都指挥使、左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太医院使,兼领广惠司事,可谓集要职于一身。
  铁木迭儿死后,其生前的种种罪恶渐渐被人们揭露出来,英宗委任拜住为右丞相,负责检举、肃清其奸党,同时振立纲纪,进举贤者,斥退不合格的朝官。铁失既是铁木迭儿义子,又是经铁木迭儿举荐而掌上大权的,他与铁木迭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考虑到自己难脱干系,所以暗暗地想着应付的办法。
  至治三年(1323)八月,英宗自上都返回,在距上都二十里许的南坡停下来。这天夜里,铁失勾结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等十六人,发动了震惊全国的政变。他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了与英宗同行的拜住,他亲自冲进英宗卧内,弑杀英宗。九月,遣使奉玉玺迎泰定帝于漠北。泰定帝即位之后,任命铁失为知枢密院事。十月,泰定帝诛杀铁失等奸党。
  铁失本以为杀英宗、迎立泰定帝,会使自己免于被诛的结局,结果他还是难免历史的惩罚,不仅性命没保住,就连他的子孙也全被诛杀,家产籍没。
  孛罗帖木儿为什么被皇帝派人暗杀?
  孛罗帖木儿是答什八都鲁的儿子。他随父在镇压红巾军中起家,他父亲死后,代父做了军中统帅,是元末镇压红巾军的主要刽子手之一,为元廷立有功劳。他被元顺帝派人暗杀,主要是顺帝与太子不和造成的,是元顺帝与太子斗争的牺牲品。
  至正二十四年(1364),元顺帝与太子不和。元顺帝在外所倚重的主要是孛罗帖木儿,太子以孛罗帖木儿手握重兵,飞扬跋扈,不听朝命等罪,建议削他的兵权。但孛罗帖木儿不仅没有听朝廷之命,反而命部下攻击京师,顺帝又将奸相搠思监、朴不花等押送给他,以解他心头之恨。后又任命他为太保、中书平章,兼知枢密院事,对孛罗帖木儿更加重用,这样皇太子与他的仇就更深了。为了保障安全,皇太子调兵护卫京师。不久,孛罗帖木儿纠集人马攻击京师,京城震动。皇太子亲自统兵督战,结果被孛罗帖木儿打败,太子及其党羽逃出京城,元顺帝又进一步重用了孛罗帖木儿及其党羽。
  不久,元顺帝又加孛罗帖木儿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太保、中书右丞相,节制天下兵马。这样,他与太子的仇恨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
  至正二十五年,皇太子谋划如何除掉孛罗帖木儿及其党羽。他调集了岭北、甘肃、辽阳、陕西以及孛罗帖木儿世仇扩廓帖木儿的军队,进兵讨伐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也不甘示弱,竟将皇后赶出皇宫,幽禁起来,同时也调兵遣将对付太子兵马。在此关键时刻,孛罗帖木儿手下的一员重要将领倒戈,与前来讨伐他的军队联合起来对付他。孛罗帖木儿一怒之下,派自己最得力的大将前去讨伐叛将,反而吃了败仗,爱将也被生擒,于是太子军军威大振。孛罗帖木儿大惊,亲自带兵迎敌,正遇上连下三天大雨,无功而返。从此,他每天郁郁不乐,饮酒消遣,荒淫无度,喜怒不常,醉酒杀人,弄得朝廷人人自危。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下了密旨,令心腹暗暗寻找可以刺杀孛罗帖木儿的勇士,在适当的时候行刺。
  这一年七月,上都传来了捷报,孛罗帖木儿准备进宫向顺帝奏报这一消息,走到延春阁李树下的时候,被顺帝招来的几个勇士杀死。皇帝于是一边下令尽杀孛罗帖木儿余党,一边将孛罗帖木儿的首级函送太子,请太子还朝。后来,孛罗帖木儿的余党全部被诛杀。
  韩山童、彭莹玉是怎样组织人民起义反抗官府的?
  利用宗教把农民组织起来反抗朝廷,是历代农民起义都使用过的方法。元代农民起义,最初也是利用白莲教和弥勒教来组织民众的。
  古代风景画鉴赏白莲教供养的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代表光明,是“明王”,这种宗教劝人今世念佛修行,死后可到西方净土白莲池上去过幸福美满的日子。弥勒教供养的是弥勒佛,弥勒佛下世之后,世界立刻变样,一切皆如人愿,充满光明和美好。元朝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这首诗叫《扶箕诗》,是教徒在活动时唱的。诗中充满对不平的憎恨,对公平与太平的渴望,这首诗对元统治下的百姓无疑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这是元代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据。
  元朝末年,北方形成了一个秘密白莲教中心,以韩山童为首;南方形成了一个秘密白莲教中心,以彭莹玉为首。
  韩山童是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他祖父就宣扬白莲教,到他自己为教主时,他的教徒更多了,不仅在河南、江淮一带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有一批像刘福通、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等这样的忠实信徒。元末社会矛盾日趋激烈,韩山童等抓住时机,加紧宣传,用“明王出世”、“弥勒降生”等吸引群众,把矛头指向元廷。元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与韩山童的这种鼓动有直接关系。后来,韩山童成了元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彭莹玉是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人。他从小出家为僧,能为当地百姓消灾解难,因此在当地的名望很高。他看到元代气数将尽,便以宣传弥勒佛教为名,广泛发展教徒,逐步成为秘密宗教领袖。后至元四年(1338),他在袁州发动过一次起义,不久失败。他充分总结吸取了这次失败的教训,更加勤奋地做宣传和组织工作。到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时,他的信徒已布满了江淮一带。因此,当北方的韩山童一起事,彭莹玉的信徒们便跟着在南方纷纷起事,这对于鼓舞农民起义军的胜利信心,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打击、瓦解元朝的腐败统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刘福通对农民起义做出了哪些贡献?
  刘福通是韩山童传教时的重要信徒之一,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首先,刘福通是颍州首义的重要发动者、组织者之一。在韩山童秘密发展信徒时,刘福通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角色。韩山童牺牲后,刘福通成了红巾军的核心人物,是韩山童之后义军的新领袖,在刘福通的领导下,红巾军冲突重围,出敌不意,攻下颍州城,使开始受到挫折的红巾军士气大振。而后,红巾军又在刘福通领导下连败前来镇压的元军,使得红巾军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攻城略地,人数发展到十万人,发展壮大了红巾军的势力。
  其次,刘福通的义军点燃了灭亡元朝廷的火焰。刘福通首义以及他势如破竹地连败元军,对其他地方的白莲教信徒有极大的鼓舞作用,各地纷纷响应,较大规模的有徐州的芝麻李,湘汉流域的布王三、孟海马,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等,他们都打着红巾军的旗号。这些起义由北到南,给元统治者带来了极大的打击,这些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元朝的黑暗统治。
  第三,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极大地牵制了元军的势力,为南方农民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刘福通的红巾军是红巾军的主力部队,始终是元统治者的心腹大患。元廷先后撤换了几名大将前往镇压,全被刘福通打败,这对从上层瓦解元的统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元朝将主要力量放在了消灭刘福通义军上,这使得元廷暂时无暇顾及南方,南方的红巾军乘机发展壮大,扩大战果,最后推翻了元朝。
  徐寿辉建立过什么政权?
  刘福通起义之后,许多地方跟着爆发了起义,以响应刘福通。彭莹玉的徒弟邹普胜联合布贩子徐寿辉所发动的红巾军起义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建立的“天完”政权,是红巾军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徐寿辉是以往来贩布为生的商人,他忠厚诚实,身材魁伟,相貌出众。据传说,刘福通起义之后,铁工出身的邹普胜也积极准备起义。有一天,徐寿辉在山中捡数十斤铁,就请邹普胜给他打造农具。然后就坐在铁砧上。这令邹普胜想起了前一天晚上的一个梦,他梦见一条黄龙蟠在他的铁砧上。邹普胜心想:眼前这个身材高大、相貌非凡的人肯定就是将来的皇帝。于是对徐寿辉说:“现在天下大乱,你还要农具干什么?我替你打造一把宝剑吧!”于是两人就商议起发动起义的大事。当时彭莹玉到处宣扬“弥勒佛下世,当为世主”,急需一个像徐寿辉这样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人来应验。据说,有一次徐寿辉在盐塘中洗浴,突然身上被层层光环笼罩,邹普胜立刻宣扬“徐寿辉就是我们讲的弥勒佛!”在场的人无不惊服,于是众人推徐寿辉为领袖,立即发动起义,两个月之后,一举攻占了靳水(今湖北浠水)并以此为都城,建立了“天完”政权,徐寿辉称帝。“天完”就是压倒“大元”的意思。忽必烈因其疆域辽阔,自称“大元”,以显示其无与伦比的威风。徐寿辉要推翻“大元”,就在“大”字上加一横,变成“天”,在“元”字上加“^”,变成“完”,要在气势上压倒“大元”,这表明“天完”政权要彻底推翻、铲除元廷统治的意志和决心。
  “天完”政权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南方红巾军的发展,贫苦农民像潮水一般奔向义军队伍。
  方国珍是如何反元的?
  元末农民起义的主力是红巾军,信奉白莲教。但也有既不信白莲教,也不打红巾军旗号的起义军,张士诚和方国珍就是其中的代表。
  方国珍是浙江黄岩(今浙江黄岩)人,本以贩盐为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之前,黄岩有人曾发动过一次反元起义,元军镇压了这支义军,许多当地百姓因被指为乱党而无辜被杀。方国珍有一仇家,勾结官府,诬告方国珍与乱党是同谋,元军来捕,方国珍一怒之下将仇家杀死,与哥哥和弟弟一起反元。他们聚集了几千人马,劫夺海运,捕杀元朝官吏。元朝几次镇压,全被方国珍打败。后来元以加官晋爵收买方国珍,方国珍与元达成妥协,同时,也注意发展自己的势力。方国珍既与红巾军有联系,也与元廷有联系,是两面派人物。
  张士诚是如何失败的?
  张士城(1321~1367),泰州白驹场(今江苏东台北)人。至正十三年(1353)反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