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杨柳细腰 [金推]-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城人皆知,镇国大将军袁子琰举世无双,熟读孙子兵法,在沙场上那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但没人知道,这大将军行军打仗虽在行,可这舞文弄墨,却属实是……一团糟。
瞧着小姑娘一脸期待的目光,袁子琰张了张嘴,头一次,额角冒了汗。
袁子琰绷着一张脸,紧抿着唇,沉默了好半晌。
赵芯儿见他总是不理自己,歪着脑袋疑惑的看了他一会儿,便又拽了拽他的衣袖。
“夫君?”
片刻后,袁子琰面无表情的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慢吞吞的放在商贩手中。
商贩看着手里的银子,傻眼了。
“这位郎君,这不符合规矩,我们这儿的花灯都是彩头……”
话没说完,袁子琰便皱着眉从袖中又掏出一锭金子,放在了他的手中。
“……”
商贩无语凝噎。
赵芯儿错愕的睁圆了猫眼儿。
…
最后,商贩屈服在了金钱的淫威下,将那漂亮的兔儿灯,送给了赵芯儿。
赵芯儿一只手被袁子琰牵在手中,另一只手则是拿着兔儿灯,同袁子琰慢悠悠的走在街上。
她唇角微微翘着,眉眼也是弯起的,时不时抬头看袁子琰一眼,一副偷笑的模样儿。
袁子琰脸色有些泛黑,再她又一次偷瞧过来后,黑着脸开了口。
“不准笑了。”
“再笑,我便将花灯送回去。”
赵芯儿见他恼羞能怒,像是怕他真的送回去一般,赶紧捏紧了手里的花灯,弯起的唇角,也慢慢牵直了。
她仰头看着袁子琰,认真的夸赞道:“夫君,你真厉害,她们都没有灯呢!”
街上人来人往,不少小姐们手里,都没有拿着花灯呢。
看来,是今年的灯谜格外的难,这些人都没有赢到彩头。
用一锭金子换来花灯的袁子琰一点都不觉得自豪,甚至脸又黑了几分。
得,赵芯儿这马屁一巴掌拍到了马腿上。
除了逛花灯会的以外,还有不少人,正比赛猜着灯谜,抢这今年花灯会的魁首。
路上,赵芯儿听到有人议论起来——
“丞相府的千金已经猜对了二十八道灯谜了!”
“赵姑娘才学极高,去年花灯会的魁首便是她,想来,今年也不会换人了。”
“啧啧,这赵姑娘不愧是丞相府的千金,不仅长得漂亮,且才高八斗,还是京中有名的才女。听说如今还未定亲,去提亲的人,都快讲丞相府的门槛都踩平了!”
赵芯儿听着听着,便停下了脚步。
她突然想起来,她第一次见着公爹之时,公爹便有意撮合夫君与那位丞相府的赵姑娘。
“怎么了?”袁子琰见她停下来,压低声音问。
赵芯儿抬眼问他,“你同赵姑娘熟悉吗?”
袁子琰皱眉:“那是谁?”
赵芯儿高兴了,遂拉着他的手道:“我们也去猜灯谜那边瞧瞧吧。”
袁子琰停步不前。
赵芯儿看着他原本冷硬的面容,此时有些愁眉不展的模样,顿时弯起眼睛笑了。
她摇了摇他的手臂,软声道:“夫君,我已经有个花灯了,不想要别的了。他们都说那花灯会的彩头是最大最漂亮的花灯,但是我觉着,肯定没我手中这个好。”
其实,也不是不想要。
只是,那是京城整个花灯会的彩头,夫君便是再有能耐,也不能用银子买来。
众目睽睽之下,定然是作不了弊的。
既然注定无缘,还肖想它作甚。
而且,若是她说想要,夫君说不准要被吓跑。
她捧着小脸,叹了一口气。
还是不为难夫君了。
袁子琰听了她的话后,稍稍松了一口气,便牵着她,朝着猜灯谜那边儿去了。
过去后,便发现那处围着一圈的人,全都是在看热闹的。
还有人惊奇的讨论。
“这往年的花灯会魁首,都是丞相府的赵姑娘,没想到今年,竟有个年轻书生,与赵姑娘不分伯仲。”
有人道:“我还是觉着,今年的魁首,应当还是赵姑娘。”
也有人道:“那书生瞧着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儿,我猜,他今年说不定能赢了赵姑娘!”
赵芯儿在旁边听着,顿时间来了兴致。
她兴致勃勃的朝着中间围着的二人看过去。
先入眼的,是位端庄漂亮的赵姑娘。
她既没带帷帽,也没带面纱,身着一袭淡紫色留仙长裙,梳着百合鬓,长得又漂亮又大气。
同赵芯儿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气质,她面色淡淡,举止优雅,正是丞相府的赵紫兰赵姑娘。
不愧是京城第一美人。
赵芯儿赞叹了一番,又朝着她对面的书生看去,结果这一瞧,就瞪圆了眸子,愣住了。
第五十一章 灯会 借花献佛
那书生不是别人; 正是前段时间,来了京城的祝府三少爷祝得毅。
赵芯儿心中很是惊讶,先前就听说; 三少爷学问好,但她又读书不多; 到底是怎么个学问好法,她并不知晓。
没想到,猜灯谜竟是这般厉害。
瞧着,就要跟赵姑娘争一争这今年花灯会的魁首了呢!
不止赵芯儿; 袁子琰也瞧见了前头的男子是祝三; 再一扭头,就瞧见身边的小姑娘傻愣愣的瞧着他看; 脸顿时间就黑了。
他攥着小姑娘的手微微紧了紧。
赵芯儿回过神来,她没瞧清楚袁子琰的神情。
心里边儿还正惊讶着呢,于是扭过头,小声跟袁子琰说:“夫君,他们方才说的人,居然是祝府的三少爷。”
“嗯。”袁子琰面无表情的应了一声。
祝得毅不同于祝家其他两位少爷,他眉眼清隽; 身形清瘦修长,身上带着骨子书生气息。
这会儿不光赵芯儿; 还有不少小姐们在看他。
祝得毅同赵紫兰的猜谜比赛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时候; 旁边不断传来赞叹声。
见小姑娘也是一脸紧张的盯着台上瞧。
袁子琰心里不痛快极了。
有什么好看的。
不就是会猜个灯谜。
袁子琰黑着一张脸,目光直勾勾的盯着台上。自然; 也有人发现了他。
大街上黑幽幽的一片,灯谜大赛这边儿,却是亮堂堂的。
虽说是黑夜; 但因着有很多亮着的灯,瞧着,却清楚了许多。
袁子琰周身一股生人勿进的气势,再加上有不少人认出了他,所以很自觉的,朝着旁边挪了挪。
也就显着别的地方很是拥挤,而袁子琰与赵芯儿周围,却宽敞许多。
人群中正在比赛的赵紫兰与祝得毅,很快便注意到了这边儿。
赵紫兰的目光渐渐的落在了袁子琰的身上。
她攥着帕子的手指微微紧了紧。
大将军今年,竟也来参加了灯会……
其实,爹爹同她提起袁将军之时,赵紫兰心头是雀跃的。
其他的姑娘嫌袁将军年纪大,瞧着凶,不懂疼人,但是赵紫兰崇拜他。
袁将军年纪轻轻,便率领将士们东征西战,保家卫国,实乃真男儿。
若是能嫁给这般的男子,她心中是愿意的。
可这事儿还没提上日程,便传来了袁将军已经成亲的消息。
赵紫兰心头失落,下一刻,便瞧见了站在袁将军身旁的女子。
那女子生的身条纤细,个头娇。小,面上带着面纱,瞧不清模样儿,但依稀能瞧出,是个美人儿。
武安侯寿辰后,京城人便都在传,袁将军的夫人虽出身低,但是生得极美。
赵紫兰微微恍然。
原来,袁将军今日,是陪着夫人出来逛花会的。
…
再说一旁。
祝得毅身后的祝芷甜发现他怔愣了片刻,便不耐烦的推了推他的手臂,颐指气使的催促道:“你愣什么呢?快点答!”
前些日子,祝芷甜被祝大老爷禁了足,今儿个上元节,才给放出来。
见祝得毅出来,便厚着脸皮跟了上来。
她喜欢那个最大的花灯,只要祝得毅赢了,那花灯便是她的了。
今日,所有人都在瞧那个花灯,等她拿了那花灯,肯定是今夜最令人羡慕的姑娘。
这样一想,祝芷甜心里就是一阵得意。
说完,又瞥了对面的赵紫兰一眼,撇了撇嘴,在心里不屑的道;说什么京城才女,我看也就不过如此,也就一张脸能看。
自从赵芯儿后,祝芷甜最不喜欢的,便是长得好看的女子。
尤其是赵紫兰被人称为京城第一美人,她心里更是不屑极了,只不过赵紫兰出身极高,她不敢说什么罢了。
而祝得毅听了祝芷甜这一番话后,眉头便微微皱了皱,神情里带了几分不耐。
他没理会祝芷甜,而是朝着不远处赵紫兰投去抱歉的目光。
很快,比赛便结束了。
赵紫兰略逊一筹,祝得毅拿了此次灯会的魁首。
主办人将大花灯递给祝得毅后,他便是微微一愣。
祝得毅是今年才来的京城,且这段时日内,学业繁忙,鲜少出府。就连今日上元节,还是被祝大人打发出来的,所以并不知道这花灯节猜谜,还有彩头。
只不过觉着这灯谜活动颇为有趣儿,后来便被激起了好胜心,这才同人比了起来。
如今,拿着手里头的花灯,便微微有些发愣。
再看对面的姑娘,神情颇为失落的样子,祝得毅眉头便是微微皱起。
若早知,他便不抢这花灯了。
身边,祝芷甜见他得了花灯,一脸兴奋,正跟他说,“祝得毅,快将花灯给我!”
呱噪的很。
他并不想将花灯给祝芷甜。
便瞧见了不远处的芯表妹,鬼使神差般走上前,将手里的花灯递给了她。
然后又朝着袁子琰一拱手,“袁将军。”
袁子琰脸黑了。
赵芯儿愣住了。
天上突然掉了个大馅饼,将她给砸晕了。
她瞅瞅左手的灯,是夫君拿一锭银子给她换来的兔儿灯。
再看看右手的,是方才三少爷递给她的。
瞧着又大又亮,是一朵荷花模样儿的,瞧着漂亮华丽极了。
有点好看。
比夫君给她买来的兔儿灯还要漂亮。
赵芯儿想。
随后,她又苦恼的想。
她不能喜新厌旧,且方才,她才跟夫君保证了。
再瞧瞧夫君的脸,黑的要吃人一般。
她突然觉着,手里这荷花灯,好像有点儿烫手。
她压下心头的不舍,抬眸看向祝得毅,行了个礼道,“三表兄。”
寻常时候,赵芯儿都唤他三少爷,但如今这般多人瞧着,她怕引人说闲话,遂唤了声表兄。
“我手中已经有了夫君送的灯,拿不下这些,三表兄可允我送人?”
祝得毅声音淡漠:“随你。”
而不远处的祝芷甜,方才见祝得毅将那灯递给了赵芯儿,气的好悬没晕过去。
祝得毅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赢了彩头不给她这个亲妹妹,竟巴巴的给了赵芯儿那个狐媚子!
祝芷甜脸都快要气歪了,手里的帕子,几乎被她给拧成了一团。
她正要气冲冲的冲上去找他们理论,便听到赵芯儿说,要将花灯送给旁人。
祝芷甜脚步慢了几分,心中冷哼一声,算她还有几分眼色。
就在她等着赵芯儿将花灯递过来之时,赵芯儿突然上前,将手里的花灯,递到了赵紫兰跟前儿。
她也瞧着了祝芷甜的目光,直接给忽视了。
祝芷甜想到美,她才不送她呢!
送给她还不如拿回家送给大黄。
她眉眼弯弯,声音软软的:“花灯应当配美人,我瞧着,赵姑娘比我更适合这花灯。”
方才,祝得毅赢了彩头后,赵芯儿便听到旁边有人小声又议论起来。
赵紫兰生的美,且家世好,不知引来了多少姑娘家的嫉妒。
这会儿,不知多少人正瞧着她出丑,幸灾乐祸呢。
赵芯儿在旁边听着,有些不大舒服。她很喜欢赵紫兰这样的姑娘,端庄大气,又有学问。
她自个儿脑袋笨,有些羡慕她,且听着别人的议论声,颇有些同病相怜之感。
这花灯注定不是她的,何不借花献佛。
…
再说赵紫兰,也听到了周遭的议论声,她面色微微泛红,面上也带了几分尴尬。
听到赵芯儿的声音后,她便是微微一愣。
垂眸看去,便瞧见了一双十分好看的眸子,那双眸子微微弯起,里边儿仿佛涟着水光,正笑盈盈的瞧着她。
赵紫兰心头滑过一丝暖意。
此时,她大抵明白了,袁将军为何会娶她为妻。
赵紫兰面上露出笑容,她将那花灯接过来。
“多谢袁夫人赠灯。”
祝芷甜在旁边看到这一幕后,傻眼了。
她眼睛睁的大大的,身子僵着,就好像是被雷劈了一般!
第五十二章 梨花 他说:学坏了。……
澧县祝府收到了祝大老爷的信时; 已经过了上元节。
自从赵芯儿等人走了后,隔壁袁府便变得格外的冷清。
祝芷桐一直掰着手指数,赵芯儿什么时候能回来; 如今已经过了年,上元节也过了; 想来,得开了春了。
祝府老太太收到大老爷的信时,祝芷桐正在跟前儿伺候着。
正给老太太捶着腿,便瞧见她拿着信愣在了原地; 瞧着脸色; 也是颇为惊讶的模样儿。
“祖母?”祝芷桐疑惑的唤了一声。
她知道这信是大伯父从京城寄来的,却不知这信上头说了何事; 竟是叫祖母这般惊讶。
难不成,是祝芷甜在京城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儿。
听到她的声音,祝老太太回过神来,长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信放在桌子上。
老太太突的问她,“芯丫头走之前,可有同你说; 她那夫君是做什么的?”
祝芷桐虽心中疑惑,但还是如实说; “芯妹妹说; 她家夫君应当是在京城开镖局的,如今京城的生意不景气; 才来了澧县。还说,她夫君这趟叫她去京城只是小住,兴许要不了多久; 便回来了。”
老太太轻轻拍了拍祝芷桐的手。
旁边火盆内冒着烟,屋内烟雾萦绕,老太太的神情看不真切。
半晌后,祝芷桐只她又叹了口气。
“想来,芯丫头先前也是不知情的,这丫头是个有福气的,阿柳与她爹娘在天有灵,也当放心了。”
阿柳,是柳老姨娘当丫鬟时候的名字。
祝芷桐心中愈发惊讶,仰头去瞧老夫人。
老太太见她眸中疑惑,和蔼的笑了笑:“你芯妹妹,大抵不会回来了,日后便留在京城了。她的夫君,姓袁,名子琰,乃当朝镇国大将军,亦是京中武安侯的独子。她做了袁将军的正妻,日后,定是要留在京城的。”
祝芷桐惊讶的张大了嘴。
赵芯儿之事,很快便在祝府之中传了开来。
祝芷雅知道的时候,表情瞧着,别提多复杂了。
祝芷桐看着她发青的脸,不知怎么的,噗嗤一声,便笑了。
至于祝大老爷所托,祝老夫人只接手了大少爷祝得昌的婚事。
她相看了多家,最后定了澧县一个秀才之女,此女长相寡淡,但性子像她爹,端庄严厉,学问不错,颇有大家风范。她年幼丧母,这些年家中大小事务,都是亲力亲为,置于内宅,算账管家之事,也能做的井井有条。
如今已经及笄,等昌哥儿从京城回来,便可成亲。
这位姑娘,无论是性子还是身份,老太太都颇为满意。
日后进了门,也能管束昌哥儿一二。
至于三少爷与三小姐的婚事,老太太推了。
并给大老爷修书一封:
甜丫头的名声,如今在澧县已经坏了,难找亲事。若是苗家不管了,便叫你跟前儿的姨娘留意着些,门第上不必太高,甜丫头的性子太过张扬,应当收一收了。若是嫁进了高门大院,才是真的害了她。
至于毅哥儿,将来许是个大有出息的,婚事且再看一看,不必急着定下。
祝得昌是跟着信一同走的,临上马车前,脸泛着白,腿还有点抖。
他自从知道了袁子琰的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