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女医 完结+番外-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十岁以后的贵族女人们,十个里有九个,最关注的就是保养了。年轻的希望像未嫁少女一样皮肤光滑水嫩。年纪大些的呢更希望青春不去,天山童姥……一听说有这种方子,一个字,买!
  索额图那位于京城郊区的农庄,顿时车水马龙了。
  这农庄成了近期最火爆的旅游景点。一般来到这里的京城人,参观顺序,是这个样子的。
  首先,递个帖子给住在这里的六格格。这是和主人家打个招呼。据统计,“太子爷英明”,“太子爷真英明”,“太子爷就是英明”这三大句式,使用的频率最为大,约占双方对话总数的37%到75%。
  然后,客人在六格格的陪伴下,一起到花厅见过沈大夫。在大家惊叹过沈大夫的年龄之后,或者直接或者委婉的提出开个美容方子的问题。
  对于像四格格这样,有特殊需求的客人,沈如是精心准备了一份据说添加了大粒珍珠,整个人参,黄金粉,白金面,玛瑙盘子,软玉膏之类贵重成份的方剂。于是宾主尽欢。
  最后,大家往往会“顺路”参观一下,庄子里的肥猪养殖基地。这东西随着沈如是一起名声在外了。有人称赞有人不屑,还有人觉得大约这里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某个月黑风高夜,曾有出没了一批武林高手,劫走了一只大肥猪。
  又因为有人认为,猪,远远不能模拟自己的气质。所以后来在有需求客人的提议下,还增加了猫,狗,猴子,鸳鸯,野鸡,孔雀,仙鹤等等养殖品种。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亲切地称之为“沈大夫的小厨房”。
  一个月时间,沈如是接待了十几家权贵。其中,没有一家爵位官位低于二品的。
  第二个月,沈如是这里增加了两个坐堂的下手。据说是京城最大的药铺共义堂跑出来的。现在大家都说,共义堂眼瞅着就没落啦,如今全京城最红的,就是沈如是沈大夫。十岁小名医,南七北六一十三省无敌手,乃是天医星下凡,当代医仙——没有之一!
  这样的大夫,还不赶紧过来混一个开山大弟子身份?
  这两个一个叫华格,一个叫金井。这么跑来,不仅不用沈如是给发工钱,还倒贴呢!今天给沈大夫送个鼻烟壶,后天给沈大夫送二斤龙井。生怕还有别的拜师的人。让沈如是看上了。烧火做饭更是不落人后。
  沈如是除了不敢让人帮着洗澡,别的事情,倒是乐的去做甩手董事长。把喂猪做药品之类的事情交托出去。自己总结案例。
  第三个月。佟家十月初一的家族小聚会上,佟国维夫人得了满堂彩。这一位一扫满脸扑粉的打扮,皮肤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水灵灵的,甚至皱纹也少了许多——书中暗表,这位夫人,是四格格的未来婆母。
  佟家此时有“佟半朝”之称。全族里算上姻亲,不知道有多少诰命。“京郊有个沈大夫”,这消息如海啸一般席卷京城官场。女眷们有等不及,当夜派了马车去问候沈大夫的。就连男人们,也有不少暗中思量:据说那谁可以让青春常驻?这个必须顶啊!
  于是又过了半个月,沈如是那“天医下降小药仙”的称号,不知道怎么就被传唱为“当年徐福东渡五百童男之一,曾到西方取过真经,见过女娲补天,狐狸精乱世,天魔下凡的……活神仙”了。
  沈如是第一次听见人叫自己“沈大仙”的时候,还以为是京城对医生的特别尊称。后来神情复杂的六格格替她解释了这些,沈如是一口水喷了出去。哇噻!
  …………
  有句话叫做“流言止于智者”。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我们可以看到,智者什么的,其实在大家不知道的时候,也十分关注小道消息和流言。
  八卦,是一种生活态度!
  玄烨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妃嫔里,持有这种态度的居然还不少。敏妃侍寝的时候旁敲侧击了一番,宜妃吃饭的时候当面提了几句,德妃么,听说把四阿哥胤禛叫到宫中一通盘问。说的都是这“神医”沈大夫的事情。
  沈如是么,玄烨咀嚼了一下这个名字。笑了笑,没当回事儿。
  大夫什么的,不过是皇家工作人员而已。自家换了个厨子,哪里用的着男主人亲自接见!
  …………
  上好的战马从京城出去,穿过草原,走过冻土。在俄罗斯国与大清之间,传递着消息。
  大清强硬的态度,让俄罗斯国坚持必须王子赔罪的态度软化了。被毒死的那位王室子弟,被赠送了一口上好铁杉板送回北面。按照清朝习俗,在其人身体部位,放了元宝玉石之类。可以想象,若干年后,又是吹灯时刻一只好粽子,古玩市场上的冤大头苦主或奇珍。
  一个从来不害怕与天斗,与地斗,与同类斗争的种群,你还指望他们害怕什么?
  无论是罗曼斯特,还是爱新觉罗,所谓“天授”的皇权,都是他们自己抢回来的。两个同时处于上升阶段的国家,如今被一只蝴蝶翅膀煽动,注意上了彼此。谁,会是最终的胜者?
  …………
  沈如是看着宾客盈门,只觉得头皮发麻。给索额图递了个条子,第二日,就有人拿着她整理出来的方子跑到各大药铺发放了。按照各种体质,每样三个方子。
  多少大夫惊诧了——败家子,这能值多少钱啊!居然就免费送出去了。
  按照沈如是的最近收入来看。这真是不折不扣的一大笔赔钱生意。多赔钱呢?沈如是三个月的收入大约两千两银子,足够京城郊外的一户四口之家过百年。
  沈如是送出去了。免费。
  一股正在积聚着准备对付她的暗流在无形中消弭了。所有人的目光积聚在了那方子里。祖传的!验方!这个小孩儿难道不知道这十八个方子,足够传世,让子子孙孙受用不尽么?
  居然免费送出去了!
  多少大夫的眼睛都是红的。羡慕妒忌恨,百味杂陈,一言难尽啊!
  沈如是这些日子已经知道了这些东西的价值。可是,那又如何。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多少医学前辈,能够把自己一辈子精研的结果著书,刻石,只求能令后人减免痛苦。论根本,沈如是学的也不过是前人结晶。
  有何资格,敝帚自珍呢?
  泽泻默认了她这个举动。沈如是甚至想尽快地读完这些古书,把适合当今的整理发表。只不过,这个设想看着过于庞大了。比十八美容汤剂,复杂的多。
  古书有错谬,有难以理解的地方。也可能古人的认识,并不正确。能不能用?至少,得像这一次在肥猪身上划刀一样,在多少不同体质的贵妇人身上尝试一样,经历漫长的整理过程。才可能,得到一二结论。
  沈如是感到,她似乎找到了能够支持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东西。
  …………
  很奇怪的是,沈如是这个举动,并没有怎么减少索额图京郊庄子门口的人流。甚至还隐隐有了增加的架势。
  虽然全京城的大夫都能够开方子了。可是,有条件的权贵,还是乐意来找沈大夫看一看。
  论医术,人家是最早从事这一行的。论医德,最近这事情,隐约有了古人精诚之风。
  沈如是自己的身子骨也不算太强壮。病了一场。闭门谢客。京城里这时候差不多的权贵,都人手一张美容秘方了。这股邪风才算过去。
  六格格最近见到沈如是,时常神思不属。好像有了什么想法,却顾虑着不敢开口。
  沈如是好容易轻闲下来。捡了个阳光灿烂日子。带着华格,金井两个跟班,准备出门去走走。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越来越晚了。很抱歉呀。
  作息一定得改了。握爪!


☆、沈如是进城来

  玄烨一早起来,不知道怎么了,接连不断的打嗝。嗝,嗝,嗝,一会儿一下,没完没了地。有小太监低头抿嘴忍着不笑出声来。
  一旁的宜妃心里想,这打嗝原本也不是什么大症候。民间的治法好像是吓一跳就好了。只不过,谁敢吓这位啊。可是在一旁站着没事儿也不好,就假模假式的上前拍一拍皇帝的后背。显得自己还挺忙乎儿的。
  玄烨似乎也知道几个稀奇古怪的小偏方。这会儿早饭端上来了。这一位坐下来,先是大口喝水,没什么用,险些呛水进了鼻子里。宜妃连忙上去拍。又是大口咽馒头。早饭都吃饱了打嗝还在继续。嗝,嗝,嗝,音调好像还不一样,十分抑扬顿挫。
  就有大太监沉稳上前道:“主子暖气,是不是找个太医来……候着?”暖气说的就是打嗝了,书面叫法。这是看着快早朝了。问皇帝是早朝之前,还是早朝之后来治呢。
  玄烨摆摆手示意不用。这点小毛病,不影响说话,不影响思路,不影响办正事儿,拖一拖说不定就好了。
  他看着身上穿戴差不多了。扭头大踏步上朝去了。
  …………
  这天早朝上。兵部有人递了个折子。从后勤到训练到指挥战术讨论,各方面论证了一下火器营的问题。最后建议增加火器营。这奏折顿时把众多昏昏欲睡的老男人,都一下子吵醒了。玄烨吃了一惊,让人把折子递上来。看完又思考,还没发现自己打嗝已经好了。
  底下的人,都愣了一下。
  品阶不太高的大臣想:这估计是搏眼球想出名的。说火器……啧啧,真是为了争议性,什么都敢做啊。
  品阶比较高的大臣想:难道是得到了皇上的授意?这个写折子的人,他们家有什么亲戚,赶紧分析一下。就启动了庞大的记忆系统。他祖父是谁,他爹是谁……他小舅子是谁……他儿子的媳妇的兄弟是谁……
  品阶更高的知道的又多了些,这个谁谁,好像和太子爷走的很近啊。也不调动记忆查资料了。一排老头子,都眯着眼睛瞟太子。这一位是欣喜呢还是欣喜呢?不错!很欣喜么,看起来,就是他示意的。又一起回头看大阿哥。这一位是沮丧呢是沮丧呢?不对!这一位也挺欣喜的。这个事情有意思了。
  满堂愣了片刻。然后,哄的一声,就吵开了。
  数目庞大的文官说:“‘兵者国之大事。’你居然提议搞军备竞赛。这是想拖垮民生么?岂不闻‘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乎?”
  跟太子走的很近的武官反驳:“乎你个头啊乎!宋朝就是灭在你们这些人手里。你不军备,就等着别人打你。我朝立国的时间还不长,周围那叫一个群狼环伺。你敢睡大觉以为高枕无忧,你就等着被狼咬死。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跟大阿哥走的很近的武官继续反驳:“仗是一定得打的!可是用什么火器啊。你们这群弱鸡。我大清,开国就是八旗铁骑,是真男子汉,就得比骑射功夫。铁头功,百步穿杨,金刚不坏,这才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你们用火器,真是太不把祖宗们放在眼里了!”
  官场上活跃的稀泥党适时出现:“哎呀呀,这个问题很严重么。火器,这个东西,是用,还是不用呢?这个用,是个什么意思?不用,又是个什么意思呢?火,是什么样的火?器,是什么样的器……大家一定得好好想一想啊!”
  这其中还有一群人时而化身文臣,时而赞成武将。时而向着大阿哥,时而帮太子说话。其实他们的眼睛都在瞄准最上方宝座上玄烨的神情呢。皱了个眉?这是觉得困难还是反对。嘴角动了动?这是同意了还是讽刺呢?这群人人数不多不少,都是“体验派”的表演高手。他们一般自称“纯臣”
  叽叽喳喳,喳喳叽叽。一群朝臣,把漆着红柱子,挂着长对联的大殿,吵出了菜市场的风格。
  玄烨看了几遍放下折子。下面吵架的顿时停止。大家都在整理本方辨友和对方辩友的观点。就听得玄烨说了一句:“大家都说一说,怎么想的。”——就迫不及待的,进入了自由辩论环节。
  …………
  这时候天还早。不过卯时左右。京城南边的店铺们,有不少正在忙着开门呢。
  卖食品的铺子开的最早。烧饼油条豆汁馒头包子点心。有的已经开了快一个时辰了。这里面有一家,叫做正阳楼。占地,就比别人大很多。
  这一家早上卖的种类很多,面条做的尤其好。大部分人来这里吃面。生意很不错。里面的店小二——江湖一点的说法叫做“勤行”的——那可以说是练就了好一双利眼。
  看见那打扮不错的了:“请上座。”领着就到雅间,听说吃面,张嘴报了七八十种浇头出来。然后还赠送两碟萝卜丝。收钱不?你若是吃着好,一定得给赏赐,咱也不好意思驳了你的面子呀!
  看见那打扮不怎么样的:那就爱搭不理的。“吃面?你也就能吃个阳春面啊!等着!”你就等着好了,没半天上不来,他还得狠狠摔一下。有时候人多,没座位了。那你就自己蹲到后面厨房里吃去。
  这会儿天色比较早。做生意的人都吃过早点开始忙了。下朝的上工的还没有出来。这店小二有了空闲。没什么事情,就从窗子门口望外看。打量着路上的行人:这个是穷鬼。这个是肥羊。这个是装成肥羊的穷鬼,还是个穷鬼。这个是两个穷鬼攀了个肥羊,好羡慕呀!
  看了一会儿就见远方走过来三个人。这个好像有点看不准啊!
  …………
  沈如是带着华格,金井两个跟班。弄了几匹马,就骑着进城来了。
  路上,华格就问了:“师傅去我家怎么样?我家就在城东羊圈胡同……”
  金井道:“……去我家好了,我家在城西。就在甜井龙王庙那里。”
  沈如是摇头:“随便看看好了,谁家也不去。我还没在京城逛过呢。你们说说,有什么好地方呀?”
  华格和金井对看一眼。这样啊。如果在附近,说不定能还是能顺便回去转一转。
  金井先开口:“师傅没逛过城啊!巧了!徒弟我那是京城根儿下长大的。吃的,喝的,玩的,闹的,那都没有不熟悉的。师傅想玩什么,跟着我保管没错!”
  华格插话了:“去去去,你沉迷玩物,还以为师傅跟你一样啊。”
  沈如是挺感兴趣:“没事儿,我也挺喜欢玩的。都有什么啊?你仔细说说,咱看看去哪儿玩。”
  金井就乐啦。很得意地看了华格一眼。再细想想,又皱眉头:“咱是只有今天一天时间?”
  沈如是点头:“咱的病例不是都排到三个月以后了么。今天还是因为我病了一场,大家体谅,挤出来的一天。再多可就不好了。”
  华格抢着说:“那是师傅你宅心仁厚啊!济世活人不辞辛苦……”
  沈如是揉太阳穴:“差不多就行了啊。济世活人什么的,我才看了几年病啊,哪好意思用这个。”
  金井也顾不上踩华格。问沈如是:“这一天时间,咱得有一个重点。这吃喝玩乐里面,师傅您最看重哪一个?”
  沈如是脱口而出:“吃。”
  金井想了一会儿。就开口道:
  “这京城里吃的真不少。哪家最好,我可说不上。我给师傅说一边,你来挑好了。这城西,早上的烧饼就有马蹄,驴蹄,吊炉,发面四种。有的甜,有的咸,有的加肉,有的加菜。配的是梗米粥。”
  华格连忙补充:“还有东城肉市小街的炒肝尖,这个真好吃!不过人家每天只卖一锅,我们可能起晚了。”
  金井看他一眼:“大早上的,喝这个。你也算是个学医的?‘温补’这个说法你忘了。”
  打击了华格,又道:“还有,西城还有西单的血馅蒸饺,面茶,甜酱粥,牛肉羹都可以尝尝,这几家倒是开的比较晚没有什么卖完了吃不到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