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扫视了一下战场之后,便对面前的臣子说道:“摆驾昆明城,这外面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等明日大军一到,再行议事!”
  “微臣领旨!”这些文官武将一听,顿时都是齐声回应。
  而后,马祥麟、龙在田和王扬祖负责这城外的扫尾事宜,而吴兆元、沐天波和秦良玉,却陪同崇祯皇帝领着骠骑营将士入城。
  跟在崇祯皇帝的身后,沐天波别提有多高兴了。原本他想着,皇上御驾亲征到了昆明之后,接下来要他负责御林军的钱粮。他在宋老夫人的劝说告诫下,已经忍痛准备出一次大血了。
  可没想到,皇上到达昆明之时,就是那么多叛军毁灭之时,这对他来说,真不要太好了!
  加上皇帝御驾亲征到昆明,他这个国公身为主人,顿时就喜开颜笑地围着崇祯皇帝,不停地介绍昆明的情况,入了城之后,当然也引导皇帝住国公府去。要不然,总不能皇帝住的地方,比他国公要住的差吧?
  皇帝还没到达,宋老夫人也已经收到消息,带着全府老小一起在府门处恭候圣驾。
  一时之间,就在黔国公府外面,跪满了一地。
  宋老夫人,那是比吴兆元的年纪还要大一点。长寿的老人,不管是哪个时代,都是会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崇祯皇帝也不例外。
  亲切慰问了宋老夫人身体健康,又见着一众黔国公的直系亲属上前见驾。崇祯皇帝听了会,发现没有沐剑屏,这才回过神来,这个沐剑屏是个虚构的人物而已。
  之后,在崇祯皇帝的坚持之下,没让宋老夫人搬家,而是把沐天波的院子当了圣驾临时驻地,由锦衣卫进行接管。
  在年前从京师出发,如今终于到了昆明这个春城,可以好好地在真正的船上睡一觉了。崇祯皇帝也就没有召见其他人,反正事情都已经丢出去了,就准备好好休息一番。
  当然了,有些例行的事情还是要做的。比如,除了马祥麟原本就有一颗甲级窃听种子之外,其他人,包括沐天波、秦良玉、龙在田、王扬祖、吴兆元等重要人物,甚至是宋老夫人,也都赏了一颗丙级窃听种子。
  之所以连宋老夫人都要赏赐,当然是锦衣卫在到达之前,就把宋老夫人以前做过的事情,全都禀告给崇祯皇帝过。因此,反正窃听种子闲着也是闲着,就赏赐了一颗。
  入夜之后,崇祯皇帝在临睡之前,按照惯例先看看窃听系统再睡觉的。没想到这一看之下,却让他感到有点好笑。
  原来,沐天波在伺候完皇上回去时,自然是去找了宋老夫人说话。这见面所谈的第一句话,沐天波就对宋老夫人说道:“祖奶奶,皇上英明神武,这一来就解决了几十万叛军,指不定过几天就会班师回京,我们黔国公府也就不用出多少军费了!”
  宋老夫人听了,便连忙问道:“你可向皇上提及此事?”
  “还没有!”沐天波听了,当即摇头笑着说道:“原本说好的,是我们黔国公府负责皇上所领的御林军的钱粮,如今孙儿看要不了几天的事情,不如索性大方一点,孙儿准备明日见皇上的时候,就向皇上奏请所有朝廷大军的钱粮,都由黔国公府负担,以示我黔国公府为了王事,那是真拼了命的!”
  “孺子可教也!”宋老夫人听了,当即微笑着点头说道,“皇上难得驾临一次滇地,你可一定要伺候好了,千万不要给皇上落下不好的印象,明白么?”
  黔国公府一脉不知道多少代,都没有见过皇帝,如今皇帝既然亲自来了,那就是黔国公的一次机会。沐天波之前已经被宋老夫人训导过,因此,连连点头说道:“孙儿知道,祖奶奶瞧好了,看孙儿的表现!”
  ……
  崇祯皇帝从窃听系统中获悉这些事情,也没有多见外。他心中其实很清楚,围绕他这个皇帝,都不知道会有多少文官武将,朝廷勋贵会动脑子巴结自己。当然了,以前的时候,他们是想糊弄自己,如今,也就只有巴结了!
  得,所有事情,明天再说。崇祯皇帝心中这么想着,便睡了。
  果然,第二天的时候,沐天波一大早就来御前伺候了。其他文官武将,也早早地赶了过来。有关军情,也不断地禀告到御前。
  等到午后时分,三边总督郑崇俭带着秦军精锐,和御林军中的车营以及勇卫营到达了昆明城。
  于是,有关这次平叛的军议,就在御前召开。
  沐天波当然是有资格在边上听着的,听到果然如同之前所料,声势浩大的土司之乱,就这么一一见面的功夫,就被皇上一战而定。剩下的,也就只有云贵总督陈奇瑜那边再忙着,按照郑崇俭带过来的消息看,也是一切顺利。
  云南这边,剩下的,也就是朝廷官军继续往南推进,重新建立州县管理,把土司领地全都纳入朝廷管辖范围。
  听着事情都那么顺利,沐天波就开始瞅机会表态了。
  这不,等军事上的事情禀告一个段落之后,云南巡抚吴兆元便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云南一地,皆遭兵灾,钱粮无所获。但之前老臣和黔国公已经议定,朝廷大军到达云南之后的钱粮,由黔国公府供应。”
  这个事情,之前吴兆元和秦良玉都有上过奏疏,不过兵荒马乱的,也不知道奏疏有没有送到御前,因此,吴兆元便首先提及此事。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非常重要的。
  此时,听吴兆元一提这个事情,沐天波心中一喜,连忙跨步出列,用那种非常义正言辞地语气,大声地奏道:“陛下,黔国公府世受皇恩,为朝廷镇守边陲之地,好歹也是积累了一点钱财。如今朝廷正需用钱粮之时,末将本着先祖遗训,自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力,为陛下效忠。末将愿散尽家财,为朝廷大军,并远道而来的秦军将士,在滇地时候提供粮草物资!”
  他这话,要是换成崇祯皇帝穿越之时,在朝堂之上说出这样一番话,真得做出这种行为来的话,没说的,这绝对是外甥打灯笼,崇祯朝独一份,在其他勋贵、文臣武将的衬托下青史留名。
  如今朝廷有钱了,崇祯皇帝的威望也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忠臣良将也屡有涌现,再有这样的慷慨陈词,效果终归是差了点。
  但是,不管如何,有这样的御前表现,终归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因此,沐天波这一番话说完之后,几乎所有听到的人都为之感到吃惊。
  吴兆元、秦良玉和马祥麟是之前和沐天波商议过的,因此知道沐天波一开始的时候,哪怕皇上所领御林军的钱粮,都不想负担的。可是如今,不但说要负担御林军的钱粮,就连三边总督所领的秦军,都要一起负担了,这个变化之大,让他们都有点不相信。
  龙在田和王扬祖等事先不知道的人听了,对这黔国公的印象,那是有非常大的改变,非常地佩服黔国公了。
  这么多军队,就算如今战事已经打完,那也要不少钱粮。更何况,听中丞大人的意思,还是一开始国公府只需要负责御林军的钱粮而已,是黔国公自己提出来,要连秦军的钱粮也承担了的。这是何其的一心为国!
  崇祯皇帝见他真得这么慷慨地表态,便压根不提为何云南土司如此不服王化的事情了。要不然,真要追究这么多土司叛乱的话,身为云南官员之首的巡抚和黔国公都跑不了要担责。
  此时他,对于沐天波这种行为,当然是要肯定鼓励的,因此,他便微笑着说道:“太祖当年甚是称赞你先祖,没想到这多少代过去了,还是如此公忠体国,实为大明勋贵之表率也!”
  这一句话的点评,评价之高,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沐天波听得心中欢喜,感觉付出这点钱财,实在是值得了。
  不过他还没高兴完,就听到崇祯皇帝对他又说道:“不过沐卿确认,你要连秦军的钱粮都一起负担了么?”
  黔国公府有多少钱财,锦衣卫这边也是有过禀告的。虽然不是实数,可也不会差到那里去!不得不说,黔国公府从开国以来,就一直镇守云南,隐隐地,成为云南的土皇帝,这钱财确实是积累了不少的。
  但是,想要连秦军的钱粮一块负担,崇祯皇帝就怕黔国公府真得出现当初和哪个便宜丈人一样的举动。不过一个是装样子,一个是真得要苦逼成那样了。


第671章 虽远必诛不是喊口号
  听到这话,沐天波心中想着,这都已经平叛完了,还能待多久?要不,皇上感动之余,就让我沐家永远替大明镇守这云南,这黔国公的世袭就不要递减了吧!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再次用慷慨陈词地语气神情回奏道:“陛下,末将实不敢犯欺君之罪,定当竭尽所能,为皇上多解决一点麻烦,那自是末将的福分!”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摇摇头,笑着说道:“怕是把你黔国公府都卖了,卿也是负担不起的,还是算了吧!”
  沐天波一听,这笔买卖就这样黄了?
  如果只是说说表表忠心,那么皇上这么一说,他顺势收场就是最好的了。可是,他是想要趁这次难得的机会,捞些好处的,要只是嘴巴表表忠心,那皇帝也只会嘴巴表扬下而已。
  这么想着,沐天波便露出非常诚恳地表情奏道:“云南大乱,累及陛下万里亲征,实乃末将之过也,要是末将不能为皇上尽上一点心意,实在是愧对皇上,愧对这世袭国公爵位!”
  “沐卿忠心可嘉!”崇祯皇帝赞许地点点头,然后说道:“此次御驾亲征滇地,竟然发现洞吾竟然敢出兵和大明为敌。之前木邦被其侵占也没有清算。朕意已决,趁此机会,踏平洞吾,那这期间的粮草物资,沐卿可供应得起?”
  一听这话,沐天波顿时就傻眼了。
  他以为云南叛乱既然已经平定,那皇上日理万机,必然不日凯旋,大话说出去,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可要是皇上还要打洞吾,那战事就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如此一来,还真是如皇上所言,就是把整个国公府都卖了,也供不起大军之用啊!
  这么想着,沐天波心念电转,连忙奏道:“陛下,洞吾一地,交通极其不便,不说普通道路,就算是利用河流交通,也是很难。陛下怕是不知道,洞吾的不少河流,常有上下落差,大一点的,甚至都达十多丈都有。都说滇地交通不便,可真去了洞吾,才能知道滇地的交通,其实真已经不算差了!”
  他强调了滇地的交通不便,要是皇上因此打消了念头,那就是最好的了。
  不过崇祯皇帝听了之后,断然摇头。洞吾这边,是大明获得印度洋出海口的最佳地方,为了将来,这洞吾是必须要占下的。
  只听他对沐天波说道:“交通不便又如何,难道洞吾人都是飞檐走壁之徒?肯定是有道路可行。之前征战北方时,军中皆知,敢犯大明者,虽远必诛。这洞吾如此不服王化,还敢在朕面前跳来跳去,朕必灭之!”
  说到后来,那是斩钉截铁,而且还带上了一丝皇帝的威严,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末将遵旨!”秦良玉、马祥麟和龙在田等人听了,齐声回应,“敢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这种情况下,沐天波就没法再劝了,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
  好在崇祯皇帝也没有为难他,对他说道:“滇地所缴获的土司财物,会补为军中所需。不管如何,卿的心意,朕领了,朕如何也不能让堂堂国公府家徒四壁不是!”
  听到他这开玩笑般的说话,堂下众人都无声地笑了起来。
  沐天波一听,心中松了口气,连忙谢恩。
  随后,洞吾统军将领泰泰吞被押解上堂,喝令跪在御前。
  崇祯皇帝盯着他,冷声喝道:“区区一个番邦,对大明屡动刀兵,真以为大明是尔等能得罪的。以前不计较,还更来劲了!朕知道你们的王才是罪魁祸首,今且放你回去,替朕给你们的王带话,朕不日便要讨伐之,灭你洞吾一国,让你王洗净脖子等着吧!”
  泰泰吞一听,本来他还以为自己死定了,没想到还能活,不由得大喜。不过他也不敢替他的洞吾王找场子,被崇祯皇帝当面威胁了,并不敢还嘴,只是连连磕头,连声应是,免得让大明皇帝不高兴了,回头改了主意,不放他回去,改派其他人回去报信,那就惨了。
  他自然想不到,崇祯皇帝是把甲级窃听种子“赏赐”给了他,要换了别人,级别不够高,种子就有浪费的可能。
  最主要的“赏赐”种子的目的完成,也不想再多见这个像猴子一般的人物,直接让锦衣卫派人,把他给撵出去了。
  处理了洞吾的事情,崇祯皇帝又下旨传来那几个佛郎机人。
  这时候的他,已经知道这几个佛郎机人是随同阮福泉一起过来,是阿迷州土司沙定洲的盟友。于是,对他们的处置,就又和洞吾这边有点不同。
  他了解情况之后,也让锦衣卫押解这几个佛郎机人去濠镜澳,要求佛郎机人给一个解释,要不然,就别怪大明灭了他们!
  之所以这么做,而不是和处理台湾的荷兰人一样,是因为崇祯皇帝还想着留着一个狗腿子能替大明进行贸易。
  至于阮氏那边,等打下洞吾之后,就再去收拾。
  那边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因为不管安南南北,此时都是属于大明的安南都统使司,设了十三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是大明的属地,类似以前的辽东。不过之前的时候,大明也没管,虽然他们自己在闹。
  但这一次,崇祯皇帝既然已经过来了,还出现和土司叛逆勾结的事情,那当然就不能这么算了。就算没有这些,基于以后大明的战略需要,他也准备打下洞吾之后,顺便把安南真正纳入大明管辖,一如内地州府一般,并以安南为桥头堡,虎视南洋地区。当然了,这些是后话,崇祯皇帝也没有和眼前这些臣子说得必要。
  接下来的十天半月,崇祯皇帝把主要的军务处理了之后,就在昆明城游玩了起来,至于其他事情,自然是交给臣子去做的。
  在后世的时候,他是到过昆明的,可是如今,他没有找到一丝后世中的印象。好在天气不错,四季都有花开,和京师,或者说北方的景致实在是不同,倒也有别样的游玩乐趣。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似乎扰民了。这一点,帝王将相可能不会怎么在意,但是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还是比他们更为在意的。
  从昆明城被叛军包围前夕开始,城里就实现了戒严。到后来,虽然打赢了,可城里全是军卒,还有皇帝也在,于是,这戒严就继续。平民百姓,在这段时间内,日子过得非常苦。
  崇祯皇帝随即进入了几户看似条件高低不同的宅子走访,发挥他亲近爱民的风格,得到昆明城的基本情况之后,便随即下旨:免昆明百姓一年的赋税,以补偿百姓所遭受的兵灾之苦。与此同时,他还许了诺言,大明必定会越来越强大,从此以后,就算是远离京师的平民百姓,但凡是大明百姓,日子都将越过越好。
  另外,他也撤了昆明城的戒严令,并且严旨各军军卒无事不得扰民。不在轮值期间的将士,允许上街,但务必遵纪守法,胆敢有任何欺压百姓之举,绝不姑息。
  如此一来,昆明城顿时就轰动了。百姓乐,不止是不再受戒严之苦,而且还免了一年的赋税,这个好事,可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另外还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朝廷官军中的军卒上街,又大大增加了昆明城的消费,给大大小小的商户都带去了商机,赚钱的机会。
  将士们也乐啊,他们得到上街的机会,可以放松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