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尔衮一听,转头看向他,当即冷冷地问道:“如此,要你去打下那个庄子,要多少兵力,多少时间?”
  豪格听了一愣,没想到多尔衮竟然会这样来质问他。那话语间,还隐隐带着一点不屑,似乎在说,就你,其实也不过如此,自己就那点能耐,别在这里瞎哔哔。
  回过神来,豪格顿时就怒了,当即拍着胸脯,怒声回道:“我要是去,不要多,五千人马就可以了,明天日落之前,定把卢象升斩下首级!”
  岳托和豪格的关系不错,听到这么说话,顿时知道不好,万一要是打不下来怎么办?
  这么想着,他立刻便想插话,可多尔衮却不给他这个机会,立刻回应豪格道:“好,那就一言为定!”
  “叔王,这……”岳托急了,连忙说道。
  可是,他没说完,多尔衮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很冷,语气也很冷地说道:“那就这样了,图尔格,你就帮豪格贝勒掠阵,好好看着,学着点!”
  “喳!”图尔格听了,连忙大声回应道。他心中有点期盼,要是豪格打不下来的话,那自己的罪责,就等于一笔带过了。因为这证明不是他无能,而是卢象升太过厉害的原因。非要处置的话,那豪格也要处置了才行!
  豪格在吼出去之后,其实已经有点后悔,知道自己中了多尔衮的激将计。不过他也没想过,他会打不下来,但造成这样的事实,心里就是不高兴,当即冷着脸,随便敷衍几句就退了。
  等他一走,岳托连忙说道:“叔王,一切大局为重……”
  豪格和多尔衮之间的微妙关系,岳托又不傻,多少是知道一些的,便想劝上一劝。
  但不等他说完,多尔衮就冷冷地说道:“本王自然是以大局为重,没见本王留着图尔格的人马么?就算豪格打不下来,那卢象升也休想跑掉。等到明日,我军又会再增加人马,要对付高起潜所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就这样!”
  说完之后,他就转入后帐去了。有些军情,也都没有再商议。反正如今大清强势,明军还没那个能耐怎么样自己这边。
  岳托见了,心中叹了口气。大清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啊!不过应该也没事,大清兵力、战力占优,整个局势,一切都在大清的掌握之中,也无所谓了。
  这么想着,他便也转身回去了。
  而在贾庄,相对于满清和高起潜所部,这里的气氛就热烈地多了。在卢象升的指挥之下,轻松挡下了满清的进攻,甚至卢象升还大展神威,射伤了满清主将!
  众人都高兴着,可就卢象升却是脸色严肃,一言不发,就在贾庄最高楼的房顶,冒着寒风,瞭望着远处满清的军营。
  一会,杨国柱找了过来,高兴地向他禀告道:“大人,围墙上也冻上了削尖地木刺,相信明天鞑子见了,肯定会大吃一惊,明天攻打庄子就会更难了!”
  听到这话,卢象升却没有一分高兴的样子,依旧眺望着远方,声音低沉地问道:“你觉得,我们能守多久?”
  “守个十天半月应该没问题吧?”杨国柱心中估摸着说道,“如果庄子里的柴火粮食等物资都没了,那个时候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卢象升一听,立刻又追问道:“那你觉得,我们要多久才能等到高总监的援军?”
  “这……”杨国柱顿时回答不出来了,按照他的想法,觉得就高起潜那胆子,想要很快过来救援,难!到底多少天,还真说不准!
  此时的他,想明白了卢象升的担忧,顿时他也沉默了。如果贾庄孤立无援,那迟早会被鞑子攻破的!而有百姓留在这里被鞑子屠戮,卢尚书又显然不会答应,肯定不会突围!
  卢象升又看了好一会后,忽然转头看着杨国柱,决然地说道:“鞑子不会给我们坚守十天半月的,我们也不能寄希望于高总监。既然皇上重新赋予本官重任,那本官就一定不能让皇上失望,就这样定了!”


第39章 痛哭流涕
  “啊?”杨国柱听了,有点不知道什么意思,失声疑惑道。
  卢象升其实不用他问,便简要地说了他的计划,而后郑重地对他说道:“此事,还得仰仗于你,明白么?”
  “不,大人!”杨国柱一听,顿时有点激动地回应道,“不,大人,我们换下!”
  “鞑子不会答应的。”卢象升摇摇头道,“不用说了,就这样定了!”
  次日,傍晚时分,京师紫禁城,一群宦官正簇拥着御马监掌印太监王之心下值,不时听他吩咐些什么,而后纷纷奉承着,气氛倒也和谐。
  可就在这时候,就听到宫门外传来急促地马蹄声,这让王之心有点诧异,抬起头看着那个方向道:“真是多事之秋啊,这么慌里急忙地赶路,皇上怕是又要不高兴了!”
  “可不是,之前的事情才刚平息下去,这又要有什么坏消息的,皇上的心情能好得了就怪了!我们这日子难过……”有宦官连忙附和道。
  听到这话,王之心有点不高兴,转身冷眼看了他一眼,冷冷地打断说道:“咱家的心情也刚好了点,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他也是八个写了供罪书的掌印太监之一,自然不喜欢别人再提起他受罚的事情。哪怕皇上高高举起,又轻轻放过了他们,他也不乐意再提!
  “孩儿该死,孩儿这臭嘴,爹爹不要和孩儿一般见识!”那宦官听了吓了一跳,脸色一变,连忙自打嘴巴,同时请罪道。
  王之心见了,冷哼一声道:“你那臭嘴,确实该打!”
  而后不理那人,转身就走。
  就在这时,前面岔路口,有急促地脚步声传来。王之心抬头看去,却见同样穿着大红蟒袍的一人,神情疲惫,风尘仆仆,和几名宦官急匆匆而来。
  “咦,曹公公,何事如此匆忙啊?”王之心立刻露出一丝友好的笑容,连忙打招呼道。
  来人就是日夜兼程赶回来的曹化淳,走路都走不稳了,要手下宦官扶着才能走路。就这,还不停地催促着“快点,快点”。
  听到声音,曹化淳抬头看去,自然认得是御马监掌印太监王之心了。
  “曹公公,你是运气啊,躲过了一劫!”王之心又露出苦笑道,“你不知道,宫里发生了个破事……”
  倒霉了的事情,他不容手下议论,但来了同级别的太监,说上几句,顺便解释一二,却是有必要的。
  可是,他没有说完,已经到了近前的曹化淳不但没有笑脸回应,反而冷眼看着他,重重地“哼”了一声,而后也不停留,依旧匆忙地走了。
  王之心顿时有点傻了,看着曹化淳的背影,心中想着:怎么这么大的火气,咱家招你惹你了?你又没写供罪书,该是乐得我们惹得皇上不高兴吧?不知道搞什么,又没有踩着你尾巴?
  没来由遭了冷脸,王之心也不高兴,生着气也自己走了。
  他却不知道,他既然是那八个掌印太监之一,那就有可能是告状的人。曹化淳知道告发的事情,不可能有人承认,此时听到他隐约要提那事,心中就猜着,觉得他是来撇清他自己,对于曹化淳来说,他谁都不信。
  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匆忙赶回来,那就决定要报复,还用给好脸色?
  一路上,脑筋急转,思考着接下来的事情,很快,就赶到了崇祯皇帝这边。
  此时,崇祯皇帝又刚看完一天的奏章,顺便也给陈宝庭他们做了一些指点,正准备摆驾去用晚膳的时候,曹化淳到了。事实上,曹化淳到了哪里,一路上说了什么话,崇祯皇帝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陛下,奴婢回来复旨,刘首辅已经明白卢尚书那边,他决不会干涉。”曹化淳一进殿,就跪倒在地禀告道,“恭喜皇上,卢尚书神勇无敌,被十万满清军队包围在蒿水桥,却还是被突围了出来,如今已经躲进贾庄。而高总监所部已经奉旨救援,一切都在好转了!”
  先要复旨,这是正事,稍微夸张点,也算是给皇帝报告一个好消息,让皇帝的心情愉快一些,这样再提请罪的事情,也就安全了一点。
  崇祯皇帝自然不会说他已经知道了,点点头,露出一丝微笑道:“曹大伴做得不错,卢尚书没事就好!”
  听到这话,曹化淳立刻换了脸色,一脸悔不当初的样子,匍匐在地,抬着头,看着崇祯皇帝,哭啼啼地又说道:“陛下,奴婢该死,奴婢财迷心窍,一时之间忘记了陛下的托付,让东厂失去了该有的监督之责,奴婢罪该万死,奴婢连夜赶回,请陛下治罪!”
  大家都是演员,开始演戏!
  崇祯皇帝见此,脸上的笑容没了,不过语气却也不冰冷,只是似乎有点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知道就好!王承恩可都有把事情告诉你?”
  “奴婢罪该万死,奴婢一定把所有脏银都交出来。以后奴婢要敢再拿一分脏银,一定不得好死!”曹化淳那是泪流满面,痛哭流涕,“奴婢有负陛下所托,悔不当初,罪该万死,请陛下治罪!”
  呵呵,一边说着以后不敢再拿脏银,一边又要让自己治罪,这岂不是暗示自己,说好的既往不咎,就算治罪,那权势也还是有的,他不会再贪。
  崇祯皇帝心中想着,冷笑一声后,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笑容,甚至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踱步下去,站到曹化淳的面前,也不嫌他眼泪鼻涕一大把,把他扶了起来道:“曹大伴,你是朕身边的老人,朕一直对你很信任,相信你也该知道,朕如今想要的是什么?朕既然已经对王承恩承诺过,自然也是对你的承诺。明白么?”
  曹化淳一听,感动地无以加复,连忙又跪了下去,连声谢恩,同时再次谴责自己的财迷心窍!
  这一次,崇祯皇帝就没再扶他了,而是低着头看着他道:“朕如今急需用钱,相信大伴也是知道的。否则的话,就一点钱财而已,就当赏你也没关系。明白么?”
  “奴婢一定交出所有的脏银,绝不私藏一分。”曹化淳听了,连忙表态道,“陛下对奴婢的好,奴婢真是几辈子都报答不过来!”
  崇祯皇帝不想再这么假惺惺下去了,便对曹化淳说道:“好了,朕知道了。以前的事,就那样算了,朕就看大伴接下来的表现。你应该知道的,朕如今急需什么?”
  “奴婢明白,奴婢一定恪尽职守,为陛下爪牙,绝不再负陛下之托!”曹化淳立刻指天发誓,一脸担当的样子。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抬头看天,忽然叹了口气道:“朕心甚忧啊,钱粮是个问题,军队战力又是一个问题!想我大明开国那些年,京师这边的军队乃是全国最为精锐的军队!如此,就算边军有问题,朕也不会担心!”
  话里话外,他对京师这边的军队很不满意。


第40章 东厂之痛
  曹化淳听得一愣,不过回过神来,自然也是深表赞同。如今大明朝的这一切,如果有以前开国时候的强军,不要说流贼了,就是关外的满清,那也是说灭就能灭了。如此一来,也不会在辽东浪费了那么多的粮饷,很多情况都将得到好转。
  刚想到这里,他忽然脑中灵光一闪,顿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皇上不是很在意京师军队的战斗力么?京营且先不说,御马监这边不也是有么?或者更确切一点来说,如今京师的军队,从某种角度来说,都是掌握在御马监名下。而其掌印太监王之心也是那八个人中的一个,今天见了自己,似乎还有点做贼心虚的样子!搞不好,就是他告发了自己!
  曹化淳的眼珠子一转,顿时就下了决心。就拿御马监先开刀。这样是最有把握的,毕竟王之心等人虽然也是老人,可他们一直所做的,是在败坏皇上目前最为担心的军队。只要在这个事情上告发,那王之心等人就十之八九再没有翻盘的机会!
  他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确实想要整顿军队。但如果亲自动手的话,情况太过复杂,又涉及兵事,有点冒险了。因此,他就特意在曹化淳面前这么说,引导他把矛头对准御马监。
  事实上,原来的崇祯皇帝就已经在改革京师的军队,虽然有效果,但却没法挽救大明。根子上的东西不解决,不大刀阔斧地革新是没有用的。
  也因此,崇祯皇帝一直有关注曹化淳的神情,细心之下,已经明白,曹化淳应该是已经入了自己的算计了。心中满意,便往殿外走去。
  不过戏还没有演完,刚要出殿门,崇祯皇帝似乎又想起什么,便转身对恭送自己的曹化淳说道:“王承恩悔过得不错,朕已经让他替朕去看着高起潜了!”
  曹化淳听得一愣,随后便是大喜。一如崇祯皇帝所料,他原本还是有点担心的,毕竟他所犯下的事情,现在回过神来仔细想想,对大明朝的影响太大了,皇帝到底会不会放过他,那还真不好说!
  可是,如今身为他这一党的王承恩,却被崇祯皇帝委以重任,这个信号就不一样了。要知道,高起潜在宫里的级别,其实和他曹化淳差不了多少的,如今却让他干儿子,区区一个秉笔太监去监督,位居其上,这就说明,在皇帝的心中,确实有既往不咎的意思。
  如果再往深处想想,似乎大家所有人都有问题,皇帝真要追究的话,估计也追究不过来。而自己又是皇帝身边的老人,在皇上还是信王的时候,就一力讨好,这个本钱,可不是谁都能有的。皇上如果要是连自己都不放过的话,那其他人也绝对不会放过,真要那样,以大明朝如今这风雨飘渺的情况下,再大动干戈,那也就完了!
  曹化淳这么想着,心中虽然还有一丝丝隐忧埋在心底,可此时总体来说,却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以至于皇帝都走出了殿门,他才回过神来,连忙大声谢恩。
  随后,他立刻回转东厂。在路上的时候,自然有留在宫里的宦官过来伺候,一五一十地把最近宫里的事情都给他说了一遍。
  对于皇帝似乎在培养从内书堂领出来的那八个小宦官,曹化淳心中有点危机,隐隐感觉,该不会等这八个宦官能用之后,会替代自己这些老人吧?
  不过他回过头来想想,这八个宦官要想培养成才,那还早得很。而自己如今已经是年纪一大把了,估计也轮不到顶替自己,自己早就告老还乡了。既然如此,那八个宦官和自己就基本上不会冲突。
  接着,曹化淳又仔细询问了那八个掌印太监的事情,发现他们所有人都如同路上见到的王之心一般,原来在干嘛,现在还干嘛。皇上好像确实遵守他的诺言,既往不咎了。看来,皇上不止对自己这个老人好,对于其他老人也一样不错。
  得到这么一个结论,曹化淳的眉头便皱了起来,忽然站住身子,看着左右没有其他人,便问那宦官道:“王之心那厮还是一如既往地用御马监名下的兵么?”
  那宦官听了稍微一愣,不过毕竟是曹化淳的心腹,马上回过神来,立刻点头道:“一点没变,还是和以前一样!”
  曹化淳一听,顿时狞笑起来,皇上既然已经既往不咎了,你们不当回事,还在继续干那些事情,那就休怪咱家了。咱家可是在皇上面前担保过了,一定会做好东厂的监督之职!
  其实,崇祯皇帝对付他们的手段是不一样的。对于其他八个人,其实打得很轻,就只是让他们匿名写了个供罪书而已,然后屁事没有。这就给了那八个人一个错觉,觉得这个就是小事一件。
  事实上,也确实是小事一件。因为他们让皇上生气的,只是内书堂预定宦官,破坏了内书堂选拔规则而已。这种事情,在他们看来,其实就是小事一件而已。
  而曹化淳这边就不同了,他是被讹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