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入地眼-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静,如同静默一般销声敛迹,倒是解瑞执掌的北镇抚司从嘉靖年到天启年,一直都在处理同一件事。”
雷营卫出现在老龙头,是为了掩饰碣石金宫的存在,最后不惜和赤井信成拼杀海底,也是为了保守碣石宫的秘密,从那之后,雷营卫不再有动静,这个倒是可以理解。
“解瑞在处理什么事?”我问。
“全力缉查谋逆的反贼。”殷蝶回答。
“明朝反叛大多是外患,可这不属于北镇抚司的职能范围啊?”我问。
“根不是不是针对外患,解瑞在接手北镇抚司后,一直在缉拿搜查一部分反贼,但问题是,从嘉靖年到天启年这段时间,我从未在任何文献中看到关于反贼的记载。”殷蝶摇摇头对我们说。“没有人知道解瑞想要缉拿抓获的是谁,就连朝廷中也没有任何文书上报,整件事似乎只有北镇抚司知晓。”
“从嘉靖年到天启这中间大约六十多年,解瑞一直在做同一件事……”宫爵走到我身后压低声音说。“后来接管东厂的提督陆乔,不也是这样吗?”
我心里一惊,解瑞一直想要缉拿的人或许和陆乔在找的是同一批人,他们在找和月宫九龙舫有关的人,确切的说,就是月宫九龙舫上的人,这才会有了后面抓获凌无尘逼问出万象神宫,以及最后陆乔随同主公进入万象神宫的事,由此可见,在这段时间内,月宫九龙舫应该出现过。
“这就是让你疑惑的事吗?”薛心柔问。
“当然不是,既然是北镇抚司,要缉拿反贼也无可厚非,何况对锦衣卫的控制,皇权早就名存实亡,以至于北镇抚司所做的事从未向朝廷上书禀报。”殷蝶摇摇头,把桌上的文书收起,在下面是另一份文书。“可奇怪的是,我居然发现在天启年,解瑞竟然向朝廷上呈了一份文书。”
“上面是什么内容?”田鸡问。
“要求调派神机营缉拿反贼。”
“……”我们茫然的对视,好半天我才问。“足足长达六十多年,解瑞都没有向朝廷知会过在做什么,为什么突然会上书,何况三大营早就在锦衣卫的掌控之中,要调派神机营甚至连过场都不用走。”
“这不是我让我疑惑的地方,真正的关键在这份文书当中。”殷蝶打开第二份文书,推到我们面前。“你们好好看看,这份文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们围上去,文书的内容很简短,和殷蝶说的一样,是请求朝廷同样调派神机营缉拿要犯。
“神机营是三大营之一,主要是使用火器,攻击力很强大,在明朝的军队中,神机营的职责虽然是内卫京师,可真正的用途是外备征战。”我反复看了很久文书,疑惑不解。“缉拿反贼用神机营岂不是大材小用,何况解瑞执掌的北镇抚司,麾下缇骑数以万计,缉拿什么样的反贼需要调动神机营?”
“一个能掌控大明皇权的机构,长达几十年都在追查一些人的下落,可见这些人在神秘操控者的眼中,远比权力和财富重要百倍,若是可以,莫说调动神机营,就是三大营尽出,估计也在所不惜。”殷蝶摇摇头睿智的目光变的深邃。“这本文书中最离奇的地方不是上面的内容。”
“那……那是什么?”田鸡问。
殷蝶把之前的那本文书展开,这是解正上书朝廷,请求巡查海防的文书,殷蝶把解正和解瑞的两份文书摆放在一起。
“你们再好好看看。”殷蝶意味深长说。
“解家这对父子还真是骁勇善战,虎父无犬子,解正抗倭马革裹尸,解瑞独掌大权恪尽职守……”
“等会。”薛心柔突然打断田鸡,拿起两本文书来回看了半天,吃惊的说。“你们就没发现,这两本文书的字迹很奇怪吗?”
薛心柔这么一说,我们才注意到字迹上,之前一直都在关注文书的内容,如今留意上面的字迹,顿时大吃一惊。
两本文书前后间隔了六十多年,可让人震惊的是,上面的字迹竟然如出一辙。
“解瑞连他父亲解正的字体都在模仿,而且写的一模一样。”田鸡挠挠头苦笑。“这家人还真是一脉相承。”
“如果不是模仿呢……”我嘴角蠕动一下。
“这还不是模仿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同一个人写……”田鸡说到一半就愣住,慢慢张开嘴看向我们。
我从身上拿出一张纸,那是去碣石宫前,解天辉在院中挥笔而就的书法,所谓见字如见人,看一个人的字大致能看出这人的心境,解天辉的书法崩浪雷奔,百钧弩发,如此书法应该出自气度不凡的人,当时我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嚣张跋扈的流氓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气势磅礴神韵非凡的字,因此一直留在身上揣摩。
我把解天辉的字和两本文书放在一起,所有人顷刻间就陷入了震惊的沉默,从解正的文书,到解天辉的书法,这中间跨越了几百年,但字迹竟然一模一样。
我想,这就是让殷蝶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为什么解瑞会写出解正的字迹,我和宫爵还有田鸡对视,事情再一次变的让我们难以去相信。
解正战死,可却没有尸体,偏偏没有尸体的还有解天辉,我们亲眼确认他伤势过重而亡,却在葬花溪诡异的复活。
而且过程都尤为的相似,我们秘而不宣的带回解天辉的尸体,而几百年前金丝面具男人带回解正的尸体,解天辉能死而复生,为什么解正就不可以呢。
即便我再不愿意去相信,可事实已经证明,解瑞很可能就是解正,这是一个永远也不会死的人,几百年后,解瑞就变成我们见到的解天辉,这样所有的一切都能解释清楚,这也是为什么解天辉对碣石金宫的一切了如指掌。
这几百年来,什么都没有改变,除了名字……
第320章 天启
宫爵和田鸡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但宫爵很快摇头,关于这个推断太过盲目。
“解正是雷营卫的千户,位高权重众所周知,他可没有戴面具,他的样子下面的兵卒都知道,解瑞世袭千户官职,又执掌北镇抚司,麾下兵将六万有余。”宫爵深思熟虑说。“如果这两个人其实就是同一人的话,他们的样子难道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怀疑。”
“对啊,宫爵这话说的在理,而且也说不通啊,解瑞既然没有死,为什么要换一个身份呢?他同样可以执掌北镇抚司啊。”田鸡说。
“你们说的这些,我何尝没有想过,容貌的改变并不是难事,关键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容貌可以改,但笔迹是改不了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写字的规律和特点,这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完全是无意识的。”殷蝶心平气和对我们说。“所以我更相信,解正和解瑞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
“那……”田鸡瞠目结舌看向我们。“那就是说,解天辉其实,其实就是解正!”
“解正即便就是解瑞,但和解天辉也没什么关联。”宫爵摇摇头说。
“可解天辉的字迹明明和他们两人是一样的啊。”田鸡说。
“别忘了,我们见过白叔,他说过看着解天辉长大,这个人不是凭空出现的,不能因为字迹相同就武断认为这些人之间的关系,这中间我们一定还忽略了什么。”宫爵说。
“你不是说,一共有两件事让你疑惑,除了笔迹之外,另一件事是什么?”薛心柔问。
“前面我说到,解瑞在天启年,上书朝廷要求调派神机营围剿反贼,而在这一次围剿中,解瑞居然安然无恙的活了下来。”殷蝶不慌不忙说。
我们相互之间茫然的对视,好半天田鸡才挠挠头问:“解瑞执掌北镇抚司,手下兵卒数万,又调动神机营协助,围剿几个反贼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什么叫居然活下来?”
“雷营卫一直不为人知,而解瑞掌管的北镇抚司,在六十多年来,到底在追查谁也没有记载,像是刻意抹去所有的痕迹,但偏偏解瑞指挥的这次围剿,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有据可查的线索。”殷蝶慢慢坐下不慌不忙回答。
“你意思是说,解瑞在天启年的这一次围剿反贼,历史上是有记载的?”我吃惊的问。
“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还在研究当时发生的一切。”殷蝶点点头。
“到底是什么事?”宫爵按耐不住问。
“这份请求调派神机营的文书上,写明了时间,是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而围剿反贼的地点是王恭厂,你们难道不知道这一天在王恭厂发生了什么事吗?”殷蝶平静的问。
宫爵和田鸡都看向我,或许是因为我被封承逼着从小看书,什么都应该知道一样,还没等我仔细去想,就看见旁边的薛心柔上去,拿起文书面色大惊。
“难道,解瑞参与的这次围剿和天启大爆炸有关?!”
“大爆炸?”田鸡一个字一个字跟着重复。
我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解瑞和这桩一直悬而未决的历史事件有关,就连应悔元听到薛心柔说的话,也震惊无比的走了过来。
“这事诡异,闹腾了几百年,也没人知道原因,怎么会和北镇抚司围剿反贼有关?”应悔元问。
“到底是什么事?”田鸡一脸茫然的追问,宫爵在旁边也很想知道的样子。
“这一次爆炸叫王恭厂大爆炸,而史称天启大爆炸或王恭厂灾,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端午节次日,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附近区域发生的离奇爆炸事件。”薛心柔不慌不忙对田鸡说。
“为什么会爆炸?”宫爵问。
“王恭厂其位置在当时京都内城的西南隅,而王恭厂是皇家的兵工厂,又称火药局,是专门做火药的地方,正因为是兵工厂,又是做火药的工厂,隶属于工部,日产火药约两吨,常贮备量约为千吨。”薛心柔是考古研究的,对这方面的事了如指掌。“专供京营禁兵之用,如果没有战争,火药销耗量少,贮备量则会更多一些,估计贮存要有两三千吨。”
“火药厂发生爆炸……”田鸡越听样子越迷糊。“这不是挺正常的事嘛,天灾人祸都有可能引起爆炸啊。”
“如果仅仅是火药厂发生爆炸,那也不会让后世一直试图揭开爆炸的秘密。”我摇摇头冷静说。“很多文献中都记载了这一次大爆炸,几乎所有的记载描述都惊人的相同,在爆炸当时巨大声响传播百里、天色昏黑如夜、屋宇动荡、灵芝状烟云腾起,出现了很多离奇的现象。”
殷蝶点点头,看着我们不慌不忙告诉我们,因为解正和解瑞笔记相同的原因,因此她特别留意天启大爆炸,并且整理和研究过所有这方面的资料以及文献。
她向我们完整的描述出那一次大爆炸的整个过程,在爆炸发生时,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从东北方向传来一声闷雷似的轰响,隆隆的声音渐渐向西南移动。
突然一声巨响,王恭厂方圆十几里顿时涌起漫天的灰土,紧接着天色便昏暗下来,不一会儿就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了。
人们只觉得大地猛烈震撼起来,数万间房屋轰然倾倒,许多大树连根拔起,王恭厂附近的房屋被震塌,人们惊魂未定,王恭厂又是一声轰鸣,地面突然迸裂,出现两个十几丈深的大坑。
只见从坑中升起一股股烟云,飘飘然向东北方向滚滚而去,米粒大小的铁渣在空中飞舞溅落,长安街一带,不时从空中落下人头,有的仅剩眉毛和鼻子,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死伤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许多人都是赤身裸体。
爆炸范围附近的伤者和尸首皆发生衣服被卷去而致全身赤裸、一丝不挂的怪况,更给此灾变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火药厂爆炸,威力当然巨大,有死伤在所难免,可是为什么会出现尸首裸衣的现象呢?”宫爵大为不解。
“王恭厂大爆炸与印度死丘事件,以及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灾难之谜。”薛心柔来回走了几步冷静说。“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三次奇异的大爆炸,关于死者一丝不挂,经推断后,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所经之处,会形成瞬间真空的缘故,此时衣服不是紧紧贴在身上的,便会被瞬间扯开。”
“这么强的冲击波?”田鸡眉头一皱。“这说不过去啊,就算王恭厂储备千吨火药,即便爆炸也不足以产生威力如此巨大的冲击波,对了,这一次大爆炸,死伤多少?”
“文史记载亡者两万,伤者不计其数,但根据文献中对大爆炸的描述,估计这个数字还很保守,死伤远远不止这个数。”殷蝶回答。
“这就更不可能了,千吨火药同时爆炸的情况下,顶多危及周边两百米的区域,绝对不会造成如此大的杀伤力。”田鸡很肯定的说。
“这也是王恭厂大爆炸另一个未解的谜团。”薛心柔抿着嘴全神贯注说。“根据文献的记载,事后勘查现场,王恭厂大爆炸,造成半径达七百五十米、面积达两平方公里的爆炸范围及2万余人的巨大死伤,根据冲击波以及杀伤力的推算,此次爆炸的威力约两万吨当量的tnt炸药。”
“两万吨tnt?!”田鸡瞠目结舌,他当过兵,估计对这个数字的含义更明白。“这,这相当于广岛原爆的当量,区区一个火药厂怎么会产生这么大当量的爆炸?”
“正因为没有谁知道王恭厂爆炸为什么如此离奇,因此后人一直在推断王恭厂灾变的成因,到现在众说纷纭,有几种最为普遍的说法。”
薛心柔似乎对天启大爆炸尤为感兴趣,说到这方面如数家珍,她神情沉稳侃侃而谈,告诉我们说,在当时的京都历来地震频繁,仅明代就大小震百余起。
灾变前后种种迹象与地震前后现象有许多相符之处,史书文献中与地震有关的记载也很多,故可推断,这场王恭厂灾变,是因地震直接促发火药库而引起的。
但是若此推断成立,那么这次地震具有烈度大而震区面小的特点,比如震灾中心破坏力几乎达到摧毁性程度,然而在离震灾中心较近的建筑均未受到多大破坏,这种情况是举世未见的。
可问题是,地震不会出现烟云以及产生巨大的冲击波,这个疑点让地震导致灾变的说法有些牵强。
到了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另一种可能性浮出水面,很大一部分人坚信,这次灾变的起因是陨石造成的,当陨石与地面撞击时,会发出震动与响声。
这就如同文献记载那样,有声如吼,但见飙光一道,内有大光,以及忽大震一声,裂逾急霆,深坑数丈,烟云直上,最符合的记载是,巨石空中飞注如雨,皆霏落铁渣,如麸如米等等现象完全与之吻合。
可陨石的说法同样存疑,难以解释灾变前后的种种征兆。
“我之所以对天启大爆炸如此了解,全是因为我父亲,他一直试图揭开天启灾变的真相,因此在这方面研究最为全面,他最后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虽然这个观点看似荒谬,但足以解释灾变的所有征兆。”薛心柔停下脚步说。
“什么观点?”我好奇的问。
薛心柔迟疑了一下,看她的样子有些彷徨,倒不是她不想说,估计现在连她自己都认为,要说出来的事太过离奇和匪夷所思。
第321章 伏击
我们大家都注视着薛心柔,她犹豫了半天找来纸笔,我们围上去,看见她在上面一边画一边说。
“在天启灾变中,曾经出现过一段描述记载,就是因为这段记载,让众说纷纭的推断都难以成立。”
“什么记载?”田鸡问。
“巨大声响传播百里,天色昏黑如夜,屋宇动荡,灵芝状烟云腾起……”薛心柔按照描述在纸上画出图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