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倾宋-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管用?”
黄道婆笑了一声,索性径直走到这器械上,并没有丝毫犹豫就开始操控,因为是用一台废旧的纺织机改造,所以看上去的很是破旧的器械,缓缓的开始运转,所有围观的妇女甚至还有工匠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用脚踩着纺纱车,车轮转的飞快,而黄道婆从容不迫的伸出手来握棉抽纱,棉纱棉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诞生。按照平时,这样的成果足够两三个人忙乎半个时辰的了,而黄道婆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并且手上脚上动作相互配合,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与其说是在纺纱,倒不如说是在弹奏动人的乐曲。
“好!”不知道是谁率先喊了一声,人群中满满都是喝彩声。
黄道婆轻轻松了一口气,从纺纱车走下来,额头上甚至看不到汗珠,只是轻轻拍了拍身后的纺纱车,眼眸中满满都是对伙伴的赞赏和信任。
“几位师傅,帮着我们家改造纺纱车!”
“还有我们家,还有我们家!”
“这纺纱机改造不管要多少钱,先算我们家一个!”
不知道有多少人拥了上来,不过好在现在黄道婆身份尊贵,又是叶应武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人才,工部尚章鉴作为老一辈的人,自然明白这黄道婆的重要性所在,所以不管黄道婆是不是愿意,走到哪里都会有几名工部的衙役随从跟着随身护卫。
有衙役拦住近乎狂热的人群,黄道婆并没有慌张,只是伸出手压了压,依旧朗声喊道:“诸位乡亲们、姊妹们,不要着急。明王殿下有令,家中所有纺纱机的改造,都由朝廷工部拨款,所以乡亲们不用担心价钱的问题。”
“此话当真。”一听竟然是免费的,不少原本还有些担心的人都用近乎狂热的目光看向那纺纱机。
更有人甚至已经转身冲着大明王宫所在的地方郑重躬身行礼。
抬头看看天,已经临近正午了,黄道婆轻轻呼了一口气,今天说什么也还得在多走两个街道。正当黄道婆想要离开的时候,一道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人群前面,让黄道婆吃了一惊,不过她这些年来走南闯北,也算是见过世面,还没有怎么失态,当下里分开衙役,上前微笑着一拱手: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衙内,有失远迎,还望衙内莫要见怪。”
叶应武微微一笑,和赵云舒一起走到衙役后面,借助那几名衙役挡住那些百姓的目光。而黄道婆趁机压低声音:“不知道殿下如何称呼。”
“黄小娘子客气了,赵某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得遇黄小娘子。”叶应武当下里提高声音说道,“自从四月一别,你我竟然已经三个月未曾谋面,今日道左偶遇,真是幸会幸会。”
黄道婆看着叶应武微微抽搐的脸庞和赵云舒不知道什么时候捏住他腰间软肉的小手,险些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是啊,和赵衙内确实有一段时间未见了。”
就在这时,一名街巷里长快步走上来:“黄小娘子为我百姓改进纺织机,功莫大焉,现在时候也不早了,黄小娘子不如就在此处用些餐饭,虽然饭菜简陋,不过也是大家一片心意。”
见到站在黄道婆面前玉树临风的男女,那里长很识趣的接着说道:“两位想必是黄小娘子的好友,若是不嫌弃,不如留下来一起用餐。”
顿时黄道婆和赵云舒都看向叶应武。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叶应武毫不犹豫的一拱手。
黄道婆有些诧异的看了叶应武一眼,不过还是露出一丝微笑:“那就麻烦里长了。”
等到里长走后,叶应武沉声说道:“这新式的纺织机在江南推广多少了。”
“这三个月奴家从临安府开始,整个两浙东西路已经差不多了,另外江南西路也已经基本覆盖了全部的州府,现在派出去推广纺织机的人正在向着广南东西路和荆湖南北路进发,估计不久便可以抵达川蜀。”黄道婆细细道来,如数家珍,“只是这南京城中三个月来有不少百姓迁入,所以奴家不得不过来重新传授一遍。”
叶应武点了点头:“南京到底是帝都所在,吸引很多人来也在意料之中。”
“正是因为人多,所以奴家放心不下,亲自赶来,就是为了能让这天子脚下的百姓不能还比不上其他州府。”黄道婆笑着说道,想起来一件事,“此次新式纺织机的推广是从临安府开始的,还请赵衙内不要见怪。”
翻了翻白眼,叶应武向黄道婆拱了拱手:“某还要恭喜你和长惜两个人呢,郎才女貌不说,夫妻二人更都是我大明栋梁之才,某得之,何其幸也!”
黄道婆和李叹已经结下姻缘,现在也就只剩下八抬大轿迎娶这最后的程序了。李叹身为前宋韩侘胄的后代,因为祖上坚持北伐蒙冤,所以对于南宋怀恨在心,不过大明建立之后,叶应武就已经给韩侘胄平反,甚至还为他树立了祠堂,李叹也已经恢复韩氏子孙的名号。
为了能够和李叹忠烈之后的身份相匹配,叶应武甚至让自家爹爹认黄道婆为义女,到时候黄道婆将会以当朝明王殿下义姊的身份出嫁,绝对配得上李叹了。对此夫妻两人也是感激万分,不过对于叶应武来说倒也没有什么,毕竟以李叹和黄道婆的能力,为了让他们两个一直效忠于大明,就算是自己付出更多的代价也值得。
“来来来,几位贵客,还请尝尝咱们乡里乡亲的手艺。”里长知道黄道婆对于大明来说是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而黄道婆的故友,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小角色,所以竟然殷勤的亲自上菜。
不得不说这里长还真的谦虚了,或者说为了款待黄道婆,这一片街道还真是下了血本,两头羊两头猪已经宰好,而大盘大盘的河鲜端上来,里长还不忘面带笑容指着那鱼说道:
“这可是今天上午刚刚在秦淮河里捞上来的,新鲜着呢!”
叶应武急忙站起来郑重的一拱手:“里长,您也一起坐下来吧。”
里长一怔,见这个被称呼为“赵衙内”的年轻人笑容可亲,并没有那种上位者高高在上的威严,心中也不由得产生好感,当下里放下盘子,小心的坐到叶应武对面。而叶应武看出里长一个五六十的人了,坐在这里依旧拘束和谨慎,索性倒了一杯酒:
“里长,道左相逢,当以年龄为尊,小弟在此先行敬里长一杯。”
能够混到里长这个位置,也是年少精明的人物,现在还摸不清这个衙内的来路,里长哪里有胆量让他敬酒,火急火燎的站起来:“小哥玉树临风,堂堂一表人才,我这老货,怎能让小哥敬酒!”
这里长说的有趣,原本还有些担忧的赵云舒和黄道婆都露出微笑。
无奈之下,叶应武只能和里长碰杯,一饮而尽,里长也试探的问道:“小哥和黄小娘子是故交,不知道是何方人士?”
叶应武挥了挥衣袖,伸手指指自己头上的儒冠:“小弟是江南西路人,黄小娘子之前在兴州奉明王殿下之命改进纺织机械,因为家中颇有些闲钱,爹爹索性就让小弟拿出来,算作地方乡绅之捐献,小弟本来就不好读,偏偏习惯摆弄这等巧技,和黄小娘子所谈甚是投机。只不过朝廷现在招贤纳士,九月开恩科,小弟侥幸过了前宋春闱,便被爹爹打发到这南京城,无论喜欢什么,总得先考个名堂有所着落。”
原来是个进京赶考的!里长轻轻松了一口气,原本还以为是这天子脚下什么达官显要,不过这可不代表这位衙内就能小看,毕竟人家不是一般的地方乡绅,而是来自兴州。那可是当朝天子起家的地方,如果不是兴州地域狭窄,古来形胜,却不是作为都城的地方,恐怕现在就没有南京什么事了,兴州的百姓也是最早、最快融入大明之中的,并且凭借着已经占据中枢的当初兴州各县父母官们的支持,逐渐使得兴州成为大明在荆湖一带仅次于襄樊和鄂州的中心。
而兴州百姓对于大明的忠心,也是天地日月可鉴。
所以别看这个小小衙内,说不定当初明王殿下艰难的时候就曾经受到过他们家的恩惠,以明王殿下的性子,少不了要对这后辈提携。
看到那里长有些犹豫,叶应武大度的说道:“您老啊,也不用把某看的想什么人似的,咱志不在此,来京城科考也是为了能够给爹爹一个交代,实际上是为了这一路上能够携娇妻游山玩水,一览我华夏江山之风采。之前战乱频生,多有不便,现在难得太平了,自然要好好享受。”
里长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赵云舒,眼睛也是不由得瞪住了,不过毕竟这是五十多的老人,都快到花甲之年,对于女孩姿色倒也不怎么感兴趣,目光很快就回转到叶应武身上,显然刚才叶应武所说的更能引起他的兴趣:“是啊,这百年来,还真没有像现在这么难得太平呢。如果不是明王殿下带着咱们大明的好男儿一路杀将过去,恐怕蒙古鞑子现在已经饮马大江了!”
看叶应武脸上依旧带着一成不变的笑容,里长轻轻感慨了一声:“此处邻里乡亲,很多都是从北面逃难过来的,多亏了明王殿下,否则恐怕这些都已经化作了孤魂野鬼。所以现在家家户户谁不是供奉着明王殿下的长生牌位,只恳求他老人家能够多多保佑咱们百姓,自己也能够长命百岁!”
想起来一件事,里长说得愈发激动,竟然有些手舞足蹈:“衙内啊,你是不知道,咱们这街道今年也有五个好汉子被选中了去参军,现在虽说蒙古鞑子向咱们大明认怂了,但是只要他敢有什么异动,咱们大明的好儿郎还是照样抽他两耳刮子,从这边一路杀到黄龙府,到时候咱这街道里说不定也能出来那么几个英雄,那是何等光鲜、何等光鲜······”
声音渐渐低沉,里长用衣袖掩面,竟然已经隐隐有哭声。
黄道婆看向叶应武,轻声说道:“老人家北地归人,年轻时候蒙古鞑子和前宋在河洛大战,老人的妻儿都消散在兵荒马乱中了,只剩下这孑然一身来到此间,现在恐怕是想起悲痛之事。”
俏脸上流露出一抹痛楚神情,赵云舒放下筷子:“夫君······”
叶应武沉默了片刻,沉声说道:“这乱世,终究已经过去了,某相信只要明王殿下还在,只要这大明还在,只要大明的好儿郎一息尚存,自然不会坐视我华夏的河山再一次被异族铁蹄践踏,前宋的耻辱种种,都将有我大明的好儿郎用敌人颈上鲜血来洗刷!”
原本热闹的小巷子顿时寂静下来,所有人或是诧异、或是好的看向叶应武,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衣着打扮并没有什么出之处的年轻人能够和里长、和黄小娘子坐在一起,但是他们都清清楚楚的听见了这一段掷地有声的话语。
短暂的沉默之后,巷子中已经爆发了浪潮一般的喝彩声。
虽然这话是从一个普通年轻人口中说出来的,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话中代表的,是他们对于未来的期待,是明王殿下曾经许下的承诺,是整个华夏屈辱了数百年,终于要实现的宏愿!
呼了一口气,叶应武重新坐了下来,而里长已经擦拭了泪水:“一把年纪了还流马尿,倒是让衙内笑话了。”
沉默了片刻,叶应武仔细的夹起一块鱼肉放进里长的碗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老人家心中之痛,小弟甚是明白,但是咱们的日子还得过,老人家难道就不想看着我大明王师直捣黄龙?”
里长勉强点了点头。
“听说大明将在两天后迎回北伐淮军将士尸骨,到时候里长何不带着乡亲们前去,看看为这国捐躯的好男儿。”叶应武微笑着说道,“到时候若是有缘,里长说不定还能看到某呢。”
第三百六十八章 秋风鼓满袖
p:感谢书友悼武华夏的月票支持!来点儿感情戏算福利了。{梦} {''}
整个人缩在马车一角,赵云舒只是抱着双膝,眼眸之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黯淡神色,仿佛有什么一下子抽去了她眼眸之中的灵动气质。
见她上车的叶应武忍不住摇了摇头,刚才里长那一番由衷地感慨,换作任何一个前朝人听见自然都会不好受,泱泱大宋三百年,旦夕亡国之后,人们并不是怀念它曾经象征的史上最为富有的帝国,不是曾经有过的富有四海,而是这个大宋,三百年的大宋给人带来了怎样的屈辱。
再多的钱财,终究没无法洗刷靖康耻。
“殿下不去安慰一下?”黄道婆似笑非笑的瞥了一眼马车,看向站在一侧的叶应武,“小姑娘家都是哄出来的,这样下去可不好。”
叶应武翻了翻白眼,正色说道:“某可没有这心情在这里和你开玩笑。”
见到叶应武表情肃然,黄道婆微微一怔。
“开春便是大明再次北伐的时候,”叶应武压低声音,“距离现在也已经只有几个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已经是时候织造衣服了,而大多数的明军将士现在还只是穿着夏衣,某需要的是至少能供给十五万大军的冬日行军甲胄,尤其是要能够对付北方的寒冷。”
自南至北的征伐,以开春为上,毕竟开春之后大河最多还剩下些浮冰,南方水师能够轻易逆流而上,北方的铁骑却不得不被分割在大河两岸,这样南方将士一来不用忍受寒冬的考验,二来也无须对付全部的北方骑兵,更主要的是,开春之后,正逢青黄不接,一般北方根本来不及准备足够的兵粮,另外因为春雨细密持久的缘故,骑兵来往、粮草转运,都回避其他时候显得艰难。
另外春天是一年之始,相比秋季,在春季出兵,能够有一年的时间巩固战果,也能够为新的一年博得一个好兆头。
所以开春之后大明北伐,已经是注定的事情,只不过人们议论纷纷的是哪一个春天。黄道婆也没有想到叶应武竟然会选择来年开春,要知道蒙古和大明的条约才签订了几个月,新鲜热乎着,叶应武就打算开战,其雄霸天下之心,不容小觑。
虽然黄道婆微微蹙眉,不过还是点了点头:“殿下的意思,是打算发动百姓了,否则也不会跟奴家提起这件事。”
叶应武嗯了一声:“现在大明的户部、工部因为北方赈济灾民和都城营建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如果不是夏收及时,恐怕现在也喘不上一口气来,某实在难以依靠他们了,这件事还是拜托给你某最为放心,当然了,六扇门和锦衣卫下属的邀月楼和醉春风两大青楼也会竭尽全力配合,十五万大军的衣衫至少也要有三十万套,万万不可小看。”
“殿下放心便是。”黄道婆颔首,“奴家心中有数,到时候自然不可能让我大明儿郎冻着上战场。”
“另外还有几个月前某和你说的护理学院的事情,上一周学士院呈递的奏折说已经成功地开办了?”叶应武并没有看黄道婆,目光游离之间已经在头顶上树叶里飘荡。
黄道婆应了一声,却欲言又止。
不由得笑出声,叶应武看破了黄道婆的心思,却并没有明着点出,只是低声吩咐一句:“某知道这事足够惊世骇俗,所以肯定有很多人阻挠,某会让宫中下达旨意,谁敢有异议,让他来找某辩论,另外军中对于此事自然是万分重视,苏相公和兵部不会坐视不管的,这个你放心便是。”
黄道婆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有明王殿下的圣旨,还有谁不长眼的敢来挑事,只要有殿下和兵部站在后面当靠山,奴家自然能够在北伐之前培训出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