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小山目露焦急之色,“你们糊涂!这十年听起来很长久,一晃就过去了。十年后,这银子没有了,不学一门手艺靠什么过活?这可是人家王娘子给咱们指的一条明路,学了这炒茶的手艺,将来就算不给咱们银子了,只要咱们会炒茶,害怕饿死不成?”
“要是都跟你们想的,如今有银子,就啥也不学了,在家混吃等死不成?”
有些猎户露出思索之色。
还有几个浑然不在意,笑哈哈的一挥手:“老子苦了半辈子,如今好不容易碰到大善人,能享十年福,还想那么多做啥?”
“可不是,十年后,我家那小子也长成人了,也该他出力养老子了!”
……
张银保听到这里,忍不住看向了王永珠。
王永珠神色淡淡的,一点也没有难过或者生气的样子。
鲁小山还想说些什么,可那些猎户嘻嘻哈哈的,似乎看到了银子就在眼前,早就心思不在这里了。
鲁小山没办法,清点了一下,也就五六户猎户决定跟着学炒茶的手艺。
讪讪然的站在王永珠面前,一张粗糙的黑脸,涨得黑红黑红的:“秀才娘子,实在是对不住,你一般好意,结果——”
王永珠摆摆手:“无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总要自己高兴才好!那就这么确定了?”
鲁小山点点头。
王永珠看向张银保,张银保立刻心领神会,让手下的伙计来写契书,让他们在场的猎户都要按上手印。
第七百八十章 商业互捧
猎户们满心欢喜的按完手印,虽然才刚过清明,就已经开始盼望春节了。
那些不想学手艺的猎户按完手印就可以走了,那些想学炒茶手艺的,被留下来,另外签了一份契书。
这契书上说明了,恒昌商行可以在每家挑选一个人学习炒茶技术,学徒期间,除了吃饭穿衣,每个月发十文钱的月钱。
学成后,十年内必须为恒昌商行的茶叶生意服务,每个月会和其他炒茶师傅一样,给月钱。
十年后,这些人可以选择离开,也可以选择留下。
这条件算是相当不错了,如今这世道,穷人家,尤其是山里的孩子能学一门手艺,那真是太难了。
好多人家,想让自己的孩子去跟着学点手艺,不仅得先孝敬师傅束脩,比如米面粮食和酒肉之类的,还得让自家孩子住到师傅家,给师傅家当长工,当奴仆一样,伺候着师傅和师傅一家子。
逢年过节还得准备厚礼送到师傅家,真真是半点都不能马虎的。
要小心翼翼,低声下气讨得师傅的欢心后,才能教给你一招半式。而且教起东西来,那是非打即骂,稍微有一点不服,那就是欺师灭祖。
走大运碰到心肠好一点的师傅,多教给你一点东西,慢慢琢磨着,将来也能糊口养家。
碰到那心肠黑的师傅,拿你当长工使唤几年,一点有用的都不教给你,还骂你是蠢蛋,不开窍,也没法子。
还有那些送到商铺给人当小伙计的,也是头几年那就负责给口饱饭吃就不错了,店铺里的脏活累活都得抢着干,人还要机灵,时刻都要学习着,慢慢脱颖而出,才能被掌柜的看中。
几个猎户虽然不识字,可听伙计们将这契书一念,那真是心花怒放。
这是不仅教给自家人手艺,不收束脩外,还能给零花钱?不要说十文钱觉得太少,对于山里的这群猎户来说,靠山吃饭,运气好,全家能混个温饱不愁,运气不好,家破人亡。
谁不想安安稳稳的,不用每次进山都是赌命?
只不过是他们世世代代都是猎户,祖传的就这个手艺,也不会干别的。
人家山下的人,还会种地,就算平日里吃得差些,可终归不会有生命危险。
这要是有了手艺,不说别的,下一辈就不用再跟他们一样,过上这种只要进山就提心吊胆日子了。
这么想着,猎户们看向张银保和王永珠的眼神都变得感激起来。
尤其是鲁小山,他知道,这些都是因为王永珠的争取,才有这样的待遇,鹰子沟的下一辈才有了希望。
一贯坚强,即使断腿断脚都不吭一声的汉子,此刻眼眶都红了。
只不过山里汉子,拙于口舌,只冲着王永珠行了一个大礼:“秀才娘子,你对咱们鹰子沟的大恩大德!我们鹰子沟的人都记在心里了!啥话都不说了,以后只要有你秀才娘子一句话,咱们鹰子沟这百十来号人,随便你差遣!”
王永珠还很稳得住,只略微点点头:“别说什么大恩大德的话,你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报答我了!”
这话一说出来,鹰子沟的猎户们无人不感动。
等猎户们散去了,张银保才凑过来,佩服的冲着王永珠拱拱手:“秀才娘子果真高义啊!”
作为商人的本性,他当然不相信王永珠做这些事情,是彻底的没有自己的任何利益。
就算是到了现在,他依然心中怀疑着,不过这都不妨碍他对王永珠油生一点敬佩之意来。
一个女子,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能放弃到手的源源不断的银子,只为了给这些毫不相干的山里猎户争取一点好日子,都值得人佩服!
王永珠一笑,开始了商业互捧:“张大老板也是深明大义,宅心仁厚,跟猎户们签的学徒契约实在是再厚道不过了!难怪恒昌生意越做越大,都是和张大老板的为人分不开的。不说别的,就这次,历九少那般挑剔的人,看到张大老板,也很爽快的就同意合作了,我都很意外呢!”
张银保心花怒放!他这人别的毛病没有,就爱听人吹捧两句。
偏偏他又不爱听人吹捧他有钱啊,吹捧他做生意眼光好之类的话!那不都是废话吗?他混迹商场这么多年,眼光不好早赔光了裤衩回家种地去了!
要是不赚钱,谁乐意这一年到头都在外头东奔西走的连家都顾不上?
一听这拍马屁都不走心,没拍到痒处。
王永珠的这话,恰合了他的心思。
自从跟上层人士打交道多了后,张银保就知道,他们这些商人,虽然有钱,可却不得人尊重,尤其是那些官爷贵族,说起他们,都是他们就只剩下钱了,浑身都是铜臭味。
开始他不知道,只晓得用钱砸,哪曾想,碰到了不少钉子,尤其是那些读书人,一个个精穷精穷的,偏嘴还毒得很,说他们是商贾之流,上不得大台面。
谁听了这话不气个倒仰?
张银保心中恼怒,可也知道了,要跟这些读书人打交道,尤其是那些读书人出身的官员打交道,有个好名声的重要性。
因此他那以后,也就努力的往儒商和仁商上靠,儒商就算了,他天生就是一张和气生财的脸,也没读过什么书,想拽两句文都念不清楚明白。
只能走仁义路线,在老家那一块修桥铺路,逢年过节施粥布衣,在外也不忘记,看到有那前途或者奇货可居的,搭上一把手,结个善缘。
慢慢的那名声也就出去了,不然也轮不到搭上京城的那条关系。
所以,他最爱就是听人夸他仁义,讲义气,厚道之类的话。
今天王永珠这话,真是搔到了他的痒处,只觉得王永珠虽然是个女人,可这正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来他的本质!
当下也不吝啬赞美之词,夸奖王永珠贤良淑德,乐善好施,行善积德……
夸得王永珠脸上的笑容差点没挂住!
神特么的贤良淑德!
深吸一口气,找个借口去炒茶去了。
第七百八十一章 石螺
张银保这波商业互吹没过瘾,环顾一下四周,瞅到了王永平和金壶两个人。
张银保不认识金壶,可是认识王永平啊,好歹也是个熟人,干脆跑过去跟王永平聊起天来。
王永平刚好也忙完了手里的事情,看到张银保,忙拘谨的打招呼,还拉了金壶一把。
金壶早就看到了,此刻听四叔介绍,忙恭敬的行礼:“见过张大老板!”
张银保此刻心情极好,拍拍金壶的肩膀:“不用这么客气,你老姑和姑父跟我可是朋友,叫我一声伯父就好!”
金壶也机灵,打蛇随棍上,顺势就叫了张伯父。
张银保白得一大侄子,身为大老板,自然不能白被人喊一声伯父,从手上撸下一个金灿灿的戒指,往金壶手里一塞:“拿着玩去吧!”
金壶吓了一跳,这可是金子!哪里敢收,忙摆手不要!
张银保要送的东西,哪里有收回来的道理,岂不是打脸?
一番推脱之下,金壶和王永平就被张银保给说愣住了,乖乖的收了见面礼。
张银保闲聊了几句,就知道了王家如今的境况,王家山货如今倒是他们几兄弟在负责,王永珠因为要到县城陪读,倒是放手不管了,只那本金还是投入了的。
心中有了数,张银保又多聊了几句,见王永平还是本分老实的,一句夸张的话没有。
问他今年收购到什么好东西没,才露出一点点高兴之色来:“倒是多亏了我家妹子,这次到这鹰子沟来,才知道这鹰子沟还有不少好东西,这两天我也验看过来,确实不错!我跟我家侄子,这几日除了帮忙称茶叶,也没闲着,倒是收了不少好东西。”
张银保如今山货本就是他名下生意里,比较重要的,一听也来了兴趣。
当即要求去看看。
在一旁一个干燥的山洞里,已经堆满了好多山货,各色动物的皮毛,还有山货。
蘑菇之类的都是晒干或者烤干的,这样才易于保存。
张银保上前摸了摸,看了看,也满意的点点头,“都是好东西!”
转过头来就道:“这些山货我都要了,明儿个下山,我就全部带走!一会子你跟老关清点一下。”
王永平喜出望外,这下可赚了,不过是转个手的功夫,就能赚上一笔银子了。
金壶在旁边也听得高兴,忙拉着王永平跟张银保道谢。
张银保挥挥手,心满意足的又踱到其他地方去了。
这不过是顺手的人情,如今以他跟王永珠之间的生意关系,太正常不过了。
那边王永平和金壶再不懂人情世故,也知道人家大老板这么豪爽是因为什么原因。
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夜晚来临。
鹰子沟的女人们,拿出了看家的本事。
猎户们趁着天还没黑透,还去打了几只山鸡兔子,又到山涧水沟里摸了春天最肥厚的石螺。
这石螺只长在山间小溪里的石头下,春天最是肥美。
数量不多,只有家里有贵客,猎户们才会去摸石螺来待客。
不用太多的烹调手段,只不过用这个时候最鲜美的韭菜来炒,就鲜得能让人吞掉舌头。
晚饭端上来,那碗石螺就被放在了张银保的面前,因为王永珠和王永平他们还在守孝,也给他们还做了素菜,也算是十分有心了。
张银保在这石桥镇收购了多年的山货,也没吃过这种石螺,一个个成人的拇指大小,用手捏一个放在嘴里一嗦,那鲜美的汤汁就在舌头上绽放开来,让吃遍大江南北的张银保忍不住亮了眼神。
螺肉一入口,又嫩又弹,配上韭菜的鲜嫩,简直是完美。
一贯很稳得住的张银保也没能管住筷子,没一会面前就堆了一堆螺壳。
吃到后来,张银保意犹未尽的问鲁小山:“这石螺味道鲜美,可是本地特产?我在石桥镇多年,也没尝过这等美味!这要是贩卖到外面去,多少饕餮老客们只怕要为之疯狂——”
王永珠因为守孝,自然不能吃这个,听得张银保这么说,倒是忍不住勾起了馋虫,只可惜如今不行,不过以后有的是机会,怎么也要带着娘亲张婆子和宋重锦来尝尝才是。
那边鲁小山一脸的难色:“这石螺我们也就在这附近山涧里才能摸到,数量极少,每年也就春天这个时节,才略微多些。今天这一碗,是咱们这十几号人一起下水摸了好半天才得了这么一点。”
张银保一听居然这样稀少,倒是流露出可惜之意来,这要是产量大,能卖到外面去,只怕又是一条财路。
不过他见多识广,也知道这世上,这样好的东西,肯定是稀少的。
就比如黄松菇,因为稀少才珍贵!
也只得感叹了两句,又吃了两个石螺压压惊。
晚饭吃毕,人多力量大,加上今天因为齐大师要求猎户家女人们采回来的茶叶不多,刚过亥时,茶叶就炒得差不多了,两个茶叶师傅,一路颠簸而来,除了吃饭就没闲着,一时也累着了。
王永珠忙让两人去休息,明天还有艰巨的任务等着他们。
说剩下的茶叶就交给她练练手。
两个茶叶师傅本来还有些犹豫,这王永珠炒茶的手艺虽然有进步,可肯定还抵不上他们几十年的功夫。
这要是剩下的都给她,炒出来的茶叶说不得质量不好,那价格区别可大了。
张银保如今当王永珠是祖宗,只要不涉及到身家性命问题,什么都好商量。
不过是一筐子茶叶,还是浪费得起的。
大手一挥,就同意了。
王永珠心中本来就有打算,干脆让大家都去休息,她炒茶顺便守夜,等她炒完,再喊人来接替就行。
张银保一听,也觉得安排得甚好。
他和带着的伙计们,这一路风尘仆仆,也确实没休息好。
谁都不是铁打的身体,加上今天又淋了雨,要是不休息好,明日病倒可就糟糕了。
也就不推辞了,谢过王永珠,带着伙计们,干脆的和王永平和金壶叔侄,在一个山洞里凑合一下。
第七百八十二章 夜话
夜深人静,山洞里除了噼啪的木柴燃烧的声音,就是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偶尔还有没睡着的猎户,说着私房话。
鲁小山家的山洞里,两夫妻正躺在炕上,商量着送家里谁去学炒茶技术的事情。
鲁小山媳妇的意思,自然希望自家男人去,自家男人如今年岁也不大,等到了年底分了银子,盖上房子,每年还有钱拿。
自家男人去学这门手艺,就算十年内,日子没别人过得好,可好歹人平安,不用每次进山,她就提心吊胆的,生怕男人回不来,或者男人缺胳膊断腿的回来,那一家子上上下下可怎么活?
“当家的,自然是你去学才好!要是那大老板真的每年给咱们那么多银子,咱们省着些,日子也能过得去。等你学会了,咱们家老大也大了,你把那炒茶的手艺偷偷传给咱们老大,等学会了,让老大到别家去炒茶,那日子不就好过了?”鲁小山媳妇算盘打得还是挺响的。
鲁小山断然拒绝:“那可不成!这样咱们成什么人了?对得住秀才娘子吗?对得住那张大老板吗?你也不看看,外面那些人,想学个手艺,得苦多少年,每年术脩银子贴进去多少,熬个十几年都不一定能学到东西。”
“张大老板厚道,秀才娘子在中间也不知道说了多少好话,才给咱们争了这个机会。咱们山里人可不能忘本,做出那忘恩负义的事情来!先不说咱们家谁去学,就是去了,没经过老板的允许,咱们也不能将这手艺外传!”
“外面那世道,谁家会传你手艺,还包你吃穿,给你零花钱的?咱们鹰子沟人虽然穷,可也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这话以后休要再提!不然我可不饶你!在孩子们面前也不能说,知道吗?”
鲁小山媳妇讪讪然的答应了:“好好好,我知道了!那你说你到底去不去学?”
鲁小山沉吟了片刻,才道:“我就不去了,让家里老大去,从小学起,将来也有个顶门立柱的手艺。我也想过了,别看如今有大老板每年给那么多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