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永贵搂着江氏,好半天没说话,在江氏都快要睡着了,才低声道:“反正如今也没啥事,现在家里呆一段日子看看吧。”
  江氏顿时一个激灵,整个人都清醒了,捂着嘴,眼泪都出来了:“当家的,你这是…”
  王永贵没好气的一个翻身,把江氏压在身下,一张嘴热哄哄的就凑了过去:“你男人今天给你长脸了,你也奖励奖励你男人…”
  ……
  第二天一大早,王永珠刚起床,去灶屋打热水洗脸,还没进去,就听到林氏的声音:“哎呦,弟妹,你今儿个这脸色可真好,昨儿个…”
  剩下的话,在看到王永珠后,立刻吞了下去,挤出一张笑脸来:“小妹起来了,是不是打洗脸水,快给我…”
  说着抢过王永珠手里的盆去舀热水。
  王永珠忍不住多看了江氏一眼,不说不还不觉得,这一看,今儿江氏是有些不同,眼角带了春色,眉宇间的郁气散了不少,一贯抿着的嘴角,今天都有些上翘的弧度。
  尤其是眼睛,平日里如同死水一般,充满了愁苦,今天看去,亮晶晶的。
  就连头发都梳得比平常光亮,衣裳也难得换上了前些日子,家里都给做的新衣裳,靛蓝的衣裳穿在江氏身上,显得她格外沉静温柔。
  王永珠忍不住感叹,对于江氏这样的女子来说,男人争气,给她长脸,带来的改变,真的是巨大的。
  不过这是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自己一个做小姑子的自然不好多说,只要江氏乐意,谁管得着呢?
  接过林氏舀好的洗脸水,王永珠道了谢,出了灶屋,还隐约听到林氏笑话江氏。


第四百三十章 有什么不能说的?
  吃了早饭,将山货都装上了马车。
  王永珠和宋重锦今日要去镇上送货,交代王永富今天收货的时候多注意,又让王永贵从今天起,每天就跟王永富一起收山货,没人来的时候,就将家里的孩子都带着,教他们如何识别作假的山货。
  将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两人才赶着马车,往镇上去。
  因为车上载满了山货,骡子走得不快,如今又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早上的秋风带着几丝的凉意,吹在身上还有些冷。
  王永珠裹着薄薄的披风,手里的竹筒里,是热热的米酒里打了两个鸡蛋,搅拌得如丝一般,喝一口,甜甜的,浑身都热乎了起来。
  这是张婆子一大早给王永珠做得,里面还放了多多的红糖,女孩子喝这个再好不过。
  宋重锦难得有这样,单独和永珠一起没有任何人打扰的时光,即使不说话,也觉得心情愉悦,嘴角一直微微翘着。
  王永珠喝了几口米酒鸡蛋,身上暖和了,也就抱着竹筒暖手,跟宋重锦说些闲话。
  “一会咱们先去把山货交了,然后去染坊那里买几匹布,下次去冲子沟好带上去。然后再去你那两个师父那里,你没意见吧?”
  宋重锦自然没意见:“你安排就好,咱们先办要紧的事情,他们哪里想必也没什么好事,让他们等着。”
  听宋重锦这口气,似乎跟那两个师父关系并不太好。
  王永珠想了想,本来她是不打算问宋重锦以前的事情了,那些过往,对于宋重锦来说,也许不想让人知道。
  不过一会子,既然要去见宋重锦的那两个师父,就饶不过去了,心中没数,到时候想帮忙也帮不上啊。
  犹豫了一下,王永珠开口:“那你要方便的话,能说说你那两个师父么?你们关系如何?他们平日是如何待你的?那一位认错了儿子的贵人,对你如何?”
  说完,怕宋重锦误会,又忙补充解释:“你要不想说也没关系,我只是想着,一会子去见你那两个师父,也不知道他们对你什么态度,万一要是对你不好,我也没必要给他们好脸色看。好歹让我心里有个数,知道咋对人家,不能失礼,但是也没有上赶着的,免得丢了你的面子不是?”
  宋重锦哪里会误会,听王永珠这话,字字句句都是为自己考虑,半点也没多心,他虽然生性凉薄,对不在意的人,连多看一眼都觉得浪费。
  可一旦入了眼,入了心,那就捧在心尖尖上,如珠似宝,不会有半分的怀疑。
  回头摸摸王永珠的头发,宋重锦嘴角噙着一点笑:“我是那等不识好歹的人?我跟你之间,有什么不能说的?”
  说着,扬起手中的马鞭,在空中打个呼哨,才跟王永珠说起当初的情况。
  当初宋重锦和宋春花被宋家赶出来,日子没法过了,宋重锦被逼得没法子,十来岁的孩子,能干啥?
  只听说山里有好东西,有本事有运气的,进山能捡到山货,或者打到猎物换钱。
  宋重锦那个时候,没学本领,也没别的手艺,一咬牙,就进了山。
  他年纪本来就小,平日里也就跟在大家后面,在七里坡上转悠过,次数都不多。
  七里坡上有啥,早就被村里人采光了,哪里能有他一个半大孩子的份?
  为了活命,宋重锦狠心就进了大黑山。
  大黑山一般没几把刷子的猎户轻易也不敢单独进去,他一个孩子,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一股子傻大胆,就进去了。
  没多久就迷了路,又累又渴又饿,还偏生运气不好,惹到了一窝野猪。
  这野猪在山里,可是一祸,野猪群一般连狼群和老虎都轻易不惹它们。
  宋重锦运气差,点背,还就遇上了,被撵了一路,情急之下,宋重锦爬上了一棵树,本以为安全了。
  可发疯起来的野猪,那是没理智可言的,它们一身的皮在山里沾满了泥巴和油脂,那是又硬又厚,獠牙又粗又长,轮番着撞宋重锦爬上去的那棵树。
  没几下宋重锦就被撞的摇摇欲坠,就在他以为自己小命不保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个人来,先是射死了领头的两只公猪。
  又不知道用什么法子,将那剩下的野猪给引走了。
  宋重锦这才松了一口气,却手脚僵硬得连树都不会下了。
  还是那人回转,将宋重锦给提溜下来,又用绳子绑好了野猪,叫上宋重锦,一起将野猪给拖到了一个山洞。
  山洞里,那人告诉宋重锦,他是山里的猎户,姓秦,看宋重锦是颗好苗子,问要不要跟他学打猎。
  宋重锦求之不得,立刻就拜了那秦猎户为师父,乡下规矩,给人当徒弟,那就相当于是给人当儿子,当不要钱的长工。
  要事必躬亲,将师父给伺候得舒坦了,师父才会看着心情,教给徒弟三招两式。
  宋重锦背着养家的重担,以前也吃过苦,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因此对这个师父,又是救命恩人,那真是当亲爹一般看待的。
  他胆子大,心细,又肯学,倒还真让那秦猎户高看了一眼,平日里虽然对他没个什么好脸色,倒也不藏私,一身所学也都慢慢教给了宋重锦。
  宋重锦却慢慢的发现不对了,他跟着秦猎户后,经常进山,开始还有秦猎户陪着,后来等他学了点本事,秦猎户就再也不管他,反倒没事就使唤宋重锦,今儿个要求吃山里的鹿,明儿个就想吃狍子啥的。
  宋重锦一身的本事,大部分就是这么被磨练出来的,一个人在山里,几次都是九死一生的爬出来。
  若是别的师父,不管是不是面子情,也要安慰两句,可那秦猎户永远都是先挑毛病,把宋重锦臭骂一顿,然后丢一瓶药就不管了。
  等宋重锦身上的伤一好,就立刻又赶着他进山。
  次数多了,宋重锦在山里也见过,别家的师父带着徒弟是什么样子,心中就有了怀疑。
  再看秦猎户,就处处是破绽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 露出口风
  他虽然是猎户,可却住在镇上,平日里也少进山,日子却过得滋润,每日肉食都由宋重锦提供,每顿都少不得喝酒。
  尤其秦猎户虽然是个猎户,跟邻居却没啥来往,倒是跟隔壁一家书店的掌柜很有几分交情,两家是邻居,中间院子打通,宛如一家。
  那书店掌柜,平日里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最初见宋重锦,嘲讽他顽劣,乡下野小子,字也不识。
  后来见得多了,嫌弃宋重锦不识字丢了秦猎户的脸,丢给他几本书,什么百家姓,千字文,教宋重锦认字。
  当天教的,第二天问,如果宋重锦回答不出来,那就是一顿骂,不带一个脏字,却能说得让人恨不得羞愤去死。
  宋重锦最开始没有基础,被那掌柜骂得无地自容,鼓起勇气去跟秦猎户说,他如今才学会打猎,勉强能糊口度日。
  读书这种事情,即使他想,也没时间和精力,更没有金钱。恐怕要辜负那书店掌柜的一片好意了。
  秦猎户反而骂宋重锦不识好歹,能有人教他读书,还不要钱,这等大恩,只骂他几句又怎么了?换做别人家,有人能白教读书认字,多人少抢着要这样的机会呢。
  宋重锦本就心气高,被秦猎户这一说,倒激起了性子,即使那书店掌柜说话再难听,态度再恶劣,可想着这认到的字,学到的东西,都在自己肚子里,也就能忍耐了。
  他开始跟着那书店的掌柜认字,念书,写字。
  书店掌柜自称姓张,宋重锦开始感念他教自己读书认字的恩德,也想磕头拜师,可却被张掌柜给断然拒绝了。
  不过宋重锦心里却将张掌柜和秦猎户一般当师父看待,打到好猎物,绝对少不了两人的份,每逢节礼,也都按照礼节备好礼物送给两人。
  日子久了,宋重锦也发现了书店张掌柜的蹊跷之处。
  日日观察留心,后来又无意间听到了秦猎户和张掌柜喝醉了酒,露出口风来。
  原来那秦猎户,就是当初收用了宋春花的那位贵人的下属,本来是那位贵人身边的心腹,前途无量的,却因为宋春花生下儿子,被那位贵人派来保护儿子。
  从此窝在这深山沟沟里,哪里还有前途可言?
  秦猎户心中有怨气,又不能违逆主子的意思,只能将怨气发泄在宋重锦身上。
  该教的还是教,可那态度,就不是对小主子的态度,而是跟对待下人一般,将宋重锦当成了自己的小厮和下属使唤。
  只要保证宋重锦不死,至于宋重锦受伤或者怎么滴,那是绝对不会插手的。
  而书店张掌柜,也是那位贵人的一个手下门客,据说还是位举人,当初也是很有可能高中的,不过是家中出事了,得罪了人,为了保住性命,投奔在贵人门下。
  也是不受重视,才被派来教宋重锦读书识字。
  对宋重锦自然也没有什么师徒情分,也瞧不上宋重锦的身份,不过是贵人的一个庶子,又是在乡野长大,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宋重锦如今都十多岁了,主子才派他们两人来教导,看这意思,也不过是当个玩意养着,毕竟是自己的骨血,大约是没打算接回本家的。
  就算将来,主子突然想将宋重锦接回来,乡野出生,无名师教导,猎户出身,这一项项的,是彻底绝了宋重锦的路。
  顶多回去也是个被家族养着的,负责传宗接代的棋子罢了。
  想到两人大半辈子,就要折在宋重锦这样的身份上,两人心中如何不怨怼?
  反正主人也只是偶尔想起,问一句这边的情况,宋重锦没死就行,他们自然也上不了心。
  听到了这些,宋重锦才明白自己的身世和处境。
  从那以后,他变得沉默寡言,再也不肯相信任何人了,努力的偷学秦猎户的打猎手段和武功。
  对于张掌柜,他恭敬还是恭敬,学起来也越发的认真,只是,心中那一点点的感激早就消失干净。
  到前些天,宋重锦被确定不是宋春花的儿子后,宋重锦亲自去跟秦猎户和张掌柜说清楚了情况,也彻底斩断了和两者之间那微薄的师徒情分。
  王永珠听完这些后,看着宋重锦的眼神充满了同情。
  她只知道宋重锦过得苦,没想到他的日子却是这样熬过来的。
  一步一步,一切都一切都靠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够帮他一把。
  这么一想,看着宋重锦的眼神都柔和了下来:“行,我心里有数了。这些年辛苦你了。”
  一句话,说得宋重锦心口一酸,看着王永珠关切的样子,他心口的那些郁气,顿时被忘记了个干净。
  摇摇晃晃的到了镇上,先到了关一飞那里,他已经租好了仓库,还雇了两个小伙计,每日里打扫和看守着。
  见王永珠和宋重锦来了,两个小伙计忙迎了上来,又到院子里通知关一飞。
  关一飞昨儿个就听宋重锦说了今日王永珠要送货来,早就等着。
  听到传报,立刻出来,看到满满一车山货,满意的点点头。
  如今正是收购山货的季节,今年镇上的店铺生意不比往年,来来往往的,他也听到几耳朵,说是如今七里墩有个王家收购山货店,价格公道,比卖给镇上的人划算多了之类的话。
  关一飞心中有数,知道这是说和大老板合作的王家。
  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把名声打响了,看来还是真有两把刷子。
  三个人客套了一番,就将马车赶到院子里,卸下货后,关一飞仔细验看着。
  他干这个也是老本行了,见了王永珠这次拖来的山货,也忍不住楞了一下。
  货色多,品质佳,尤其是那不到半斤的黄松菇干,关一飞抱在手里都不敢用力,怕捏坏了。
  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验完货,交割清楚银两,关一飞见王永珠他们似乎有事,就急忙要走,忙喊住了王永珠:“王家姑娘,这黄松菇还是分量太少了,当初你跟咱们大老板签订的合约的数到时候可不能少!”


第四百三十二章 这话说反了
  王永珠心里自然清楚,如今别的还罢了,这黄松菇的缺口实在是不好补。
  思来想去,还是得再人工养殖一把了。
  看着关一飞这架势,今儿个要是不给点痛快话,估计都不能让自己走,因此只得点头:“放心吧,我一直记在心里呢,到时候保管给张大掌柜三斤黄松菇。”
  关一飞一听,喜形于色,张大老板一直惦记的就这个,几次来信都在问了,今天终于能听到王永珠这么肯定的答复,他也能交代了。
  结好银子出来,王永珠心里开始发愁,嘴上说的痛快,可剩下的黄松菇就算要种出来,也得找个地方才行啊。
  如今王家现在这样的情况,是断然不能在王家种植了。
  宋重锦一直留心着,自然看出来了:“怎么了?是不是愁黄松菇?过几天,我带你进山,咱们慢慢寻摸去,总能找到的。”
  王永珠听了这话,突然灵光一闪,拉着宋重锦的袖子问:“你在山里有没有发现那种比较隐蔽的山洞,没人发现的地方?”
  宋重锦虽然不知道王永珠问这个干啥,想了想才道:“这种地方倒是有,就是有些偏,你…”
  “那就好,咱们回去后再说。”王永珠心里有了底,脸上也露出笑容来。
  两人又赶着马车到了染坊,吴掌柜好些日子没看到两人了,也知道如今王家在忙山货生意,迎出来,寒暄了两句,问山货生意如何。
  王永珠笑着说还行。
  吴掌柜也就含蓄的提点了两句,说如今镇上收山货的店铺据说都有影响,王家山货店的名声也传到镇上来了,让他们注意些。
  王永珠和宋重锦心中有数,谢过了吴掌柜的提点。
  王永珠就提出要买几匹布,吴掌柜一听就笑了:“你如今可是咱们染坊的股东,不过几匹布而已,还用得着你出钱?说吧,要什么颜色的,直接让伙计给你搬上车就行。”
  王永珠忙摆摆手,解释了一下,这布的用处:“一码归一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