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娃子们帮她做最基础的沙盘底,像过家家一样玩。
不过,宋茯苓在教他们玩的过程中数数,将干草扎进去一小点,就要数一,二,三。
一晚上下来,哪个小娃扎得多,干的好,数的数最多,第二日就奖给谁几颗糖葫芦球。
排名第一的,奖励一串,排名第二的奖励三颗,排名第三的奖励一颗。
雪糕也是。一根雪糕用刀切开,谁厉害谁吃的块大。
偶尔也用点心奖励。
总之,宋茯苓用好吃的吊着这些孩子们。
一是为教他们从小懂得,不能不劳而获,你只有付出了,才会得到想吃的。
你想吃,也绝不是能靠打滚撒娇耍驴就行的。
这方面,进步最大的就是宋金宝。
金宝现在帮他爹干活都问,我帮你把住木头,你会给点啥吗。
就昨天的事,让他爹拎着笤帚撵半个院子,宋福喜:“我奖你一顿揍。”
二是为教他们的动手能力。主要是小娃子们精力太旺盛,玩啥不是玩,帮着干活就当玩了,沙盘的制成能快不少。
三是为了让小娃子们别白玩,锻炼坐的住的奈心,有竞争感,且顺嘴能教的数数,一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宋茯苓都带着教。
宋阿爷:“哎呀,真带劲呀,正在做的这是么?”
宋茯苓告诉他道:“在做英吉利海峡,太爷爷还记得我讲的不?”
“记得记得,英霞。你这真得做,要是想靠话本子拉客只讲是听不明白的,就像我,你那个名,简直太多,我得多听两遍,要不都记混,全靠跟前认提醒才能想起来哪是哪。”
“那以后我起名简单些,您的意见我接受了。太爷爷,你跟他们一起沾啊?”
“中,我也做做英霞,这玩意咋做呀,这个细致劲儿。”
没一会儿,中间隔着火墙的另一半炕上就响起笑声。
小娃子们在叽叽喳喳笑着说:“太爷爷,你又记错了,哈哈哈。”
“太爷爷,不是粘这的。”
“太爷爷,你手怎么抖。”
太爷爷笑哈哈道:“别总盯我手,越盯我越抖。”
宋茯苓在炕下,正站在二伯新给做的沙盘桌前,弯腰黏贴,回头冲米寿喊道:“米寿,去帮姐将灶台上的糨糊拿来,先摸摸晾凉没。”
米寿踩着棉鞋,小鹿皮靴子,鞋帮已经让他总这么趿拉着踩堆帮了。
端着一小盆糨糊进屋,米寿瞅了瞅正好从炕头起身的宋福生,很是敏感地歪头问道:“姑父,你怎的啦?”
披散着小头发,上面的小辩早就疯的散开,小脸红扑扑,歪着头的那张小脸,比丫丫个女孩子都娇俏。
宋福生心里稀罕米寿,面上不显:“没咋,站住。”
米寿站住,身上的皮子莫名跟着紧了紧。
“今个描了几张大字。”
米寿左手伸出四根手指,想了想,小心翼翼又缩回去一根,眼神闪烁着瞅姑父。
“阿爷,阿爷?”
钱米寿听到宋福生忽然叫宋太爷,直觉就感觉不好。真心希望太爷爷听不见。
但是挡不住他有一个傻狍子似的金宝哥哥,正扒拉着宋阿爷的肩膀大声提醒:“太爷爷,我三叔喊你嘞。”
“咋啦,福生?”
“正好最近等辣椒红,我也不常出门了,开始教他们认字吧,不能再这么让他们疯跑,明日就开始。”
米寿盘腿坐在炕上,学着姐姐教的一休哥样子,两手指放在太阳穴上:他想静静,冰面上的美好、要与他无关了。心情复杂。
米寿做完这个动作,其他的孩子见了像很好玩似的,也将手里的东西扔下,急忙盘腿坐好,也学米寿的样子打坐。
宋阿爷一回头,一炕的“一休哥”,笑呵呵摸了摸胡须,还不小心给粘纸的胶沾胡子上了,“中,要不白瞎这些娃子们的聪明劲儿了。”
就这样,宋九族的小娃子们,莫名其妙的就开课了。
不选个双日子什么的吉日吗?
不选。
不用买桂圆红枣什么的拜先生吗?
用不着,买了也是给他们吃。
第二日,也不给娃子们有个思想准备,大早上的,才放下饭碗,就被赶猪似的撵到会议室。
分班。
大班的,像铁头、大郎、虎子、宋阿爷的大孙子之类的,这些先跪地。
这次跪地,就意味着,这些半大小青年将来甭管是下地干活,还是出去卖货,就哪怕是明年就成家,也要每日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学习。再忙也要坚持。
他们学的不是四书五经,学的不为考功名,目的是不当睁眼瞎。
所以,宋福生决定给他们开三种课。
一种是他当老师,教常用字,上来就开始教这些。
以契约、出门和人谈事常见的字为主,可以写的不好看,没关系,反正也不为考功名,但一定要会写,尤其是一定要认识。
每日,忙完一天的工,在晚上吃完饭后,宋福生会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字,教他们读、认,这些小子们要记住。
什么时候练习写呢,冬天早六点开工,这些小子三点就得起来写。
苦吗?不苦,老太太们天天就是那个时候起来。
第二种课是,打拳,或是学习用棍子抽人。
这第二种课的师父是,四壮。
四壮不会说话,但是教这些小青年没问题。
毕竟这些小子们也挺大岁数了,还非得让人家废话告诉怎么摆动作吗?不会自个看着练?
而什么时候学打拳课呢,不是三点起来习字?写到四点半,坐一个半小时也该动一动了,四点半后就出去打拳,一直练习到全体成员早六点出工。
第三种课,是算学。
先生自然是牛掌柜。
牛掌柜教他们也选择直接来难的,毕竟这些小子们又不是小孩,理解能力差,出去也早就花过几次钱了。
牛掌柜会直接教打算盘,教复杂的怎么找钱,怎么算银钱。
具体教学时间是中午,但随时随地也教。这些小子们需要干活,碎片化教学嘛。
跪一地的小子们,三位先生上前,用毛笔蘸猪血,挨个脑门点红点。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七更(为盟主笑晓打赏+5)
其实红点应该是点朱莎的。
因为古人讲究,用朱砂开智。
讲究在学生的眉心处,点上像“痣”一样的红点,痣与智是谐音,取意“望你们能一点就通”的意思。
但是,朱砂不还得花钱买吗?整那个景干啥,买朱砂的钱买斤肉吃它不香吗?
所以,就用了猪血替代。
这拨小子们双膝跪地,在三叩首时,出现个小插曲。
先是宋福生,受学生们一拜。
然后武术指导先生四壮,受学生们一拜。
接着算盘先生牛掌柜,受学生们一拜。
小插曲就出现在四壮的身上。
四壮不会说话,却很忙碌地表达自个的想法。他一会儿站起身受学生们一拜,一会儿噗通跪地,冲宋福生和牛掌柜行礼。
所以说,作为老师的四壮,等他出会议室时,他的脑门上也有猪血印。
这批“大孩子”行礼完,才轮到小娃子们。
家长们偏心眼啊。
先头大儿子、大孙子跪地,一个个在旁边瞧着也没有眼冒精光。
但是当小儿子、小孙子们,从最大的二郎、金宝打头开始,一个个乖乖上前跪地时,会议室就差响起掌声了。
气氛都变得不一样。
有好几个汉子情不自禁地搓起了手,感觉这一幕,让他们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其实,就连宋福生也带着偏心眼,表情都不一样。
比起对待那些半大小青年,他要严肃得多。
因为,这些小娃子们,将要学的是四书五经。
他们小,他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米寿跟着一众娃子们一起跪地,向自己的姑父,自己的第一任启蒙先生,认认真真地磕头行礼。
多少年后,米寿都记得他五岁这一年发生的所有事。
而在那些事中,一定不会少了今天。
就是在这个简易的屋子里,和城里的学堂完全不一样的屋子里,姑父宋福生,开启了他们读书的征程,让他们的未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姑父宋福生,用干活变粗了的大手掌,摸过他们每一个小娃的头,认认真真地给他们点上、猪血。
“好好读书。”
……
“大拇指拨下珠上梁,中拇指拨动上珠靠梁,中拇指拨上珠离梁,二拇指拨下珠离梁……”
“一上一,二上二,三上三,四上四……”
牛掌柜教小娃子们可认真了,可比教大郎和铁头虎子他们耐心十足,先教指法。
要知道,指法一旦要是错了,开头错,一错可能就是一辈子。
教完指法,教最简单的拨珠子。
娃子们小,牛掌柜不怕教不会他们,也不着急一口让他们吃成个胖子。
可在算数课上,有一个孩子她着急吃成胖子,学完指法就向牛掌柜认真请教其他。
她已经自动略过什么一上一,二上二之类的,上来就打那种“一下五去四,四下五去一”算盘。
宋茯苓寻思,在现代,咱也没认真学过打算盘,直接就乘法口诀了,正好借着这机会好好跟着学一遍。
不止算盘,她想这回来了古代,来都来了,那就不能白来。
那么,将来有机会,就一定要好好的向这里的人,讨教学习咱们现代人不太会的,像书法、禅诗、骑射,反正就是关于六礼这方面,包括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包括四书五经等等,她都想学,这些都想研究研究。
不得不说,学习在宋茯苓眼中,有时候是相等于玩,是她的娱乐项目。
给牛掌柜震惊的呀,只点拨一二,小小姐就能说出三四,他家小小姐是有多聪慧。
“看前方,别瞅我,前面成一线没有?拉弓,拉住,手别抖。”
“师父,举不动了。”小蔫巴哆嗦着两条小细胳膊说道。
比起“武功”课,小蔫巴更喜欢打算盘。
田喜发皱眉,冲运石头才回来的宋富贵喊道:“富贵,该给你家娃弄些骨头汤喝了。”
“喝啦,回回喝汤,他都喝不少,也日日喝奶,但是打娘胎里带的身子骨弱。”
这是最弱的,还有最强的。
田喜发又皱眉:“金宝,松开些手劲儿,你给拉折了。”
“姑父,不是,师父,我也没怎的用劲儿啊?”
小娃子们不同于半大小青年们,小青年们是和四壮早起练习拳法,练基础下蹲,练出拳。
小娃子们的“武功师父”是田喜发,他是在上午阳光出来后,教导孩子们射箭。
宋茯苓又在这个队伍里出现了。
其实,宋茯苓更想去打拳那个队伍。
打拳多好啊,近身格斗,最好能学会四壮在松树间跳跃那一套。
将来,谁敢惹她,她就能一把揪住对方的脖领子,几下就能给对方制服,制服就用弩射他,想想就好帅。
可是,四壮见她就抿嘴,不开课。人家不会说话,表情却表现的很到位,一脸:“你走,我没法教你”的样子。
没办法,宋茯苓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来到了小孩子们中间。
小孩子们有小弓箭,统一生产、统一配发,没有她的,没想到她会来。
她的弓箭正在赶制中。
宋茯苓此时只能用一根树枝子比划。
田喜发走过来指导宋茯苓,也挨说了:“胖丫,你这只手一定要用力,不要摆花架子。”
“好的,姑父,不是,师父。”
……
下午,拾掇完辣椒,干完活、处理完各种杂事的宋福生,终于出现在“会议室”里。
语文课开始了。
宋福生一边踱步一边教着: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他读一句,小娃子们就齐声跟着读一句。
《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包括后期会用到的各种书籍,陆畔其实在上回赠与时,都有,都给带着了。
但是此时,宋福生手里却没拿书。
开玩笑,他的灵魂深处,别说正常背这些书了,他怀疑自个都能将字倒着背。
真的,他都能表演真正的“倒背如流”。
而且关于教这些孩子们,宋福生也打算采用记忆里的一些方式方法。
那就是,不会逐字逐句先去解释是什么意思。
因为记忆里,有句话叫: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先给他熟读,然后背下来,再解释。
毕竟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差,但是记忆能力强,这叫由易渐难。
第三百五十四章 八更(为盟主笑晓打赏+6)
钱佩英特意来到会议室,探头探脑地往里面瞅。
别误会,她不是来看米寿上课老不老实的。
她是来看看她男人是怎么教书的。
她家老宋,在教孩子们正经读书。
这事儿虽然千万遍的告诉自个,人家是童生,有记忆,很正常,但是每回细琢磨都觉得,咋透着那么股玄幻呢。
所以,钱佩英特意来瞅瞅,她老公变“文化人”,啥样。
“娘,你干什么呢。”
“嗳呦,吓我一跳,从哪蹿出来的?”
“你还吓我一跳呢,你手指头戳窗纸干嘛,想看我爹?那你也不能破坏公共财产呀,一张挺贵的,戳破了还得重糊。”
钱佩英被女儿识破,有点不好意思。
这不是窗纸不透明,瞧不着,要是像现代的玻璃似的,谁乐意戳纸。
“娘,你要想瞅他,我有办法。来,你跟我过来,我记得门板子有一块松动了,一挪能露条缝。”
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钱佩英一边扒门板子往里瞅,一边头也没回小声道:“你也是来瞧你爹的?”
“啊,我实在是无法想象他教书什么样。”
什么样呢。
在钱佩英的眼中:
妈呀,你还别说,她家老宋不白进屋特意换衣裳。
那时候刚干完活,进屋一顿洗,特意换上长袍。
她不理解还问呢,换它干啥呀,一会儿上完课还得接着干活。脱了换,换了脱,赶上不是你费劲洗了。
老宋说:“需要换的,教书育人,要有仪式感。最起码不能让米寿觉得我还是他姑父,那能教好吗?他能听话吗?”
此时,你再看,老宋一身青色长袍,头上戴着方巾,站在孩子们的书桌边,手中拿着戒尺,正用磁性的声音领读,浑身上下,书生气十足,你还别说,和平时真不太一样。
嘿嘿,还挺帅的呢。
“给我看看,娘,”宋茯苓挤上前,才看了一眼就捂嘴憋不住笑:好违和啊,不像她爹了都。
这是下午课。
宋福生教的课都安排在下午接近傍晚时分,甚至时间上要机动起来,都没个一定,因为他忙。
他不在的时候,他都想好了,孩子们就描字,念诗,背诵,临时小老师会由宋茯苓顶替。
这也是宋茯苓没法和米寿他们在一起读书的原因。
当然了,启蒙类的书籍,宋茯苓就不用听了吧,没必要不是?她都多大岁数了还启蒙?听米寿的小嘴念叨念叨就能记住。
那么,这里存在个问题。
那就是小娃子们早起吃完饭后,就要去和牛掌柜学习打算盘了,学算数。
阳光出来后,要在视力最好时,练习射箭。
中午又强制他们必须睡午觉,要不然就要扣他们的小红花,胖丫姐姐会利用写话本子的时间看着他们的,不敢不听话。
下午,才睡醒,又要去上“语文课”,上完就该到了吃两顿饭的时辰了。
晚饭到马奶奶她们粉花小分队全部回来之前,要帮胖丫姐姐做沙盘,这叫手工课。
说是手工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