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举大佬-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隽,我跟你没完!”和静郡主方才不觉得如何,这会儿却羞红了脸颊,朝着他扑了过去,两个人从小打到大,何隽这么好的身手,这会儿却被压着打。


第158章 异动
  “兰章,你等等我!”一个穿着青衫的少年快步追上来,一把勾住苏兰章的肩头。
  苏兰章回头看他,见他满头大汗的倒是笑了:“你急什么,不是说好了会等你。”
  林博擦了擦额头的汗,耸了耸肩说道:“我这不是怕你走了吗,你要换地方读书了,以后咱们俩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呢。”
  苏兰章却笑了:“我只是换一个书院读书,又不是离开京城,等休沐的时候不还能见面。”
  林博摇头说道:“这怎么能一样。”
  苏兰章一听也是无奈,皇帝给他们家赐了宅子,这宅子肯定是不能空着的,前前后后忙碌了一个月,如今已经乔迁新居。
  新家哪儿都好,宅子够大,屋子够宽敞,连家具都比租赁的精贵不少,后花园里头甚至种着名贵的品种,距离苏凤章办公的地方也近。
  唯有一个不好就是,距离苏兰章读书的书院太远了,考虑再三,苏凤章征求过弟弟的意见之后,在新家附近给他重新找了一家书院,相比起来那边的先生更好一些。
  这一日便是苏兰章在这书院的最后一日,这才约了好友打算聚一聚,也算告别了。
  苏兰章见他一脸失落的样子,安慰道:“有什么不一样,到时候你来我家玩儿,我也能去你家找你玩儿,还是跟现在一样。”
  林博摸了摸鼻子,笑道:“那行,我还没去过御赐的宅子呢。”
  林博的父亲也是京城小官,论起家世的话林家比苏家还略好一些,只是没想到这才一年多,苏凤章声名鹊起,还有御赐的宅邸,倒像是要一飞冲天了。
  苏兰章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走吧,别让大家等久了。”
  两人肩并着肩往约定好的茶楼走,谁料到还未走出去几步,却听见前面一阵喧哗。
  只听见一阵马蹄声急传而来,原本行走在大道上的百姓们纷纷避开,甚至一些顶盖华贵的马车都让行开去。
  苏兰章两人连忙跟着避开,抬头只看见一道白色的骏马飞驰而过,只见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过,片刻也不停留。
  苏兰章两人对视一眼,神色都是莫测,他们都是读书人,自然知道这可不是有人胆敢在京城之中纵马狂奔,而是带着八百里加急任务的骑者。
  林博是在京城长大的,但也第一次瞧见这般的景象,忍不住啧啧称奇:“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苏兰章哪里会知道,只是他二哥如今在朝中围观,见状忍不住有些担心。
  而那越过他们的飞骑片刻之间就到了宫门口,人影一晃,骑者跳将下马,高声喊道:“云州八百里加急!”
  宫墙之内,皇帝一副悠悠然的模样,正细心的绘制着一副牡丹图,别看他是皇帝,但这花鸟图的本事却十分厉害,手底下的这幅画精妙绝伦。
  画完最后一笔,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抬头问道:“张太师,你来看看这幅牡丹图如何?”
  张太师依旧是一张严肃脸,听了这话上前一步,说道:“陛下的牡丹图,自然是好的。”
  皇帝一听不无不可,淡淡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张爱卿你依旧这把无趣。”
  张太师眉头也没动一下,只是继续说道:“陛下是君,君主治天下,画的好不好又有什么干系,终归也无人敢说不好。”
  这话就十分不给面子了,皇帝倒是也不生气,反问道:“怎么,如今天下升平,百姓安居乐业,难道朕还不能画画牡丹图了?”
  “微臣不敢。”张太师连忙说道。
  皇帝叹了口气,又说道:“你若是不敢,今日也不会杵在这里了。”
  张太师只是低头说道:“微臣今日面圣,只是为了五皇子一事而来。”
  皇帝扔下了手中画笔,终于撩起眼皮子看向他:“小五怎么了?”
  张太师继续说道:“五皇子与苏凤章一事如今传得沸沸扬扬,陛下还下旨赏赐苏凤章,岂不是助长了歪门邪道之风,此事甚为不妥。”
  谁知道皇帝哈哈一笑,反问道:“小五跟苏凤章有什么事情,什么又是歪门邪道?”
  张太师脸色闪过一丝僵硬,咬牙说道:“陛下,断袖之癖难道不是歪门邪道,苏凤章原本是正统的文人出身,如今却靠着这个晋身,可见目光短浅,乃是奸佞之辈。”
  这番的话说出口,张太师已经做好了皇帝勃然大怒的打算。
  却不料皇帝不但不生气,反倒是兴致勃勃的问道:“哦,张爱卿莫不是也觉得这两人十分般配?”
  张太师脸色都僵了,连声说道:“自古以来阴阳调和,五皇子这般作为,岂不是将大周,置秦家皇室的脸面于不顾。”
  皇帝却只是凉凉的说了一句:“大周是秦家的,秦家是朕的,朕都不在意你在意什么?”
  张太师却急声说道:“陛下,微臣这是为了大周,为了陛下啊!当年五皇子因为此事被遣往青州,结果在当地横征暴敛,让当地童生都下河道干活,弄得当地读书人怨声载道,文人之中颇有怨言,时至今日还有人提起。”
  “五皇子自己不要名声倒也罢了,这不是惹得天下读书人恼怒,害了大周皇室的声明?”
  “如今倒好,他特立独行执意不肯娶皇子妃,反倒是跟个男人搅和在一起,甚至为此跟太子起龃龉,太子殿下一心为大周皇室周旋,谁料到他反倒是怨怪上了……”
  “好了,行了行了。”皇帝粗暴的打断了张太师的话。
  “小五当年在青州确实是粗暴了一些,但结果是好的,他带过去的银子是不是扎扎实实的落到了百姓头上,青州这几年是不是修理的颇有成效,那些读书人是不是更能脚踏实地?”
  这倒是真的,五皇子自己担着罪名,但结果确实是不错。
  张太师却道:“读书人身体孱弱,没闹出人命那是运气,可……”
  “既是运气,那也是小五的运气,大周的运气。”皇帝冷声说道。
  张太师拧眉说道:“但是陛下,这……”
  皇帝一抬手,道:“行了,朕知道你担心什么。”
  “张爱卿,你是朕的臣子,不是太子的臣子,如今心中可还记得这一点?”
  张太师的脸色微微一变,连忙跪下喊道:“陛下,微臣心中绝无二心。”
  皇帝只是抬了抬眼皮子,继续说道:“当年太子年幼,朕担心他不能成材,这才让你跟楚太傅教导他,一晃眼都这么多年了。”
  “张太师,如今你看着,太子成材了吗?”皇帝忽然这般问道。
  张太师额头的冷汗刷的一下下来了,连声说道:“是微臣无能。”
  皇帝嗤笑了一声,又道:“原来你心中也有自知之明。”
  “既然如此,为何不好好教导太子,反倒是要引得他们兄弟反目?还是说,在你们的心中,觉得一位愚蠢冲动的太子,比起精明能干的更适合储君之位?”
  这话却有些诛心了。张太师接连磕头,连称不敢。
  皇帝等了一会儿,一直到张太师的额头血红一片,才淡淡说道:“行了,起来吧。”
  “张爱卿,朕以为你是聪明人,向来都是知道轻重的,别跟楚江似的满脑子都是储君之位,别的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
  “你回去告诉太子,不管是老四,还是小五,都威胁不到他的储君之位,但他若还是一直如此,恐怕这太子之位也坐到头了。”
  “陛下,微臣,微臣……太子绝无此意啊,今日之事,是微臣看不惯五皇子所作所为,这才执意面圣,绝对与太子无关。”
  张太师脸色惨白,他没想到皇帝真的已经有了废太子之心,甚至还当着他这个保皇派的面说出了口。
  “住口,时至今日你还要为他遮掩!”
  瞧见张太师的脸色,皇帝心中却更加沉郁,继续说道:“老四在想什么,朕心中有数,但太子是嫡长子,就该有容人之量,如今他倒是好,连小五都容不下了。”
  “不管是当年的事,还是青州的事情,朕都不想听人再度提起,张太师,你可记住了?”
  “微臣谨记。”张太师连忙叩首,心中却十分不明白皇帝的这份庇护,他们的皇帝是什么人,张太师自问也是知道的,明明五皇子的这些怪癖绝不在皇帝的容忍之中才对!
  “既然记住了,那就退下吧。”皇帝淡淡说道。
  “微臣告退。”张太师起身的时候还晃了两下,他年纪大了,身体越发不行了,经历了方才的一通折腾更是虚弱。
  还未等张太师走出宫殿,却见一个太监神色匆匆的走进宫殿,“启禀圣上,云州有八百里急报!”
  “快传!”皇帝的声音变了!
  张太师抬头,正好看见一个风尘仆仆的信使走进殿中,他身上连轻甲都未穿上,胡子拉杂不说,身上都带着一股子怪味,寻常时候这般的信使是绝对不可进宫面圣的!
  云州一定是出事了,这个想法钻进了张太师的心中。


第159章 扰边
  宣武二十六年鲜卑扰边
  边境有变的消息如同一点星火,很快就将沉寂已经的京城燃烧起来。
  当今皇帝上位之后,大周就处于安稳之中,虽说偶尔有小摩擦,但与邻国的关系还算融洽,边疆更是多年都没有战争发生。
  这是大周朝的幸事,但是如今,却很可能成为坏事。
  前朝时期,鲜卑族从属于匈奴,只是在下面跑腿打杂的人,前朝与匈奴人战争不断,鲜卑人从中窥得了机会才慢慢发展壮大。
  但事实上,游牧民族的内部也并不统一,如今北疆之外的草原上,东部还有匈奴散部,中部和西部的鲜卑族也并不是同出一脉,相互之间各有斗争。
  在大周初立的时候,也曾与鲜卑匈奴人生死战争,导致当时的匈奴大联盟分崩离析,以至于太祖在位之间,大周几乎是压制性的统治。
  太祖过世之后,鲜卑族慢慢整合了草原部落,才渐渐成了几分气候,不过那时候齐家军声名赫赫,每次对阵鲜卑都是输多赢上。
  一直到当今皇帝时代,鲜卑族年年上贡,可谓是摆出一副臣服的状态。
  谁料到时隔多年,竟是从北疆传来战报,鲜卑族扰边,连下三城,如今与镇北大将军孟坤在云州僵持!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扰边,而是直接侵略,是对大周朝的挑衅和藐视。
  在看到军报的时候,皇帝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没直接倒下去。
  他急忙召见朝中大臣们商量对策,却不料平日里有治世之才华的大臣们,竟是在大殿之中吵成了一团!
  “这鲜卑人好大的胆子,难道忘了当年可是他们跪下来求饶,我大周才放了他们一马!”
  “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难道还能让他们将城池还回来?”
  “孟坤到底在干什么,怎么能让鲜卑直接占领了三城!”
  “云州能不能守住,若是云州有失,那大周的门户便要大开了,京城也会危险!”
  “陛下,依微臣看,合该调遣大军支援何老将军,也该让那些野蛮人看看我大周的厉害!”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怎么能轻言动兵,当年我们与鲜卑人可是签订过合议的!”
  “如今他们都打上门来了,合议还有什么用处?”
  “不如我们派遣使者出境,问一问这鲜卑人到底要做什么,莫不是不满每年的贡品数量,若是如此的话不如减少一层,也显得我大周有大国气度!”
  “我呸,你这个软蛋儿,平日子只顾着钻女人裤裆的龟孙玩意儿,这番言语才是丢了我大周颜面,本官绝不会同意此事!”
  “难道像你说的要打,这士兵从哪里来,莫不是要大肆征兵,若是如此的话,这些年陛下厚待百姓又有何用?还有粮草,银钱,一样样的你来解决吗?”
  “我来就我来,既然是我大周百姓,就该为大周抛头颅洒热血,誓死守护大周!”
  “你说倒是容易,那不如你去前阵杀敌!”
  “好了!够了!”在百官的争吵中,皇帝脸色愈发难看,目眦尽裂的怒吼一声才总算是停止了这一场闹剧。
  皇帝的眼神扫过下面的人,尤其是那几个呼喊着要议和的,那眼神就跟藏着刀子似的,那一个个大人缩起脖子不敢动作。
  皇帝冷声问道:“宋尉,你来说。”
  被点名的宋尉是如今的兵部尚书,此时他脸色冰冷,拱手说道:“陛下,议和万万不可。”
  “匈奴残暴,鲜卑也相差无几,都是化外之民蒙智未开,这些年他们俯首称臣,如今看来只是为了休养生息。”
  “他们既然一鼓作气下了三城,就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若是此时大周提出议和,别说拿回这三城要付出什么代价,使者一派出去鲜卑便知道大周惧战,到时候只会变本加厉,一发不可收拾,如此,大周既失了颜面,也失了先机。”
  “如此,你是主战了?”皇帝如此说道。
  宋尉撩起官袍跪下,朗声喊道:“微臣愿意率领大军,助何大人共破鲜卑。”
  “好好好!”皇帝朗声大笑起来,“这才是大周的好臣子,泱泱大国,虽远必诛,这鲜卑不过是奴颜婢膝的旧日之臣,一朝反主,怎可让他妄自尊大!”
  皇帝一句话,所有主张议和的臣子都闭了嘴,只因为他旗帜鲜明的表示了要战!
  “父皇,儿臣愿往北疆,为我大周夺回国土。”四皇子忽然出列,跪下喊道。
  四皇子一动,太子心中懊悔方才没先走一步,连忙也跪了下来:“父皇,儿臣是太子,一国储君,愿为父皇远赴边疆,夺回故土,让鲜卑见识我大周的兵强马壮!”
  四皇子与太子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眼中都带着几分敌意和坚持。
  别看皇帝平日里好说话,也疼爱自己的儿子,但事实上兵权这一块别说四皇子了,连太子也不能插手,这一块的人一直是皇帝的亲信。
  当年的何家,现在的孟坤宋尉,无一例外都是皇帝亲手抓着的人,太子和四皇子想尽了办法,也是没办法打动这几家的心。
  而现在就是大好的机会,大周一直兵强马壮,跟着镇北大将军守在云州的还有二十万大军,而宋尉的手中更有超过十万的人马,只要他们能掺上一脚,何愁兵权不到手。
  至于危险,他们是皇子,又不用上前阵,即使随军也是担着名头,被守护在最安全的地方,到时候名声和兵权到手了,这一笔实在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
  太子和四皇子能想到的事情,皇帝自然也能想到,他的脸色不但没有缓和,反倒是更加阴沉,让他尤为恼怒的是,边疆情况未明,朝堂却开始站队了。
  “陛下,太子所言甚是,既然是一国太子,便要撑起太子的职责来,由他来带兵合情合理,也能激励边疆兵士,扬我大周国威!”
  “楚太傅此言差矣,太子身份贵重,乃是一国储君,战场刀剑无眼,若是损伤一二如何了得,不如就让四皇子去,四皇子也是皇子,身份足够。”
  “徐大人这话就不对了,太子身份贵重,难道四皇子就不贵重了,就不怕刀剑无眼了。”
  “楚太傅,本官可没有这么说,只是太子毕竟是储君,若有损伤谁能担当得起,到时候只怕孟大将军反倒是碍手碍脚。”
  “你……”
  “够了!”皇帝一把扫落奏折,怒道,“朕让你们来是想对策,不是在这里泼妇骂街!”
  楚太傅和徐大人等人连忙跪下谢罪,只是这般也没让皇帝的心情好一些。
  他冷眼盯着下面的人,尤其是在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