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举大佬-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凤章倒是为自家先生说道:“能被先生指点我求之不得。”
  文竹叹了口气:“小凤儿,你也变了,自从开始读书,你已经不是我的小凤儿了。”
  “我说的是实话,别人想买这书都买不到,先生实在大方。”苏凤章笑道。
  文竹更加无奈了:“得得得,现在你们俩才是一国的,哎。”
  苏凤章有心劝他,还说了一句:“小竹子,以前是我不懂事,拉着你一起胡玩,但自从爹和大哥过世,我才知道男儿在世,总得有些担当,不然苏家又能靠谁。”
  文竹也知道这是实话,但他磨蹭了一下,道:“道理是这道理,但我就不是那块料。”
  “算了,不提这个,小凤儿,你也好久没来县城了,要不要去问仙楼坐坐?”文竹热情的邀请,“他们最近出了新菜,听说味道秒的很。”
  问仙楼是湖山县数一数二的酒楼,也是文人最喜欢聚集的地方。
  苏凤章连忙说道:“我现在不合适去,再说我二叔还在城门口等着,再不去的话他怕是要等急了。”
  文竹拍了一下自己脑袋,骂道:“瞧我这猪脑子,都忘了这事儿了。”
  “你等会儿。”文竹把手里头的书往他手中一塞,跑了。
  苏凤章没来得及阻拦看着他跑远了,只能在原地等他回来。
  “呦,这不是苏凤章那小子吗?”一个有点公鸭嗓的声音传来。
  苏凤章顺着声音望过去,却见是四个学子打扮的年轻人,年纪估摸着都是二十上下,说话的那个看着最年轻,跟他年龄相仿。
  四个人手中都拿着折扇,如果不是长得歪瓜裂枣的话,倒是有几分风度翩翩。
  说话间那四个人已经走到他跟前,“还真是,几个月不见,你怎么黑了这么多,不会是天天下地种田了吧,啧啧啧,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苏凤章也有这一日。”
  这话就夸张了,秋收时节苏凤章是黑了一些,但黑的不多,根本就不明显。
  苏凤章眯了眯眼睛,倒是想起来这四个人是谁了。
  文先生开私塾自然不可能只收他一个人,眼前这四个人勉强能算是他的同窗,不过他们不是富商子弟就是附近村落的,两派人玩不来。
  或者说,是他们单方面看不惯苏凤章,觉得他仗着个当小典吏的亲爹就横行无忌。
  尤其是打头这个少年,他是附近大地主的孙子,跟苏凤章一样不爱读书,偏偏文竹不乐意带着他玩,每次只跟苏凤章好,弄得他心中十分不满。
  苏家出事的时候,孙耀祖就有些幸灾乐祸,这会儿瞧见苏凤章可不就上前来挑衅。
  “苏二,你怎么来城里了,你就肚子里那点墨水,还有脸来见文先生?”孙耀祖笑道。
  苏凤章倒是没把他的挑衅看在眼中,只是淡淡说道:“你有事儿?”
  他越是风轻云淡,孙耀祖越是恼怒,尤其是苏凤章往那儿一站,明明穿着粗布衣裳却茂林修竹,直接把他给比下去了,让他更加羞恼。
  “装模作样。”孙耀祖冷哼一声,上上下下把他看了两眼,道,“你看看你现在还像是个读书人吗,跟乡下种地的有什么两样?”
  “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苏家原本就是耕读之家,我像个种地的有什么不好。”苏凤章淡淡说道。
  孙耀祖也是个不学好的,这话也听的似懂非懂,还是他身后的人低声解释了两句才明白。
  明白了,孙耀祖却更恼:“说得比唱的好听,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你家都快吃不饱了,还读什么书,一心一意种田去吧。”
  “有这个功夫来文先生这儿,还不如多种几块地,哎呦,我都忘了,你家似乎也没几亩地,不如这样,看在我们以前是同窗的份上,你来租,每年只要交七成租就行了。”
  “你确定要七成租?”苏凤章不但没有羞恼,反倒是好声好气的问道。
  孙耀祖哈哈笑道:“怎么,你要租几亩地?”
  苏凤章却笑了:“大周律例明文规定,民间农田租赁,地主至多占六成,你家却要其七成租,这岂不是明目张胆的贪赃枉法?”
  “放你的狗屁,六成那是西北边境的规定,咱们这可是江南。”
  江南地区产量大户,田少人多,别说七成租,就是八成剩余的部分也不少了,有的是田少的农户来租,所以孙耀祖才敢这般嚣张的说。
  苏凤章却朗声说道:“我倒是从未听过一本大周律例,还要分南北的。”
  “不如咱们一道儿去衙门问问,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孙耀祖的脸色一下子变了,田租这事儿属于民不举官不究的事情,反正双方都有好处,但这事儿却不能摊到明面上来说。
  大周皇帝是农户出生,对于前朝末年地主大肆圈地,高额收租的情况百般不满,以至于大周律法对农民也十分偏爱,反倒是地主阶级受制偏多。
  不过几代皇帝过去,渐渐的田租又在上升,只要你不闹大,你情我愿的事官府也不会官。
  “你,你污蔑人,就你这样也算读书人?”孙耀祖气急败坏。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苏凤章对着孙耀祖笑了一下,转身走向朝着这边跑过来的文竹。
  孙耀祖气得脸颊通红,怒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他身后的学子扇了扇凉风,道:“大约是在骂你井底之蛙,夸他自己是成大事者。”


第23章 嗨,同窗
  文竹往后瞧了一眼,皱眉问道:“那不是孙耀祖吗,他找你做什么?”
  “慰问了我一下。”苏凤章笑着说道。
  “慰问你?就他?”文竹还是了解孙耀祖的,都是同窗熟悉的很,不过他看不上那人。
  文先生讲究一个有教无类,并不排斥收商户出生的子弟,受他影响文竹其实也不会看不上商户出生的人,但孙耀祖却是例外。
  按理来说他比那些商户家的孩子还好些,也不知道怎么学了个斤斤计较小肚鸡肠。
  “他要是敢欺负你的话跟我说,我告诉我爹去。”文竹这般说道。
  “就他哪能欺负得了我。”苏凤章笑道,“你就别为我操心了。”
  文竹一想也是,孙耀祖就是个色厉内荏的家伙,没半点本事。
  提了提手中的盒子,文竹笑道:“你猜这是什么?”
  苏凤章一眼就看到问仙楼的印记,无奈笑道:“刚才你就是去买这个了?跑得忒快,叫都叫不住。”
  “问仙楼的糕点,新鲜出炉的,你以前不是最喜欢吃吗,我特意多买了一些,现在天气凉快下来了,也能放得住,你带回去慢慢吃。”文竹笑呵呵的说道。
  虽然看着挺不靠谱,但文竹对他确实是没得说。
  苏凤章郑重的道了一声谢谢,倒是弄得文竹不适应起来:“你这般一本正经的谢我,倒是弄得我浑身不自在。”
  “那行,我就不客气了。”苏凤章也笑着说道,还打趣道,“等下次过来,我给你带自己种的蔬果,我亲手种的哦。”
  “那我一定得尝尝看,咱小凤儿种的果子,肯定比一般的好吃。”文竹哈哈大笑起来。
  一直把人送到了城门口,苏凤章都坐上了牛车,文竹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踏上回家的路,苏二叔瞧见他带着那么些东西,倒是说:“怎么去了一趟文先生那儿,东西反倒是多了?”
  苏凤章笑着说道:“书是文先生借给我看的,盒子里头的点心是文竹给的。”
  苏二叔不在乎点心,有些稀罕的看了看那几本书:“看着就是好书,文先生这是看中你,这才会特意把书借给你看。”
  苏凤章也这么觉得,心中也十分高兴,毕竟有文先生这么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太好了。
  牛车走得慢,寻常马车嗒嗒嗒就能超过了,偏偏就有一辆马车不远不近的跟着他们。
  苏二叔往旁边让了一下,那马车不但没过去,反倒是也放慢了速度。
  苏凤章奇怪的往后看去,却见车厢里走出一个人,手中还拿着那把拉风的折扇。
  “苏兄。”那人朗声喊道。
  苏凤章微微挑眉,来人不是孙耀祖,而是当时跟在他身后的一个人,看着大约二十岁的样子,长得平平无奇,身材微微发胖,但笑起来亲和力十足。
  “顾兄?”苏凤章有些疑惑的看着他。
  文先生的私塾里头十岁到二十岁的学生最多,超过二十岁的,要么是已经考中功名,去更好的书院读书,要么是已经放弃科考,总之不太会再来私塾。
  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那就是顾北辰。
  这个顾北辰也是个奇葩,在文先生的私塾里头已经待了足足十五年,他如今二十二,甚至已经娶妻生子,但还整天在私塾里头待着,跟一群比他小的孩子玩。
  如果说文竹和曾经的苏凤章是不爱读书,那这个顾北辰就是不能读书,他的脑子不聪明,一本书颠来倒去的也背不出来,十几年下来,文先生都放弃了这位看似勤奋的学生。
  顾北辰也不气馁,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写字的时候写字,剩下的时间全用来跟同窗打好关系,是出了个的散财童子。
  这样的人,以前的苏凤章不熟悉,现在的苏凤章也不知道他到底要干嘛。
  顾北辰往外走了一步,朗声喊道:“苏兄,这么巧,咱们又见面了。”
  苏凤章瞧着那马车一直不远不近的跟着,便问道:“你也往这边走,要不你先走?”
  “不用不用,我不急。”顾北辰笑呵呵的说道。
  “那我就先走了?”苏凤章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打算转过头去。
  “哎,别啊。”顾北辰急了,“其实我找你有事儿。”
  “那咱们这样也不是事儿,不如你过来说?”苏凤章笑着说道。
  没想到他这么一说,顾北辰直接从自家车上跳下来,准备过来坐牛车。
  牛车和马车的差距是巨大的,牛车没有棚子,就是一块车板,看着简陋寒酸。
  顾家的马车就不同了,宽敞大气,用的都是上好的料子。
  但顾北辰毫不犹豫的一屁股坐到苏凤章身边,笑着说道:“还是这边敞亮,马车里头闷得很,整个人都要透不过气来了。”
  顾北辰读书怎么样无人知道,但情商绝对不低,苏凤章心中评价道。
  “顾兄,你找我何事?”苏凤章笑问道。
  顾北辰嘿嘿一笑,瞄了一眼车上放着的书:“以前一起读书的时候,没能跟苏兄好好亲近,倒是错过了许多时光,这次正巧遇到了,便想跟你好好聊聊。”
  苏凤章觉得更加奇怪,好笑的问道:“你不是孙耀祖的朋友吗,他可不大喜欢我。”
  “嗨,他就孩子脾气,不用管他。”顾北辰不在意的说了一句。
  “苏兄,今日你是不是去拜见文先生了,先生身体如何?年初我不再去学堂了,倒是有大半年未曾见过文先生,也不知道他情况如何。”顾北辰噼里啪啦的说道。
  苏凤章不知道他这话何意,但还是笑着说道:“文先生身体健朗,跟以前一样。”
  顾北辰拍着自己的大腿,说道:“文先生身体硬朗就好。”
  这位杂七杂八的哈喇,愣是半句正经事也没,但一路从县城门口说到了他家门口。
  苏凤章也被他弄糊涂了,问道:“顾兄,我都快到家了,你家也是这方向吗?”
  “对对,就前面绕个圈就到了。”顾北辰笑道。
  苏凤章跟他不熟悉,对这话将信将疑。
  顾北辰望了望月溪村的方向,又说:“苏兄,今日聊得尽兴,只是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不如改日我登门拜访,咱们继续聊?”
  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苏凤章随口答道:“家中还在孝期,却是不方便招待。”
  顾北辰又道:“对对对,是我疏忽了。”
  “苏兄,告辞。”
  等他一走,苏凤章更加奇怪,难道他追上来就为了说那些无聊话?
  等顾北辰走了,苏二叔倒是说道:“刚才那个是不是顾里长的孙子?”
  “顾里长?”他们所属的里包括湖山县城外好大一块,里长也不是他们村的人担任,苏凤章的记忆力完全没有那个里长的印象。
  苏二叔解释道:“杏花村的顾里长,他家有三哥儿子,当年二儿子从商了,听说因为这事儿差点没断绝关系,后来到底有没有入商籍倒是说不清。”
  “刚才那年轻人看着像是老二家的大儿子,之前去杏花村商量事情的时候看过一眼。”
  苏凤章一琢磨,觉得应该是入了商籍的,所以顾北辰别管读书多厉害,其实他这一辈压根考不了科举,他在私塾那么多年肯定不只是为了读书。
  他眨巴了一下眼睛,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性。
  “没想到你跟他的关系那么好,咱这十里八乡顾家还是很能说得上话的。”苏二叔道。
  “也不算很熟悉。”苏凤章并未多说。
  等到了家门口,苏二叔帮着把东西拿进去,连口水也不肯喝就赶紧走了。
  苏赵氏想了想,又让苏兰章跑了一趟,多送了一盒月饼过去。
  她向来是宁愿多礼一些,也不肯多欠着人情,即使是苏二叔家也是如此。
  苏凤章原以为顾北辰一走,他们以后也嫌少会有交集,谁知道第二天顾北辰就亲自上门了,还带着不少土产礼物。
  他直接上门,带着的礼物也不算贵重,又带着节礼的意思,倒是让人不好推辞。
  顾北辰只是笑道:“其实我是愿意多留一会儿,跟苏兄好好聊天的,但到底不方便,等三年后也不迟,苏兄,咱们书信往来也可以。”
  他送了东西过来,苏家自然要回礼,这么一来一往,居然就当朋友走动起来。
  反倒是县衙那边的反应更慢一些,过了三日才有人过来回礼,这一次来的也不是丁管家。
  作为县太爷身边的红人,丁管家也不可能每次都亲自来,不过打点的东西倒是十分妥当。
  就像苏凤章想的一样,还愿意跟他们家走动的人家,自然会派人过来回礼,不想走动的就没了消息,这样下一次他就知道避开了。
  这一切都在苏凤章的预料之中,反倒是顾家这头是个意外。
  相比起远在县城的官吏,在村里头,顾里长的名声反而更响亮一些,顾北辰兴师动众的往这边走了一趟,没一会儿村人就都知道了,时不时有妇人上门,借着说话的功夫打听消息。
  顾北辰本人没有再出现,隔一段时间却派小厮送了一封信过来。


第24章 鸿雁传书
  十年寒窗不是口头说说而已,读书生涯是艰苦而枯燥的,尤其是苏凤章现在守孝在家,连出门跟同窗切磋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每天埋头苦干。
  文先生的指教可说是久旱甘霖,他经验丰富,许多话都让苏凤章醍醐灌顶。
  临走的时候,苏凤章不但带走了那几本书,还把自己的卷子都带了回来。
  虽说他们在书房里头已经点评过一番,但上头的评语依旧十分有用。
  读书就是这样,有人指点和无人指点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为什么古代奉行名师,就是因为有一位名师在前,学生的进度能远超旁人。
  而苏凤章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指点,他带着后世的世界观和大局观而来,自己的想法不缺,创新不缺,各种乱七八糟的理念更加不缺,但实际上在科举的路上,这些帮不上忙,反倒是有可能成为拖累。
  因为这年头的科举已经开始时文要求,限制了考生的自由发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