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举大佬-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真正立功的人还在苦寒的边疆,打了一趟酱油的人却赢得了欢呼声。
  苏凤章却说道:“郡王爷,这感谢声是给你的。”
  诚郡王微微挑眉,这一次皇帝让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不说,还闹出这般大的阵仗,显然是打算用这凯旋将之前的阴影全部掩盖过去。
  这也是皇帝惯有的手段,每次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这位便要找一件好事情掩盖过去,若是没有,造也得造出一个来。
  诚郡王对自己这位父皇也了解,低声嘱咐了一句:“苏大人,待会儿见到陛下,他说什么你只管听着就是,切勿提起其他。”
  苏凤章虽然不明白他为何这么说,但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一匹匹骏马一直到了宫门口,马上的人才纷纷下来。
  几个月不见,张太师的模样更加苍老了一些,看得出来这几个月这一位也是心力交瘁,一双眼睛都变得昏黄起来。
  不过皇帝让张太师出面,这里头的意思倒是让人深思,毕竟这一位一直以来都是太子党。
  “诚郡王,熙郡王,马将军,诸位大人,陛下已经在宫中设下宴席犒赏大军,请随我来。”张太师开口说道,看向他们的眼神却十分复杂。
  谁知道就是这个时候,四皇子忽然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他耳朵处还包着绷带,脸色阴沉无比,尤其是看向张太师的眼神就像是淬毒一般。
  下车之后,四皇子也不看其他人,直接朝着宫内走去,他是皇帝最为宠爱的皇子,此时竟然也无人敢拦他。
  张太师心中暗道不妙,连忙喊道:“四皇子,还请随诸位将军一起赴宴。”
  四皇子回头冷哼一声,嗤笑道:“本皇子有要事要禀告陛下,耽误不得。”
  说完便扔下一群人自顾自进宫了,在场其他人一猜便知道,这一位肯定是先行进宫去皇帝面前告状,谁不知道四皇子备受皇帝喜爱呢。
  张太师的脸色更加难看,之前军需粮草一事事发的时候,皇帝在宫中对太子大发雷霆,但碍于大周的颜面,当时两国交战的恶况,到底是先将此事压了下去。
  可是世界上没有不漏风的墙,如今朝中谁不知道太子为了给亲弟弟下绊子,不惜在军需之中动手脚,以至于太子原本就不好的名声差到了极致。
  而民间更是如此,甚至还有唾骂太子的口水歌流传出去,在市井之中流传。
  太子被幽闭在东宫之中,皇帝虽然一时半会儿没有下令处罚,但不代表这事儿能轻描淡写的过去,即使是实打实的太子党派,张太师也对太子此举十分不满。
  甚至有时候,张太师都开始怀疑自己支持太子是对是错,太子是嫡长子,身上却没有明君的气度,甚至比当今陛下还不如。
  “张太师,既然四哥有事,我们就不需要等他了。”诚郡王淡淡说道。
  “还请诸位随我来。”张太师这般说道,心中却又是叹了口气。
  四皇子失去了颜面,一只耳朵,甚至是成为皇帝的机会,他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如今凯旋的军队回来了,那件事也到了彻查的时候。
  时隔几个月,大周的宫廷依旧还是富丽堂皇,华贵中带着威严,威严中带着压抑,似乎一点变化也没有,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行走之间的宫人内侍越发的谨慎小心。
  宫宴设在宣化殿中,众人进去的时候便看到已经摆放好的桌案和美食,甚至后头还有宫廷乐师和舞女等待着。
  这倒像是他们父皇的风格,不管什么时候,大国的气度总还是要在的。
  诚郡王坐在了右下的位置,张太师见状提醒道:“诚郡王,您该坐在那里才对。”
  诚郡王却笑道:“张太师说笑了,那边该是太子,或者四哥的位置。”
  张太师脸色微微一变,不知道这位五皇子是故意为之,还是真的不知道太子被关了禁闭,今日恐怕是不会出席正常宴会了。
  说完这话,诚郡王又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笑着说道:“苏大人,你坐本王身边。”
  “郡王爷,这般恐怕不好吧?”苏凤章说道,按照官职他的位置应该靠后。
  诚郡王却说:“你是此次凯旋的功臣,有何不好,再说了,待会儿父皇见了必定心中喜欢,坐过来吧。”
  何隽见状哈哈一笑,摸了摸下巴也不折腾,直接就在他们身边的位置坐下来,还说道:“苏大人放心,陛下见了定然高兴。”
  苏凤章低声问道:“若是太子或者四皇子出现,亦或者有其他的皇子出席的话,岂不是?”
  诚郡王转过头对着他微微一笑,道:“你放心,他们一个都不会来。”
  皇帝可不止这么几个皇子,按理来说这般的盛宴怎么会一个都不来,苏凤章心中怀疑,很快便知道诚郡王才是真的了解这位皇帝!


第177章 封赏
  笙歌夜舞,馨竹丝丝。
  独坐在上首的皇帝身着一袭朱红龙袍,上头用金线绣着金龙,在日光照耀之下显得分外的璀璨和奢华,他嘴角擒着笑容,似乎心情极好的样子。
  出现在宫宴上之后,皇帝连着敬了下面功臣们三倍水酒,武越齐奏,倒是让宫殿里头一片欢腾,席间的美酒佳肴更是享用不尽。
  让大周动荡了了这么久,死伤无数的战争,在这一刻远离而去,只剩下悦耳的笙歌。
  就如诚郡王猜测的那般,太子和四皇子并未出席这场为了犒赏而设的宫宴,而皇帝出现的时候,身后也没有带着任何一位皇子。
  又是一轮水酒下肚,重头戏才终于来了。
  皇帝放下手中酒杯,笑着说道:“鲜卑犯禁,反噬其主,其心可诛,多亏大周有麟儿,才能夺回云州三城,将那鲜卑人打得落花流水。”
  “如今鲜卑大军已破,统帅伏诛,想必十年之内,鲜卑人绝不敢再放肆。”
  “大周有诸位在,朕深感欣慰,只可惜孟老将军戍边未归,朕竟不能当面致谢,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
  “来,为大周,朕再敬诸位一杯。”皇帝再一次高举起酒杯。
  文武百官自然迅速起身喝下这杯水酒。
  也有人揣测圣意,朗声说道:“此次能够大破鲜卑,让他们不敢再犯,还得多亏了诚郡王和熙郡王,圣上英明,识人善用,这才让鲜卑一族有来无回。”
  皇帝哈哈大笑了三声,点头说道:“不错,阿放和阿隽尚且年幼,竟能立下这般战功,可见文韬武略,运筹帷幄,不愧是我大周的栋梁之才。”
  说完这话,皇帝看着诚郡王的眼神分外的慈祥:“放儿,往日里朕只道你荒唐,却不知道内里锦绣,这些年倒是父皇耽误了你。”
  诚郡王只是笑道:“父皇,往年儿子太年轻,不知道厉害,行事确实是荒诞,儿臣还得多谢父皇厚爱,让儿臣能有这般的机会。”
  皇帝哈哈一笑,说道:“年轻人,荒唐几年算得了什么,如今可不都好了。”
  荣亲王大约是真的大病了一场,脸色比受了伤回来的将士还要难看一些,他咳嗽了一声,笑道:“皇兄,臣弟瞧着五皇子跟当年先帝也有几分相似呢。”
  “确实如此。”皇帝哈哈笑道。
  荣亲王又说道:“不过皇兄,五皇子立下这般大的功劳,总不能只夸赞几句就过去了,就算是自己人,您也得赏罚分明才是啊。”
  皇帝点了点头,道:“的确,不只是放儿,此次但凡立下战功的,朕都重重有赏。”
  他转身看了一眼李公公,后者将一个卷轴送到了张太师的手中。
  张太师站起身的时候动作都有些颤颤巍巍,但打开圣旨之后脸色不变,显然在这些人回来之前,皇帝就已经准备好圣旨了。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少年继位,天下太平,奈何时年鲜卑犯上。诚郡王熙郡王率军出征,屡建奇功,王师方振,胆破气夺,不负朕望!”
  “北上云山,勇冠全军,功勋卓著,乃大周麒麟儿,朕甚嘉之,遂拟此诏,以示封授。”
  “诚郡王秦放,朕之五子,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甚肖朕躬,敕封为诚亲王,掌十万军,望再接再厉、砥砺前行。”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会大肆封赏,但没想到会直接加封五皇子为亲王,要知道大周的亲王少之又少,异姓已经全部消失,同姓也只有荣亲王一个。
  要知道别看皇帝好说话,但这些年下来四皇子都没有被封,而五皇子却后来者居上,成为了他们这一辈中唯一一个亲王。
  如果这还不算出人意料的话,那么随后熙郡王的封赏就更让人心惊肉跳了。
  “熙郡王何隽,朕之亲甥,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加封大司马,调任兵部左侍郎!”
  即使做好了心理准备,念出这句话的时候,张太师的声音都是有些颤抖的,兵部尚书还是宋尉,宋尉是皇帝的人,从来都是不偏不倚的。
  可何隽是谁,这一位从小到大都是铁打的五皇子党派,莫不是经过此事皇帝已经下定决心,扶持五皇子上位。
  不只是张太师这么猜测,其余的文臣武将都是这么想。
  对于何隽本人而言,这其实算不得圣旨,毕竟他之前就是正二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而兵部左侍郎不过是正三品的官职。
  可谁不知道他在都察院当老大,那是皇帝故意摆着的花架子,实际上掌管都察院的是右都御史,可到了兵部却不同,他们何家就是带兵领将出生的!
  苏凤章坐在距离何隽不远的地方,耳朵便听见何隽的呼吸声一下子急促起来,显然此事对他而言也是极大的机遇。
  封赏还在继续,但是慢慢的,苏凤章便听出几分不对劲来,与其说这是针对此次胜利的封赏,不如说皇帝趁机在朝堂做一次大换血。
  蓦地,苏凤章听见了自己的名字。
  “苏氏子卿,文武双全,可安社稷,迁任户部右侍郎,加封其父苏氏文辉为正议大夫,加封其母赵氏为三品淑人……”
  若不是两世为人,见过大场面,苏凤章都要忍不住惊呼出声。
  虽说小说电视里头经常出现官升三级的剧情,但实际上在古代升官可不容易,熬资历的概率比升迁多多了。
  更别提不到一年之前,苏凤章才刚越级升官,这才能加入使团之中。
  而现在,皇帝一句话直接将他扔到了户部右侍郎的位置,那可是户部,大周油水最多的户部,而右侍郎可是正三品的官员。
  苏凤章木然的起身谢恩,比起让何隽去兵部,将他直接放到了户部更是惹人非议,此时不少文官看过来的眼神都已经变了。
  苏凤章扫视了一眼,并未看见原本应该是自己顶头上司的户部尚书徐思远徐大人,不止如此,六部的尚书如今只来了四个。
  出发之前太子与军需一案的干系,徐尚书与四皇子的关系,并不宋尚书与皇帝之间的关系,迅速的行程一张复杂而凌乱的网。
  苏凤章抬头看向旁边的诚郡王,不,现在应该称呼他为诚亲王,而且她即将成为大周朝宣武时期,唯一一位能够执掌兵权的王爷。
  皇帝虽然并未直接出发宋尉,但先把他手中的兵权剥夺,扔给了诚亲王,又将刚刚立了战功,还是何家出来的何隽塞进了兵部,可见这位宋大人已经失去了帝心。
  升官发财应该是高高兴兴的,在宫殿内的时候,受封的诸位都是兴高采烈,但等他们走出宫门却忍不住沉凝了脸色。
  苏凤章是独自离开的,诚亲王和熙郡王被皇帝留下,想必是要继续享受天伦之乐。
  一走出城门,苏凤章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声影,苏阿荣飞快走过来,压抑着自己的激动喊道:“二郎,恭喜你安然回家。”
  看见他,苏凤章也忍不住露出一个放松的笑容,道:“走吧,我们回家。”
  苏阿荣赶着马车慢慢离开,口中忍不住说道:“老夫人只怕都要望眼欲穿了,二郎,之前你们进城的时候可真威风,我们都在楼上看着呢。”
  看见熟悉的人,苏凤章也放松下来:“你们也在吗,只可惜我没瞧见。”
  苏阿荣哈哈笑道:“就在街边的楼上,那么多人你没瞧见也是正常,夫人几个看得高兴,一路上都在夸你呢,就是几个月下来人瘦了许多。”
  可不就是瘦了,又是行军打仗又是翻越雪山绝境求生的,他不瘦才奇怪了。
  一回到家,苏赵氏看着数月不见的儿子,眼泪都止不住了,满口说他瘦了黑了憔悴了。
  苏凤章见她哭得停不下来,只得安慰道:“娘,我这不是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吗,您放心,连一根头发丝儿都没掉。”
  听见这话,苏赵氏倒是破涕为笑,点了一下他的额头骂道:“就会糊弄你娘,待会儿娘可得数数看到底有没有少掉一根。”
  苏凤章又看向旁边的弟妹,这一看倒是笑了:“兰章高了许多,慧慧也长大了。”
  “可不是,这俩孩子吃得多,睡得多,长得也快。”白姨娘笑盈盈的说道。
  “二哥,都说我们大周打了胜仗,天降流火直接把鲜卑人砸死了,是不是这样?”苏兰章忍不住问道。
  苏慧慧却说:“二哥才刚回来,你别老是缠着他。”
  苏凤章笑了一下,道:“你也知道二哥不太会说故事,要听故事的话还是去茶楼吧,不过你们若是想听云州的到底发生了什么,等明日我歇息好了有时间,便来我房里头听,听完每个人都要写一篇策论。”
  苏兰章一听脸色就苦了,倒是苏慧慧两只眼睛都在冒光。
  说完这话,苏凤章又把方才宫中封赏事情说了,这一说完,苏赵氏刚止住的眼泪再一次落了下来,这一次怎么都止不住了:“老天保佑,祖宗显灵了,你爹求了一辈子,临了临了,死了还能被追封,我们苏家的祖坟怕是要冒青烟了。”
  苏赵氏忙着要去祭祖,把这消息告诉苏典吏的牌位。
  做完这一切,苏赵氏又说道:“这消息该写信回去告诉你二叔,让他也高兴高兴,也去你爹坟前烧个纸。”
  苏凤章一听,倒是有些愧疚的说道:“娘,按理来说该找时间回家祭祖的,只是看情况,现在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回去了。”
  苏赵氏听了反倒是安慰他:“二郎,你爹你爷爷泉下有知,这会儿只有高兴的份儿,哪里会责怪你,朝堂的事情娘不懂,但也知道男儿当以大周为重,回乡祭祖的事情不用着急,等将来有空了再回去也是没差的。”


第178章 诰命
  看似合理,实际上却大张旗鼓清洗六部的一番操作后,朝堂之上再一次寂静下来。
  即使已经习惯当今圣上的随心所欲,但这一次他明摆着抬举五皇子,又频繁的赏赐四皇子,安抚太子,这番举动还是让文武百官游移不定。
  楚太傅是太子身边最为亲近的人,自然也焦虑万分,甚至忍不住在太子面前说道:“从前陛下对五皇子不过是淡淡,五皇子身上毕竟有刘家的血脉,微臣还以为陛下定然忌惮。”
  当初皇帝多么宠爱德妃,那时候徐贵妃都不敢出其左右,见到德妃还要尊称一声姐姐,跟德妃相比,如今玉妃连续半个月受宠之类的,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可谁让德妃出自刘家,而刘家注定是要没落的呢。
  刘家究竟有没有罪过,如今已经成了一场无头公案,皇帝绝对不会复查此事,而德妃这些年也老老实实的待在冷宫之中。
  从皇帝对德妃的冷落,不难看出这一位当初肯定也是忌惮刘家在军中的威势,既然如此,他为何要让五皇子掌兵?
  太子一直是个急躁之人,不然这些年也不会每况愈下,但此时他却显得不那么担心。
  甚至看了一眼楚太傅,太子难得开口安慰道:“放心吧,父皇重用老五自有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