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策行三国-第7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812章 攻心为上
三战三捷,斩首近万,俘虏一万五千余人,临阵斩将夺旗,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损失远低于预期,太史慈用战绩证明了自己,宣布了汉军骑士王者归来,重新称霸草原。
击败素利之后,太史慈就宣布要加强对鲜卑人的招降。如果一开始就提这一点,大概会有人以为他怯懦,不敢和鲜卑人正面对决,可是在太史慈用两场酣畅淋漓的战斗证明了自己之后,没有人怀疑他的勇气和实力,只会认为这是仁义所致,是顾全大局的英明之策。
虽然两战皆胜,但伤亡还是在积累,诸部的伤亡都超过了两成,实力较弱的渔阳突骑和阎柔部甚至达到了三成以上。如果不加以节制,与鲜卑人硬打硬拼,伤亡终究会成为沉重的负担。能劝降就劝降,尽可能的减少无谓伤亡,也就成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在槐头阵亡之后,尚有一战之力的鲜卑人决定投降。在交战之前,他们就被百战部落、野猪部落的败亡吓破了胆,此刻刚刚开战不久就遭受重创,心理彻底崩溃,没有人愿意再坚持,见汉军愿意放他们一条生路,便纷纷放下了武器。
按照事先的约定,诸部通力合作,将鲜卑人分割开来,让他们排着队通过,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吃肉用的小刀,所有的武器都必须交出,否则格杀勿论。
在汉军骑士的监视下,鲜卑人依次接受检查,没有人敢有任何小动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白白送了性命。鲜卑人和草原上的民族一样,没有什么忠诚观念,没有什么事大得过自己的生死,投降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既然槐头已经死了,他的部落也就不存在了,他们要想活下去只能投奔其他的部落,既然汉人肯收留他们,投降汉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说不定还能搬到塞内居住,不用在草原上苦熬。鲜卑人拼死拼活不就是想到塞内生活吗?檀石槐奋斗了一辈子也没能实现的愿望,现在却唾手可得,只有脑子有坑的人才会不愿意。
太史慈坐在山坡上,让人从俘虏中找来了槐头的亲卫,打听槐头的部署。得知槐头和阙机有约,太史慈很是意外。槐头都死了,战斗也结束了,怎么阙机还没露面?槐头的亲卫也说不清楚,但他们都对阙机没什么好词,用鲜卑语痛骂阙机是懦夫,背信弃义。
太史慈哭笑不得,只得暂时存而不论。
清点了战利品后,太史慈将大部分军械都分给了阎柔等人。鲜卑人的军械大多比较简陋,稍微提得上嘴的也就是弓,尤其是贵人所用的弓用料考究,装饰华丽,可是和木学堂出品的制式弓弩相比,那些弓也就适合个人收藏,不能大用。
对太史慈来说,有用的战利品只有一样:战马。
三战过后,太史慈缴获了一万多匹战马。如果以价值论,这是一笔巨款。虽然和付出相比还是入不敷出,可是对于严重缺马的孙策来说,这些战马的价值不能仅仅用金钱来衡量。有了这一万多匹战马,他在骑兵上的弱势就能得到一定的弥补,至少各部都能组建自己的亲卫骑了。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将这些战马送到孙策的手中。冀州还有袁谭手中,仅靠海船运输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还是送到辽东,在沓氏上船,再送往青州,由青州发往各战区。
不管是哪条路,成本都不低,幽州的特殊地理注定了是一场高投入、低回报的战争,可以得利于一时,不能持久。正因为如此,在阎柔等人兴奋于战功赫赫的时候,太史慈已经在考虑如何维持幽州的长治久安,化胡之策已经悄悄的实施。
他巡视俘虏营,就像关心自己的部下一样关心这些鲜卑俘虏,察看他们的食宿,关心他们的伤势,又从中挑选了一些人补充到自己的亲卫营,虽然人数不多,但这些特点鲜明的鲜卑面孔跟着他出入鲜卑人的营帐,极大的安抚了俘虏们的情绪。他甚至学会了几句鲜卑话,和鲜卑俘虏聊天,半生不熟的口音在引起鲜卑人的笑容时,也不知不觉的化解了鲜卑人心中的敌意。
经过几天的接触,太史慈从俘虏中招降了一千多精锐作为义从,由他直接指挥,又挑选了三千多人充任牧者,照顾缴获的战马和牛羊,剩下的人也能基本保证温饱,并许诺将来会好好安置他们。考虑到这些俘虏主要来自槐头的云海部落,太史慈宣布新建的义从营为云海营。
在田畴等人的协助下,太史慈迅速稳定了形势。这时,负责侦察的阎柔也送来了消息,得知槐头阵亡,阙机已经率部撤退,他还沿途收拢了不少弥加、素利、槐头的溃兵,兵力超过五万人。兵力是增加了,但他携带的牛羊数量不足,为了能安全的撤回去,阙机正在向白狼山行军,有打劫乌桓人的嫌疑。
太史慈和田畴商量对策,向田畴请教辽西乌桓的情况。
白狼山属辽西乌桓的牧地。辽西乌桓有五千余落,是三郡乌桓中实力最强的,一向是三郡乌桓的首领。故中山太守张纯曾与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合作,自称弥天安定王,抄掠边境,甚至一度进入青徐,连公孙瓒都无法抵挡。后来刘虞为幽州牧,募胡人斩杀张纯,恰好丘力居又病死,幽州才算安定下来。丘力居死后由蹋顿主事,蹋顿去年战死官渡,辽西乌桓一时失去了强有力的统治者,如今威势不振,偏偏又拥有最好的牧场,阙机打他们的主意也算是个聪明的选择。
“子泰,依你之见,我该怎么做?”太史慈听完田畴的介绍,不紧不慢地问道。
田畴思索片刻。“都督,以利害论,辽西乌桓实力雄厚,又与袁氏关系过密。如今蹋顿阵亡,辽西乌桓群龙无首,被鲜卑人袭击,损失必重,对都督来说并非坏事。可是从道义论,辽西乌桓与鲜卑人不同,他们接受了朝廷的封拜,就算依附袁氏,还是我汉人的附庸。如今都督奉吴侯之命节制幽州,辽西乌桓也是都督要争取的对象,如果任凭他们被鲜卑人屠戮,难免会让人失望。”
太史慈点了点头。“子泰说得没错,辽西乌桓附逆有罪,依法惩处便是,置之不理绝非解决之道。我们去追阙机,击败他,顺便让乌桓人看看谁才是幽州的主人。”
田畴看了太史慈一眼,将没说完的话又咽了回去。他本来担心太史慈会借鲜卑人的刀重创乌桓人,这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万一阙机得手,抢到了足够的牛羊,甚至迫使乌桓人为他们而战,太史慈就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对太史慈而言绝非好消息。但他没想到太史慈会这么容易的接受了他的建议,而且想得比他还远,还要大胆,一时大出意外。
太史慈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并不清楚,但太史慈的勇气和自信让他自愧不如。
“子泰兄,化胡为华,稳定幽州,是一项百年大计,也是吴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你是幽州人,通晓胡事,又有见识,此次出征有你相助,我受益良多,此战结束,我想请你为使者去见吴侯,还望子泰兄不要推辞。”
田畴心中一动。太史慈让他去见孙策,自然不是简单的见一面,而是让他去汇报战功。这向来是一件美差,没有一个君主会薄待报功的使者,况且太史慈深受孙策器重,就算是看在太史慈的面子上,孙策也不会亏待他。
“多谢都督美意。只不过……”田畴很是纠结。他虽然对名利不甚看重,并不指望在孙策麾下做官,但他对太史慈的欣赏非常感激,能和太史慈这样的人相交是难得的机遇。“我不好仕宦,无意仕途,若非刘牧赏识,张使君相邀,我也不会在这里。如今有都督坐镇幽州,幽州太平可期,我还是想回去读书耕地,做一个普通人。”
太史慈笑了起来,探身拍拍田畴的肩膀。“子泰兄,你性情高洁,我是知道的,绝不敢勉强你为吏。只是幽州汉胡杂居,情况复杂,若无子泰兄这样的智者引导,纵使有铁骑千群,终究也只是一时威风,难以长久。请你去见吴侯,也正是希望你能领略吴侯意旨,互通有无,共同为稳定幽州献计。子泰兄,你与吴侯见过面,应该知道吴侯志向远大,说句臣子不该说的话,改朝换代,一姓之富贵绝非他最在意的事,他要建的是千秋功业。勉强比之,当如汉武尊儒,影响的不仅是几十年的兴亡,更是我华夏衣冠的未来。你既是读书人,传圣人之业,岂能置身事外?”
田畴心动不已,半晌无语。他看看太史慈,几次想开口拒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太史慈说到了他的心里,他可以拒绝官职,但他无法拒绝这样的机会,身为读书人,从来就不可能真正的出世,立德立功立言,总要做点什么才行。可是就此为孙策效力,又未免对不起张则。
见田畴纠结,太史慈哈哈一笑。“子泰兄,你放心,如果你一心归隐,我绝不勉强。只是希望子泰兄给我一个机会,也给吴侯一个机会。”
田畴松了一口气,躬身答应。“喏,多谢都督。”
第1813章 蛮夷就是蛮夷
牵招坐在帐篷中,看着面前的奶酪直皱眉。
来到辽西乌桓的王庭牧场已经两天,他一直没见到真正主事的人。蹋顿阵亡,单于楼班年幼,部落中几个首领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牵招早就知道辽西乌桓的情况不乐观,却没想到他们会乱成这样,不由得又感慨了一番。蛮夷就是蛮夷,君臣观念淡漠,强者为尊,才会混乱至此。若是大汉,别说天子已经十六七岁,就算是只有几岁,只要有大臣辅佐,也不会出现这种局面。
“牵子经在吗?”帐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牵招愣了一下,忽然反应过来,惊讶不已,连忙起身出帐。郭图站在帐外,裹着大氅,肩膀上堆着雪花。见到牵招,郭图笑了起来。牵招正在说话,郭图摆摆手,示意帐内说话。牵招不敢怠慢,引郭图入帐,又命亲卫守住帐门,不要让闲杂人等靠近。
郭图入座,看了一眼牵招面前纹丝未动的奶酪。“怎么,不习惯?”
“是啊,腻得很,难以下咽。”
“拿过来,我正好饿了。”郭图拍拍肚子。牵招愣了一下,连忙说道:“已经凉了,不能吃,我这才还有干粮,郭君先将就着充点饥。”
“凉了为什么就不能吃?”郭图笑了一声,伸手交奶酪取了过来,舀了一大勺送进嘴里。就在牵招的注视下,郭图大口大口的吃着,一会儿就将一大碗奶酪吃得干干净净,连碗都仔细的刮过。见牵招眼神惊悚,郭图放下银勺,一声轻叹。“子经,等你在冰天雪地里饿上三天,别说是凉了的奶酪,就算是冻成冰块的人肉,你都会觉得美味无比。”
牵招没说话,惊讶地看着郭图。身为汝颍系士人的首领,郭图一向很讲究,尤其是郭嘉成为孙策的心腹之后,荆州、豫州的新奇物件源源不断地出现在郭图身边,他几乎引领着整个冀州的潮流,什么时候变成这副模样。
郭图打了个饱嗝,淡淡地问道:“我听乌桓人说,使君正和刘备在涿郡交战,胜负如何?”
牵招回过神来,连忙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了一遍。郭图听说袁谭派牵招来联络三郡乌桓,牵制刘备、太史慈,不禁笑了一声。牵招见他不屑,也不好多说,只好装没看见。
“乌延怎么说,答应你了?”
牵招摇摇头,苦笑道:“太史慈正在塞外作战,先破百战部落的弥加,再破野猪部落的素利,战场就在卢水上游,乌延已经吓坏了,生怕太史慈乘势杀入他的部落,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郭图沉吟着,手指轻叩案几,嘴角的胡须轻轻颤动。“子经,你熟悉孙策麾下的几个都督吗?”
牵招不知道郭图想说什么,轻轻地摇了摇头。“正当向郭君请教。”
“除了他的父亲孙坚之外,孙策麾下还有周瑜、鲁肃、吕范、纪灵、沈友五个都督,各负责一方,周瑜镇荆州,鲁肃镇洛阳,吕范镇睢阳,纪灵镇任城,沈友镇青州。周瑜和孙策一见如故,相交莫逆,自不必说。沈友是江东人,据说是陆康引荐,也可存而不论。鲁肃是孙策亲自去请的,吕范与孙策在汝南的南顿县见了一面,便被委了重任,纪灵的事情不太清楚,应该是守鲁有功,被孙策委以重任。这太史慈的经历却最是传奇,他曾经是孙策的对手。”
牵招静静地看着郭图,一言不发。
“周瑜是世家子弟,沈友是吴郡俊杰,名声在外,鲁肃、吕范、纪灵、太史慈四人却是名声不显的寒门子弟,他们与孙策并非故旧,孙策却能一见便委以重任,而且事实证明这几个人的确当得起一方之任。你说这是不是有些古怪?”
“的确是有些古怪。”牵招淡淡地说道:“不过他身边有郭君从子主持细作,也许是情报收集得好吧。”
郭图摇摇头,抚着胡须。“你还别说,最古怪的就是这我从子。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怎么就入了孙策的眼,一下子成了孙策的心腹。”他自嘲的笑了两声。“我本来以为是因为我,现在才发现有些自以为是了。孙策用他只是因为他自己,与我没有半点关系。”
牵招脸上挂着一丝客套的笑容,一言不发。郭图和郭嘉是叔侄,两人分别为袁绍和孙策的心腹,他们之间有联络是人所共知的事,郭图究竟有没有透露情报,又透露了多少,和官渡之战究竟有多大关系,这是很多人都在猜测,却又找不到证握的事。袁谭派郭图出使幽州,未尝不是对这种传言的一种回应,只是目前还看不出太多的区别。
郭图现在说这些是什么意思?为自己开脱?就算是,他似乎也没必要对他牵招讲这些,他能帮郭图什么呢,什么也帮不上,他自己就是一个被冷落的人。若是郭图想借机拉拢他,这也说不过去,他们之前可没什么交情,郭图和吴匡却有十几年的交情。
见牵招不接话,郭图叹了一口气,意兴阑珊。“外出一年有余,辗转近万里,天天与胡人虚以委蛇,我实在闷得很了,忽然见到子经,一时兴奋,失言之处,还请子经见谅。”
“不敢。”牵招淡淡地说道。
郭图站了起来,轻轻地甩了甩袖子。“子经,我知道,因为你老师的事,你我之间一直有些疏远,我也没指望与你化敌为友。不过官渡一战损失太大,麹义、审配阵亡,文丑生死不明,刘和、颜良现在又先后战死,你是河北为数不多的将才,不要毁在这里。乌桓人依附强者,好利寡义,如今使君只有冀州,既没有财力满足他们的贪婪,又没有足够的武力震慑他们,指望他们效力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回去吧,也许涿郡有你的用武之地。”
郭图转身出帐。牵招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追了出去。“郭君,你打算去哪儿?”
郭图没吭声,眯着眼睛,静静地看着前方。牵招也向前看去,只见远处华丽的单于大帐前站着一群人,有的刚刚赶到,翻身下马,有的正跳上马,快马加鞭,急驰而去。郭图回头看了一眼牵招,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出事了。”郭图随即又说道:“子经,我去看看,你做好准备,一旦形势不妙,立刻离开。”
牵招迅速权衡了一下,点了点头,转身让侍从去准备马匹、干粮。郭图带上侍从,向王帐走去。他走得不算快,眼睛却没闲着,一直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发现赶来的是各部小帅,来来往往的却是斥候,斥候行色匆匆,小帅们神情紧张,如同大难临头一般。
郭图拉住一个相熟的小帅,问道:“出了什么事?”
那小帅见是郭图,愣了一下。“郭先生,你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你们这是怎么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