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策行三国-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鳎虿荒懿僦薄!
  张邈一声长叹。“仲卓,若不是他想杀我,我又何至于此?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他大事未竟就不能容人,要想成功又谈何容易。还是曹孟德狡猾啊,趁着南阳兵败,直接跑到关中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在这里支应袁绍。”
  “兄长,朝廷还有中兴的机会吗?”
  张邈摇摇头。“没有,你别忘了,王允可是袁绍的死党,他迟迟不肯赦免西凉人,我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这个王佐之才,他心里的王大概不是姓刘,而是姓袁呢。只不过他手上有袁家上百口人的血,袁绍真要是成了大事,最后会怎么报答他还真是说不准的事。”
  “话虽如此,毕竟他现在大权在握,如果调集大军围剿孙家父子,我们很可能会受牵连。形势不明之前,我们也不宜与孙策走得太近。”
  张邈嘿嘿一笑。“那得看袁绍肯不肯低头。豺狼当道,安问狐狸。袁绍不肯低头,就算王允想把孙策当作逆臣也很难服众。仲卓,公孙瓒未灭,牛辅、董越又入河东,孙策在南,青州又有黄巾,袁绍现在四面受敌,腾不出手来,他要破此局,只能向朝廷低头,但他一心想革命,鼎立新朝,岂肯委屈求全?”他突然灵机一动,抬起头。“等路粹在蒋干那里碰了壁之后,你去见见他。”
  “通过他去见袁谭?”
  “没错,袁谭空有慧名,却不知道他那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你去点醒他,让他不要被袁绍骗了。如果能和袁谭缓和关系,将来就算袁家得势,我们也不会一败涂地。另外,你派人和臧洪联系,那是一个忠义之士,万一事急,他能帮上我们。”
  张超连连点头。
  ……
  不管路粹怎么软磨硬泡,蒋干都咬定一条:刀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交易,特别是新纸,南阳十个纸坊都已经批量生产,可以敞开供应。
  路粹很为难。袁谭最想买的是刀,其他东西想不想买,买多少,又愿意花多大的代价,他还真不清楚。他只能含糊其辞,先和蒋干说了一些意向性的交易,便想赶回平丘,向袁谭请示。
  第二天一早,路粹出了城,却发现张超在路边等他。张超很客气,先恭贺了路粹一番,然后又请他向袁谭表示歉意,上次招待不同,未尽地主之谊,实在有愧。我想和袁谭见一面,文蔚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路粹正为第一次任务无法完成而苦恼,张超送来了一个台阶,他岂有不下之理,当下一口答应,兴冲冲地走了。回到平丘,他把事情的经过向袁谭做了汇报,当然不是如实交待。他对袁谭说,他遇到了蒋干,托使君之威名,我用道义折服了蒋干,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说服了张超,逼着他来向使君请罪。
  袁谭将信将疑,但张邈回心转意,他当然求之不得。与张邈撕破脸绝非他所愿。就算不能像以前一样亲密无间,能维持表面的和睦也是好的。他答应了张超的要求,决定在平丘等张超。至于孙策,既然他说无刀可卖,那就暂时缓一缓,先少买一点纸、马车之类可用的东西,保持联络,以后如何发展看形势再说。
  路粹再次赶往陈留,通知张超。张超便跟着路粹赶到平丘,面见袁谭。他请袁谭屏退了左右后,问了袁谭一个问题:“使君知道我兄长为什么不敢见你吗?”
  袁谭很不解。“这话从何说起?张君此言,令谭诚惶诚恐。”
  “因为令尊想杀我兄长。家兄曾面折他,他耿耿于怀,命曹孟德下手,但曹孟德拒绝了。”
  袁谭惊愕莫名,盯着张超看了好一会儿才确认张超不是在开玩笑。他越想越不安。袁绍是什么脾气,他很清楚,既然能杀朱汉,能杀韩馥,杀张邈也并非不可能。况且张超说得很详细,不像是编的,曹操远避关中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但袁谭更加不安的是另外一件事:既然袁绍与张邈貌合神离,他为什么一句也不提醒我?亏得张邈是长者,如果他居心险恶,我这小命可就丢在这儿了。
  难道父亲也想杀我?
  看到袁谭额头的汗珠,张超知道袁谭在怕什么。他拍拍袁谭的手背,不动声色的添了一句。“显思,你母亲死得太早了。”
  袁谭的脸颊抽了两下,脸色越发苍白。没错,母亲死得早,现在父亲最宠的是后母刘夫人。不仅宠刘夫人,而且宠幼弟袁尚。自从袁尚到了邺城,他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抱抱他。
  他想杀我,立袁尚为嗣?
  袁谭被自己的这个推论吓得半天没敢说话。他生在权贵之家,见惯了鲜血,但当鲜血要溅到自己身上的时候,他还是吓坏了。他看着张超,很想从张超脸上看出一点破绽,但他心里清楚,张超也许别有目的,但父亲此举却着实有问题。太子只会监国,不会统兵在外征战。如果不是父亲有了废长立幼之心,他根本不应该让他来兖州。
  想通了这个道理,袁谭很快做出了决定。不管这件事是不是事实,他都有必要和张邈兄弟搞好关系,将兖州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有必要,就连孙策也可以成为盟友。
  袁谭握着张超的手,躬身而拜,行子弟礼重新相见。“先妣虽然不幸辞世,但她的在天之灵从未远去,一直在照顾我兄弟。若非如此,我怎么可能得到二位叔父的关心呢。”


第424章 梦想还是要有的
  路粹再一次来到陈留,给了蒋干一份大单。袁谭不仅要购买大量的纸张、马车,还要预定大批军械——没有现货没关系,可以先付定金。如果孙策需要,他可以用粮食支付一部分货款。他还对蒋干说,袁谭对孙策很欣赏,本来想和孙策见一面,但军情紧急,他要赶往东郡阻击黑山贼,只能托他代为致意。
  路粹来来去去地跑了好几趟,早就被蒋干盯上了,也及时将消息传回许县。此刻看到这份订单,蒋干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满口答应,欣然笑纳。孙策欠了一屁股债,有人愿意跟他做生意,他求之不得。
  与此同时,张邈也再次约见了蒋干。对孙策不卖武器给袁谭,张邈非常满意。投桃报李,他也给了蒋干一份订单,虽然没有袁谭那么大,但也足以表现他的诚意。知道孙策现在缺粮食,他又特意筹集了五万石粮作为定金,让蒋干带给孙策,解燃眉之急。
  蒋干满载而归。
  看到长长的车队,不用听蒋干汇报,孙策就乐得眉开眼笑。等他看到那两份订单,更是欣喜若狂。有了这两份大订单,南阳的相关作坊短时间内就不用为销路担心了。发展工商的难点不仅仅是技术开发,还有市场,市场越大,发展的后劲越足,要不然很快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但孙策不太清楚袁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他知道袁绍后来有废长立幼的昏招,但现在万里长征还没走到一半,袁绍应该还没这么乐观吧。况且历史上袁绍去世之前让两个儿子、一个外甥各据一州,摆明了要废长立幼,袁谭都没敢吱牙,现在更不可能。
  即使孙策的想象力一向很丰富,他还是没敢往这方面想,但这并不影响他收下袁谭的定金。有钱不要是傻子。别说这几千万钱,几万石粮,你就是送个金山粮山来,我都敢收。
  有了这两份订单,不仅许县屯田兵的粮食解决了,豫州的北线安全暂时也得到了保障,可以一心一意向南发展了。孙策心情大好,由庞山民陪着去阳翟,视察颍川的西北防务。好事成双,阳翟郡学传来消息,说司马徽接到了庞山民的转达,愿意与孙策见一面。
  “将军,要不要去颍阴的高阳里看看?”庞山民提议道。
  孙策看看庞山民,哈哈大笑,随即又摇摇头。“不去!”过了一会儿,他又意味深长地说道:“高阳里还有人啊,这倒是挺意外的。他们家不是全部搬到河北去了吗?”
  荀彧去了长安,但他的兄长荀衍、荀谌还在邺城,摆明了要多方下注,在这种情况下,他就算上门也没意思,不如安心做好自己的事。等他强大了,荀家自然会来。荀攸在宛城混吃混喝,既不投效,也不离开,态度暧昧,可能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在许县的时候,他没有去拜祭陈寔,也没有与陈家的任何人见面。现在经过颍阴,也不想和荀家人见面,对所谓的颍川四长,他真没什么兴趣。有兴趣也没用啊,人家对他没兴趣,徒呼奈何。有这时间,不如花点心思自力更生。
  庞山民说道:“荀氏是颍阴豪强,宗族强盛,人口众多。虽然大部分人去了河北,却还有人舍不得走。有个叫荀悦的隐居读书,没去河北。颍川安定之后,他又回了高阳里。”
  孙策知道荀悦,这是荀家做学问的代表。荀家号称荀子之后,其实是乡里豪强,学问很一般,从荀淑开始积累名声,趁着党人清议的春风,加上子孙有出息,接连出了几个人才,身居高位,这才一路走高。以学问著称的荀氏子弟中,荀爽是第一个,荀悦是第二个。荀悦有政论《申鉴》传世,但水平真不怎么样,别说不如前辈王符,也不能和同时代的仲长统、徐干相提并论。
  “山民兄,汝颍是党人大本营。党人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就连李膺那样的干才都难免滥杀无辜,何况他们。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官,要不然你这个颍川太守就只能坐啸了。”
  庞山民叹息道:“将军所言甚是。”
  见庞山民面有难色,孙策警惕起来。“有人又闲不住了?”
  “暂时还没有。一来颍川连遭兵灾,乡人离散,党人也不例外,或在长安,或在邺城,留在颍川的人不多;二来将军坐镇豫州,整治许子将得力,他们还不敢放肆。只是党人议政的习气犹在,假以时日,死灰复燃是意料之中的事,有备无患,将军还是有所准备的好。”
  孙策冷笑一声:“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有什么好担心的。”他顿了顿,又道:“山民兄,物极必反,党锢之祸虽说由阉宦发起,但党人自己也有责任,说他们自取其咎也不为过。我知道颍川太守不好做,你压力不小,但凡事都有个过程,你再坚持一段时间,最多三五年,压力就会小一些了。”
  庞山民点点头,脸上的神情依然沉重。孙策看在眼里,思索片刻,轻笑一声:“山民兄,听说汝南、颍川向来号称难治,也最为朝廷看重。一般来说,能在汝南、颍川任上称职,下一步要么是河南尹,要么是九卿,你可要抓住机会。”
  “将军,你放心吧,就算颍川再难治,我也会全力以赴,不让将军有后顾之忧。三公九卿,非我敢想。”
  孙策打趣道:“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庞山民忍俊不禁,放声大笑。“与将军说话,总能让人解颐。好吧,既然将军这么说,我也抖擞精神,借将军的豪气斗胆畅想一番。其实以我庞家的家世,我现在能做到颍川太守已经罕见了,再想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谁能笑我,谁敢笑我?”
  孙策拍拍庞山民的肩膀。“这才对嘛,人不轻狂枉少年,想一想有什么好怕的,实现不实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努力过。咦,那是谁,怎么如此匆忙?”
  庞山民也收起了笑容,凝神看向远处。
  驰道上,数十骑狂奔而来,烟尘滚滚。待走得近了些,看到那些白色的大氅和晃动的矛缨,孙策认了出来,这是陈到所领的白毦士,心里不由得一紧。
  片刻之后,白毦士赶到孙策面前,陈到举起手,白毦士纷纷勒住坐骑,只有郭嘉一人策马来到孙策面前。他翻身下马,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孙策连忙扶住。郭嘉撑着孙策的手臂站直,张着嘴巴。
  “水,快给我……一口水。”


第425章 王允的真面目
  孙策连忙命人取来水,郭嘉举起来就往嘴里倒。孙策一把抢过。
  “不能这么喝,小心炸肺。”
  “忘了,忘了。”郭嘉如梦初醒,重新接过,抿了一口含在嘴里,过了一会才慢慢咽下去。接连喝了几口,他用袖角擦擦嘴。“将军,有新情况。”
  “别急,慢慢说,天塌不下来。”孙策虽然也很急,但他经历的事多了,已经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将军,真不好说。弄不好,这次天真的会塌。”郭嘉苦笑道:“张子纲先生传消息来,朝廷有诏书到洛阳,要求朱太尉率部勤王长安,你们父子和周公瑾都在征调之列。”
  孙策盯着郭嘉半天没说话,然后突然笑了一声:“是哪个没脑子的下这样的诏书?”
  “诏书当然是朝廷下的,不过做决定的还是司徒王允。”
  孙策很无语,背着手,来回转了两圈。王允以天子的名义下诏,调洛阳的朱儁西进勤王,这不是胡说八道嘛。牛辅等人已经退入河东,洛阳、长安之间的道路畅,这时候谁还能威胁长安?这分明是给袁绍减压啊。对了,王允和袁绍关系可不一般,他在何进大将军府的时候就和袁绍愉快,当时袁绍司隶校,他是河南尹,两人配合得很默契。
  孙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去年年末,王允说动董卓派徐荣、牛辅率领五万西凉精锐两路进犯南阳,不仅仅是调虎离山,准备搞董卓吧?他是不是想一箭双雕,顺便也把袁术的影响力彻底清除掉?袁术虽然实力一般,但他毕竟是袁氏子弟,是唯一有可能对袁绍产生影响的人。
  顺着这个思路向前想,孙策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颤。在此之前不久,包括袁隗、袁基在内的袁家人都被杀了,地点在长安。史书上记载这是董卓下的命令,但当时董卓在洛阳,主持长安事务的人是王允,而且董卓对他言听计从。王允如果想救袁隗绝对有机会,可是他好像什么也没做,直接把袁家杀得干干净净。
  与董卓作对的是袁绍,袁隗、袁基可是配合得很,袁隗甚至亲手将少帝刘辩扶下御座,让他向新帝行礼。董卓杀他们杀得很没道理啊,这不是把袁隗、袁逢的门生故吏都往袁绍那儿赶吗,董卓的脑子得进多少水才能干出这样的事?
  王允绝对是故意的。他是党人,袁绍是党人领袖,他效忠的根本不是朝廷,而是袁绍。史书记载,他当时不肯赦免西凉人的原因之一就是怕山东生疑,后来长安被李傕等人攻破,他还是念念不忘山东诸公。山东诸公是谁?当然是袁绍。
  孙策把自己的疑问对郭嘉、庞山民一说,庞山民目瞪口呆,觉得孙策信口开河,郭嘉却觉得大有可能。别的不说,袁绍做了这么多大逆不道的事,又是承制封拜,又是驱逐韩馥,甚至连立刘虞为帝这种事都干出来了,朝廷有诏书指责过袁绍吗?一句也没有。相反,朝廷倒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想对南阳下手。
  除此之外,郭嘉还提供了另一个证据:袁隗等人被杀的消息传到河北,按理说,就算是装,袁绍也应该发哀遥祭。可袁绍当时别说哭,连一丝伤心的表情都没有,照常饮宴娱乐。这只有一种解释,要杀袁隗、袁基的不是董卓,而是袁绍,王允执行的正是袁绍的命令,然后顺手把这盆脏水泼到了董卓头上。
  庞山民脸色煞白,看看孙策,又看看郭嘉,就像看到了鬼似的。
  孙策幽幽地说道:“山民兄,你能给我一个更合理的解释吗?”
  庞山民茫然若失,眼神游移,不停地自言自语。“太残忍了,太残忍了,非人也,非人也。”
  郭嘉冷笑一声:“为了袁氏新朝,为了天下,这点代价算什么。高皇帝能将儿女推下车,父亲都要被对手烹了,他却想分一杯羹。王莽为了邀名,能独生儿子都要杀。袁绍杀与他意见不和的袁隗、袁基又算得了什么。依我看,这还早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