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策行三国-第1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翊连忙谦虚了几句,随即介绍随行众人。月旦评许子将的名声很大,这些人就算没见过,多少也听过,纷纷上前见礼,只是见许劭两鬓斑白,又想到他是因与孙策不睦这才被迫背井离乡,不免暗自警省。以许劭的名望都不是孙策对手,流浪十年,仓惶而归,更何况其他人。天下大势如此,逆势而动,实为不智。
  诸葛亮站在孙翊后面,一直面带微笑,却不怎么说话,留神观看许劭。
  寒喧过后,众人各自上车,孙翊请许劭同车。许劭受宠若惊,再三谦让,最后还是上了车。众人见孙翊虽然年少,却对许劭礼节备至,暗自赞叹。他们原本对孙翊多有怀疑,觉得孙氏本为寒门武夫,非传经习礼之家,他又是一个尚未弱冠的少年,纵使有武艺,读书却少,未必知道如何接人待物,能不能礼敬读书人实在是个问题,现在看到孙翊进退合礼,自然多了几分亲近,觉得以前过虑了。
  孙翊迎许劭回城,设宴为许劭接风,席间只说些往日的故事、汝南的现状,一字不提当前的战事,更不及刘繇一语。许劭原本还有些担心,至此总算放下了负担,只是为刘繇惋惜,暗自思量着是不是找机会进言,看看孙翊能不能给刘繇一个机会。
  宴后,刘先送许劭去驿舍休息,孙翊和诸葛亮回到后堂,命人上了茶。
  “孔明,许子将虚实如何?”孙翊呷了一口茶,轻声问道,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不见。
  “当是思乡心切,别无他意。”诸葛亮捧着茶杯,若有所思。“只是他来得这么急,怕是刘繇要奋力一搏,将军不可不妨。”
  “你是说……刘繇要拼命,所以让许劭远离战场,以免殃及?”
  诸葛亮嗯了一声,却没有急着说。孙翊见状,知道诸葛亮也想听听他的意见,便用心思考起来。诸葛亮大概是担心他一直倚赖他,常常启发他主动思考,互相探讨。这让他不敢掉以轻心,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刘繇如果要拼命,会有几种可能,其实并不难猜。一种是分兵增援营浦,协助士徽攻克营浦。那样的话,主动权就会掌握在他的手里,他既可以增援潘濬,也可以派兵攻击始安,夺取灵渠,刘繇将非常被动。另一种就是直接攻击泉陵,可是这样一来,刘繇就要面对重兵坚城,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权衡之下,刘繇未必敢来泉陵。如果想让刘繇放心进攻泉陵,进入伏击,他就要主动增援营浦,迫使刘繇进攻泉陵,形成自己希望的局面。只是这样一来,围攻刘繇的机会可能要让给李通。
  孙翊想来想去,决定还是诱刘繇来泉陵,只要能击杀刘繇,完成整体目标,功劳就给李通吧。
  思考已定,孙翊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诸葛亮表示赞同,又详细分析了几种可能,供孙翊参考。
  最后,孙翊决定,主动增援营浦,诱刘繇攻击泉陵,由李通伏击刘繇,自己去截断刘繇归路,尽可能击杀刘繇,解决这个心腹之患。为了确保成功,孙翊又紧急传令黄盖做好准备,万一刘繇从泉陵逃脱,黄盖要及时进入郁林,追击刘繇。
  第三天,孙翊以营浦危急为由,留下两千人守城,自己领两万大军,沿营水河谷向营浦进发。大军出征,声势浩大,无法掩饰,刘繇的细作很快就收到了消息,火速汇报刘繇。
  刘繇接到消息后,不再犹豫,留下一些人马守灵渠,以防不测,自己亲率主力,奔袭泉陵。


第2390章 大获全胜
  营水穿过阳明山区,曲折前行,直抵泉陵,中间有不少峡谷,最著名的就是营浦城北不远的营阳峡。
  围攻营浦之前,士徽就做了准备,派从兄士匡在营阳峡设险,阻击援军。士匡曾与孙权交战,清楚吴军的战力,更清楚孙权并不得孙策重视,眼前的孙翊才是孙策重点培养的弟弟,自然不敢怠慢,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消息,最远的直至泉陵城外。孙翊的大军一出动,他就收到了消息,急报士徽。
  士徽心急如焚,连续派人催促刘繇采取行动。得知刘繇率部奔袭泉陵,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暂停了对营浦的攻击,将主力转到营阳峡口,随时准备增援士匡。至于潘濬,他更希望潘濬主动弃城,如果能投降就更好了。营浦太坚固,他实在不想强攻了。
  数日后,孙翊的水师到达营阳峡,被阻在峡中。双方激战三日,前锋无法突破士匡的阵地。
  收到士匡的军报,士徽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落回原处。看来吴军虽然强悍,却也没强悍到无视地理的地步,营阳峡在手,他就安全了,只等刘繇得手。虽然不能亲自击败孙翊,能将他滞留在营阳峡中,也算是立了一功。
  知道营阳峡坚险的并不是他一个人,孙翊同样清楚,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强攻营阳峡,主力甚至没有到达前线,出现在士匡面前的是只有五千余人的前锋,连续进攻也只是想给士徽一个错觉,将他钉在营浦,不要撤离。
  这次大战的目标很多,士徽只是之一,除了李通等着伏击刘繇之外,黄盖也已经采取行动,正对富川、谢沐发起攻击。他将士徽拖在营浦越久,黄盖的时间就越充裕。
  营阳峡打得热火朝天,孙翊在阳明山中静静地等候着刘繇的到来。
  这一等,就是十多天。
  ……
  经过零陵县的时候,刘繇遇到了一位故人:赖恭。
  赖恭年轻时游历京都,与刘表、刘繇等人相识。刘表任荆州刺史时,也曾征辟他为吏,还没等他赶到襄阳,孙策就攻破了襄阳城,驱逐了刘表。
  再见刘繇,得知孙翊统兵增援营浦,赖恭有些疑惑。孙翊或许不清楚营水之险,刘先也不知道?刘先既然高调接受孙翊的辟除,总不会不顾身家性命,以身诱敌,果真有这个想法,他也不会瞒着刘繇,连一点风声也不透。
  刘繇也觉得有疑问,但他没有其他选择,这是难得的攻破泉陵的机会,不能轻易放弃。他只是提高了警惕,步步为营,防止中伏。
  这让他到达泉陵的时间晚了两三天。
  到达泉陵城西,湘水南岸的冷淘滩后,刘繇停止前进,让部下休整,恢复体力,同时派人前往泉陵打探消息,看看孙翊是不是真在峡中。三天后,斥候连续来报,孙翊率领的水师楼船在十天前进入峡谷,一直没有出来。泉陵城戒备森严,但兵力有限,估计只有两三千人。听说营阳峡战况激烈,孙翊已经将城中可调的兵力都调走了。
  刘繇与赖恭仔细研究后,决定出击。虽说还有疑点,但行军作战,哪有十全必克,信息不畅,有些疑问、冒点风险再正常不过。
  刘繇派人搭建浮桥,准备渡营水,围攻泉陵城,并在营水两岸设下阵地,准备弓弩和引火物,伏击可能来援的孙翊。为了遏制楼船的威力,他特地选了一个水比较浅的位置,又在营水中央沉了几条装满了石块的船,形成暗礁。他来得匆忙,又不敢大肆征发民船,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同时,他派出大量斥候,潜到营水对岸,伏击吴军斥候、信使,以免走漏消息,尽可能延缓孙翊回援的速度。
  一切准备完毕,刘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渡过营水。
  泉陵城守得很严,刘繇还没渡水,对岸的城上便敲响了警报,无数火把亮了起来。刘繇根据城上火把的密集程度,确定城中兵力有限,松了一口气,命令部下包围了泉陵城,立刻展开了攻击。
  战斗进行得很激烈,战鼓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刘繇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不惜代价的猛攻,却还是无法得手。他奔袭而来,没有大型攻城军械,只能凭着简单的云梯蚁附登城,负责掩护的弓弩手也只能冒着对方的箭雨,逼到城下进行射击。
  半夜激战,刘繇损失两千多人,却还是没能拿下泉陵城。他红了眼,简单的吃了些干粮后,命令将士再攻。为了鼓励将士,他宣布破城后大掠城内,所有战利品都分给将士。
  重赏之下有勇夫,这些来自交州的汉蛮将士发了疯,对泉陵城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城上几度告急,伤亡迅速增加。奉命留守的荀谌也急了,率领府中掾吏上城,并发动城中百姓一起守城。他不知道刘繇发布了大掠的命令,却不妨碍他用这个来恐吓城中百姓,要求他们参战。
  孙翊之前发布公告,推行新政,城中百姓正盼着好日子的到来,没有人愿意被这些交州来的蛮子掳掠,纷纷响应号召,上城协助防守。壮丁拿起武器,与吴军将士一起战斗,妇女帮忙搬运物资,烧火煮油,然后将一瓢瓢的热油淋在攻城的士卒身上,再扔下火把,将攻城的士卒点成火人。
  见百姓上城,刘繇更加坚信城中兵力不足,发力猛攻。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的伤亡都在不断增加。
  第二天傍晚,刘繇接到消息,孙翊率部回援,在出峡的时候被他设立的阵地挡住,水师正在清障。因为沉船数量有限,清障的速度很快,最多半天时间就能完成。如果刘繇不能在次日中午之前拿下泉陵,就必须撤退,否则就有被截断后路的危险。
  赖恭觉得取胜的希望不大,建议刘繇撤退。刘繇却不想退,亲自上阵,连夜猛攻,务必要拿下泉陵。见主将上阵搏杀,攻城的将士士气如虹,掀起又一阵高潮。
  刘繇的出现也引起了吴军射手的注意,十余名射手蜂拥而至。刘繇身边虽然有不少亲卫,还是没能支撑多久,几十名亲卫被先后射杀,刘繇失去了严密的保护,很快中箭,受了重伤,倒地不起,如潮水般的攻势随即被遏制。
  赖恭接过了指挥权,下令撤退,近万残部落荒而逃。
  赖恭率部奔跑了大半夜后,进入零陵县境,被等候已久的李通截住了。仅仅半个时辰,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就结束了,刘繇、赖恭被阵斩,残兵被斩首两千余级,剩下的大半被俘,只有不到千人逃进了山里。
  简单清理了战场后,李通派人通报孙翊,随即率部越过都庞岭北麓,直扑营浦。
  士徽正迫切的等着刘繇取胜的消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杀气腾腾的李通,顿时乱了阵脚,来不及多想,率部撤退。李通穷追不舍,一路攻击前进,士徽损失惨重,更要命的是逃得仓促,所有的辎重都丢了,粮食也没了。没吃的,很多士卒体力不支,倒在了路上。
  李通根本不理他们,只盯着士徽、士匡猛追。
  士徽、士匡被李通追得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一路狂奔,逃到萌渚岭,正当他以为上了岭就可以喘口气的时候,消息传来,因兵力不足,富川、谢沐先后被黄盖攻克,萌渚岭虽然还在手中,退路却已经断绝。
  士徽、士匡欲哭无泪,士气崩溃,将士们丢盔弃甲,逃入山林,转眼之间,士徽、士匡身边只得下几百人,饥肠漉漉,心无斗志。
  李通率部追了上来,几乎没费什么力气,斩士徽、士匡。
  孙翊接到李通大获全胜的消息,随即率部逼向灵关。留守灵关的吴巨听到刘繇阵亡的消息后,立刻放弃了灵关,一路后撤到郁林境内,逃得比兔子还快。
  孙翊收复灵关,停止前进,召李通、黄盖相见,把酒言欢。


第2391章 成长
  灵渠之畔,孙翊负手而立,遥望南方,心潮澎湃。
  这一战打得顺畅,除了泉陵出了点小麻烦之外,几乎不出诸葛亮的谋划,可谓是算无遣策。不仅实现了预期目标,而且得到了李通和黄盖的拥护。
  立下大功的李通怨气全消,小胜一场的黄盖也一洗晦气,重展眉头,正在不远处和一众僚佐痛饮畅谈,笑声朗朗,比灵渠之水还要清亮。
  这都是诸葛亮的功劳。战事告一段落,孙翊的雄心壮志却刚刚开始,他看着远处,久久未语。
  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
  “孔明。”孙翊转身,举起手中的酒杯。“我敬你。”
  诸葛亮双手捧杯。“不敢。将军言重了,为将军谋划,本就是军师的职责所在。”
  “感觉如何?”孙翊一饮而尽,笑盈盈地说道。
  诸葛亮也喝完酒,想了想,笑道:“痛快。”
  孙翊面带微笑,又道:“想不想继续痛快下去?”
  诸葛亮笑而不语。他知道孙翊不死心,又想劝他了。不过说实在的,他也的确有些心动。
  处理军务和处理政务的感觉完全不同,政务不会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再好的决策,执行的结果总会有些偏差,中间还会有无尽的扯皮、交涉,军务则不同,军令如山,一旦下达,各部执行,胜负立判。更重要的是政务不像军务这么紧张,这么刺激。泉陵危急的消息传来时,他紧张得直冒汗。刘繇退走的那一刻,他浑身轻松,如逢大赦。当李通阵斩刘繇的消息传来,他心里的畅快更是无法言表。
  但他不能轻易答应孙翊。孙翊是吴王的弟弟,将来肯定是一方诸侯,他现在虽说是孙翊的军师,却还是吴王之臣,交通诸侯是大忌。他不是陆逊,陆逊是孙尚香的夫君,无须忌讳,他却必须恪守臣节,不能让孙策起疑。
  见诸葛亮不说话,孙翊眼珠转了转,又道:“孔明,我听说,大王对你的期许是政务?”
  诸葛亮点点头,明知孙翊是刺激他,心情还是不太好。从政是他自己选的,却并非完全自愿,他真正的愿望是出将入相,只是在文武分途的形势下,他只能这么选。孙策也知道他的遗憾,这次让他暂时兼任孙翊的军师,或许就有补偿他的意思。过了这段时间,孙策肯定会安排专职的军师来。
  追随孙翊也许可不分文武,可是孙翊将来是坐镇一方,还是裂土封国,封国又能封多大的国,现在还说不准,他自然不会轻易松口。
  “那你可能会成为杨德祖的继任。”孙翊说着。
  诸葛亮笑笑。“将军谬赞,愧不敢当。杨德祖三公之后,高第子弟,且才华过人,我岂能和他相比。万一天幸,能继他之后,足慰平生。”
  “孔明,你太谦虚了。你们都是一时才俊,不相上下。你的门户虽略逊一筹,可是大王用人,何尝在乎过门户?张相不过一布衣,大王当年不是一样派人去请。再说了,你出自军师处,也算是大王门生,这可比什么三公强多了。我觉得,你最大的不足在年纪,你若是再长几岁,或者再小几岁,那就完美了。”
  诸葛亮心中一动,随即明白了孙翊的意思。他比杨修小六岁。以杨修的功绩才华,很可能是要做满两任十年的首相的,如此一来,他就只有一任的机会。
  “将军,那可是三十年后的事,说亦无用。将军不妨考虑一下眼前的事吧。”诸葛亮笑着举杯。“此战过后,想必将军的右都护已经有一半入手,接下来是进入交州,还是另选一方,还要看大王的安排,将军当有准备,及时进言。”
  孙翊哈哈大笑。他听出了诸葛亮的言外之意,这件事最后还是要由王兄决定。
  听到孙翊的笑声,黄盖端着酒杯走了过来,躬身致意。孙翊不敢怠慢,连忙还礼。黄盖是孙坚旧部,他小时候没少缠着黄盖。
  “二将军,何事这么开心?”
  孙翊反问道:“还有什么事能比与黄公并肩作战更令人开心的?”
  黄盖一怔,随即发出爽朗的笑声。他让人斟满酒杯,向诸葛亮敬酒。诸葛亮连称不敢。黄盖说道:“军师不必急着推辞,且听我一言。这杯酒,不是谢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也不是想请你照顾我家乡父老,这些都是你职责所在。我想敬你,是想谢你辅佐二将军,让他大有进益。说句倚老卖老的话,他儿时可不是这么谦恭知礼的人。”
  诸葛亮再拜。“黄公有所不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