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康的幸福生活-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夕前两日,中都皇城,大金国皇帝陛下完颜康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天赐。

第十六卷 三国杀

第一章 一盘很大的棋

冬去春来,江南的桃花已然盛开,漠北的草原上仍然处在寒冷之中,不过偶尔能看到有一丝嫩绿从土中坚强的探出头来,在寒风中招摇曳动,可以想见,过不了多久,整个草原上便会是一片葱绿了。

耶律楚材看着那一丝嫩绿,想着从中都城传来的消息,他的那位学生成了金国的皇帝,对此他早有预感,只是没想到会进行的如此平静,或者说表面上如此平静,在他想来,杨康想要翻身必定要在中都城杀个天翻地覆才行,毕竟完颜洪烈根基稳固,极难撼动。

有关这次宫变的详细情报不得而知,不过那些细节已经不重要了,金国朝廷没有遭受重大损失,没有兵变和杀戮,耶律楚材的目的没有达到,然而完颜洪烈死了,这让他心中稍微舒展一些。

他把完颜洪烈抛之脑后,那位枭雄已经成为过去,耶律楚材把杨康定为下一个对手,这是师徒之间的一场博弈,就像很多年前在赵王府,他第一次教那位小王爷下棋一样,他记得那位学生对围棋没有多大的兴趣,反而对象棋情有独钟。

在耶律楚材这种智者看来,象棋太过霸道野蛮,杀戮之气太重,不如围棋风雅,如果把围棋比作一位纤秀的仕女,那象棋就是执刀的莽汉,他从这点猜测那位学生喜欢更加直接的手段。

这点倒是没有猜错,杨康自穿越以来无论是去古墓还是去桃花岛盗取真经,包括后来在全真教的事情,都体现了这一点,直接而粗暴,或者说是走捷径,这不是智者所为,智者每走一步,都会通盘考虑。

然而在耶律楚材和完颜洪烈的影响下,杨康也在慢慢的改变着,这是一个和这个时代相互融合的过程。

耶律楚材在想着杨铁心,他调查过杨铁心加入蒙古大军是无心之举,这位杨将军真的是来漠北寻人的,阴差阳错之下成了蒙古的将军,那么事情就有趣了,此时杨铁心的儿子成了金国的皇帝,蒙古和金国即将开战,这位杨将军会临阵倒戈么?若是把杨铁心抓起来,会对那位学生皇帝有威胁么?

远处传来的欢呼声把这位谋臣惊醒,蒙古四王子拖雷正在骑马射箭,拖雷身边跟着的是郭靖和华筝,三匹马在漠北的草原上飞奔着,三人头顶上有两只大雕在盘旋飞舞,这两只大雕是他们从小养的,非常听话。

真是年少轻狂的好时光!

耶律楚材感叹着,十日后,这位刚满十七岁的蒙古四王子便会离开漠北,到春暖花开的江南去寻求和宋国结盟,与拖雷同行的还有郭靖和丐帮的鲁有脚,毕竟丐帮在宋国势力庞大,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若是宋国和蒙古一起进攻金国,会让金国把兵力分散,如此蒙古的胜算会大上很多,这是耶律楚材给那位金国的新皇帝出的一个难题,就看那位学生如何应对了。

与此同时,在金国的皇宫中,杨康在看着娄师道。

“是你自己说,还是让朕逼你说?”杨康冷冷的说道,“你在明教中是什么职位?”

娄师道在长安城被六个孩子看管起来的时候就知道身份暴露了,来到中都城后继续被看押着,直到此刻这位金国的新皇帝才接见他,娄师道明白这位皇帝要利用他明教的身份做事情,否则早一刀把他杀了。

既然还有被利用的可能,光明左使便不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开始讨价还价起来。

“皇上先说说让草民做什么事情,草民才能答复皇上的垂询。”娄师道不慌不忙地说道。

“拉出去杀了!”杨康一挥手,不耐烦的对着身边的宫人说道。

门口的羽林军走了进来,拉起娄师道便朝外走,娄师道原本以为这只是皇上做的一出戏,没想到真的被拉到了一处僻静之地,军士举起刀就要砍下去,他这才想起这里是大金国的皇宫,不是明教的光明顶。

在明教教内娄师道可以这样说话,但面对一个皇帝这样说话就是大不敬,以往杨康还是英王殿下的时候能容忍娄师道这种语气,但此时决不能容忍,皇帝需要的是一个听话能用的臣子,不是一个会讨价还价的人才,这世上有才能的人很多,你以为自己是耶律楚材和黄药师么?

娄师道想明白那位少年皇帝还没有了解到他的真正才能,才会毫不犹豫的下令杀掉他,这样死掉未免太过冤屈了,他可是抱着改变天下的雄心抱负出来的,这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慢着,我要见皇上,我什么都说。”娄师道在长刀即将落下前大喊道。

再一次见到杨康的时候,娄师道老实了很多,一五一十的把身份说了出来,杨康不会想到刚刚差点杀掉了一个人杰,这可是比人才高一等级的生物,皇帝陛下只想借助明教的势力给蒙古找点麻烦而已。

“明教在西域经营多年,想必在吐蕃、西辽和花刺子模都有教众,朕不是让你们造反,而是去联络他们,包括西域的各个小国家一起进攻蒙古。”杨康陈述道,“朕任命你为大金国的使者,若是能挑起他们和蒙古的战争,造成混乱,明教也可以趁势而起,这点想必你很清楚,你们在西夏不正是想这样做么?”

娄师道明白这是皇帝陛下远交近攻的策略,而他要做的便是说服那些国家的国君和蒙古开战,如此一来,蒙古腹背受敌,无暇顾及金国,会给金国留下数年的发展时间,果然是好手段。

明教在其中浑水摸鱼,大有机会发展出一批军士来,即便无法建立国家,也可以壮大光明顶,为明教的未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对明教和金国都有利的事情,关键是自己能不能说服那些国君和蒙古开战,娄师道对此很有信心。

“微臣需要人手和大量的金银锦缎,还有各色美女……”娄师道要求道。

在拖雷和郭靖一路朝着江南前行时,娄师道带着一大批人和车队朝着西方而去,耶律楚材和杨康师徒俩的打算相同,那便是把整个天下都拖入他们的棋局之中,以天下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他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第二章 春光里

金天赐二年春,金国皇宫内,金国皇帝完颜康正在听大臣们议事。

由于还没到亲政的年纪,杨康并没有实际的权利,他和荣王完颜洪熙商议后决定采取宗室王爷摄政和大臣辅政相结合的方式度过这两年的缓冲期,完颜洪熙和尚书省的左右丞相以及六部尚书共同处理政务。

荣王总揽大权,不过三王爷对于朝廷政务并不精通,完颜洪熙知道他只是起到威慑的作用,让那些大臣不敢胡来,一旦被他发现问题,三王爷轻则喝骂,重则拳打脚踢,于是一个野蛮王爷的名号开始在中都城传开。

大臣们不怕遇到英明的君主,反而怕遇到这种蛮横的王爷,这时候杨康便出面劝解,安抚那些大臣,这也是皇帝陛下和荣王商量好的,他们一个扮成恶人,一个扮成好人,以此来收服大臣之心。

大臣们心中如何不明白这种把戏,但相比较和一个野蛮王爷共事,他们更愿意皇帝陛下尽早亲政,如此就不用受拳脚之苦了,何况那位三王爷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角色,这一个月来中都城外已经杀了五个想要闹事的王爷。

这几位王爷大多出自辽东,辽东是金国的发源地,民风彪悍,他们觉得自己才是正宗的皇室血脉,王爷们从道听途说的故事中拿皇帝陛下的身世说事,要废掉这位来历不明的皇帝,形成诸王监国的朝局。

荣王毫不犹豫的把这些人统统杀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杀一儆百,稳定朝纲,但也会带来一些小麻烦,比如辽东一带会有反对的声音,毕竟这些王爷在当地很有影响力,可事情那里有十全十美的,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大臣们议事结束,把结果呈给皇上,皇帝陛下略微询问了几句便让宫人用玺,今日的朝会到此就宣告结束了,皇帝陛下首先离开,在书房里等着荣王,叔侄二人商议下一步的策略。

那些王爷已经不敢出头了,只剩下大宗正府和大臣这边的问题,大宗正府正在对皇太后毒杀完颜洪烈一事展开调查,这是大宗正府的职责所在,对此杨康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那些朝臣的麻烦。

一朝天子一朝臣!

皇帝陛下决心要逐步除掉那些倾向于完颜洪烈的大臣,这件事要在两年内完成,三年前在开封府,完颜洪烈派杨康去中都城之前曾亲口告诉过他那些亲赵王府的大臣名单,那份名单让杨康深切感受到完颜洪烈的布局之远,心机之深,此时的皇帝陛下可不想身边还有完颜洪烈的残余势力。

商议完毕,荣王告退,皇帝陛下在书房中开始写一份圣旨,这是写给京兆府府尹的,皇帝陛下要让京兆府修复古墓,并在古墓前建上一座古墓派的大殿,至少不能比重阳宫逊色。

年前的时候为了救出包惜弱,整个古墓差不多被挖去大半,杨康能想到那个丫鬟愤怒的模样,对此皇帝陛下只能报以苦笑了,他能做的便是尽力补偿,古墓派先有救驾之功,后又救了如今的皇太后,可谓是功勋卓著。

杨康知道那个丫鬟不在乎什么封赏,也没打算封一个虚设的头衔,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他要做的是把古墓修复,让丫鬟有个容身之所,并建一座古墓派的大殿,宣扬古墓派在江湖上的威名。

这并不是要宣扬古墓派的救驾之功,而是宣扬林朝英女侠的丰功伟绩,让武林中人知道古墓派的祖师林朝英是一个不逊于五绝的高手,同时暗示王重阳的虚伪和无情,替林朝英翻案,想必这会合那丫鬟的心意。

宣扬和壮大古墓派可以压制全真教,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古墓派的存在对全真教的声誉是一种间接的打击,看到古墓派的大殿,就会让人想起重阳真人当年是如何无情的抛弃了这个女子,导致这个女子在古墓中郁郁而终。

杨康并不是想对王重阳不敬,而是对全真掌教尹志平的一种反击,尹志平在包惜弱的事情上选择了逃避,这让皇帝陛下很恼火,只是眼下金国国内要以稳定为主,全真教的势力驳杂,想要掌控不是一天的事情,皇帝陛下先用古墓派牵制一下,静待时机。

皇帝陛下把圣旨写好,等到明日大臣商议后便可发出去了,古墓派是救驾之功,想必那些大臣不会有什么意见。

杨康接着翻阅奏章,他要尽快的熟悉朝廷政务,从这些各地报上来的奏章中可以看到整个金国的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的义军此起彼伏,是镇压还是招安一直是朝臣争论的重点,完颜洪熙主张镇压,而汉人大臣主张招抚。

皇帝陛下摇了摇头,想要治理一个国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翻开另一份奏章,那是大宗正府上书要为皇帝陛下挑选皇后准备大婚的奏议,这些皇室宗亲还真是不闲着,表面上是替皇帝陛下着想,实际上不过是另一场博弈罢了。

金国皇帝的皇后一般是从女真诸部族中选出,其中以蒲察氏出的皇后最多,大宗正府眼看完颜康坐定了皇位,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至少要把皇后的人选掌控在手中,这样才能和新皇帝相抗衡。

这是祖制,皇帝陛下没法子阻拦,不过他倒是想到了一个拖延之法,那便是派使者到蒙古去求亲,六年前,完颜洪烈带着杨康来到铁木真的乞颜部,杨康的一个想法把华筝公主带回了中都城,虽说后来华筝被拖雷救走,但那份结亲的合议还在。

如今杨康登基称帝,想要迎娶蒙古国公主为皇后,这是两国交好的事情,一方面可以堵住大宗正府的口,另一方面也给铁木真找点麻烦,金国和蒙古大战在即,金国想要以迎娶蒙古公主之事来议和。

毕竟在结亲的合议上有铁木真的签押,若是铁木真毁约,金国便占了大义名分,加上此时蒙古进攻金国,更是无理取闹,任何战争都需要一个无所谓真假的借口,杨康就是不想给蒙古这个借口,还要让蒙古理亏。

铁木真会毁约么?

在杨康看来那是一定的,铁木真绝不会把华筝嫁过来,而且当时结亲的合议还是耶律楚材起草的,逻辑相当的严密,金国皇帝陛下想看看那位老师如何来化解这场小麻烦,至少可以让蒙古进攻金国的行动推迟一段时间,到那时娄师道在西域应该有所进展了。

当然这只是小伎俩,无法挡住蒙古大军的铁骑,但能够让大宗正府短时间内不会再提选后的事情了,杨康想想似乎穆念慈已经有两三天没有进宫了,大宗正府的这份奏议正是三天前提出来的。

那丫头不会是在胡思乱想吧?

皇帝陛下想到此处,准备出宫一趟,到赵王府去看看,包惜弱自从回到中都城后不愿意住到皇宫中去,仍旧住在了赵王府内,这个女子怕是最淡然的皇太后了,除了在完颜洪烈的葬礼上和杨康的登基大典上露面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场合。

大宗正府对此很满意,他们怕凭空多出一个执掌宫闱的皇太后来,杨康悲剧的发现深宫中除了被幽禁的李师儿,只有容妃和那个刚刚几个月的孩子,可谓是冷清之极,加上前次除掉了一批宫人,新的宫人还没有补充进来,皇帝陛下的深宫可谓是史上最冷的深宫了。

别的皇帝是三宫六院,轮到我就如此悲催,穿越者杨康非常的愤愤不平。

皇帝陛下换上便装,带着几个侍卫出了皇宫,朝着赵王府走去,来到外边的世界,感受到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这种热闹和皇宫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杨康觉得皇宫确实是个冰冷的地方。

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春日的暖阳照在身上让人懒懒的很舒服,皇帝陛下毫无形象的伸展开双臂,觉得人生不该全部浪费在政务上面,否则活着便没有了生趣。

赵王府还是老样子,这些年都没怎么变过,杨康想起很多年前他还是婴儿的时候,躺在床上幻想着如何改变这个世界,甚至制定了上百种杀死黄蓉和郭靖的方法,此刻想来,一个宅男的臆想果然是不靠谱啊。

好在自己已经慢慢融入了这个世界,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回头想来,这十二年的时光好像过了一生那样漫长。杨康身后的侍卫看着皇帝陛下站在赵王府的门前发呆,都不敢打扰,只是静静的陪着。

良久之后,杨康露出了一个释然的笑容,他不再纠结于自己是不是穿越者这回事了,既然已经融入这个世界,那便好好的活着吧,为了此时在赵王府的那两个女子,为了身边的这些人。

皇帝陛下抛开了那些无谓的烦恼,大步迈入了赵王府,在王府后宅找到了正在给青菜浇水的包惜弱,母子俩说了几句闲话,包惜弱指着不远处示意儿子过去,安慰一下那个女孩。

杨康对着包惜弱讪讪一笑,走了过去,看到穆念慈正坐在一架秋千上晃荡着,女孩一定是在想着心事,否则不会连有人走近都没有察觉,杨康走到女孩身后,轻轻地搂住了她的双肩,女孩警觉,想要反击,回头看到那张熟悉的脸庞便停了下来。

皇帝陛下低下头,在女孩光洁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悄声在女孩耳边说了句话,女孩的俏脸在春日的阳光下变的嫣红起来。

包惜弱在远处看着搂抱在一起的一对小儿女,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少男少女,郎情妾意,如此才不辜负这大好的春日时光!

第三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

赵王府内,包惜弱做了几道清淡的小菜,三个人在轻松的谈笑中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

对杨康而言,这样的时光轻松写意,不需要考虑朝廷大事,不需要勾心斗角,不需要带着面具假装微笑,这样的生活应该算是一种幸福吧!

吃过晚饭,包惜弱微笑着把杨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