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康的幸福生活-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王殿下给彭四海的任务就是用摄心术趁机控制住李师儿,这是他的一步险棋。

杨康自从在南宋知道李师儿向丐帮泄露了他的行踪时就打算对付这位皇太后了,回到中都城后又遭受了诸多为难,李师儿的连番动作逼迫他最终离开了中都城,这种仇怨英王殿下如何能忍。

在离开中都城之前,他把彭四海从开封府叫到了中都城,开始安排之后的事情,于是丐帮长老彭四海在粮食行偶遇了金国的皇太后,用摄魂术让皇太后沉沉睡去,声称能治疗皇太后的顽疾。

一来二往,李师儿对彭四海信任有加,时常以医治头疼为由和彭四海会面,不过杨康只是让彭四海控制住李师儿,并没有让他和皇太后发生暧昧关系,可彭长老是什么人,看着这位千娇百媚的皇太后如何不动心,光是李师儿皇太后的身份就能引起男人的兴趣了。

彭四海一个没把持住,就和李师儿发生了关系,而且欲罢不能,这样一来他只能站在杨康一边了,因为如果这件事被完颜洪烈知道的话,他会被千刀万剐的。

这些天彭四海一直胆战心惊,接到杨康的密信后才长长的出了口气,只要事情能够成功,完颜洪烈就会成为过去,他和那位皇太后还可以继续双宿双栖。

李师儿不是傻瓜,她对每次治疗后心身的感受很清楚,那是男女欢爱之后的感觉,但她深宫寂寞,又是久旷之身,对于彭长老的做法也就听之任之了,这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而且金国皇太后每次出宫都会召见彭长老,为了怕完颜洪烈发现,还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她只以为这是男女偷情而已,并不知道这是杨康的白衣天使计划。

得到满足的李师儿回到宫中,看望了容妃和那个叫完颜绪的小皇子,然后回到自己的宫中,拿起情郎彭长老送的茶叶,让宫人烹茶,喝着醉人的浓茶,心情舒畅的皇太后连心都要醉了。

彭四海会不时的送一些药物或者茶点给李师儿,名义上是辅助治疗,这些药物和茶点经过太医院的检查后没有问题,李师儿不仅自己用,还会给完颜洪烈或者宫中其他的人用,这是她下意识的行为,却不知道这其实是彭四海指使她做的。

在取得李师儿的信任后,彭四海便慢慢的开始控制李师儿,不仅是行动上,还有心灵上,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这就是所谓的白衣天使计划,在杨康看来这是一个长期的控制计划,他和完颜洪烈的关系在三到五年内不会有变化,可没想到耶律楚材突然出招,让英王殿下措不及防,只好提前启动了这个计划。

第四章 有关于幸福

金天定二年,冬至前十日,杨康接到了完颜洪烈的圣旨,宣英王殿下回京参加冬至日的祭天大典,因为新皇子的出生,此次的祭天大典格外的隆重,不仅是杨康,被分封到各地的闲散王爷都要进京,这是一次皇室宗亲的大聚会。

然而杨康还是从中看出了一些端倪,荣王完颜洪熙并没有奉旨入京,三王爷接到的旨意是固守京兆府,防备蒙古大军的突袭,这个理由说得过去,军机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荣王身上责任重大,自然不便离开长安城,可英王殿下却从中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荣王完颜洪熙和杨康关系密切,可以说共同经历过生死,彼此信得过,即便全天下人都说杨康不是金国的皇室血脉,三王爷也是相信的,长安城在完颜洪熙的强势下是最先禁止《金钗缘》这出戏的。

此时三王爷完颜洪熙看着这个侄子,眼中露出担忧的神色,他觉得自从老六当上皇帝之后变了很多,更加威严了,猜忌心也更重了,皇太后和大宗正府把持着朝廷,即便是他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恐说错了话。

“三王叔,莫要担忧。”杨康笑着安慰道,“此去京中,侄儿自请削去爵位,进入宗府静修,可保一世安康,想来当初给侄儿起的名讳便已预示了今日,阿康,阿康,可不就是一世安康么?”

听着这些略带苦涩的言语,完颜洪熙不由得想起很多年前的往事,那日中都城赵王府内人来人来,热闹非凡,朝中大臣和皇室宗亲到赵王府恭喜六王爷喜得贵子,父皇还送了一块玉佩给刚出生的小婴儿做贺,当时自己还夸赞完颜康这个名字起得好,他记得那时老六是这样说的。

“三哥取笑了,我只希望这孩子能够一生安康。”

言犹在耳,一晃十一年过去了,那个在襁褓中的小婴儿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少年郎,却想不到一语成谶,这个孩子如今要落到如此的下场。

三王爷知道侄子的选择是眼下最稳妥的法子,不管那位皇帝是不是有了猜疑,作为臣子要首先表明自己的立场,自请削爵,进入宗府,这样表明没有对皇权的觊觎之心,若是还不能得到皇帝的谅解,那只能以死明志了。

这便是古代的皇权至上,君臣之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没有道理可讲。

“即使进入宗府也莫要消沉,王叔会帮你说话,想来你父皇总有明白过来的一天。”完颜洪熙宽慰道。

此时是深冬时节,蒙古人刚刚占领西夏,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突袭京兆府,但完颜洪烈还是下旨让他不能擅离,三王爷心中就有了不好的预感,这才赶过来和侄子商议对策,听到侄子打算进入宗府自囚,他暗暗松了口气,至少人还活着不是么?

只要人还活着就好,三王爷完颜洪熙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

送走了完颜洪熙,杨康不用再强装笑颜,他可不想什么自囚,他和大宗正府的关系极其恶劣,进去之后肯定会被诸多刁难,与其受那种窝囊气,不如自己当家作主来的自在,既然你要动手了,那也别怪我不客气了。

“康”字还有另外的解释,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英王殿下要走的是康庄大道。

金国皇帝完颜洪烈的确是打算动手了,不过为了不引起太多非议,他想要缓缓图之,毕竟在新皇子刚刚出生的时候杀掉一个没有过错的皇子不太合适。

他知道老三和阿康的关系好,若是让完颜洪熙去抓阿康,那很可能什么都抓不到,老三还可能会协助阿康逃跑,只有把阿康调到中都城,找个理由让宗府圈禁起来,等到一两年之后让他病逝即可。

金国皇帝知道阿康身边有不少的武林高手,不过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从阿康进入中都城的那一刻起便不会再有自由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双方都认为自己做好了准备,一切在这个冬天的中都城就会揭晓。

既然要去中都城,杨康首先要把长安城的事情安排好,那就是包惜弱和穆念慈,在英王殿下的维护下,包惜弱甚至不知道坊间流传着一出以她为主角的杂剧,杨康下了严令,英王府内,谁敢泄露半句便是死罪,在包惜弱出府的时候,穆念慈会提前把要去的地方告诉杨康,杨康派人把那里的闲杂人等清扫干净,作为一个王爷,这点特权还是有的。

他在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这个女人的幸福生活,这远比他的幸福要重要的多。

若是他身陷中都城,完颜洪烈一定不会放过包惜弱,或许会派兵把包惜弱带走,他不希望在自己离开期间包惜弱受到什么惊吓,托付给荣王完颜洪熙不是一个好选择,在皇命面前,荣王也不好阻挠。

英王殿下思来想去,在京兆府的范围内,只有一个地方最适合包惜弱藏身,那便是终南山上的古墓,于是在杨康和穆念慈的劝说下,包惜弱答应到终南山的重阳宫祈福,这种说法是给那些周围的密探听的,主要是羽林军副统领汤祖德。

汤祖德自从来到长安城后一直安分守己,只是每天都要把英王府发生的大事小情汇报给完颜洪烈,这就是他一天的工作,轻松而惬意,不过最近有关英王殿下的传闻让汤祖德有些惊心。

英王殿下可能不是皇上的亲生儿子,怪不得皇上让他来英王府做探子呢,汤祖德如此想着,正在这时,他接到英王殿下的吩咐,那位曾经的皇后娘娘要去重阳宫祈福,让他一路护送,这本就是他的职责,推脱不得。

在杨康和穆念慈的陪同下,包惜弱和英王府的一众仆人朝着终南山重阳宫进发。

来到重阳宫,掌教尹志平出面相迎,这是杨康和尹志平自从上次宋道安葬礼之后的第二次见面,在英王殿下看来,这位来自山东莱州的少年已经隐然有了一派掌教的风范,成长的速度可谓极快。

全真教消息灵通,尹志平知道英王殿下面临的麻烦,他在猜测着这位王爷的来意,是要借助全真教的势力么?如果真是这样,他会毫不客气的拒绝,在金国皇帝和这位王爷之间他肯定会选择那位皇帝,否则就是对全真教的不负责任。

在尹志平看来,这位王爷怕是已经穷途末路了,全真教是他最后的避难所,然而杨康一点都没有表露出借助全真教的意思,也没有躲在重阳宫避难的打算,在祈福之后,杨康和穆念慈来到了重阳宫的后山,那里是古墓的所在地。

又是漫长的等待,最终孙婆婆还是出来了,这位面冷心热的妇人很难狠下心来拒绝旁人的请求,杨康就把他当前的处境一五一十毫无隐瞒的说了出来。

“我此去中都,怕是再也回不来了。”杨康如此说道。

这不是假话,他虽然做足了准备,想要放手一搏,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间哪怕出现稍微一点的意外他都会死在中都城内,此刻说来心中凄然,有点临终托付的意味。

“我死不足惜,只希望娘亲能够无恙,恳请婆婆收留,若是一月后我还没有归来,便是……”杨康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还请婆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多多照顾娘亲,阿康在这里拜谢了。”

杨康说完,拉着穆念慈一起跪在了地上,这一跪让孙婆婆动容。

所谓男儿膝下有黄金,在这个时代,男人跪天跪地跪父母,向陌生人跪拜便是至高的大礼,孙婆婆拉起了杨康和穆念慈,答应了杨康的请求,不过是收留一个弱质女子,虽然孙婆婆知道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但她还是答应了下来。

杨康看着包惜弱和穆念慈走入古墓才放下心来,他骗包惜弱古墓派是一个女子门派,在这里可以学一些女子的养生调养之道,这话也没有说错,古墓派的武功的确有养生的作用,不说可以永葆青春,至少可以延缓衰老。

若是一个月后他还没回来,穆念慈会带着包惜弱到蒙古去找杨铁心,至于以后的事情,那时他应该已经死了,也管不到了,穆念慈是想跟着他去中都城的,但被杨康用保护包惜弱的安危为由挡下了。

因为他知道此去中都城危险重重,而且会发生极其残酷和肮脏的事情,他不想穆念慈看到他黑暗的那一面,就让一切的罪恶都由他一个人来承担吧。

英王殿下放下了心头的包袱,大踏步的走下了终南山,他吩咐在山下小镇的汤祖德留下来保护包惜弱,因为包惜弱要在山上静修,重阳宫中原本便有给清静散人孙不二准备的住处,那里成了包惜弱的临时清修地,穆念慈会在那里做做样子,掩人耳目。

如此一来,英王府就摆脱了汤祖德的监视,可以做一些想做的事情了,杨康还把钱青健留了下来,目的是监视汤祖德,若是一个月后他没有回来,英王殿下吩咐钱青健即刻除掉汤祖德。

一个月,这是杨康给自己的期限,是成是败,是王是寇,就看接下来在中都城的一个月了,他这次去中都城只准备带着梅超风,然而让英王殿下没想到的是当他回到长安城的时候,在英王府看到了东邪黄药师。

第五章 给予彼此的温暖

杨康见到黄药师的时候,东邪正在和娄师道下棋,梅超风在一旁侍立着,看到英王殿下到来,娄师道赶忙起身行礼,黄药师却一直看着棋盘,一点理会他的意思都没有,对此英王殿下也没有法子,谁让人家是绝世高手呢。

他让娄师道继续下棋,自己站在一边看着,等待着棋局的结束。

这个时代的皇室教育非常全面,要求皇室子弟通五经贯六艺,除了这些之外,对其他风雅的事物也要有所涉猎,即便不精通,至少要了解一个大概,金国皇室一直在推行汉化,对此尤为看重。

南宋的皇帝在治国上建树不大,但却都是合格的艺术家,这就是皇室优质教育的结果,杨康同样接受了类似的教育,不过他的兴趣不在这方面,对于下棋只是略懂,想想看段誉精通棋艺却破不了珍珑棋局,而虚竹什么都不懂随手一下就破了棋局,可见学会下棋没有多大的用处。

当然这只是杨康偷懒的理由,围棋太过复杂,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是智者的游戏,不为他所喜,他比较喜欢象棋,在有限的规则内如何用最少的步骤杀死对方才是他的最爱,直接和暴力。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杨康成不了谋臣,或许能成为一方的统帅,甚至是皇帝。

一局结束,娄师道以一目之差惜败于黄药师,双方在友好的氛围中结束了棋局,杨康和黄药师来到了书房,梅超风守在门外。

“你弄个摩尼教的人在身边做什么?”黄药师开口问道。

“他愿意跟着就跟着吧,总比躲在暗处算计我要好。”杨康如此说道。

是的,英王殿下已经知道了娄师道的身份,他刚开始或许会得意洋洋的以为是穿越者光环发挥了作用,有小弟心甘情愿的投效,不过这个小弟太过忠心就引起了他的猜忌,毕竟杨康只有十一岁,即便顶着一个英王殿下的头衔,可除了钱青健那种脑子不好使的,谁会真的无缘无故的对他忠心耿耿呢。

杨康仔细的观察了娄师道的生活习惯,这个幕僚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吃饭的时候以素食为主,对荤菜有厌恶情绪,说话时那种平等的语气,对穷苦人的同情等等,结合娄师道刚好出现在西夏的西平府,这让英王殿下大胆的猜测此人是明教之人,而且和曲非烟有着极大的关系。

娄师道不知道杨康从这些细节上猜出了他的身份,毕竟摩尼教已经从中原消失了百年之久,即便是西夏一品堂的慕容烟对摩尼教也了解不多,更别说是这些生活细节了,他没想到一个金国的皇子会对此了若指掌。

杨康是从后世的小说中了解到的,这是作为穿越者的福利。

黄药师博览群书,对摩尼教并不陌生,特别是曲非烟的到来,让他又去了解了一下摩尼教,深怕这位徒孙女进入邪教之中,东邪从娄师道身上看到了和曲非烟身上类似的东西,那就是宗教对人的影响,这种影响潜移默化,很难改变。

黄药师听杨康知道娄师道的身份,便没有再纠缠于这个问题,而是直截了当的问起了当前的境况。

“你的身世自己清楚了吧?”东邪直接说道。

杨康点了点头,这件事早已传遍天下,民间议论纷纷,聪明人之间不需要互相打哑谜,再来一番痛哭流涕,认祖归宗的戏码,此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他们两个都没有那个闲心做戏。

“那你有什么打算?”东邪沉声问道,“七公的意思是让我带你离开,找个地方隐姓埋名的安度一生。”

北丐真是义气!

杨康感慨着,可惜那不是他的选择,英王殿下在心中权衡着利弊,想着是不是要把黄药师拉入他的计划之中,梅超风他可以绝对信任,但黄药师就隔了一层,绝世高手可以成事,可一旦失控就会坏事,特别是以性格怪异著称的东邪,若是计划进行到一半,这位老大不想干了,那杨康还不得哭死啊。

不过一个绝世高手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这个计划的成功率,何况还是以智谋见长的东邪,在利弊之间,英王殿下最终选择冒险一次,他要把黄药师拉入他的计划,并且成为执行这个计划的人。

“我想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