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康的幸福生活-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康不知道在西平府的某个院落里,有个女孩正在想着如何杀掉他为父报仇,他正在和梅超风参观这座规模宏大的灵安寺。

好吧,是他在参观,梅超风是看不到的,只是负责保护他的安全。

英王殿下没有李承祯那么忧心忡忡,他对刺杀李遵顼不抱什么希望,只当是来游览一番域外风光了,西夏和金国一样都是逐步被汉化的国家,虽然西夏有自己的文字和民族服饰,但平常交流用的是中原官话。

除了建筑上有些特异之外,杨康觉得这里和中都城或者临安城的差别并不太大。

他曾在开封的大相国寺和登封的少林寺居住过,研究过寺庙内的经文,还曾经有所感悟,他想看看西夏的佛经和中原的有没有不同,于是便来到了灵安寺的藏经阁。

刚刚登上藏经阁的楼梯,梅超风突然拦在了他的前面,神色戒备起来。

“怎么了?”杨康担心道。

“有高手在暗中窥伺。”梅超风难得的解释了一句。

杨康沿着楼梯慢慢的朝下退去,以梅超风如今的水平能被她称为高手的人不会很多,想不到这座灵安寺内竟然卧虎藏龙,难道逍遥派还有后人存在?

可逍遥派是道家门派,不会隐身在寺庙内,不过域外番僧中也有厉害的人物,比如出身大雪山大轮寺的吐蕃国师鸠摩智,或者是藏省密宗的金轮法王,都是一时的枭雄人物,可惜并不是这个时代。

在英王殿下的记忆中这个时代的西域除了欧阳锋便没有什么高手了,这样胡思乱想着,杨康和梅超风已经退出了藏经阁,此时梅超风才放松下来。

“和黄岛主比如何?”杨康询问道。

“不知道。”梅超风简单的答道。

这个回答很巧妙,梅超风尊重黄药师,不能说这个高手比黄药师强,但此人的功力应该不逊于黄药师,甚至是比黄药师高,所以她只能说不知道。

杨康倒吸了一口冷气,这都是什么世界啊,绝世高手这种稀有生物出现的也太频繁了吧,咱们惹不起还躲不起么,他和梅超风朝着另外的方向走去。

在藏经阁的窗户边,出现了一位老僧,这老僧看着杨康的背影,心中也在感慨。

想不到这个孩子还奇迹般的活着!

这老僧正是在少林寺呆了数年的图书管理员,《九阳真经》的创造者,他在杨康身上实验失败后离开了少林寺,辗转来到了西夏灵安寺,作为西平府最大的寺庙,灵安寺的经书是最全的,老僧继续着图书管理员的工作。

他看到杨康后心神震动,便动了气机,惊动了梅超风。

西平府的药材行内,女孩曲非烟陷入了沉思,她从师傅那里知道杀死爹爹的仇人应该是金国的皇族,想要报仇很是困难,但她想着只要自己努力练功,终有一日可以手刃仇敌,不过要先知道仇人的身份。

她不知道那仇人为什么来西夏,但机不可失,她要去查清楚仇人的底细,即便此时报不了仇,十年之后一定可以。

女孩暗暗下定了决心,她收拾行装,继续扮成小和尚的模样,出了药材行,朝着灵安寺走去。

曲非烟进入灵安寺,开始打听晌午看到的那伙人,杨康一行人的体貌特征她记得清楚,加之她小和尚的打扮,很快便从其他和尚那里知道杨康他们所住的客房位置。

女孩悄悄的潜伏到客房周边,她这三年来在光明顶上刻苦练功,尤其在轻功上最为出色,疯大师折一根树枝便敢往长江的江心救人,可见轻功造诣之深,而这身本事都传给了曲非烟。

此时杨康和梅超风并没有在房间内,西夏王子李承祯和手下正在商议如何把李遵顼引出宫殿,伺机刺杀,他们没想到正有人在墙角偷听。

曲非烟听到这伙人竟然是想刺杀西夏皇帝,不由得长大了嘴巴,她知道师傅这次来西平府的目的,想不到和这伙人不谋而合。

女孩心中不停的挣扎着,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师傅呢?若是凭借明教的势力想要杀掉西夏皇帝肯定会损失惨重,若是能和这伙人联手的话机会或许会大很多,而且这是一个接近敌人的好机会。

只有了解敌人才能更好的对付敌人。

曲非烟想到此处,决定把这件事告诉师傅,让师傅和这些人来谈,这样就能知道那个仇人的身份,以后才好寻仇。

正当她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杨康和梅超风走了回来,她和杨康再次交错而过。

英王殿下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小和尚,这是他一天内第二次看到这个小和尚,总感觉怪怪的,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转身回到了房间。

曲非烟回到药材行,把她偷听到的内容告诉了疯大师,疯大师看着这个弟子,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小曲儿,你为何要去偷听这些人呢?”疯大师疑问道。

“师傅……”女孩犹豫了一下,才下定决心说道,“其中一人是徒儿的杀父仇人。”

“你认定了?”疯大师凝重道。

“徒儿绝不会看错,那人的脸长的很漂亮。”曲非烟点头道。

杨康不知道他的容貌出卖了他,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他是偶像派呢。

疯大师从曲非烟偷听来的消息中推断出这应该是大金国策划的一次刺杀行动,只要杀掉西夏皇帝李遵顼,扶持其他人做皇帝,金国就可以和西夏结成同盟,共同抵抗蒙古,问题是明教要不要参与其中呢?

第三章 明教现身

灵安寺内,杨康看着西夏王子李承祯拟定的计划,这位王子想收买一些西夏国的大臣,让这些大臣上书给皇帝,值此蒙古入侵之际,皇帝要为国祈福,让上天保佑西夏国国运昌隆,而祈福的地点便是灵安寺。

若是西夏皇帝李遵顼前来灵安寺,这里是寺庙,皇帝不可能带上太多的禁军,身边只有几个高手护卫,这就增加了刺杀成功的可能姓,而且寺庙比皇宫内更加容易藏匿,即便不成功,也可以随时逃离。

这份计划看起来可行,不过一切的假设都是建立在李遵顼会来灵安寺的基础上,若是这位皇帝不来呢?

杨康没有提出这种疑问,反而积极的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反正都是李承祯在艹作,他只是负责在一旁看着而已,至于成败和他的关系不大,他也没有告诉李承祯其实灵安寺内还隐藏着一位超级高手。

英王殿下小看了西夏崇佛的力度,无论是南宋还是金国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道家和佛家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然而在西夏佛家和儒家是并驾齐驱的,佛家的上层高僧可以直接参与到西夏国的政务之中。

西夏是首个出现“帝师”这一宗教制度的国家,帝师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宗教领袖,在地位上比国师要高,在西夏皇室中具有极大的话语权,无论是皇帝还是妃子都需要接受帝师的灌顶,帝师及其门徒拥有诸多特权,甚至可以买卖朝廷的官职,可见其权利之大。

后来的元朝继承了这一宗教制度,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拜藏省高僧八思巴为帝师,大宝法王,赐玉印,称“皇天之下,一人之上”,意思是比皇帝还要神圣,在寺庙内皇帝的诏令和帝师的法旨具有同等的地位,由此便可看出帝师在国家中地位的尊崇。

李承祯是西夏王子,自然知道佛教在西夏皇室中的巨大影响力,他通过大臣上书和灵安寺内僧侣的请愿来迫使皇帝李遵顼前来灵安寺为国家祈福,这是计划的第一步,他对这一步很有信心,因为在遭遇国家大变之时皇帝在寺庙中祈福是西夏国的传统。

然而他对如何刺杀李遵顼没有什么把握,李承祯不是武林高手,只能算得上弓马娴熟而已,作为曾经的西夏皇子,日常学习的是如何治理国家,而不是江湖争斗,也只有像杨康这样的穿越者才会对武功如此的痴迷,从而犯下无数的错误。

人手不足是李承祯面临的最大难题,刺杀西夏皇帝不是儿戏,他不敢去招募那些江湖死士,一旦走漏风声就会死无葬身之地,看来只能凭着他们这几个人碰碰运气了。

正在此时,一个老和尚找上门来,来人是明教的护教法王疯大师。

疯大师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和这些人接触风险和机遇并存,明教因为教义的原因一直不被朝廷所容,因为明教宣传的口号会动摇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便铲除明教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封建时代提倡财富共享的朴素无产阶级理念完全是作死的行为。

但有矛盾不见得不能合作,关键是看彼此有没有共同的利益,在这件事上双方的目标一致,杀掉西夏皇帝李遵顼之后都能得到好处,这便是合作的基础了。

何况疯大师也想探明这伙人的底细,特别是那位金国的王爷,他打算在这件事结束之后顺手除掉这位王爷为徒弟报仇,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李承祯对明教有所耳闻,若他还是西夏皇子,对这种妖言祸乱民心的贼首肯定会杀一儆百,绝不姑息,但如今他只是一个在逃犯,需要人手来完成夺取皇权的计划,明教来的非常及时。

而且这个老和尚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即便立即出手杀掉这个老和尚,也难保其他明教中人不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那他们只能逃离西平府了。

在这种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情况下,李承祯答应和明教合作,他也想知道明教在西夏国到底有多大的势力,一旦他坐上皇位,对这种非法的宗教组织肯定是要严厉取缔的,当然眼下双方还是盟友。

于是,在两方面各怀鬼胎的情况下一个脆弱的联盟就此形成了。

杨康对于明教很有兴趣,他的武学热情又被点燃了起来,毕竟光明顶上有乾坤大挪移和圣火令,想想看,百年之后,明教信徒遍布天下,明教取代全真教成为第一个大派,最终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

这说明明教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宗教。

不过英王殿下并没有鲁莽行事,他还不清楚明教目前的实力如何,既然已经接触上了,也不必急于一时,若是引起明教的警觉就不好了。

虽然明教的一众高手被黄裳给打残了,但那已经是九十年前的事情了,这么多年过去,明教也该培养出新的高手了,就以面前的这个老和尚为例,杨康觉得应该和梅超风不相上下,以此推论,此时明教的教主即便没有五绝的水平,也和周伯通相差不多。

这群高手隐匿在光明顶上,欧阳锋也没有去找他们麻烦,杨康猜想或许西毒也有些忌惮吧。

疯大师达到了目的,他知道那位金国的王爷叫做完颜康,是金国当今皇帝完颜洪烈的长子,被封为英王,这就足够了,不过这位英王殿下身边的瞎眼女人是个高手,至少疯大师没有把握,报仇的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

事情定下以后,李承祯开始联络收买一些官员和寺庙内的僧人,无数的奏章被送到了西夏皇帝李遵顼的桌案前,这位一直在宫殿内享乐的皇帝起初并没有在意,但随着为国祈福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也无法置之不理。

明教利用自己在民间发展出来的势力组织底层民众请愿,以此来壮大声势,从西平府周边传来的消息也给李遵顼不小的压力。

反正不过是到寺庙内祈福罢了,最多是斋戒几日,无法再享乐了,皇帝李遵顼如此想着,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西夏光定五年的夏秋之交,西夏皇帝李遵顼要来灵安寺为国祈福了。

第四章 刺王杀驾

西夏皇帝李遵顼已有五十多岁,他少年时勤奋好学,曾经考取过西夏的科举状元,随后一路仕途通畅,统领着西夏的军事,大权在握,最终发动宫廷政变取得了皇位,成为西夏国第八任皇帝。

从这份辉煌的简历中或许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枭雄人物,其实不然,和这一时期的所有西夏皇帝一样,他也是一个昏庸之辈,此时的西夏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即便没有蒙古的入侵,也撑不了多久了。

李遵顼住进了灵安寺,却没有沐浴斋戒,而是继续和妃嫔们玩乐,这些妃嫔是穿着男装混进来的,寺庙的僧侣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理会,反正每次祈福之后,皇帝会封赏大量的财物和土地给寺庙。

这是寺庙敛财的手段。

李遵顼的身体早已被酒色掏空,看起来和普通的老人差不多,自从当上皇帝后他便离不开这种骄奢银逸的生活了,而且在禅房中让他格外的兴奋,这比在皇宫中更有情趣,他觉得应该在皇宫中建一座寺庙供他和妃嫔们作乐。

在禅房外边的院子里,除了两百名禁军之外,还有六位西夏一品堂的高手,这些高手来自西夏武林,其中还有两位佛门僧人。

曲非烟装扮成小和尚的模样从院落旁经过,记下这六人的体貌特征以及禁军巡视的方位,她没办法进入院子,分不清西夏皇帝到底住在哪一个房间,不过没关系,梅超风可以通过倾听来判断出李遵顼的大致方位。

李承祯和明教的人聚在一起把各自得到的消息汇总到一起,描绘出李遵顼在寺内的住处,结合灵安寺的地形,制定出进攻和撤退的路线。

由于皇帝要在灵安寺内祈福,寺内所有的香客都被赶了出去,他们此刻是在明教的据点内,可以想见,这件事无论成败,这间药材行都要关门歇业一阵子了。

杨康装出认真听的模样,然而他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个小和尚身上,他总觉得这个小和尚的态度怪怪的,似乎是以前认识他一样。

三年前,他和曲非烟在一起总共只有半天的时间,对她的印象早已模糊,而此时的曲非烟模样有些改变,即便是钱青健在这里也不一定能认得出来。

英王殿下摇了摇头,只能用自己的魅力连小和尚都无法阻挡来解释这种怪异的感觉。

明教为了这次的行动抽调了数十名好手,这是明教在西平府附近所有的力量了,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其中一个叫方光明的少年引起了杨康的注意,不仅因为这个名字很好玩,还因为这少年姓方,方腊的方。

而那个老和尚被称为疯大师,明显只是一个绰号,据说俗家姓名早已忘记,手中握着一根铁制的禅杖,杨康估摸这根禅杖至少有五六十斤以上,这老和尚不仅轻功了得,力气也是不小。

这位疯大师是当年方腊手下护国国师宝光如来邓元觉的徒孙辈,宝光如来邓元觉有万夫不当之勇,曾经和花和尚鲁智深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败,后来行者武松上前助阵,鲁智深和武松联手才杀退了邓元觉。

由此可见邓元觉的厉害之处,一套疯魔杖法威震武林,和方腊手下的石包、厉天闰、司行方一起成为当时摩尼教的四大护教法王。

疯大师的绰号便是由此而来,疯魔杖法在他手中使将起来比邓元觉毫不逊色。

最后一位便是疯大师的弟子,那个奇怪的小和尚,杨康没有打听出小和尚的底细,似乎明教中人也不清楚,或者是知道但不愿意透露。

李承祯没有杨康的好奇心,他把全部心神都放在了这次行动上,这关系到他能否夺回皇权的关键,只要杀掉李遵顼,他再联络以前他父皇李安全的旧部,在西平府起事,登基称帝,那时在中兴府的现任皇太子李德任正和蒙古大军作战,根本无暇顾及他,这就是他的机会。

他和李德任算是堂兄弟的关系,但在皇权面前,即便是亲生父子也没有情面可讲,何况他还有金国的支持,这位英王殿下做事虽然不靠谱,但的确是代表着大金国的,这是他离皇位最近的一次,绝不容有失。

众人商议已定,各自休息,等着晚上的行动。

作为金国的王爷,杨康是不用参与这种危险行动的,梅超风也只是过去做做样子,杨康叮嘱过梅超风,一旦遇到危险,走为上策。

用过晚饭后,李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