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康的幸福生活-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典范。

这是杨康可以在完颜洪裕的全城大搜捕中躲过三天的原因所在,然而随着粮车的暴露,粮食行被牵涉其中,军士冲进了粮食行,对老板进行严刑拷打,想要从他口中挖出赵王府小王爷和李师儿的消息。

当时李师儿正躲在粮食行地下的密室里,她虽然生着病,但头脑还是清醒的,对上面的审讯听着一清二楚,那粮食行的老板倒是硬气的很,任凭各种刑具加身,只是咬紧牙关,宁死也不透漏李师儿的藏身之处。

想着自己的孙儿无情的把她抛弃,而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却宁死维护,元妃李师儿不由得流下了两行清泪,在她最孤苦无助的时候,手握大权的儿子不在身边,孙儿又逃之夭夭,这是何等悲惨的遭遇。

或许是生病的人都容易动感情,在那一刻她下定了决心,若是有一天她可以重新恢复往日的荣耀,必善待这个粮食行的老板,虽然后来还是被军士搜了出来,但李师儿的这个决心却没有变。

等到完颜洪烈登基,她成为尊贵的皇太后,李师儿想给那个粮食行的老板加官晋爵,封妻荫子,不过却被那老板婉拒了,他是丐帮净衣派的人,能够混入金国的上层社会自然是一件好事,可他有自知之明,他不适合在官场厮混,何况若是被发现那便是死路一条。

这种表现让李师儿不由得高看一眼,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真乃忠义之士。

即便李师儿后来从金国情报部门那里知道这人是丐帮中人,她还是尽力维护,不让那些官差动粮食行分毫,只用一个有救驾之功便可以遮掩下其他罪责。

此次李师儿从宫人那里知道那个无情无义的孙儿要到南宋办一件大事,关系到南宋的安危,至于什么事情她不清楚,但她知道绝不能让杨康得逞。

李师儿一直力劝完颜洪烈纳妃,目的便是针对包惜弱和杨康,只要完颜洪烈还有其他子嗣,那么杨康只能成为一个备选,在此之前,她要削弱杨康的权势,不能让这个孙儿一步步的迈上太子的宝座。

然而李氏家族的成员被太子完颜洪裕屠杀的干干净净,她在宫外没有了援助,只能找丐帮中人出手了,国家大事她不管,但作为一个在深宫里成长的女人,玩弄后宫权谋才是她的长项,这便是她把消息传给丐帮的原因所在。

可见这世上的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要为以前所做的事情负责,金国小王爷完颜康也是如此,不过他没想到李师儿对他的恨意是如此之深,竟然不顾金国的大局了。

好在杨康对此一无所知,他舒服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便带着彭连虎开始在临安城闲逛起来,据说冬日的断桥残雪是极美的,他想观赏一番,所谓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大抵便是如此。

金国的使团还要在临安城逗留一阵子,和南宋朝廷签署一系列新的协议,这是完颜洪烈的意思,目的是进一步控制南宋的军力,防止南宋趁机发难,这和江北各地风起云涌的起义军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金国国内朝局的动荡,相继有山东益都的杨安儿聚众的红袄军,河北武清刘永昌聚众的飐军以及关中一带的豪强纷纷起兵,占据了各地的城镇,自立为王,给金国朝廷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若是这些起义军投降了南宋,造成的连锁效应是巨大的,于是完颜洪烈派出使团警告南宋朝廷若是敢于接收这些草莽豪强便要面临着金国大军的征讨,并让投降派丞相史弥远从中斡旋,保证金宋之间几年内不要发生战事。

完颜洪烈的策略是先集中精力镇压国内的起义军,同时控制南宋,离间蒙古,等到国内肃清之后便开始征伐漠北,他把南宋放到了最后,因为在他看来,南宋是最弱的一方,随时可以攻伐。

不提完颜洪烈的治国策略,杨康和彭连虎游玩了一天,洪七公便在后面跟了一天,这让北丐极其郁闷,但他又不放心其他人跟踪杨康。

杨康的所作所为洪七公非常清楚,这孩子是有前科的,几年前便跑到桃花岛偷《九阴真经》,半年前更是把传国玉玺从中都城偷了出来,这次来到临安城岂会空手而回,只是不知道这孩子是在故弄玄虚,还是已经到手。

洪七公和丐帮中人仔细研究过,那石盒中原本装着的怕是岳王爷留下来的《武穆遗书》,这部兵书是岳飞临终前写就的,被当时看守岳飞的狱卒隗顺带了出来,交由岳飞的后人保管。

二十几年后,宋孝宗继位,朝廷给岳飞平反,恢复了名誉,岳家后人便把《武穆遗书》献给朝廷,希望朝廷能够承袭岳飞的遗志,继续北伐抗金,然而南宋朝廷对此并不重视,并把《武穆遗书》深藏起来,不见天日,后被铁掌帮帮主上官剑南从临安城皇宫内盗走。

如此一来,北丐更要盯紧杨康了,金国若是得到了岳王爷的兵法还不如虎添翼,到时南宋江山危矣。

这场在临安城的跟踪游戏在持续的进行着。

远在山东莱州的尹府中,在这里安稳生活了一年多的周伯通突然消失无踪,尹志平找遍了莱州城都不见踪影,他知道这位师傅是位奇人,这一走怕是很难再相见了,想着师傅平日里的嘱咐,少年尹志平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打点行囊,朝着终南山全真教而去,他要去当道士了。

在荒山野岭之中,一个乱糟糟的老头胡乱的走着,口中还在反复的唱着一首歌谣。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一直疯疯傻傻的周伯通突然感到有什么对他很重要的东西不见了,他要去找回来,但他也不知道自己要找的是什么,于是他便离开了尹府,继续天涯流浪,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正在行走的方向是往湖南湘西去的,那里有一位曾经独居深宫的女子正在默默的等着他。

此时离他们第一次相见已经过去了十四年。

第五章 老顽固和小滑头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半个月后,金国使团离开了临安府,启程返回中都城。

杨康依旧作为随从同行,他已经开始想象着几天后在中都城的幸福生活了,年关将至,想必今年会大不一样,作为新皇登基的第一个年头,金国小王爷完颜康将会负担起更大的责任来,接受更多注视的目光,他要尽快适应自己身份的转变。

这个年关对他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事与愿违,当杨康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不是在驿馆内,而是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对面坐着的正是北丐洪七公,他不是自然醒来,而是被解开了穴道。

洪七公很无奈,他在临安城暗中跟踪了杨康半个月,发现这孩子什么正事都没干,每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好在没有做出什么调戏民女的事情来,只是到处找寻临安城的古迹和小吃,让北丐也跟着领略了一回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洪七公不相信杨康真的是在游玩,他认为这孩子一定是在寻找线索,或者是故弄玄虚扰乱其他人的视线,好去偷盗《武穆遗书》,于是他跟得愈发紧了。

可直到使节团离开临安府,踏上北归的路途,北丐还是没有发现杨康的破绽,也不知道这孩子有没有取得《武穆遗书》,对于一个绝世高手而言,让他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这孩子实在是太难以捉摸了。

虽然洪七公不确定《武穆遗书》有没有在杨康身上,可他不能冒险让杨康回到江北,一旦这个孩子回到中都城,那么《武穆遗书》很有可能落到金人的手中,这是他绝不愿意看到的,于是他便出手把杨康从驿馆中带了出来。

北丐下定决心,如果这孩子不把《武穆遗书》交出来,那就别想回中都城了。

“洪帮主,这是怎么回事?”杨康惊讶的问道。

他是真的惊讶了,金国小王爷在临安城玩的很尽兴,一直不知道洪七公在暗中跟着他,不过他有些心虚,心想莫非自己最近一不小心又得罪丐帮了?

“《武穆遗书》在那里?”洪七公单刀直入的问道。

《武穆遗书》?

杨康一下子懵了,丐帮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是穆念慈?他随即摇了摇头,这次出使的秘密任务他根本没有告诉穆念慈,而且使团的人也不清楚,只有完颜洪烈和他两个人知道,若是秘密泄露的话,只能是从宫里泄露出去的。

他即刻便想到了那位深宫中的皇太后,金国小王爷不由得在心里冷笑起来,看来那位名义上的奶奶真的决心和他作对到底了,他很清楚李师儿和那位粮食行老板之间的交往,丐帮从这个渠道获得消息并不奇怪。

杨康的迟疑加重了洪七公的怀疑,他愈发肯定《武穆遗书》就在杨康的身上。

“洪帮主,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这次来临安的确是为了《武穆遗书》,可我真的没找到。”杨康无奈道,“不信的话你可以搜搜看,我身上真的没有。”

洪七公相信杨康身上没有携带《武穆遗书》,因为他早已把杨康随身带的东西搜查了一遍,那是一大堆各式各样的临安风物。

杨康继承了后世外出旅游都要带当地土特产的优良传统,他是给包惜弱带的,作为临安府周边的人,包惜弱对家乡的东西格外喜欢。

可北丐不相信杨康没有找到《武穆遗书》这句话,他是亲眼看到杨康到皇宫里寻找《武穆遗书》的,虽然杨康并没有进入那个山洞。

“你在翠寒堂的水帘前为何没有进去?”

洪七公终于问出了这个困扰了他大半个月的问题,彭连虎其实也很想知道。

这一下杨康是真的惊了,原来他在临安城的一言一行都在洪七公的监控之下,而他却一无所觉,这实在是有些恐怖,这位洪帮主也太不讲道德了。

不过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不能说自己早就知道那盒子里什么都没有,也不能说自己怕水所以没敢进去,想要找个恰当的理由真的不容易。

杨康的再次迟疑让洪七公更加的肯定,绝不能放这孩子回金国。

“洪帮主,我真的没见到那本兵书。”杨康诚恳地说道。

“你交出《武穆遗书》我就放你走,否则你这位娇生惯养的小王爷就陪我老叫花子过一段流浪江湖的日子吧。”洪七公不为所动,打消了杨康的侥幸心理。

想想看,要从一位绝世高手的手里逃出来实在是太考验智商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金国小王爷傻眼了,自己到哪里去给洪七公弄一本《武穆遗书》啊,难道真的去铁掌峰偷么?

这都是什么世道,我已经改邪归正不想再偷东西了,你们这是在逼我犯罪啊!

杨康在心中郁闷的想着,然而他转念一想,若是有洪七公这个绝世高手保驾护航,加上丐帮的强大实力,到铁掌峰去和裘千仞碰一碰也未尝不可,不仅可以借机逃出洪七公的魔掌,还有可能得到《武穆遗书》。

想到此处,他又高兴起来,这可是你逼我的,我其实想做个好人。

“洪帮主,《武穆遗书》的确不在我的身上,不过我可以带你去取。”杨康故作无奈地说道。

“呵呵,早该如此。”洪七公以为杨康服软了,便高兴的说道,“那咱们这就去取吧。”

“这个不急,我得到可靠的线索,《武穆遗书》早已被高手从皇宫中盗走了,洪帮主从水帘后取出的那个盒子应该是空的吧?盒子中连个夹层都没有。”杨康叙说道,“据我推算,兵书应该在湘西一地,具体的方位要到当地才能知晓。”

洪七公看杨康说的头头是道,那个石盒他研究了半天,最后用内力把石盒掰成数块,还是没有任何发现,反正杨康就在他的手中,北丐也不怕这孩子耍出什么花样来,便应允了杨康。

在此之前,杨康请丐帮弟子通知彭连虎,让那位强盗头子回中都城报信,便说他一切安好,只是这个年怕是不能在家里过了。

就这样,一个老顽固和一个小滑头动身踏上了去往湖南湘西的路途。

第六章 铁掌帮

南宋时期,全国的领地共划分为十五路,湘西地区统属于荆州湖北路的辰州和澧州,下辖常德、桃源、沅陵诸县,此地并未遭受战火侵袭,百姓倒也安居乐业,城镇里一片繁荣景象。

一路上,洪七公让杨康脱掉一身锦袍,装扮成叫花子模样,跟着他四处乞讨为生,想让这位金国小王爷感受一下民间疾苦。

虽说全真七子已然不在人世,但当初在玉门关的那个协议仍旧奏效,黄药师或许不会理会,不过洪七公却觉得可行。

此时完颜洪烈已经做了皇帝,或许十几年后这个孩子也会成为金国的皇帝,到时把他的身世相告,作为一个汉人,希望他能颠覆金国的皇权,和南宋达成和解,让汉人不再受金人的奴役。

这便是北丐洪七公的打算。

不过在此之前,要确保这孩子能够顺利的登上皇位,还要确保他能够成为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而且丐帮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在杨康身边有穆念慈,还意外的和皇宫里的皇太后李师儿搭上了关系。

如此宫里宫外都有眼线,离大事可成不远矣。

杨康原本对丐帮的态度就有所怀疑,丐帮长老彭四海在开封府的时候透露了一些细节,此刻看洪七公的举动大有培养他的意思,这让杨康不由得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难道丘处机在临死前送给黄药师和洪七公的信中把他的身世给透露了出去,然后洪七公想用他来推翻金国?

这个猜想和事实的真相差不多,金国小王爷想不到自己又碰上了如此狗血的剧情。

难道洪七公就没想过推翻金国对我有什么好处么?难道南宋会让我来当皇帝?还是说我成为民族英雄之后便功成身退就此隐居起来,可即便我隐居起来,南宋的皇帝会放心我的存在么?谁能保证他不会因为害怕我可能威胁到他的皇位从而派人秘密的除掉我?再说被灭掉的金人绝对会拼死找我报仇啊!

在野史中还说乾隆皇帝是浙江海宁陈世倌的儿子呢,可也没见乾隆把清朝给灭掉,可见这些江湖人物的谋算是多么的不靠谱。

当然杨康只是在心里腹诽,现阶段丐帮若是能够成为他的助力自然是好事,何况两年后他还需要洪七公到终南山重阳宫去做个见证,他和宋道安的事情总是要解决的。

于是,一路上杨康尽力和洪七公打好关系,即便装扮成乞丐也毫无怨言,不过乞丐和乞丐也是有分别的,杨康这样的乞丐属于乞丐中的偶像派,光是凭着他的那张脸,只要到那些富家女子面前一站,连话都不用说,铜钱银子便收了满满一碗。

有些贵妇人直接就想把杨康带回家养着,这让金国小王爷浑身打颤,仓皇而逃。

洪七公对此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有一副好皮囊真是占尽便宜,他这种实力派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两个人就这样走走停停,经过桃源县,进入泸溪县境内,此时已到了深冬时节,接连几日都下起了大雪,一大一小两个乞丐在漫天风雪之中行走着,恍若一副水墨画卷一般。

杨康并没有浪费和洪七公相处的时光,这种绝世高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便问出了平日里练功的种种疑惑,洪七公不是梅超风,他对武学的理解非常深刻,也愿意提点一下这位丐帮重点培养的种子选手。

只是培养杨康是一回事,《武穆遗书》又是另一回事,至少眼下不能让这本兵书落入完颜洪烈之手,否则若是让金国继续壮大下去,日后想要颠覆便更加困难了。

杨康在少林寺接受过藏经阁图书管理员的指导,不过那不是面对面的指导,而是采用了一问一答的书面形式,中间隔了一层,有些问题就不是那么清晰。

此次洪七公讲解的更加细致,不清楚的地方立刻便可以比划出来,让杨康受益匪浅,也明白了绝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