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杨柳细腰-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芯儿点了点头,“原来是甜美人。”
  祝芷甜看着不远处站着的赵芯儿,心里头嫉恨极了。
  她在太子府举步维艰,苦苦坚持了下来,为的便是有朝一日太子继承大统,她被封了妃嫔,狠狠的将先前那些看不起她的人踩在脚下,尤其是赵芯儿那个小贱人。
  没曾想,袁子琰那个莽夫竟被封了摄政王。
  她这个美人,比起摄政王妃来,简直不够看的。
  这叫祝芷甜怎么能甘心。
  叫她最恨的是,偏生,她要靠着赵芯儿这个小狐狸精,才能重新得到圣上的宠爱。
  祝芷甜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嫉妒,朝着她露出个笑容来,“芯姐姐,既然来了宫中,何不去我那儿坐坐?咱们姐妹二人也许久未见了,也顺便叙叙旧。”
  赵芯儿道:“不必了,如今天色已经快要黑了,我赶着回去。”
  祝芷甜心里暗骂一声,敬酒不吃吃罚酒,面上笑容不变:“既如此,那妹妹便送姐姐出宫。”
  赵芯儿见赶不走这块狗皮膏药,也只能由着她了。随后同明太妃福了福身子,告辞离开。
  路上,赵芯儿也没理她,偏生祝芷甜像是看不出她面上的厌烦,一直跟在她身边。
  赵芯儿深知,祝芷甜对她的厌恶,比她对祝芷甜的只多不少,突然跑过来献殷勤,非奸即盗。
  她狐疑的看着旁边的祝芷甜,突然之间便发现,她身边的宫女,似乎比先前少了一个,而且,出宫的这条路,正好走到了一处偏僻的地方。
  赵芯儿眉头下意识便皱了起来,她看了旁边的春暖一眼,小声吩咐了一句,随即沉声对祝芷甜道:“行了,你也别装什么姐妹情深了,你不累我都累了。”
  祝芷甜也沉下了脸,面露了几分厌恶。
  “赵芯儿,你知道吗,你的命真好,我最厌恶的,便是你这种人。”
  因着长了一张好看的脸,便天生比别人过得好,凭什么?
  赵芯儿觉得有些好笑,她的命好吗?
  她父母双亡,打小便寄人篱下,反而是祝芷甜,从小便被宠着的,先前从未吃过苦头,好好的一副棋,偏生下成了这般,如今又怨得了谁?
  赵芯儿不欲与她纠缠,事出反常必有妖,宫中这是个是非之地,她只想快些离开。
  “随你怎么想。”
  她说了这么一句,便领着包子大步往前走。
  祝芷甜恨恨的道,“赵芯儿,你给我站住!”
  赵芯儿不理她,只吩咐包子,“快走。”
  谁知这时,穿着一身龙袍的陆卓突然出现,挡住了前头的路,且正在目光灼灼的看着她。
  赵芯儿的脸色刷的一下子便沉了下来,她下意识捏紧了手指,警惕的看着陆卓。
  陆卓一出现,眸子便落在了赵芯儿的面上,他细长的眼睛里带了几分欲意,看向赵芯儿的目光,叫她心头都开始慌乱了。
  他面上渐渐露出了得逞的笑,“摄政王妃,好久不见,这般急匆匆的,是要去哪儿?”
  祝芷甜的站在赵芯儿的身后,看着陆卓微微亮了的眸子,心里面嫉妒的厉害。
  而陆卓则是不快的看了她一眼,大抵是嫌她没眼色,还杵在那儿不走。
  祝芷甜只能不甘心的离开了。
  赵芯儿用力捏紧了帕子,朝着陆卓行了个礼,“臣妇参加圣上。”然后又道:“臣妇家中还有事,先行告退了。”
  陆卓好不容易才堵住了她,怎么可能会叫她这么容易的就走了。
  他千方百计的将袁子琰那个莽夫支开,等着一天,等的已经够久了。
  “哦?这么着急做什么,朕还有话想同摄政王妃说。”
  说着话,他往旁边一站,便又拦住了赵芯儿的路,他目光中灼灼,带着势在必得的光,落在赵芯儿的脸上。
  大抵是因着嫁人久了,眼前的小美人比头一次见到之时,更诱人了些,身段也好了几分,想来,袁子琰那莽夫调/教的不错。
  他舔了舔唇,看着她笑了一下。
  赵芯儿只觉得后背都有些发凉,她咬了咬牙,“还请陛下自重。”
  陆卓笑了一下:“自重?摄政王妃应当知道,朕想要的是什么。袁子琰那个莽夫,有什么好的,跟着他还不如跟了朕。”说着话,他慢慢朝着赵芯儿走近,“且,他这一去,也不知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叫你这般漂亮的小美人守寡,朕可不忍心,你若是跟了朕,朕日后定会好好疼爱你。”
  赵芯儿听到这儿,面色刷的就是一变。
  “你、你想做什么?”
  什么叫不能活着回来!
  左右已经撕破脸皮,陆卓也不再遮遮掩掩,他狞笑一声,“袁子琰频繁触及朕的底线,如今又爬到了朕的头上来,你以为,这次出征,朕真的会让他活着回来?”
  赵芯儿的脸色刷的一下子便白了,她咬紧了唇,紧紧的盯着陆卓,愤怒的道:“你、你——我夫君保家卫国,领军出征,你却只在后方只想着如何以权谋私,你这样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又如何对得起我朝将士,你这个昏君!”
  陆卓也不恼,瞧着眼前的小美人儿发怒,只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那又如何?他一而再再而三以下犯上,便应当想到这个结局。”随后,陆卓又一笑,“你放心,他便是死了,日后也有朕疼你。”
  说着话,陆卓便要去揽赵芯儿的腰。
  她的腰细的厉害,不知握在掌心,是何种模样儿。
  陆卓早已肖想许久。
  赵芯儿被他恶心坏了,心里边简直又急又怒,大叫了一声,“包子!”
  包子也已经捏紧了拳头,面色难看的站在一旁。
  赵芯儿一喊她,她便直接冲了上去,捏着拳头挡在了赵芯儿身前。
  陆卓没将人搂入怀中,看着面前的高高胖胖的丫头,面色陡然间阴沉了下来。
  他冷笑一声,“真是主仆情深,既然你如此不知好歹——”他冷声吩咐,“来人,将这不长眼的丫鬟给朕抓起来,乱棍打死!”
  赵芯儿抓住包子的手,声音都在颤抖:她强装镇定,怒声道:“本王妃倒要看看,谁敢!”
  陆卓道:“愣着干什么,动手!”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明太妃微冷的声音,“都给哀家住手!”
  下一刻,陆卓等人便被锦衣卫围住了。
  锦衣卫是先皇临死前,留给明太妃的一只军队,锦衣卫一共三千人,个个武功高强,便是御林军,都及不上它。如今,锦衣卫只听明太妃的话,陆卓这个当皇帝的,对锦衣卫也是多有忌惮。
  所以,自从先皇去后,不论是陆卓还是太后,都没敢去寻明太妃的麻烦。
  赵芯儿见状,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往后走了几步,退到了明太妃的身边。
  春暖是跟着明太妃一起过来的,见着这模样儿,连忙小跑到了赵芯儿的身边。
  陆卓面上有一瞬间的阴沉,他看向明贵妃的眼神,都带了几分狠厉。
  不过很快,他便将眼中的狠厉掩下,面上挂起笑容:“太妃娘娘怎会来此?”
  明太妃冷冷的看了陆卓一眼,道:“哀家听闻有人在宫中闹事,宣淫后宫,便出来瞧瞧,到底是哪个混账东西如此荒唐。陛下又怎会在此?”
  陆卓面上仍旧带着笑,就仿佛明太妃说的人不是他一般。
  “朕正好路过此处,见着了摄政王妃,便停下打个招呼。”说着话,陆卓阴冷的目光落在了一旁春暖的身上,神情中都带了几分阴狠,看看来,便是这个小丫鬟,坏了他的事。
  春暖身体下意识便是一抖,面色也微微发了白。
  赵芯儿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安抚般的拍了拍春暖的手。
  眼瞅着,大势已去,明太妃在此处,还领了锦衣卫来,他想得手,比登天还难,只好告辞离开。
  “朕朝中还有要事要忙,太妃与王妃请便。”说完,便领了太监离开。
  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后,赵芯儿紧紧提着的心,终于算是松懈了下来。
  她看向一旁的明太妃,惊魂未定的道:“多谢娘娘前来解围。”
  明太妃的面色也有些阴沉,“别说废话了,走吧,我送你出宫。”她也万万没想到,太子竟敢在宫中便放肆至此,若不是她手下有着锦衣卫,今日想来也救不了眼前的小丫头。
  “是。”赵芯儿随着明太妃一同往前走,锦衣卫便跟在后头。
  终于,一行人到了宫门口,明太妃长叹了一口气,对她道:“宫中乃是是非之地,日后若无要事,你便不要来了。”
  这会儿,赵芯儿已经冷静了下来,她闻言点了点头,担忧的道:“娘娘一人在宫中,要多多保重。”
  明太妃看她一眼,嗤笑:“我好的很,多操心操心你自己吧。”
  说完,摆了摆手,示意赵芯儿赶紧离开。
  赵芯儿点了点头,便寻了摄政王府的马车,赶紧离开了。
  她心中想着陆卓的话,总觉得不□□宁,所以并未同明太妃多说,便着急的走了。
  可以肯定的是,趁着这次夫君在外行军打仗,陆卓定是要趁机对付他,可到底准备如何,还未曾可知。
  这事儿赵芯儿不好同明太妃讲,但肯定是要找老侯爷商量对策的。
  她本想直接去侯府,但又怕刚出了宫,有太子的眼线,贸然前去侯府,恐会打草惊蛇,给武安侯府惹来麻烦,干脆叫车夫驾车回了摄政王府。
  就这样过去了两天,赵芯儿才邀请了崔兰宜来府中玩,写了封信,叫她递给老侯爷,将这消息给传了过去。
  崔兰宜听说出宫那日,赵芯儿被陆卓拦下后,面色便是微微一白,忙着急问道:“他没将你如何吧?”
  赵芯儿摇了摇头:“幸好太妃娘娘来的及时,陆卓忌惮她手中的锦衣卫,没敢做什么。”
  崔兰宜微微松了一口气,随即咬着牙骂:“如今的圣上,实在是昏庸无道!我朝落在这种人的手中,迟早要衰败下去。”
  陆卓只懂得享乐,继位后,后宫便没少进人,还花了不少金银以及人力,修了一座望月楼,朝中大臣早就有所不满,也能上折子劝过,但陆卓一意孤行,甚至贬了那位大臣,再后来,便渐渐不敢有人再说。
  赵芯儿蹙眉道:“宜妹妹,在外之时,可要慎言。”
  崔兰宜点头:“嫂嫂放心,我省的。”随即,她又叹气,“大哥哥如今走了也有一个月了,也不知何时能回来。”
  “前些天我收到了他的信,说是刚到西北不久,如今战事不断,也不知年前能不能回得来。”赵芯儿叹气。
  她最担心的,且还不是这个,而是怕陆卓要搞什么小动作。
  “大哥哥英勇非凡,那群匈奴人定不是他的对手,想必过不了多久,大哥哥便要回来了。”
  赵芯儿点了点头:“这封信,你切记一定要亲手交到老侯爷手中,中途不要拿出来叫人看到。”陆卓的打算,赵芯儿并未同崔兰宜说,她知道了也不过是平添烦恼罢了。
  且,此时不能太过宣扬,以免打草惊蛇。
  崔兰宜虽不知信上写了什么,但也猜出了,这信上的内容很是重要。于是保证道:“嫂嫂你放心,我定会亲自交给大伯,便连我的贴身丫鬟,也不提信的事儿。”
  赵芯儿点了点头,“宜妹妹,此次多谢了。”
  “嫂嫂,你我二人之间,何必这般客气。”
  ……
  崔兰宜走后,赵芯儿便有些心神不宁的。
  上次在皇宫之事,她仍旧心有余悸,所以这些天里头,也并未出门。
  比起外头,王府之中才是最为安全的。
  袁子琰离开之前,留下了不少武功高强的护卫,保护她的安全。
  便是陆卓来了,也不能对她做什么。
  再说武安侯,看到赵芯儿的信后,面色便是一变。
  第二日,他便去了左相府,与左相彻夜长谈,也没猜透陆卓到底想做什么。
  说起来,最后帮了他们的,竟是先前与武安侯反目的陈尚书。
  陈尚书如今已经从先前的太子党,变成了现在的皇帝党。
  但是近日来,陆卓屡屡做出荒唐事儿,让陈尚书也跟着开始失望。
  直到前些日子,他听说了陆卓的打算后,大为震怒。
  摄政王虽说手握重拳,的确叫人忌惮,可若是他死了,便难有人抵挡得住匈奴人的进攻了!
  而且,若是由着他的性子来,不仅会损失掉一名大将,还会损失无数将士的性命。
  匈奴人凶猛好战,若无人抵挡,打到京城也是迟早的事。
  不能由着他再这般荒唐下去了。不然,我朝定要毁在他的手中!


第七十九章 成长   他当初又有什么脸,……
  后来; 韩钰文去了一趟祝府,同祝三少爷祝得毅喝了回酒。
  直到半夜,方才离去。
  韩钰文走后; 武安侯等人才终于得知,皇上竟是想在军饷上下手脚。
  别说是武安侯; 便是左相听说这事儿后,都是暴跳如雷。
  军饷一事,可是非同小可,他从军饷上做手脚; 害的可是百万将士的命。
  摄政王率领众将士在前方与匈奴人抗争; 保家卫国,他在皇城中贪图享乐也便罢了; 竟还想拖后腿,简直就是荒唐至极!
  …
  武安侯得知这事儿之后,便写信给了赵芯儿。
  赵芯儿闻言,眉头都微微蹙紧了。
  她当即便吩咐李程:“李程,清点一下府中的所有产业,都加起来能有多少。”
  “是。”
  李程只以为是夫人管家后,想要了解家中产业; 没多想,便去算了。
  赵芯儿等人虽说知道了陆卓的打算; 但他迟迟没有动手; 便只能静观其变。
  眨眼,便是十天。
  西北部传来捷报; 摄政王去了西北后,同匈奴人正式开战。
  匈奴人大败,摄政王趁胜追击; 如今,已经夺回一座城池。
  早朝上,陆卓收到捷报之时,面色便刷的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朝中大臣则是大悦。
  纷纷道:“不愧是屡战屡胜的摄政王,如今他在西北,定能将那些匈奴人击退。”
  不仅朝中大臣,便连百姓,也对当今摄政王多有尊崇。
  战事不断,最受苦的便是百姓们。
  摄政王将匈奴人击退,百姓们也松了一口气,没多久,各地便有说书先生,说起摄政王的事迹来。
  比起袁子琰,陆卓这个皇帝可以说是毫无建树,整日里便知道吃喝玩乐,自然不敌袁子琰得民心。他微服私访了一圈后回来,面色便阴沉了好些天。
  后来,他连夜召见了皇帝党的大臣。
  ……
  先前,袁子琰打了胜仗,全民欢呼,西北将士军心大胜。
  只可惜,好景不长。
  没过多久,西北天气越来越冷,军用物资也越来越少。
  袁子琰给朝中递了要军饷的折子。
  陆卓直接便将折子给压了下来,迟迟不给西北部派发军饷。
  武安侯急得嘴里冒了好几个火泡,几天没睡好觉了。
  赵芯儿得知这消息后,便干脆叫李程将府中的地契铺子,能变卖的全部都卖了,又将手中的首饰也卖了许多,虽说是筹了一些银钱来,但是想要筹足几十万大军的军饷,这些也不过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这日,祝芷甜前来拜访。
  赵芯儿听说是她来的时候,眉头便紧紧的皱在了一处。
  祝芷甜是皇宫的美人儿,想出宫,简直比登天还难,除非,是有人授意。
  她抿着唇,思索了片刻后才道:“叫她进来吧。”
  “是。”春暖应了一声,将人领了进来。
  祝芷甜这次出来,大抵是在陆卓的暗示下悄悄出的宫,穿着朴素,摘掉了帷帽后,露出了她有些不屑的脸来。
  她看向赵芯儿,“没想到,我们这么快便又见面了。”
  赵芯儿看了她一眼,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