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风歌 第一部-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妈的。”马元贽终于忍不住怒火,破口骂了起来:“你欺人太甚了。”
  张淮深愕然,马元贽一直以来都是彬彬有礼,如今忽得口出恶言,难不成真是自己步步紧逼的缘故?想必实在是受不了自己闷气了,他感到有点愧意,所以没有动怒,只是面无表情地道:“其他地方马大人可以提出补偿。”
  马元贽气得脱口而道:“若要马某同意,除非禄帅辞去本兼一应官职,从此不再参予朝政。”
  他这是气话,说出来之时也没想过其他,只是想报复一下受到的刁难而已,但不想张淮深竟然认真的考虑了起来,倒令他感到惊讶。
  过了好一会儿,张淮深忽道:“若是如此,马大人就同意鹰扬军入京?”
  他这么一说显然有答应之意,马元贽不及想为什么他会接受这条件,仔细盘算起这交易是不是划算。张淮深是鹰扬军的主将,军中威望无人可及,如果他离开大军,那兵士虽勇,却也群龙无首,即便有人接替,那威胁也断不能和之前相比。而现在看来鹰扬军入京之事显然是无法更改了,既然如此,那逼得张淮深离开也算是差强人意,勉强可以接受。
  唉,谁叫现在有求于人呢,马元贽长叹一声,暗自定了主意。
  他缓缓说道:“如果禄帅从此不再出任官职,不再牵涉朝廷事务,并且不再长安居住,那鹰扬军进驻宫城之事,未尝不可。”
  “如果马大人还可以接受下官一个条件,那下官保证,从此之后不再管朝廷之事了。”张淮深神色凝重。
  “请说。”
  “另立长君之事,只能由下官决定人选。”
  马元贽有些恍然了,原来张淮深打的是这种主意:首先立一个敌视神策军的新皇帝,然后他将手中的兵权交付,皇帝得了鹰扬军效忠之后自然皇位稳固,无人可以动摇,等待局势平定,敌视神策军的皇帝再仗着手里的皇权兵权缓缓动手,慢慢将中官全数除去,到那时,他再出仕享受那权势荣华。
  自以为想通了,马元贽肚内冷笑,心道你聪明,我也不笨,假意思索,然后作出迟疑的样子,说道:“禄帅决定人选,但也要我神策军同意方行。”
  他窃笑道:张淮深啊张淮深,如此一来,你这主意就白【bbs。yunx 。。/index。asp:云霄阁论坛】费了,没有我们中官的同意,你选的亲王休想登基,看你接下来还能有什么花样。
  想着想着,马元贽嘴角竟然有一丝冷笑露出,就等着看张淮深皱眉头拒绝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张淮深眉头虽然皱起,却微微点了头,慢慢道:“可以。”
  这一来却把马元贽给惊得回不过神来了,他紧盯着眼前之人,只觉得看不透他,想不通他到底怀的什么心思,难道这人真的只是心系李唐天下而无意自己的荣华吗?
  他当然不会知道张淮深心里在想什么,但他之前的猜测却也并非无稽之谈。
  张淮深很清醒地认识到,就眼前的情况要想全勤王大业是不可能了,那只能尽所能压制住宦官的威势,为将来能再次铲除争取机会,而兵权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只有鹰扬军入京驻扎,才能和神策军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将来继位的皇帝才能借此抑止宦官之祸,直至尽数将其铲除,所以只要马元贽能答应这条,其他一切都可以答应。
  恰好刚才马元贽一气之下竟只要张淮深放弃官职就愿意答应,也许这只是一时气言,但张淮深立刻抓住了这机会,用果断的回答逼得马元贽不得不再次重复这个许诺,逼得马元贽失去了反悔的机会。
  至于马元贽提出的反条件在他看来算不得什么,若说不许在入仕为官,反正自己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只是为情势所逼,才一步步到了现在这地步,只要鹰扬军还在,自然有人可以接手对付宦官,自己乐得省心。至于说皇帝的人选也要宦官同意,那也无所谓,本来自己就没打算找个公然厌弃中官的亲王,因为明着来反而容易引人注意,要是被中官暗中加害那就得不偿失了。中官要把持朝政,皇帝要夺回权柄,天生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找一个聪明点的、沉稳点的继位者,不过几年,明争暗斗自然就会生出来,不需要自己在边上推波助澜。
  他这心思没人知道,马元贽只能空自揣测,想了半天也不能得出头绪。
  这时张淮深淡淡地说道:“马大人想好了没有?”
  马元贽额头微微冒汗,他知道无论做什么决定都非同小可,一踌躇,说道:“请禄帅稍等,神策军也并非马某一人就可独断的,等和西门大人商量一下之后就给答复。”
  张淮深一点头,马元贽匆匆而回,到了自己的人群中,找上西门季玄商议了起来。从远处看,这两人面色沉重,不断地发生争议,张淮深虽说心里有把握对方能接受,却也有些忐忑不安。
  过了一炷香的时分,但对于张淮深来说去像是很久,终于,马元贽和西门季玄并肩走了过来,到了面前,两人互视了一眼,马元贽开口道:“适才和西门大人商议了下,神策军愿意接受禄帅的条件,你我两军就此议和。”
  张淮深只觉得心一跳,脑子一松,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整个人就觉得有点发软。他不知是悲是喜,什么都不想,只凭着本能反应缓缓道:“那接下来就商量一下细节吧。”
  马元贽和西门季玄互视了一下,点头表示同意,张淮深转过身来,趁着没人注意,长长舒了一口气,让自己镇静了一下,才命人将仆固俊扶了过来,参与细节的讨论。
  当得知张淮深竟然用自己的隐退来换取鹰扬军的入城,仆固俊大惊失色,顾不得礼仪当众和张淮深争论了起来,神策军两中尉在旁冷眼相观,最后一点疑心也随之消去,反而开始害怕张淮深反悔,但这事情终于还是没有发生,张淮深用主将的身份和朋友的交情硬生生将仆固俊的反对给弹压了下来,整个细节的商谈中,仆固俊都是怒形于色,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终于将议和的诸项条款一一商谈妥当,双方取来羊皮,将条款书写上去,因为这是不能公诸于世的,所以最后落款也没有印章,双方只是画了押,摁了手印。这时竟然已是晌午了,这几人专心于此,都忘了要用饭。
  一切结束,马元贽揉揉肚子,笑道:“既然化干戈为玉帛了,那神策军和鹰扬军就是兄弟,今日天色已经不早,禄帅请先收兵回营,明日一早,下官在通化门口等待禄帅还有贵军将士。”
  张淮深拱拱手道:“好,马大人,西门大人,你我明日再会。”


  第一部夕阳春雷第五十四章 新君

  两下告辞,马元贽和西门季玄站在原地并不动,张淮深心里有数,想必这两人要看着鹰扬军撤兵才放心,当下一笑,招呼了仆固俊一声,转身而回,仆固俊冷着脸,也随着走了。这上了马,再次和神策军众人拱手作别,然后撒开马蹄一溜烟地回到了大军之中,过了半晌,只听阵中金锣声响起,鹰扬军这万余人的阵列开始徐徐蠕动,后军人马先行开始撤退,殿后的步军依旧严阵以待,戒备可能发生的变故,直待后军已经撤远方才缓缓后退。整个过程严谨不乱,令远处神策军众人看得惊叹不已,马元贽和西门季玄对望一眼,脑中都冒出一个念头:幸好议和了。
  鹰扬军回到大营之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军士们饿了半天,校尉们赶紧将兵士们解散,各自回去吃点干粮,等待晚饭送上,有资格上大帐的武将们则聚齐在中军帐中。张淮深点了名之后留下了仆固俊、常慕德、李恩还有索勋,让其他人都各自回帐。这时已不是正式的场合了,这几人也就随意了起来,待等亲兵们送上果腹的干粮,各自坐下边吃边说。
  适才张淮深下令撤退的时候,那是在战阵之中,军令如山,没有人敢多问什么,但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疑问,到了这时就忍不住提了出来。先在询问了仆固俊怎么突然出现和大槃山那里的情况之后,慰问了他好一会儿,紧接着常慕德第一个问为何忽然要退兵了。
  张淮深简单地将这次和马元贽和谈的前后说了一遍,这下子中军帐中炸了锅了,除了仆固俊,其他三人面面相觑,震惊之下常慕德第一个表示反对:“这怎么行,和神策军议和不是与虎谋皮么,何况还要要以禄帅隐退为代价,这绝不可接受。”
  他语气强烈地要求张淮深收回成命,仆固俊早在之前就反对过,这时也随声附和,说得激动,原本就没有血色的脸更加苍白了,李恩和索勋不像这两人和主将有特别的交情,说出自己看法的时候语气不敢那么激烈但也婉转地表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不管这四人用的什么言词,但都表示一个意思,议和可以,但张淮深不能隐退。
  这四人会这样说也在意料之中,常慕德、李恩、索勋连皇帝什么样子都没见过,自然不会是什么顽固的忠君之人,议和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种没有完胜的结局而已,对于各自本人的前途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张淮深要辞官那就不同了,无论是常慕德不愿意让自己的兄弟远走他乡,还是李恩生怕主将走了没了靠山,或者是索勋视主帅辞官就等于再也难以一见,总之这三人对此是根本无法接受。
  这四人一个接一个劝说,但张淮深就是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听着,直到这些人都说累了,才说道:“你们说的我都听到了,总括一句,你们的意思,议和不妨,但我不能辞去官职,是不是?”
  这四人互相看了一眼,又是常慕德第一个说话:“是的,关于议和这件事,我等都是武人,关于朝政是非并不是很清楚,既然禄帅以为议和才是最佳的抉择,那我们也无异议,但我等以为禄帅断不能离开鹰扬军,因为这次议和本就是迫于李彦佐的威胁,我军既非情愿,神策军也不会甘心,议和虽成,然一旦李彦佐退兵,迫在眉睫的危险随之而去,难保缓过气的中官们不会心生悔意,这不可不防。鹰扬军是禄帅一手建立,军中威望无人可及,即便是直方中郎将也不能,一旦禄帅离去,军中恐生变化,那时若是神策军借机翻脸,敌众我寡,又没有禄帅坐镇,我军危矣,所以小将等誓死请求禄帅留下,若是中官们非要禄帅离去才肯议和,那小将宁可一战也不愿意。”
  仆固俊连连点头,跟着说道:“右郎将说得极是,禄帅虽然为人谦逊,却也不能如此受屈,何况禄帅勤王立下大功,非但没有封赏反要被逼辞去官职为民,三军将士也不会心服。就算禄帅不念将士也要感念一下陛下的知遇之恩啊,留下来遏制宦官这才是为臣之道。”
  张淮深巡视眼前四人,当看到李恩之时,他也道:“长史和右郎将说得有理,有禄帅在,我们上下一心,就算神策军有异念也不敢动手,禄帅一旦离去,他们自以为有机可乘,变故随时可能发生,那禄帅议和的良苦用心岂不要付诸流水。”
  张淮深听着,没有说话,眼光转到了索勋的身上。索勋一挺身子,大声道:“鹰扬军是禄帅一手建起的,难道禄帅就舍得放弃自己的心血?虽然朝政什么的小将不懂,但小将绝不希望禄帅弃我们而去,如果禄帅执意要这样,那请容许小将也一同跟随而去。”
  他开始还是在表态反对张淮深辞官,说到后面却变成请求带着一起走,另外三人不禁对他怒目而视,而张淮深却是听得感动。
  这四人都反对自然都有自己的理由也都是在为大局考虑,其中常慕德反对在张淮深看来理所当然,谁叫他们像兄弟一样,仆固俊反对或许更多的是从大局考虑,但彼此之间的交情肯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李恩也许更多的就是从个人的利害角度来考虑的吧,这三人虽然也是为了张淮深好,但都有各自考虑的出发点。唯有索勋,虽然也是反对,但那是表达了一种不愿离开张淮深的愿望,比之另外三人更加令人感动。
  张淮深心里一片暖意,因为无论面前四人是出于什么打算但都是在为了他考虑,这等感情比之当年在朝中为中书舍人之时的那些你虞我诈要感人的多,他发自内心地笑了:“谢谢诸位的相劝,我很感动,自入仕以来只有在军中,在你们之中才能感到轻松,因为大家都如同兄弟一样。至于这次同神策军议和的事情,为何宁可辞官不作也要议和,你们也该清楚了,出于大局考虑是其中最重要的缘故,但此外我愿意这样,也是另有缘由。”
  张淮深语气一转,声调也低沉了下来:“另一个原因是,这几年来我累了,想歇歇了,也不愿意再去管这朝中的争斗了。”
  “就在三年前,我还只是长安城中的一介商贾,四民之末,虽然终日苟营于蝇头小利,却也消遥自在,后来去看了一次神策军同清源公主府的一场比武,不想就此卷入了朝中的争纷。……”张淮深回首往事,缓缓说道,帐中诸人静静地倾听,常慕德和仆固俊了解前因后果,听着听着也陷入了回忆,李恩和索勋后进,对于主帅故事只是略知一二,早就感兴趣了,这时不觉听得入神。
  张淮深接下来将营救公主、骊山比武和之后乐荣轩驮队遇难之事一路叙说,平淡的语气中蕴涵了深深的愤怒,最后道:“就是因为仇士良和豆卢著步步紧逼,又杀害慕义和其他兄弟,令我再也无法忍受,从此下定决心,无论付出什么代价,我也一定要报仇雪恨,用仇士良和豆卢著的头来祭奠那些死去的弟兄们。”
  “那禄帅就此入仕,创立了鹰扬军?”李恩和索勋互视了一眼,问道。
  “正是如此。因为仇士良豆卢著位高权重,即便是陛下对他们也无可奈何,要想报仇,除非先铲除宦党的势力和他们所倚仗的神策军,而这些都不是一介布衣的我所能做到的,恰好之前陛下曾招揽过我,本来我还并不愿意卷入权势之争,但这时已经没有了选择,所以我就向陛下请求中书舍人一职,希望能通过辅佐天子铲除宦党来报我这仇。”
  “中书舍人。”两人低低惊叹一声。
  张淮深知道他们惊讶什么,微笑道:“陛下果是英明之主,对于这非分的请求竟然没有斥之为狂妄,反而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显一下是否有胜任的本事。后来陛见,我陈述了一通如何除宦党安天下的见解,陛下洪恩,果然授我中书舍人一职,令我深感知遇之恩。这也是我这次宁冒大险也要勤王的原因之一。”
  “后来呢?禄帅是如何会出京练兵的?”
  “后来因为以前的不慎,落下了把柄到仇士良的手中,无奈之下,陛下只有将我贬斥出京,但陛下未曾因此抛弃于我,反付与更紧要的任务,就是另立新军以抗衡仇士良手中的神策军。陛下厚恩,我只有一死才能相报了,于是我来到夏州,发榜招募,才有了你们诸位现在坐在这里。”
  “再后来,因为陛下一时疏忽,令仇士良得知了陛下的打算,于是他就先下手为强,抢先软禁了陛下,我运气不错,从长安逃了出来,回到夏州,这才有起兵勤王之事。”
  张淮深说到这里,微叹一声:“在会昌三年二月之前我还只是一个太平逍遥的小商贾,之后就卷进了那么多的是是非非之中,这两年三个月之中,无时无刻都要打起一万分的精神,在布衣的时候要提防仇士良的报复,在朝中的时候要和他钩心斗角,在夏州的时候更要操心鹰扬军的一切,这几年过得是战战兢兢,疲惫不堪,所以这次议和之后,我想要休息了。仇士良伏诛了,我的仇也算报了,豆卢著虽然还没死,但要想杀他也不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