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晚上,瑾宁说了很多话,都说她在庄子里的趣事。
    她在庄子里头过得开心,因此说起往事来,也十分的高兴,陈国公就这样看着她,笑容不自觉地眷恋上了脸上。
    靖廷也几乎不怎么插话,只是一味地听着,瑾宁的描述很生动,他仿佛能看到那个梳着双丸髻的精灵少女在山间横冲直撞,一会上树,一会下河,一会儿在斜坡上抓小兔,一会与狼狗追逐,他甚至能听到那银铃般的笑声。
    然后他骄傲地在心里说,这少女成了他的妻子。
    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
    他也注视陈国公的脸,很好的,他们最后分别,是那样的开心,完全没有半点的伤感。
    就这样一直说着,远处传来了鸡鸣的声音。
    陈国公深呼吸了一口,然后凝望着瑾宁,他伸出手抚摸瑾宁的脸,眼底含着泪花,“自你母亲走后,我不曾像今晚这样快乐过,父亲浪费了许多和你相聚的日子,但幸好可以弥补,这段日子我们父女一同出征,一同杀敌,这将是弥足珍贵的记忆。”
    瑾宁握住他的手,虽然心里并不悲伤,但还是止不住地落了泪。
    瑾宁与靖廷走出国公府的时候,太阳已经冉冉升起,暖阳驱散了冬日的寒冷,他们二人站在府门口,深深地回头看了一眼,陈国公与初三叔就在站门口,凝望着两人。
    眼前的一切,渐渐地便成了虚幻,仿佛泡影一般,在两人的眼前退散,消失。
    终究,什么都不剩。
    一阵白光刺目地射了过来,两人都下意识地闭上眼,便只感觉身子凌空而起,轻得仿佛没有任何重量。
    随即,是一阵的黑暗和眩晕,之后,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她意识恢复的时候,耳边有婴孩哇哇啼哭的声音,一声声,仿佛钟鼓,敲在了心田上。
    她猛地睁开眼睛,便见靖廷抱着孩子坐在床边,靖廷脸上有温柔的笑,柔声道:“快,看看孩子。”
    瑾宁慢慢地坐起来,屋中围了许多人,婆儿舅妈二可她们都在,大家都含喜带泪地看着她,尤其婆儿,高兴得快要昏过去了,颤巍巍地伸出手,要坐过来她的身边。
    她忙起来伸手要扶,婆儿却道:“看孩子,快看看孩子。”
    瑾宁慢慢地转过头去,泪水已经凝在了眼眶里头,一直忍住没落下,模糊了视线,她只看到一个轮廓,在襁褓里头,露出一张小小粉红的脸,正哭闹着。
    她伸出手,轻轻地触摸了一下他的脸,那柔软的触感让她的心一下子就有了真实感,眼泪簌簌滚下。
    两辈子了,她才能与孩子见上一面。
    在战时,总能听到孩子的哭声,仿佛看到了孩子,但是,她总是看不清楚他的脸。
    如今,依旧被泪水模糊了眼睛,也瞧不见,但是,真就在她的面前了。
    靖廷伸手温柔地为她擦拭眼泪,眼底也湿润了,“瞧你这傻气的模样,自己儿子不认识了吗?快抱一下。”
    说完,便把孩子慢慢地放到她的怀中,瑾宁只觉得全身都颤抖起来,竟不知道怎么抱他,虽有襁褓包裹住,但是他怎么那么柔软啊?
    她笑着擦了眼泪,却又马上涌出来,想慎重地对孩子说一句话,但是喉头被什么堵着,一个音符都发不出来,只是一味哽咽。
    “好了,不哭了,再哭可就伤身子了,你这生完孩子之后就一直昏迷,半月了没见醒赖,婆儿不知道多担心。”大舅妈也有些激动,足足昏迷了十五天了,可把大家都给吓坏了。
    “半月了……”瑾宁喃喃地道,真好,真好,孩子如今半月,还没满月,她赶得及孩子所有的仪式。
    靖廷再为她擦干眼泪,让她认认真真地看孩子一眼。
    瑾宁这会看得清楚了,孩子也不哭了,黑油油的眼珠子骨碌骨碌地转着,十分好奇的模样。
    瑾宁痴痴地看着,伸手用指腹轻轻地抚摸他的脸颊,孩子一个劲地把嘴巴偏过来要吃她的手指,模样着急又可爱,方才哭,该是饿了。
    瑾宁舍不得放开他,但是看他吃不到手指要扁嘴的模样就心疼,便忙叫靖廷抱去给奶娘了。
    少不了,还得安抚婆儿几句,说自己没事,婆儿这才放心。
    大家都走了之后,靖廷坐下来看着她,眼底充满了幸福与眷恋,“我们回来了。”
    瑾宁轻轻地呼气,笑容在唇边堆积上,“是的,回来了,真好。”
    靖廷轻轻地抱她入怀,“瑾宁,再没什么能把我们一家三口分开了。”
    瑾宁把头伏在他的怀中,心里又酸又痛却又欢喜,是的,再没什么能把他们分开了。
    与此同时,远在归州的地方,李良晟躺在悬崖底下,慢慢地转醒。
    自从离京之后,他就到了归州,投奔军营。
    他如今只是一个普通的兵士,谁都不知道他的身份,前两天带队侦查,不小心失足掉了下来。
    他以为必死无疑了,殊不知,却又活了过来。
    脑子里,有一些事情慢慢地涌进来,前生今生,仿佛灵魂都契合了起来。
    他总算知道,为什么陈瑾宁会这么恨他。
    他也总算知道,为什么陈瑾宁和陈靖廷会在一起了。
    两辈子,他都活了一遍了。
    他抱着头,痛哭了一场,他不知道自己哭什么,只知道心头很痛很痛,他也好憎恨自己。
    他心头暗暗告诫自己,李良晟,你能重活一辈子,还要一直混蛋下去吗?
    悬崖上头,有人在喊他的名字,“宁三,宁三……”

第707章 两年后的战事
    两年后,鲜卑小皇帝驾崩,洪烈将军在文武百官的再三请求下,登基为帝,改国号为肃,他为肃文帝。
    同年五月,立嫡子洪烈大兴为太子。
    同年七月,红叶公子得以认祖归宗,成为肃文帝的第六子,封为红叶亲王。
    而让人奇怪的是,册立太子的时候,不曾请其他六国的人参加庆典,却再册封红叶亲王的时候,下了国书宴请四方来宾。
    大周也收到了邀请。
    皇上特派瑾宁夫妇二人作为使者前往祝贺,不过,瑾宁临出发之前,身子不适,连续几天发高热,应该是感染了风寒,于是,皇上便派靖廷和陈牧一同去。
    临出发之前,靖廷便对瑾宁道:“我此去鲜卑,怕会有变故,鲜卑或会扣起我为人质。”
    瑾宁病得糊里糊涂,但是警觉性也很高,这两年里头,她与靖廷两人都是待在军中。
    靖廷负责军备武器,她则负责练兵,大家都知道,北漠和鲜卑不会轻易就放弃蚕食大周,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只不过,鲜卑的内政一直不好,洪烈将军也需要控制好国内局面才能开兵。
    如今,他已经登基为帝,自然就不忘旧日雄心壮志。
    但是好在这两年里,大周的武装军备军事力量都不是两年前可以相比的,鲜卑在整理内政,大周也在飞快发展战车与武器,且与北唐的合作进一步加强,除了军事合作之外还发展边贸,促进经济的发展,改革农耕,巩固国力。
    厚积薄发,最终还是为了那一仗。
    肃文帝与红叶亲王都是野心勃勃的人,不吞并大周,是死也不会瞑目的。
    瑾宁早就料到,这一次借红叶封王的事情,宴请其他六国,想必会扣押一部分人作为质子,让其余国家不得出兵援助大周,这是无耻的钳制。
    只要鲜卑拿下了大周,他们自然会释…放人质,到时候顶多是给其他国家赔罪,赔银子或者是割地,总不至于会因为此事再起战争。
    瑾宁问道:“北唐去的是谁?”
    靖廷既然能与陈牧一同出发,自然有自保的能力,但是北唐那边未必知道鲜卑的野心。
    “还不知道,不过你放心,我已经去信宇文兄,提示他警惕此事,莫要亲自前往,派个无关紧要的人去便行。”靖廷说。
    瑾宁便放心了,道:“只要不是太子亲自前往就好,否则,北唐真有可能被牵制住,无法出兵相助我们。”
    “放心!”靖廷伸手摸了一下她的额头,轻叹,“怎么还热呢?吃的药都不管用,明日若还不退烧,便叫人请太后给一副药吧。”
    “知道了,你放心吧,我没什么事的。”瑾宁握住他的手,慢慢地拖至心脏上,凝望着他道:“你千万要小心,保护好陈牧,别叫他出了意外,大娘就这么一个儿子,可不能有半点的闪失。”
    “嗯,我会护着他的,这两年我们的人也在慢慢地渗入鲜卑,只要发现不对劲,我们会马上撤走进入大月境,再号召我们的人与你来个里应外合,如今你好好养病,养好了病,我们夫妻二人再上战场厮杀!”
    “好!”瑾宁咧齿一笑,“此战我等了好久了,不重重地挫了鲜卑,叫他们知难而退,这日子还真过不踏实。”
    “是啊,这场仗始终是在所难免的,不杀洪烈,不安民心啊。”靖廷俊美的眉目里有冷肃的神情。
    “嗯,你出发之前,看看孩子,估计此行一去,怕有一年半载回不来。”瑾宁柔柔一笑。
    “好!”说起儿子,靖廷的神色也柔和了起来。
    儿子小名大头,脑袋长得大,天庭饱满,如今不过两岁,却甚是老成。
    得知父亲要出征,虽然不知道出征是什么意思,但是嬷嬷告诉他,出征就是去打坏人,他便抱着靖廷的腿发誓说日后也要像爹爹一样去打坏人。
    那眼神里,竟是蕴藏风云。
    靖廷抱起他,笑道:“好,等你长大了,像爹爹和母亲一样去守护咱们大周的江山。”
    大周的使者团,在朝阳冉冉升起之际,出了京城。
    靖廷策马回望城门上气势磅礴的京都城三个字,城门底下,已经开始有百姓进出,守成将士一直远眺队伍的离去,眼底充满了敬佩。
    半个月后,边关有消息传来,说鲜卑人在边界集兵。
    而在十天之前,刚高热退下的瑾宁,已经被封为平肃大元帅,率领精兵赶赴边关。
    肃文帝扣押了六国的宾客为质子,与北漠联手企图从归州和茂城发动袭击,让大周顾此失彼。
    与此同时,北唐的太子宇文皓也集兵赶赴茂城,孙王半个月前去了鲜卑,至今不见回来,有消息指已经被鲜卑人扣押。
    而江宁侯与甄大将军则拥兵往归州而去,与北漠人展开一场厮杀。
    战火起,民间早做好了安抚的工作,靖国候任督办粮草监军,带领一众官员在各个州府筹粮送往边关。
    大周此番,用的全部都是新制造的兵器,坚利无比,尤其新研发的战车,摁下机关之后,便可连续射箭,更有一种战车,利用火药制造出的武器,投放之后,会引起爆炸。
    短短两年,大周军事进步神速,基本可以傲视六国。
    而北唐作为军事联盟国,也得到了这种技术,此番太子宇文皓带人出战,也应用了此种战车和火药弹。
    开战的第一个月,基本就定了胜负。
    但是大周不着急,屯兵在鲜卑也就是如今肃国的家门口,给他们造成一种压力。
    靖廷在瑾宁大军抵达之前,就已经带人到了大月境内集结,瑾宁也派了十万军马过去,因此,两边的压迫威胁,使得肃国一动不敢动。
    大月那边,早在此战之前就已经同意大周这么做了,因为大月国的人也被扣押,而大周承诺,拿下肃国之后,会归还之前肃国侵占大月的两个城池,更把肃国靠近大月的三个城池拱手奉上给大月。
    大月因此可以借道给靖廷,让靖廷在边境集结军队。
    五月二十四,肃文帝与红叶亲王决定放手一搏。
    他们兵分两路,二十万人迎战陈靖廷,三十万人迎战陈瑾宁与北唐的援军。

第708章 你是宁三?
    捷报如雪花片一样飞往京城。
    这场仗,打得一点都不吃力,因为兵强马壮,外有北唐援军,内有悍将猛兵,加上大月国偶尔派兵相助,肃国和北漠被打的落花流水。
    但是,打胜仗不是最要紧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让肃国和北漠至少十年之内,没有能力再犯边境。
    而且,靖廷认为,洪烈家的人,血性里就有好战因子,必须要重挫洪烈家,把红叶亲王杀了,再扶原先鲜卑皇室的人重掌政权,才可使得两国得以停战。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攻入肃国之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洪烈把六国的人作为人质,本是想控制六国不许他们出兵,谁想到会起到反噬的作用,如今六国都纷纷赞成大周攻入肃国。
    五个月后,终于攻下了肃国,救出了所有的人质,杀了洪烈将军,但是红叶亲王则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已经带着一批军士逃亡北唐的南疆。
    洪烈政权,在靖廷与瑾宁攻入肃国三个月之后,被彻底瓦解。
    如今肃国的臣子,其实大部分都是前朝鲜卑的臣子,如今肃国兵败,大周大元帅扶了新帝登基,而新帝则是原先圣元皇帝的儿子,名正言顺。
    鲜卑政权成立之后,与北漠断交,臣服于大周,瑾宁作为代表,与鲜卑签订了五十年不交战的盟约。
    但是盟约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当权者有野心始终还是会卷土重来,因此,靖廷决定,瓦解鲜卑的军队,只让他们成立自卫队伍,收缴他们的武器,不得圈…养战马,除日常所用的铁器之外,不可造长刀,弓箭战车等应用于战场上的兵器。
    而大周军则留十万人在茂城,这些兵士由鲜卑供养一半,可以为鲜卑抵挡外敌,但同时也起到监控震慑鲜卑的作用。
    因双方签订的盟约是五十年,五十年内,兵士不撤,五十年后,大周退军。
    茂城的守将便是陈靖廷,听闻说,大周得了一把乾坤剑,这把乾坤剑便是埋在了茂城内,所以大周派了陈靖廷守住乾坤剑,只要乾坤剑一天在这茂城之内,鲜卑就动不了兵。
    而乾坤剑埋在地下,乾坤剑出土的那天,则天下大乱,其乱之首,则是鲜卑,鲜卑人将被乾坤剑杀尽。
    这些流言不知道是谁传出来,但是在鲜卑境内,竟是人人相信。
    鲜卑一战大捷之后,靖廷留在茂城,瑾宁则奔赴归州战场相助甄大将军。
    北唐太子宇文皓班师回朝,在这一场战役当中,北唐也有收获,由鲜卑每年向北唐进贡银子一百万两。
    鲜卑好战,但是,也为好战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五十年内,都必须进贡给大周与北唐,且割走了三个城池给大月国。
    北漠则没有那么好对付。
    北漠和鲜卑是不一样的,鲜卑到底是小国,虽然好战分子多,但是国力不若北漠,人口也远远不如,因为知道兵力不足,所以红叶公子当年才发起了细作计划,让鲜卑的力量渗透进去大周。
    鲜卑倾全国之力意图侵占大周,但是他知道吃不下,所以才会与北漠联手。
    北漠是一个重兵轻文的国家,多年来,名将辈出,甚至他们还有武将培训的学堂,每年源源不竭地往边关输送人才。
    这两年,大周在制造兵器,北漠也在制造,且这些年,高筑墙,广积粮,并非是瑾宁他们之前打的那些北漠军。
    北漠军还很顽强,他们就算被击退,击得溃不成军,但是很快又能卷土重来,仿佛打不死。
    这场战役拖得有点久,且战线也拉长了。
    在瑾宁带军抵达之后,因是大胜之师,一举猛攻,倒是打破了之前的僵局,直接把北漠军逼退三十里。
    瑾宁来到的第一战,告捷。
    大周鸣金收兵,回了归州城内。
    这一战打得北漠退后三十里,轻易他们是不敢来犯的。
    这场仗,看着是持久之战,瑾宁不心急。
    她回了归州,与甄大将军和江宁侯聚过后,便看了纪录的战功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