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三文见到靖廷,多看了他几眼,眼神有些奇怪。
陈国公和朱三文进去说话,还请了二位监军进去,直接晾了李良晟。
不过,其余将领有招呼李良晟,跟他说了一下归州大概的局面。
归州城是难以攻克的,地势好,得天独厚,城墙也筑建得很高很坚固,整个归州城一面临江,有水师驻守,北漠人不擅长打水战,所以不会选择从临江攻击。
一面环山,山势高且险要,大军不可能从山上入城。
要攻打归州,就必须要从东面的城门进入。
固若金汤的城墙,拦住了北漠大军。
北漠军和鲜卑军还没会师,已经连续攻城三次,大周军已经是苦苦支撑,五万军士,如今只剩下三万人,这也亏得是地势好,否则,早就拿下了。
朱三文也跟靖廷他们说了如今的局势,叹息道:“若你们再不来,怕过几日就要被北漠攻入归州了,他们原先只有十万人,但是如今越来越多,可见主力部队马上就要抵达。”
“他们如今屯兵在哪里?”靖廷问道。
“在归州以南二十里。”朱三文看着靖廷,迟疑了一下,“这位陈监军,倒是像朱某的一位故人。”
陈国公淡淡地道:“他就是子忠的儿子陈靖廷。”
朱三文大吃一惊,“什么?靖廷不是已经……”
“他被摄政王救起,没有死。”陈国公解释道。
靖廷原先不知道朱三文与父亲认识,如今听得岳父说起才知道,便站起来施礼,“靖廷见过朱叔叔。”
朱三文看着他,很是激动,“好,好,还活着就好,当初得知你战死,我这心难受啊,想着子忠从此绝后,怎不叫人神伤?”
“让朱叔叔挂心了。”靖廷再拱手施礼道。
“三文,”陈国公拉过瑾宁,对朱三文道:“这位是瑾宁,我的女儿。”
这会儿,朱三文惊呆了,看了瑾宁好一会儿,才喃喃地道:“确实很像嫂夫人,方才便觉得,但是见他男儿打扮……不过,陈兄,你的女儿不是李良晟的夫人么?我听得京中传来的消息,说她已经死了。”
陈国公微微笑,“有人相救,避过一劫,此事三文兄知道就好,切莫声张出去。”
朱三文立刻容色一正,道:“事关重大,我绝不会对外泄露一句,你放心就是。”
瑾宁不知道父亲为何要告知朱三文她的身份,朱三文是否可靠?
父亲识人的眼光,一直不怎么样。
不过,她见初三叔也一副信赖的样子,也就放心了,初三叔警惕得很,若不是全然相信的人,他很少会推心置腹,如今眼见父亲把什么都掏给朱三文而不阻止,可见朱三文是值得信赖的。
朱三文显得很激动,两位战友的孩子都还活着,原先他可没少为他们的死而难过。
叙旧了会儿,便言归正传,把局势全部分析了个遍。
晚上吃了饭,李良晟召集将领讨论。
瑾宁和靖廷也去了,但是只听不发表任何意见,李良晟的制敌办法都是一些套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倒像是临时从兵书里头找来的法子。
便连支持他的将领,都觉得毫无建树。
第681章 不可主动出击
如今的李良晟没了长孙拔在身边,仿若没了灵魂,且一门心思扑在了憎恨靖廷上,叫大家过来商议,也不过是做做样子,他哪里有什么好的主意?他甚至连将领们跟他说的局势都没了解清楚。
他也干脆不说了,叫大家出出主意,该如何防御或者进攻。
商议了大半天,最后李良晟认为进攻是不可能的,要进攻也要等到大部队到来汇合之后才能进攻。
他认为一旦开了城门出击,就会被敌人有机可趁。
就算朱三文将军再三告诉他,这几天北漠都屯兵在二十里远的地方,就算开城门出兵,北漠也不可能进来。
李良晟却坚持反对,认为朱三文过于冒进,这归州城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如果被北漠攻下了归州,那北漠大军就会长驱直进,挥军上京。
其实朱三文的意思倒也不是要出击,只是不满意李良晟什么都不做,干等靖国候和甄大将军的军马抵达。
如今可以做的事情其实很多,例如侦查北漠军的动向,继续铸造兵器,防御城墙,布下陷阱,但是,李良晟却下令什么都先不要做,也不知道到底在怕什么。
罢议之后,瑾宁忍不住去找他,“这场仗怎么打,你告诉我。”
李良晟眸子也不抬,坐在椅子上,只冷冷地哼了一声,转了脸没有回答瑾宁的问题。
瑾宁忍住脾气,“好,如今咱先不说怎么打,那眼下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朱将军说要动员城中百姓做弓箭,加固城墙,我想不明白你为什么反对,既然归州是第一道防线,要挡住北漠人进入大周,就要守住归州,你打算怎么守住归州?”
李良晟被她逼问都无处躲避,冷冷地道:“你和陈靖廷不是很有办法吗?你们商量着去,横竖在你们眼里,也没有我这个大元帅。”
瑾宁听了这话,真是气得脑仁儿都生痛,“大敌当前,你到底在发什么脾气?”
“就当我发脾气,我不干这大元帅,让给你,可以了吧?”李良晟怒道。
瑾宁听了这般不负责任的话,真想一巴掌拍死他,她深呼吸了一口,口气森冷地道:“李良晟,我与你有杀身杀子之仇,我恨不得把你碎尸万段,但是,北漠大军和鲜卑马上要联军攻打我大周,在国家面前,我一个女人尚且能放下私人恩怨,与你共同抗敌,而你身为我大周兵马大元帅,竟说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话来,你辜负了大周臣民对你的期望,辜负了皇上对你的重信重用。”
李良晟像头犟驴似的昂起头,露出不屑之色,“重用?谁会真正重用我?谁对我有过期望?得了吧你,别说得那么大公无私,你没有杀我,就是想让我丢脸给天下人看,我李良晟离了你陈瑾宁,就是不会打仗,你要让我丢人,身败名裂,你就痛快了。”
瑾宁听着这些话,顿时觉得此人怕是做不得细作的,他心里其实压根都没有城府没有心机,所有都表现在脸上。
这样的人,也最为可恨,因为他没有主见,因为他窝囊,因为他无用,因为他耳根子软,有人教唆他,他就去做,压根不用脑子过一遍。
黄天或许唆使过他,他或许也动心,但是,瑾宁觉得他做不了。
因而听到这些话,瑾宁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大元帅可以战死,但是万不能叛变,否则,这几十万的大军,便会被敌人一举击溃。
瑾宁收敛了怒气,淡淡地道:“好,既然你认为如今一动不如一静,那我便传大元帅令,着兵士加固城墙,监察防御。”
说完,她便转身出去了。
李良晟气得在屋中砸了东西。
他真的觉得颓败至极,出征之前母亲为他做的任何盘算,他一样都没能办到,就连杀一个陈瑾宁,都搭上了长孙拔。
虽然,母亲吩咐过,长孙拔也要死的,可陈瑾宁还没死,长孙拔还有用处。
李良晟消极军务,瑾宁便对外宣称他病了,要休息两日,一切事务暂时由陈监军主理。
靖廷和瑾宁带人勘察了城墙,再勘察了江边的位置,但凡有疏漏的地方,都一一修补。
城中百姓也知道大周与北漠将在此地开战,虽然朱三文之前一直都命人安定民心,说大周一定可以战胜北漠,可北漠连续几次攻城,大周损兵折将,吃力才能抵御得了,所以心思清明的人也知道要打败北漠并非容易的事情。
有贤能者也循循告知,说大周与北漠这背水一战,事关要紧,若败了便国破家亡,因此,城中百姓都纷纷相助将士。
知道兵器不足,民间组织铁匠赶制兵器,弓箭,给军队补给。
大周军有见及此,士气大振,扬言要把北漠与鲜卑的大军打个落花流水。
来到归州几天,但是北漠军一直按兵不动,看样子是要等鲜卑大军到来,然后一举攻城。
而靖廷认为,他们不能等,因为就算甄大将军和靖国候大军抵达,也不如鲜卑北漠联军,所以,最好是先出击,把如今的北漠军击得溃散,让他们不能轻易会师,这才能看到胜算。
但是,此举遭到了李良晟的反对,且在这个时候,掉队的长孙拔回来了。
他说当时是去刺探敌情,殊不知被敌人发现,他一路往被北逃,躲过了敌人之后才开始追上,因没有马匹只能步行便耽误了日子。
瑾宁对他的这番说辞没有怀疑,倒是靖廷淡淡地问,“长孙将军没有受伤吧?”
长孙拔神色自若,“受了点轻伤,如今已经康复,多谢监军关心。”
长孙拔的归队,没有耽误大家商议,李良晟认为,此时万万不能主动出击,一旦派出兵马,则城中没有防御,敌人一旦分散来袭,那归州城就要失守了。
李良晟的担忧不无道理,将领中便有赞成他的,觉得如今大周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如果分散一部分出去主动迎战,会很危险。
因主帅李良晟不同意,加上也有人支持他的意见,所以,靖廷提出主动出击的计划被搁置。
第682章 长孙拔已经叛变
这让瑾宁和靖廷很是生气,李良晟就是打算不作为了,等北漠和鲜卑大军汇合,到时候这场仗更难打。
届时,只怕真的是背水一战了。
瑾宁和靖廷当天晚上都没睡,一直在商议各种战术,预算各种情况。
之前在京中的时候,对皇上和太后都说过,让李良晟领兵出去,让北漠和鲜卑轻敌中计之后夹攻包围。
太后当时也赞成这个做法,但是,如今两人商议之后觉得,这办法其实到最后,依旧还是硬仗一场。
他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好的战术,但是显然李良晟不配合,只能先做着一些前期的准备。
他们依旧不放弃突袭的机会,但是,突袭必须是他与瑾宁去,城中需要有力量的人支撑,他们最后决定,等到靖国候或者是甄大将军抵达之后,再行突击之事。
然而,过了两天,长孙拔自己竟然跟李良晟提出要带兵去突袭。
李良晟之前是坚决反对的,但是长孙拔提出之后,他竟然支持了。
瑾宁无法反对,因为这个是她先提出的,只不过带领突袭队伍的人是长孙拔,不是她和靖廷。
长孙拔到底搞什么鬼,她不知道。
只知道长孙拔此番领兵出去,绝不会是突袭北漠,如果有叛变的意图,那他带出去的兵士,怕都回不来了。
想到这里,她提出要跟长孙拔一块去。
她其实隐隐想过这是长孙拔和李良晟的诡异,目的就是要她一同出去杀了她。
李良晟怕是还没放弃要杀她的念头。
她是监军,她要陪同前去,李良晟并未提出反对。
这印证了瑾宁的猜测。
不过,她与靖廷商量过,觉得这反而是一个好机会。
虎符在李良晟的手里,如果要出兵,目前来说是需要李良晟同意的。
长孙拔带兵出去的时候,他们可以先控制长孙拔,然后突袭北漠,虽然是迂回一些,但是目前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了。
靖廷连夜找靖国候与陈国公商议,既然是决定突袭,那就要有周全的计策。
之前朱三文一直监视着北漠兵的动向,位置,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就是之前兵力不足,不敢迎战。
而如今北漠囤积在二十里外的坝子有大概二十万兵马。
长孙拔此番是要带三万兵马去突袭,如果这些人最后都被瑾宁掌控的话,三万兵马则都为瑾宁所用。
三万兵马突击是不够的。
可其余就算是靖国候带来的兵马,都属于李良晟统帅,来的时候便已经归入大队伍了。
唯独是原先城内的二万将士还可以由朱三文来调派,加上瑾宁这三万,那就是五万人。
五万人去突击二十万,比较危险。
但是,如果有十万万兵马,分三面夹攻突击,那会让敌人军心大乱,一时不知道哪边才是大部队,做出误判,那就有可能击散北漠军。
而此次突击最大的目的在于烧毁北漠的粮草,北漠能屯兵在这里这么久,必定是备下了丰富的粮食,若烧毁了粮食,则不得不撤退,而且,突击的时候,又能溃散主力,导致兵力分散,于之后的大战大有裨益。
问题就在于,如何能让李良晟再派出几万兵马由靖廷去统帅。
钳制了李良晟也不行,因为李良晟带来的将领里头,很多都是效忠于他的,没有大元帅的虎符或者亲自调派,将士不会听令。
除非李良晟死,由监军重新任命大将暂代大元帅之职。
可这也不行,因为到鲜卑大军抵达的时候,还需要李良晟带兵出战,麻痹敌人。
靖廷想了一下,心生一计,道:“若谎报军情说北漠人攻城呢?北漠人攻城,李良晟必须得下令调派军士前往阻挡,届时国公爷请令应敌,我在城门等待国公爷一同带兵出城相助瑾宁,如何?”
谎报军情这点让大家犹豫了一下,因为事后肯定会被追究,不过,眼下也没别的更好办法,大家商议了一些细节,便同意了。
那如果要分三路,瑾宁要先把长孙拔拿下,取得统兵之权。
第二路由朱三文和原先归州的武将领兵出去。
第三路,靖廷与陈国公带兵,烧粮草由第三路去办,也就是瑾宁与朱三文是负责制造混乱,让北漠军疏于防备。
商议好之后,各自休息去。
长孙拔今晚在李良晟的房中坐到很晚。
李良晟一直听着长孙拔说,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偶尔地点头。
长孙拔见他没有反对,便道:“那就这么决定了,我带三万兵马和陈瑾宁出去,出城之后,便叫人拿下陈瑾宁问罪,说她私通北漠,泄露军情,斩杀于阵前,之后便带着这三万兵马走进北漠的埋伏里,一番苦战之后,我为了保住他们的性命,向北漠投降,如此,便可折损大周的三万兵马。”
李良晟抬起头看他,“你真能杀得了陈瑾宁吗?”
长孙拔狞笑一声,“便是诬陷不成,到了北漠人的埋伏里,她也是个死。”
李良晟沉默了一会儿,至今还有些懵,片刻之后看着他问道:“你为什么选择投靠鲜卑和北漠?”
长孙拔瞧了一眼外头,眸色有些冰冷,“我之前为你杀陈瑾宁,若不是得鲜卑人救,早就死了。”
“报答救命之恩?”李良晟不相信,长孙拔是什么人,他太清楚了。
长孙拔怪笑了一声,“何必明知故问?我投靠鲜卑人的原因和你母亲投靠鲜卑人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鲜卑的细作已经渗透到大周的朝廷,军队,各行各业,大周此战必败无疑,如今归州城内,就有不少大周的细作,我们所有的作战方案,都会被送出去,叫北漠人知道,既然大周始终是逃不了灭亡的一天,我何不择良木而栖?”
李良晟听着这话,觉得在理。
“你也投靠了鲜卑人,到时候一切听指示就是。”长孙拔道。
李良晟没做声,母亲是叫他这样做的,但是,他还没下决定。
打这场仗,他没有胜算。
但是背叛大周,他一时也做不出来,哪怕明知道回去之后要面临清算,他也做不出来。
他脑海里始终记得以前陈瑾宁跟他说过的话,大丈夫,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
第683章 长孙拔的计划
李良晟自己都觉得讽刺,他依旧要杀死陈瑾宁,但是,他竟然会以陈瑾宁的标准来做人。
他说服自己,不是因为陈瑾宁,是他不想让李家的列祖列宗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