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得他自缢身亡,皇帝怎能不震惊?

第385章 下旨彻查
    折子很长,摊开足足有十页。
    皇帝看了许久,面容从最初的震惊到狂怒,最后,狂怒久不褪去,却又染了几分怔然。
    “他上奏之事,可有人证?”半响,皇帝问道。
    李大人道:“皇上,虽隔去了十六年,但是当年的人证还在,此事国公爷在瑾宁被劫杀之后便已经调查过,当年为甄氏诊治的大夫,接生的稳婆,还有当初伺候甄氏的奴婢下人,都能作证,不止如此,此事长孙氏也知道得一清二楚,皇上只消下令调查,便可真相大白。”
    “既然调查,为何不上报?那是杀人大罪,此事甄大将军知道吗?”皇帝问道。
    “皇上,子告母,除了伤的是国公爷父亲的面子,还为他招致不孝罪名。他这么多年,一直都被老夫人蒙蔽,若不是老夫人对瑾宁动了杀心,雇高手刺杀她,国公爷怕是一直都被瞒在鼓里。”
    皇帝想起上一次陈国公负荆请罪说的那些话,甄氏死后,娶了长孙氏,但是长孙氏所生的孩子都不是他的,这一切,也都是老夫人设计他。
    世间怎有这般恶毒的嫡母?
    李大人道:“皇上,飞凤将军的不孝,其实正正是大孝顺,她知道老夫人是她的杀母仇人,也曾截杀过自己,以她今日的能耐,要老夫人死于一场意外或者一场急病,是最容易不过的,但是她没有这样做,老夫人的死,是报应,而飞凤将军不奔丧不送葬甚至宁可抗旨也不磕头,这恰恰是出于对母亲的孝顺,她不能去跪送杀害她母亲的人,其实这件事情,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陈侍郎也知道一些,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竟会上了折子参飞凤将军一本,着实费解。”
    皇帝终于明白,太后为什么会说那句话了。
    这种内宅乱事,要藏也藏不住,自然,这些大臣家事也不会有人禀报到他的跟前来,不过太后素来消息灵通,怕是早知道那位老夫人的所作所为。
    “来啊!”皇帝下令,“着苏桂持朕口谕,调此案相干人等,移交刑部连夜开审,明日一早朕要知道调查结果。”
    “是!”顺公公领旨而去。
    皇帝看着陈梁晖,看他哭得眼睛都肿了,着实可怜,遂和缓地道:“你且回去吧,好好办你父亲的丧事,调查之后,证实了你父亲上奏所言属实,朕会放了你的妹妹。”
    “谢皇上!”陈梁晖磕头退了出去。
    李大人怅然若失又愤恨无比,“想国公爷当年是何等的英勇?若不是丧妻,怎会一蹶不振?这老夫人本以为只是内院争斗,却不料,让我大周损失了一员大将!只盼着此事能查过水落石出,否则,我大周又将损失飞凤将军位女将,更会牵连靖廷大将军。只是,这国公府的老夫人便说是心胸狭隘限于内院之争,陈侍郎怎会如此糊涂?若不是他,国公爷也不至于要自缢来状告嫡母。”
    皇帝眯起了眼睛,细细思量着李大人这番话。
    飞凤将军是太后所喜的人,若自己这一次惩处或者处斩了飞凤将军,势必与太后结怨,太后面子上不说,心里怕也会怪他糊涂的。
    而且,东浙一役,全靠靖廷与瑾宁,两人才刚立功便遭受诬陷,这事有蹊跷。
    “李爱卿,这陈侍郎是江宁侯的女婿,和飞凤将军也是亲戚,按说不会参飞凤将军,他们之间,是否早有私怨?”皇帝问道。
    李大人道:“私怨不清楚,但是听闻最近陈侍郎因他妹妹的事情三番四次与侯府起冲突。”
    “他妹妹?”
    “对,他妹妹叫陈幸如,原先是许给了靖廷的,但是此女自从见过靖国候爷一面之后,便对侯爷一见钟情,便私自悔婚,听闻当时是自己到了南监找到靖廷撕毁婚书,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因当时靖廷也没什么战功在身,陈侍郎没有理会,任由自己的妹妹胡闹了一番,最后陈幸如就一味缠着靖国候,甚至在背后编派了靖国候夫人,还在瑾宁冥婚嫁给靖廷的时候闹了一场,最后还嫁给了李良晟为平妻,这一地鸡毛的事情,臣也不是很清楚,若皇上想知道,可叫靖国候夫人进宫来问问。”
    “退婚一事,朕听说过,但是,却不知道是那陈幸如自己去找靖廷退婚的,陈侍郎怎可这般糊涂?”皇帝不高兴地道。
    李大人苦笑,“皇上,靖廷只是寄养在侯府的孤儿,自然无人看得起,陈子忠大将军死后多年,谁还记得他为大周立下的汗马功劳?又有谁,爱惜着他唯一的遗孤?陈侍郎是新贵大臣,入仕之后步步高升,又娶得了侯爷的千金,自然不把靖廷放在眼里。”
    “是吗?步步高升?”皇帝眸色冰冷。
    李大人见话说得差不多了,便道:“国公府如今没什么人在,国公爷的后事,臣请旨主办,也算是臣为好友尽最后一份心。”
    皇帝心里也是难受,他道:“朕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国公爷时候,他是何等意气风发?那时候,皇叔邀请功臣武将入宫庆功,让诸位武将都说自己从军的理想,好多人都说了许多慷慨激昂的话,国公爷说的话,朕记得很清楚,他说了九个字,大周人,大周臣,大周魂。朕看到他眼底燃烧的斗志,还跟皇叔说,他必定能成为一代名将。”
    李大人一滴滴热泪滚滚落下,再难忍伤痛,“皇上,他此生很纯粹,他深爱大周,也深爱一个女子,可最终,他都辜负了。”
    皇帝静默了片刻,道:“甄大将军那边,是否得知瑾宁入狱?”
    “大将军怕是不知道的,大将军和老夫人出京了。”
    “难怪不见大将军来找朕求情。”皇帝扬手,“你去吧,翌日早朝一切自有定论。”
    “臣告退!”李大人松了一口气,想到陈国公的死,心里不禁又沉甸甸起来。
    他离宫而去,却也不是回府也不是去国公府,而是先去了甄大将军府。
    大将军和老夫人虽出外了,但是,国公爷的丧事也得先告知甄家。
    甄家听得这个消息,皆寂然沉默。
    大舅妈和二舅妈擦拭着眼泪,饮泣之声响起。
    大舅妈哭出了声音,“瑾宁如何能接受?这事怎么就这样了?”

第386章 该如何严惩
    李大人轻声道:“他算是求仁得仁,其实从真相大白之后,他就没想着好好活下去,只是不舍瑾宁,他虽是自缢,但是走得心安理得。”
    “此事,江宁侯府知道没有?”甄士安问道。
    “还没说,我让初三叔先瞒下来。”
    “先告知靖廷吧,让他做好心理准备,瑾宁那边……这丫头性子虽说对父亲不甚搭理,嘴上也总说记恨着以前的事情,可她早就原谅了他,只是嘴巴倔而已。”
    大舅妈想起姑爷这样的死法,心里难受,“这事得瞒着老太太,若叫老太太知道,那真是要命的。”
    陈国公,在死之前,大家对他都有怨言,怨他糊涂,怨他愚孝,怨他凉薄,因为他看似也是受害者,但是这一切,都和他脱不了干系。
    他护不住自己的妻子,护不住自己的女儿。
    可如今他走了,大家细细地回想起,其实又哪里怪得了他?原来从头到尾,他是最大的受害者。
    他失去了挚爱,失去了陪女儿成长的机会,到最后,他还得承受所有人的怒气与怨责。
    一时涌上的难言悲伤,使得甄家也笼上了一层愁云惨淡。
    靖廷得知此事之后,马上去了国公府。
    初三叔取出两封信,伤心地道:“这是在桌子上发现的,一封是给你,一封是给三小姐的。”
    靖廷没想到上次一谈,便是永别,心里难受得很。
    刑部那边的人来了,他们奉旨调查,且皇上明日一早便要见到结果,所以便来求助初三叔和靖廷。
    人证要找很容易,但是,有两个人证如今在枣庄里,人不能在庄子里问,因为老夫人在庄子里,靖廷便连夜策马去了庄子,不惊动老夫人,暗中带走孟大娘和老杨头,庭姑姑如今就在甄大将军府养身体,当时的大夫也能找到。
    调查不费什么功夫,口供各项都对得上,且刑部那边找到了坐监的长孙氏,前后一核实,事情就清晰了。
    刑部那边连夜入宫禀报皇帝,皇帝看到供词,大为震怒,急怒道:“蛇蝎毒妇,可恨朕还给了她诰命封号,马上下旨,褫夺她身后诰命夫人之名,另赐谥号蛇蝎夫人,刻于墓碑之上。”
    “是!”刑部那边得令便马上去办。
    “皇上,太后有请!”顺公公在刑部尚书走后,进来道。
    “太后这么晚还没睡?”皇帝怔了一下。
    如今都子时过了,太后一般是亥时左右就寝的。
    “没呢,方才飞凤殿的人来了,说是太后等着您。”
    “摆驾!”皇帝马上起身。
    到了飞凤殿,太后早就命人准备了参汤。
    “母后怎么还不就寝?是不是有什么事?”皇帝问道。
    “没事,喝汤!”太后温和地道。
    皇帝确实也饿了,今晚就没吃上几口。
    一碗汤下去,驱散了寒气,加上屋中暖和,他便脱了披风。
    “母后,是不是心里有事?”皇帝问道。
    太后这才微笑看着他,“事儿查清楚了?”
    “母后惦记这事呢?查清楚了,那毒妇着实可恨。。”皇帝愠声道。
    “嗯,调查清楚就好。”太后点点头,“陈侍郎你打算如何处置?”
    “母后有什么看法吗?”皇帝听得她说起陈侍郎,看来之前自己猜测没错,这事确实有蹊跷。
    “没什么看法,只是觉得此人一向不生事,皇帝不觉得反常?”
    皇帝道:“朕确实觉得此事有些诡异,按说,他不该上这折子。”
    太后微微点头,“嗯,对了,今日你走后,我已经命人去信查实人,让他克日入京。”
    “叫母后费心了。”皇帝道。
    “他也该入京见见皇上,毕竟,明妃是他的孙女。”
    今天,太后两度提起查端明,这不得不让皇帝留了心思。
    太后的性子他是很清楚的,无关的人,无关的事,她压根不会说起。
    如今一天之内,连说了两次,便证明她留意到了查端明。
    “你去吧,我睡了!”太后说完了话,便打发了皇帝走。
    “儿臣告退!”皇帝起身道。
    翌日早朝。
    陈侍郎看到江宁侯,陈靖廷,苏意三人都没上早朝,心里冷笑一声,用这种方式来威逼皇上?怕是打错如意算盘了。
    抗旨大罪,皇上哪里会从轻发落?
    他自然听说过江宁侯等人入宫求过皇上,但是被皇上斥责一顿打发走了。
    昨晚,他已经找了几位同僚,打算今日上朝的时候,联名上奏,促请皇上治陈瑾宁不孝忤逆抗旨不遵的大罪。
    所以,方才在殿外候着的时候,他已经再次与几位同僚议了一番。
    他在心底狠狠地道:陈瑾宁,你别怪我心狠,是你心狠在先,我说过,要撕掉你脸上的笑容和淡定。
    “皇上驾到!”顺公公喊了一声,便听得朝鼓隆隆响起。
    百官朝拜之后,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睥睨众臣。
    顺公公一扬拂尘,“百官有事启奏!”
    陈侍郎先一步出列,道:“皇上,臣有本奏!”
    皇帝的眸光慢慢地落在了他的脸上,“说!”
    陈侍郎朗声道:“皇上,关于飞凤将军违抗圣旨,不忠不孝一事,臣以为,飞凤将军此举有违皇上治国教化黎民百姓之道,若不严惩,只怕会坏我大周风气,届时,老无所养,朝野上下尽出逆子,朝廷威严荡然无存。”
    “臣认为侍郎大人言之有理,”学士张玉利出列,振振有词道:“我大周自开国以来,太祖便秉承仁孝之道,当年慧太后重病在身,太祖亲自侍奉汤药照料榻前,三日不曾合眼,慧太后薨,太祖伤心之下病倒,带病为慧太后守孝七日,此为大孝,感动朝野。如今飞凤将军先是被封为县主,继而被封为郡主,再被封为将军,百姓谁不认识她?然而,她先是不孝,继而是不忠,抗旨,若不严惩,朝廷律法,我大周礼法,也将荡然无存。”
    “臣认为陈侍郎,张学士所言甚是!”两名官员出列附议。
    陈侍郎跪下来,道:“臣等恳求皇上,下旨严惩飞凤将军!”
    皇帝看着他,“那以陈侍郎之见,该如何严惩?”

第387章 搅屎棍儿
    陈侍郎道:“皇上,按照律例,抗旨乃是大不敬之罪,论罪当斩!”
    “皇上,万万不可!”武将高步天出列,急声道:“皇上,飞凤将军曾为平定东浙立下大功,犯下抗旨之罪,应该是一时糊涂,求皇上开恩。”
    陈侍郎冷道:“高将军,你的意思是若曾为国立功,便可肆意妄为,挟功冒犯君王?若是如此,朝中岂不是大乱?你好大的胆子!”
    高将军不善言词,听他斥责,不禁急红了脸,辩解道:“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臣只是请皇上开恩,虽然抗旨之罪,论罪当诛,可也不是没有赦免的先例,求皇上看在甄大将军曾为国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的份上,网开一面!”
    鲁少师也出列道:“皇上,高将军所言不无道理,这飞凤将军抗旨,起因是不为祖母守孝,不孝,自然是罪,可这只怕是别有内情,求皇上明察!”
    诸卫将军见鲁少师站了出来,他也道:“皇上,飞凤将军素来赤胆忠心,断不会贸贸然抗旨,定有隐情,请皇上下旨调查。”
    祝大人也道:“请皇上网开一面!”
    这些人站出来为瑾宁说话,倒是让陈侍郎大吃一惊。
    这些个可都是老狐狸了,平素不该说的话,一句都不会多说,唯恐惹事上身。
    今日怎么都站出来为陈瑾宁说话?
    想必,是岳父掏了银子为她走动。
    换做往日,陈侍郎是断不敢得罪他们三个。
    但是,现在是骑虎难下了,且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若再退缩,便有心虚之嫌,还会被早联盟好的同僚看不起。
    所以,他高声道:“诸位言之有理,确实皇恩浩荡,也有赦免的先例,只是,飞凤将军却不能赦免,她不忠不孝,已经是违背了太祖遗训,皇上给过她机会,是她自己放弃,若皇上再饶恕她,岂不是叫她自以为功劳震天,皇上拿她无奈?如此跋扈气焰,一旦坐长,岂不叫朝中动荡?”
    他跪下,毅然道:“皇上,飞凤将军不忠不孝之风,绝不可助长,必须严惩,请皇上降罪!”
    皇帝不动声色地听着陈侍郎的慷慨陈词,越发觉得此事有蹊跷。
    陈侍郎此举,有赶尽杀绝之嫌。
    陈侍郎见皇帝还没发话,心中暗自着急,继续道:“皇上,臣与飞凤将军是亲戚,要在朝堂之上力证她大不敬之罪,臣痛心疾首,可臣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唯恐此例一开,百官争相效仿,那皇权威严何在?皇上威严何在?”
    皇帝这才徐徐地发话,“此事先容后再议,朕今日想跟诸位爱卿说一番掏心窝子的话。”
    陈侍郎暗自惊疑,这说着陈瑾宁的事情,皇上怎地扯开了话题?莫非,皇上没打算惩治她?
    百官也有些意外,早朝之上,皇上也曾偶尔很大家说说闲话,也曾有过感性的时候,但是一般都是议完正事之后才会说。
    今日才刚上朝站班不到一会儿,便连飞凤将军的事情都没说完便扯开了话题。
    “朕还记得,当年朕登基的时候,是内忧外乱,幸得太后与皇叔辅助朕,朕才算把这皇位给坐稳了,可稳吗?不稳,便是今时今日,朕也不能说这江山稳了,我大周贫寒,列国欺之,我大周富庶,列国觊觎,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祸乱世,武将,始终站在我大周的边城,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