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女惊华:将军大人请上榻-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末胡椒汤,喝了再走。”瑾宁看着他,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平静。
陈国公倒是显得有些受宠若惊。
他伸手接过,不知道是冷还是因为激动,双手微微颤抖,一直颤抖。
“喝吧,趁热喝。”初三叔复杂地看了瑾宁一眼,然后对陈国公道。
陈国公重重地点头,然后捧起就喝。
姜末下得重,胡椒也是,驱寒且能暖胃,所以,一口气喝下去,陈国公的额头便渗出了细碎的小汗珠。
“好喝,好喝!”陈国公连姜末都吃了,眼底似乎有泪花闪动。
瑾宁笑了笑,“准备一下,走吧。”
这外头风大,趁着这口暖劲,尽早出发为妙。
初三叔转身,手在眼底抹了一下,“我去赶车。”
负荆请罪,自然不能坐马车去,是光着身子背着荆条赤脚步行入宫。
因是在城外的别馆,所以,马车可先抵达城门,再下马车步行。
皇宫。
杨栖宫内。
江宁侯夫人今日一早就带着李齐容入宫去拜见杨妃娘娘。
“每一回都带这么多东西来,姐姐这是来济贫的吗?以后不可了,本宫也没什么好东西能给你的。”
杨妃坐在椅子上,身穿浅绿色绸缎绣海棠宫裙,这衣裳有些旧了,江宁侯夫人发现去年她也穿过这一身。
至于头饰,虽是名贵,却也不是什么新颖款式。
她的姿态还是比较傲然的,保养得当的脸上红润光滑,只是到底年纪上去了,眼角能看到细微的纹路,且眼底有疲倦之色。
杨家这些年情况不怎么好,虽然高官厚禄还在,但是因为皇帝盯得严格,后宫和前朝来往不许频繁,所以,杨家是不太敢往宫里送东西,只唯恐落人口实。
越是登高位,越怕闲言闲语。
元后掌后宫事宜,她是出了名的节俭,因此,宫嫔的月例银子也都相应比杨妃开始入宫那两年削减了三分一,后妃吃喝是不愁的,但是名贵的东西不能只靠赏赐,四下打点,也得花费,这般下来杨妃就有些拮据了。
江宁侯夫人平时偶尔会往宫里送点东西,但是没得杨妃的回报,渐渐便少了。
因此,杨妃这话,其实就是点明了江宁侯夫人是看无利可图,便姐妹都不来往了。
第272章 渗入宫中的消息
江宁侯夫人岂会听不出?
她淡淡地笑了一下,“济贫到宫里来?娘娘这话若叫旁人听了,定要笑掉大牙的,而且娘娘说没什么可给我的,那娘娘之前回府省亲,给我赏赐的那些,难道就不当数了?怕是我再带十回礼进来都抵不了万一的。”
杨妃淡笑了一下,口气淡漠地道:“那些就不要提了,那都是皇后恩典下来的,也不是我自个的东西。”
江宁侯夫人不擅长讨好人,即便是娘娘,但是说到底也是妹妹,因此,知道她给自己软钉子,却也不想说什么好话。
李齐容知道母亲的心气,便笑着上前,“哟,有日子没见姨母,怎地还年轻了许多?姨母用的什么香粉胭脂?赏姨甥一盒呗。”
杨妃最得意的便是自己的保养,听得李齐容这话,才慢慢地扬起了笑意,“什么眼神?本宫今日哪里擦了香粉胭脂?只是涂了薄薄的蜜膏滋润滋润罢了。”
“真的?”李齐容瞪大眼睛,露出惊愕的神情,“竟没涂抹香粉胭脂吗?天啊,这保养得也太好了。”
她说着,就回头揶揄江宁侯夫人,“母亲,您得跟姨母学学,瞧你那张脸,到了秋冬天,干得都起皮子了。”
江宁侯夫人今日脸色确实不好,虽强行上了粉遮蔽皱纹,却能看到颓败之色。
自从认了查端明为义女,江宁侯便一直都没给她好脸色看。
加上要退回陈靖廷的家财,她这两日都在清算,算得是心头烦闷,且有些也算不清楚。
例如收益部分,这些年一直都是她在管理的,那收益算谁?或者怎么分?
这笔账很大,不是说几百上千两的数。
她不想便宜了陈靖廷,却也不愿意叫外人觉得她占了陈家多大的便宜。
若去问侯爷,侯爷肯定是一文不要,全部给了陈靖廷。
可这样,她的心又不服。
如此忧心几日,脸色又哪里会好?
杨妃看了一眼江宁侯夫人,确实如此,心头便骄矜了起来,淡笑道:“你母亲忙着府中的事情,自然就疏于保养,哪里像本宫?每日无事,时辰都花在脸上了。”
江宁侯夫人素来不喜这个妹妹,听得她说话阴阳怪气的,也不想待太久,便直入正题,“今日我来,主要是跟娘娘说一件事情,皇上日前封了查实人的孙女为明嫔,且让她住在我府中,侯爷说,查实人是东浙名士,皇上很是赏识,怜明嫔京中无人,便收了她为义女,日后在宫中,也能和你做个伴。”
杨妃冷笑一声,“是啊,姐姐好打算,给我作伴就不必了,这宫中的姐妹本来就够多的。”
江宁侯夫人知道她肯定会不满意,所以,压了压声音道:“这查端明不是简单的人,你若能善加利用,定有你的好处,你是杨家的人,虽在宫中为妃,可你若荣光了,咱家族也有好处,所以我不会害你,查端明入宫之后,你多带着点儿,她如今便有一个消息,我也不妨转告给你,要不要跟皇上说,你自己掂量着办。”
杨妃眸色闪了一下,却依旧不甚在乎地道:“你尽管说说。”
江宁侯夫人看了一眼她身旁的人,杨妃便打发了出去。
“说吧。”杨妃有些心急的。
江宁侯夫人道:“这一次陈瑾宁带兵到东浙,她的父亲陈守业跟着去了,这个陈守业,是没有得到旨意去的。”
杨妃一怔,“陈国公?他没旨意擅自离京随军去吗?”
“是的。”江宁侯夫人点头,意味深长地道:“听闻,皇上和皇太后早前因为陈瑾宁出征之事,闹过一场。”
杨妃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
这个消息,是她站队的好时候。
皇上和皇太后早前确实为此事闹过,宫中的人都知道了,皇上还因此发了好大的火,把殿里伺候的人都给罚了一遍。
后来虽然和皇太后言归于好,可到底不是亲生母子,能好吗?大概也只是表面的好。
皇上一直被皇太后压着一头,怎么能服气?
陈瑾宁显然是得皇太后看重的,听闻这飞凤将军的封号也是皇太后建议的,换言之,皇上心里头怕是不情愿,只是不想忤逆皇太后落个不孝的名声,才不得已为之。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或许,皇上能借此出一口气,她也算是立功了。
想起皇上已经许久没来她殿中,她着实需要扳回一城。
只是,怎么去跟皇上说这事?
她的眸光慢慢移到了桌面上的那一堆礼物上。
江宁侯夫人站起来,“娘娘这还有事要忙,我便不打扰娘娘了。”
“去吧!”杨妃也口气也和善了一些,“姐姐若得空便多些入宫来坐。”
“是!”江宁侯夫人说,便躬身告退,李齐容也跟着她福身走了。
出了宫,李齐容问道:“母亲,这事若弄不好,皇上怪罪下来,怕是要问娘娘一个干预前朝的罪名。”
“她知道怎么说的。”江宁侯夫人压根不担心这点,“就算被问罪,这事也怪不到我们头上来。”
李齐容道:“也是,那咱就不管了,若真行,也算是打击了陈瑾宁,若不行,咱也不沾身。”
江宁侯夫人便是这样打算的,否则,她压根不屑入宫。
杨妃在江宁侯夫人出宫之后,便打开了礼物,一一清点过,满意地道:“这一次算是下了重本,这里没个几百两银子也拿不下来。”
“这云缎是很名贵的。”宫女道。
“她分明是有求本宫来的,却装出那高贵的模样,给谁看啊?”杨妃心中不满,却得了消息,也算是打了个平。
“把本宫今日命你熬下的燕窝粥端过来,等会儿皇上下朝,本宫送到御书房去。”杨妃吩咐道。
后妃一般是不能到御书房的。
但是,皇上下朝之后会先歇息半个时辰左右用饭,这个时候,有看准机会的后妃便会送汤水去,露个脸。
只是,妃位以上的才可送,杨妃没少送,但是,也都是被皇上三言两语打发了回去。
第273章 先在宫中问了罪
今日皇帝下朝,在御书房东阁吃了午膳,出来的时候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大臣们都觉得奇怪,方才早朝的时候,皇上说到了水利的成就,还很开心,怎地用了膳出来,便整个不一样了?
今日,苏意和甄士安也在。
苏意和甄士安明显能感受到皇帝的怒气。
且议事之后,皇帝便特意留下了他们二人。
二人对视一眼,都暗自猜测。
其实两人心中都有数了,皇上会对二人生气,大概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陈国公的事情。
只是,皇上早上的时候应该还不知晓的,到底是谁告密了?
“二位爱卿在东浙立下了大功,朕是应该好好奖赏你们的。”皇帝清清嗓子,道。
他眸光在两人脸上巡梭,锐利而克制。
苏意拱手,“臣等不敢居功,是皇上英明,天佑我大周。”
皇帝淡淡地笑了起来,眸光依旧锐利不已,“苏意,什么时候溜须拍马的活儿你都干了?”
“臣说的是大实话。”苏意诚恳地道。
“是么?”皇帝看着他,“这东浙的情况,你们都如实禀报了吗?仔细想想,可还有什么疏漏的?”
两人怔了一下,互相对视一眼,都摇头道:“回皇上的话,臣等该说的,都说了。”
皇帝冷笑,“都说了吗?朕再给你们一个机会,想想还有什么没说。”
皇上的话都问到这份上了,其实两人都确定是什么事了。
但是,两人只能装作不知道,毕竟,陈国公是不是奉命去东浙,两人都可以装作不知道。
但是如果把此事说了出来,就意味着大家都知道陈国公是擅自离京入军队的。
因此,两人都一脸茫然,“臣不知道皇上指的是哪件事。”
皇帝显得很失望,冷冷地道:“你们在东浙的时候,没见到陈守业吗?”
苏意心中一沉,道:“回皇上,有看到国公爷,他与我们一同攻入东浙王府,且奋勇杀敌,身受重伤!”
皇帝怒道:“他并未得到旨意,且有官职在身,擅离职守,私自跟随军队前往东浙,是违反军纪,擅违军法着,甄士安,你说该如何处置?知情不报者,又该如何处置?”
甄士安和苏意连忙跪下来,甄士安脸色也有些微变了,他道:“皇上,国公爷这次确实是随军而去了,只是元帅和臣等都以为他是奉了密旨去的,并不知道他是私自行动,因他一直都是先潜伏在军中,直到大战开始的时候才露面,元帅也不知道他来了。”
甄士安没法子,只能先保住瑾宁。
瑾宁是元帅,皇上震怒,她便有知情不报之罪。
苏意也道:“是的,皇上,甄将军所言不虚,若不是皇上说,臣等也不知道国公爷是擅自入军的。”
皇帝对这话自然不是全信,但是总不能迁怒他的两员大将,这一次冲二人发火,只是警示提醒。
他冷冷地问道:“陈守业如今何在?”
苏意回答说:“回皇上的话,国公爷在东浙一役重伤,回到城外,便吐了几回血,无法再移动,唯恐伤了性命,因此,臣暂时把他安置在臣的别院里养伤。”
甄士安看着皇帝的脸色,见他听到陈国公重伤似乎稍稍有些和缓,便忿忿地道:“没想到他竟不是奉旨前去的,他真是疯了不成?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幸亏是大胜了,若出了什么事,他便罪责难逃了,难怪父亲觉得此人憨直愚蠢,果真如此。”
“是啊,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他为什么要去?”苏意也一脸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皇帝听了两人的一唱一和,怒气消了一半,确实,这次大胜,且陈国公又因此受了重伤,是可以从轻发落的。
只是,到底有欺君之罪,若陈国公没有表态,只当无事发生,他何以立威?
因此,他淡淡地道:“不管出于什么缘由,违反军纪便是重罪,你们二人只当不知道朕已了解此事,且看他伤愈之后,是否知罪,若你们露了此事,朕便罚你们一年俸禄。。”
这话其实就等同告知他们,你回去转告他,朕已经知晓此事,你若想从轻发落,最好是自己来请罪。
苏意和甄士安闻言,心中大喜,却也不敢表露出来,只俯首道:“臣等定保守秘密,绝不吐露一个字。”
这一年俸禄,自然是皇上的小惩大诫。
皇上有这话,其实就等于会从轻发落的。
此事,得迅速去告知陈国公才是。
只是皇帝却有心拖延,叫他们心中着急一下,先留了二人在殿内,又传了陈梁晖进来。
皇帝自然也是问同一件事,只是,陈梁晖先前告知过皇帝,说陈国公是回了乡下替母亲选坟地,换言之,陈梁晖欺瞒皇上了。
陈梁晖自然不敢像苏意和甄士安那样,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陈国公的身上,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招认了,“父亲因着母亲的死,对妹妹瑾宁一直耿耿于怀,妹妹自出生便被送到了庄子里,前年才回了京城,父女两人感情淡薄,近些日子才好了些,妹妹奉旨出征,父亲原先是不知情,是臣不小心说漏了嘴,父亲担心妹妹没上过战场,没有实战经验,忧心如焚,却又知道皇上命此事秘密行动,不敢入宫求旨意,只得偷偷追上去。皇上,父亲只是爱女心切,也唯恐她坏了皇上的大事,他明知道此去会被皇上降罪,可综上理由,他不得不去,求皇上念在他一片怜女的慈父之情,也有爱国的一片赤胆忠心,能从轻发落,臣有泄密之罪,请皇上重责。”
皇帝对国公府的那些事情也略有耳闻,其实细细思量,也知道这一次陈国公私自去东浙是其情可悯,遂扬扬手,一脸不耐烦地道:“跟这些书呆子说话真是累人,动不动长篇大论,你泄密且对朕撒谎,自然有罪,罚你一年俸禄,去吧!”
陈梁晖闻言,磕头道:“谢皇上恩典,父亲那边……”
“朕自有分寸,你与他的罪名岂能同论?”皇帝不悦了。
陈梁晖不敢再说了,唯恐说多错多。
第274章 杨侍郎告状
苏意和甄士安在旁边听着,也是稍稍安了心。
好歹,这死罪是逃过了。
免了死罪,已经算是从轻发落。
至于官位爵位,能不能保住已经是其次了,最要紧是捡回这条性命。
然而,两人的心都还没放下,便听得内侍监在外禀报,说杨侍郎求见。
如今姓杨的侍郎,是吏部的杨侍郎,杨妃的胞弟。
皇帝传了他入内见驾。
杨侍郎大步而进,单膝跪地见驾,“臣杨石参见皇上!”
“平身!”皇帝看着他满脸通红的脸,看样子是急赶入宫的,便不等他禀报便问道:“有什么要事吗?”
杨侍郎站起来禀报道:“回皇上,臣得知消息,督查衙门陈大人以伺候病重母亲为由告假,却是擅自离京随大军去了东浙,其心叵测,臣恳请皇上彻查此事,若陈守业与东浙王串谋,则我北营牺牲的将士实在是冤枉。”
东浙王在京中有串谋之臣,朝中都是知道的,陈国公此去,一没有奉命,二是暗中而去,若不是图谋不轨,何至于此?
甄士安和苏意在一侧听闻,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真是怕哪样就来哪样。
陈国公去东浙,确实是重罪,但是最重的罪名,莫过于被人往串谋方面去想。
东浙一战,朝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