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沟皇帝-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轩刚带着钱梦久和方东全他们到作坊门外呢,得到了消息的工部尚书石铁匠就是带着作坊里的诸多人在门口恭迎了。
“臣恭迎皇上!”为首的石铁匠说话的时候,有些扭扭捏捏,这个浑身肌肉,上本身只带了一条围裙的壮汉,在李轩等人面前如同一个小媳妇一样说话都不利索。
这不能怪他,谁让他这个铁匠一辈子都没和读书人打过交道呢,大字不识不说,而且这个壮汉还是个宅男,整天躲在作坊里打造兵器火枪,根本就不见外人。
他这个工部尚书,只去了两次朝议,而且每次去的时候都是不敢说话!
对于他的这种畏畏缩缩,丝毫没有大唐王朝工部尚书气魄的表现,李轩也不以为意。
当初李轩让他当这个工部尚书的时候,就没指望过他会成为一个官员,只是为了给他一个名头管理这个工部作坊而已。
此人的名字和陈屠夫一样,只有一个姓,没有大名,小时后他爹被人成为石铁匠,他被成为小石铁匠,等他长大了,他自然而然的接过老爹的班变成了石铁匠。
他和很多落草为匪的人一样,都是村子里糟了天灾人祸,没吃的跑进山落了草,加入鸡冠山后就成为鸡冠山唯一个铁匠。
鸡冠山被整体并入黄竹山后,他很自然的就成为了大唐王朝的铁匠,后来李轩要打造火绳枪,就是让他带着人搞的,把火枪搞出来后,李轩就大手一挥,直接赏了他一个工部尚书的官帽子。
可惜的是,大唐王朝里的官帽子不值钱,而且也没有俸禄,甚至连官服都没有,除了一个称号再无其他。
所以李轩给的不心痛,当了工部尚书的石铁匠也没把自己的官帽子当回事!
“不必多礼,朕今日过来只是随意看一看!”李轩请摆了摆手,让门口迎接的众人不必多礼。
然后走到石铁匠身前道:“前天朕听说你把朕画的新刺刀图样给做出来了?”
石铁匠道:“回陛下,是的,臣带着人亲自反复试验,已经是把陛下所要的套筒式刺刀打造出来了几具样品了!”
“哦,那去看看!”李轩今天之所求不是一个人过来,而是带着钱梦久和方东全众多文武官员,尤其是军方的几个将领们一起过来,就是为了看这个新打造出来的套筒式刺刀。
李轩估摸着燧发枪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搞出来的了,所以就一门心思放在了对现有的火绳枪的性能改进上,不过很多改造都是属于工艺上的改造,工艺不提升的话光谈改造也没有什么意义。
不过这刺刀却是可以改一改的!
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
之前刚弄火绳枪的时候,李轩的设计方案里就是把刺刀加了进去,不过当时由于黄竹山里工匠就那么三个,人手紧张没有多余的人手来打造质量太好的刺刀,因此只能是退而求次,随便弄了个塞入式的刺刀。
不过现在大唐王朝里的工匠人数瞬间暴涨了十多倍,从三人达到了将近四十人,充足的人手也是让大唐王朝在打造兵器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把塞入式刺刀换成套筒式刺刀,就是这种情况下的选择,套筒式刺刀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对材料的要求却是比简单矛头样式的塞入式刺刀高多了。
因为使用套筒式刺刀进行厮杀的时候,刺刀刺中敌人后所受到的反作用力,是会传导到曲臂以及套筒上,对套筒以及曲臂的强度要求相当高,而质量要求高,也就需要工匠们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打造。
换句话来说,工时会大幅度增加,而工时这个概念对于军工行业,尤其是战争时期的军工行业来说几乎是最重要的概念。。
因为工时直接关系到产量的多寡,后世德国人的虎式坦克够强悍了吧,但是为什么会惨败于t34和谢尔曼之手,就是因为后两者的性能虽然一般般,但是人家的工艺简单,工时非常低,同样的工人,他们造出的坦克数量数倍于虎式坦克。
以前的大唐王朝就是无法承受套筒式刺刀的时间成本,所以才退而求次选择塞入式刺刀。
但是现在,工匠数量大幅度提高后,这个限制就不存在了,只要有足够的材料,他们完全能够批量打造出足够火枪兵使用的套筒式刺刀来。
不用多久,李轩就是看到了好几柄还散发着金属光芒的套筒式刺刀。
这个刺刀和他印象中的近代火枪兵的刺刀已经差不多了,长度大约四十厘米,刺刀的刀身比较宽厚,这是因为刺刀的材质质量有限,刺刀又比较细长,为了避免作战的时候刺刀折断或者弯曲导致无法使用,刀身的中间部分是比较厚的。
这样刺刀加上火枪,总长度就能够达到一米八左右,超过了大唐王师里的火枪兵的平均身高。
不过和动辄三米长的长矛相比,还是短了许多!
这也就是说,如果火枪兵单纯和长矛兵进行肉搏的话,火枪兵会死的很惨,但是火枪兵的刺刀只是一个辅助作用而已,他们还可以开枪呢,等对方的长矛兵冲过一百多米的距离到跟前的时候,已经足够他们打出好多轮的排枪了。
李轩拿起了刺刀试了试,感觉重量虽然比预料的重一些,但是这样也好,够厚实不容易折断,而且平日里还能防身用的小刀使用。
此时石铁匠开口道:“我们打造的这三柄样品,之前都已经试过了,虽然在用力过猛的时候还是会折弯,不过这已经是我们所能够达到的极限啊,要想不折断的话,只能是整体用精钢打造了!”
李轩听罢却是不以为意:“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用精钢打造刺刀,开玩笑呢,这年头的精钢可都是要技术娴熟的铁匠日夜不停打造才能够得到的,那种精钢打造出来的兵器都是这个时代质量最为上乘的武器,整个大唐王朝里,也就李轩这个皇帝的御用刀剑以及方东全、陈屠夫等几个高级将领们才有这个资格用这种精钢打造的刀剑。
普通士兵的武器是不可能有这种待遇的,普通士兵们装备的腰刀,只是生铁刀而已。哪怕是作为精锐使用的重甲刀盾手的刀,也只是在刀刃初包上一层纯钢罢了。
随意摆弄了几下手中的刺刀后,李轩又让侍卫拿着火枪试一试,尤其是试一试套上刺刀后的装填以及射击。
结果让李轩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在装填的时候依旧非常的不方便,但是好歹是能装填了,这对于之前把刺刀装上去就无法装填的时候强得多。
看完刺刀后,李轩又是看了了工部作坊里的其他几个项目,其中让李轩比较关注的就是针对缴获自明军的棉甲改造。
这些棉甲虽然对子弹的防护能力还算可以,但是对弓箭以及刀枪的防御能力就不太好了,而大唐王师的主要敌人明军,依旧是一支以冷兵器为主的军队,他们的弓箭手威胁还是不小的。
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冷兵器的防护能力,打造锁子甲这种重甲是不可能的了,大唐王朝可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慢慢打造这种锁子甲。
所以李轩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在棉甲的内层加装铁片。
这样改造成本不高,而且又能充分利用从明军手里缴获的那些棉甲。
这些棉铁甲是准备大规模装备的,刀盾兵,长矛手、骑兵都能用,至于火枪手就免了,穿上盔甲后会极大的限制这些火枪手装填开枪以及转换阵型等战术动作。
毕竟棉铁甲也是非常重的,加上头盔的话,一整套下来重量能够达到二十多斤,而且单靠棉铁甲实际上防御效能也是有限,对付中远处的弓箭以及威力比较小的原始火铳还行。
但是要对抗大唐王朝装备的这种口径达到十四毫米的中等口径火枪,距离五六十米内随随便便都能给你打出一个大洞来,而且还是打中就非死即残的那种。
对付中近距离的弓箭也不咋地,强弓靠近二三十米射箭的话,那层薄薄的铁片可挡不住。
实际上,大唐王朝里专门用来冲阵的重甲刀盾兵那可都是身披双甲的,除了一套棉铁甲外,还会再穿上一套铁甲或者锁子甲,再加上头盔以及一把腰刀,整个装备重量达到了五十斤以上。
而陈屠夫这个猛人,每次冲阵的时候可都是穿三层盔甲,棉铁甲,锁子甲,铁甲一个不缺,再加上一把放大版本的杀猪刀,足以让他在战场上化身杀神,所向披靡。
不过穿三层盔甲再加上一柄厚重的杀猪刀,也只有陈屠夫以及蔡二虎、方东全等少数几个身高达到一米八几的猛人才能够做到的,大唐王师里的其他普通士兵,穿上这些装备跑十几米就得累趴下。
身披重甲,这也是陈屠夫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头,但是至今还活着的重要原因,要不然的话,他早就和先帝李尔必汇合去了,那里还能博得一个大唐第一猛将的称号啊。
看着眼前诸多崭新的新式武器,李轩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有了这些‘高科技武器’,明军何惧之有!
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还是老子
一直以来,庞大的明王朝都是给李轩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柳八苟、方东全他们见识有限,根本就不了解一个中原中央王朝有多么恐怖不同。
李轩却是一直都非常了解的!
一旦让明王朝的上层注意到大唐王朝,并且重视起来的话,那么大唐王朝将要面临的将会是一个总人口上亿,东西万里,南北万里的超级庞然大物。
正泰县这样的县级单位,明王朝足足有一千多个,同时带着军民特性的卫四百余,所三百余。
这些数据随便拿出一个来,都足以让李轩这个被爹坑了的反贼儿子头皮发麻,乃至对未来彻底失去希望。
这也是为什么李轩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想要逃跑,不和方东全他们玩造反游戏的主要原因,因为他根本就看不到造反成功的希望,哪怕是一丁点的希望。
后来即便是被迫继续待在山沟里当这个莫名其妙的大唐皇帝,但是李轩始终都遵循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夹着尾巴当这个山沟皇帝,尽量不去撩拨明王朝这个庞然大物。
不攻打龙华镇和正泰县城,甚至都不敢给那两个千户所的明军造成太大的伤亡,这一切都是基于这种顾虑。
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轩认为自己还是需要继续夹着尾巴当皇帝,尽可能的避免引起明廷上层的注意。
不过这么一直躲在山沟里低调发展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很多时候事情都不是以他的意志所运转的,总会出现他所无法控制的事,比如说之前的那一场暴雨。
还有,明军那边定然是不会放过大唐王朝的,等山外的那一千多名郡缓过气来,定然会再一次拉上众多的县勇、民夫进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重新掌握主动权,李轩才会决定在夏收之际出山,收粮之余牵制明军。
但是到最后不管怎么说,总归是要和明军打仗的,而且可以预期的是自己所面对的明军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因为自己赢了一次又一次之后,明军那边又不傻,肯定会一次又一次的增加兵力啊,直到击败自己为止。
而在这个过程自己如果被击败了,那就是万劫不复,死无葬身之地。
如何在未来的战争中持续赢得战争?
李轩想来想去的,只能是依靠武器优势了。
凭人口和各种资源,大唐王朝就是渣渣,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自己这个穿越者所带来的技术优势了。
而武器优势是什么,自然是犀利无比的枪炮!
眼前的这个工部作坊,就是承载了李轩对未来的希望,承载了大唐王朝的希望,李轩再怎么重视都是不过分的。
因此在巡视结束的时候,李轩对着众多工匠们大肆封赏,所有正式工匠,一律赐予独立的砖瓦房屋,并会每月给予固定数额的米粮,这个额度和军队里的伍长相当。
作坊所需要用到的任务物资,一律优先供应解决,如果库房里没有,立马派人去搜集,如果大山里都找不到,那就出山去采购,买不到就直接派大军去抢。
比如铁这种物资,享受的就是和这种待遇!
作坊以及工匠们所享受到的待遇,在大唐王朝里无疑是极高的,而且这还只是物资上的享受,李轩给予的关注和扶持远远不止于此。
为了让这些工匠们变成真正的技术人员,李轩准备安排人员给这些工匠们上课,教授他们读书识字。
不过这事具体操作起来有些麻烦。
“陛下,这工部学堂一事怕是不太好办啊,臣等实在是分身乏术,难以再抽出时间到工部学堂上课了,而且按照陛下您指定的工部学堂章程,这工部学堂不仅仅教授读书识字,还要传授算术以及格物,这些臣实在是……”柳八苟很难得的露出为难神态。
李轩看着柳八苟的表情,也是知道这不是柳八苟他们推脱,而是真的没有时间再去教授,同时他们自己也搞不懂算术和格物呢,这怎么教别人啊。
只是柳八苟他们不去教授的话,这老师可就不好找了!
理由很简单,大唐王朝里真正算得上是读书人,并且有能力教授别人读书识字的只有四个人而已,分别是柳八苟、王文华、钱梦久再加上李轩自己。
而之前柳八苟他们三人已经是在扫盲班里教授文武官员们,这本来就花费了他们不少的时间,更何况他们的本质工作可不是当塾师呢,而是大唐王朝的官员,作为大唐王朝里仅有三个能够读书识字的文人,他们可是承担了大唐王朝几乎所有的行政事务。
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到军国大事,都得他们处理。
而随着大唐王朝规模的扩大,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越来越多,这都极大的耗费了他们的时间,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正常教学,如果再让他们去工部学堂那边教授的话,那他们就更是分身乏术了。
想到这,李轩就有些后悔,早知道当初出山去龙华镇的时候,多抓几个文人回来就好了,可惜的是当初自己只关注军械和工匠,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事上。
看着柳八苟脸上的为难之色,李轩想了想后道:“你们从去年开始,已经教了不少人读书识字了吧,这些人现在能用吗?”
大唐真正的文人少,但是那些勉强能读能写的半文盲还是有一些的,这些人如今是一边学一边跟着柳八苟他们办事。
柳八苟道:“用是能用的,不过看写粗浅的公文还行,如果是教授他人的话,怕是要误人子弟!里头有几个小子稍微出众一些的,不过也还在学千字文罢了,距离读通经书还有很久呢!”
听到这,李轩就是有些无语了,谁让你教他们四书五经的,老子当初说的很明白,这就是个扫盲班啊,不是科举班啊,让你去教授他们识字以及算术而已,让这些学员能处理基本的公务就够用了。
李轩又没让那些学员们去考秀才,谁在乎他们说话会不会满嘴之乎者也,知不知道老子是老子还是老子啊!
第一百五十六章 聪明如李轩
李轩觉得有必要提点柳八苟,别在四书五经这条歪路上越走越远,最后一头撞进死胡同里。
四书五经有用吗?肯定是有的,比如引经据典用来歌颂李轩这个千古圣君就挺好用的,偶尔掉掉书脑袋也不失为一个装傻卖疯的好计策。
但是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它所需要的并不是能够掉书脑袋的读书人,而是一群官员而已。
而官员和文人是两码事!
当官可不对诗书文章有什么太大的要求,哪怕是把要求拔高一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但认得几百个常用字也足矣!
玩弄阴谋诡计,害国害民是不需要多高深的文采的,只要心够黑,文盲也能当官,而且还往往能混的不错,一不小心混进太液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大唐王朝也是如此,它并不需要太多文采华丽的文人,吹捧大唐王朝有多牛逼,李轩有多牛逼,有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