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沟皇帝-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的防务,驻防此地,并和九江方向的大唐陆军保持对峙,使得俞大猷可以集中兵力防守安庆、泸州一线。
 这个时候,张岳说还要抽调兵力东进或者是北上救援,他自己的湖广防线就会先被突破,在湖南的第一军可是不会眼睁睁看着对岸的明军撤走的。
 而张岳的督标就算是想要北上救援京师,如此遥远的距离,那也是来不及了。
 到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不用想正德都知道,自己这个大明天子,恐怕要成为亡国之君了。
 正德对扬州战事忧愁不已,而金陵城内的李轩却是心情好的很。
 渡江北伐战事虽然说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扬州依旧还没有拿下,但是一切却都是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在走,拿下扬州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他对郝柏年的能力是很清楚的,郝柏年并不是李春景那种擅长打奇袭,喜欢冒险的将领,而是一个喜欢稳扎稳打的将领,这样的人,最适合的就是去硬啃扬州这样的坚城。
 只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扬州城这乌龟壳再硬,也能够把它敲破了,退一步说,哪怕是攻不进去,但是扬州城内汇集如此多的明军,而且本来就有众多的百姓,这数十万人每天吃的粮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哪怕是明军提前储备了粮食,但是能够坚持多久?
 三个月?
 半年?
 李轩等得起!
 所以他没有催促郝柏年,而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他方面!
 江北战事,这将会一场持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战役,一时半会的急不来,李轩在前期比较关注之后,后来就是没有天天盯着了,只是听取每日的简报,而大部分时间还是放在了政务处理上。
 随着大唐王朝掌控江南,李轩也是逐渐变得更加忙了。
 不仅仅是统治区的变化导致事情的变化,而且还因为目前大唐王朝也算是进入了正规,各项的规章制度都是需要逐一完善的。
 很多以往的临时性的过渡性的政策,都是需要一一改进,然后把具体政策给确定下来。
 在山沟沟里草创的大唐王朝,本身就是有些先天不足,而且李轩又是没有按照传统王朝那样去制定各种体系,而是几乎创立了一种全新统治制度。
 新的东西,总是会出现诸多问题的,而且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过去,控制区的增加,也就越加明显。
 比如说税收体系,当年李轩是创立了全新的税收制度,采取了统一农业税、商税政策。这样做固然是能够快刀斩乱麻,但是具体实施下来也是会出现各种问题的。
 尤其是一刀切的商业税,目前来说已经是严重不适应大唐王朝的发展需求了。
 税部那边已经是多次反映,统一的商业税问题太大,具体下来就是,除了极少数行业外,对大部分行业的征收的税收比例是一样的,而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
 因为有的行业本来利润就低,征收过高的税收,就会让商家经营困难,从而导致行业的发展困难。
 而有的行业,属于高利润行业,但是征税的统一税收就显得太低了,让国家流失了比较多的税收。
 此外也有一些行业,是需要进行扶持的,而有一些行业,是需要进行压制的,然而现在,采取的一刀切征税,已经是比较大的影响了工商业的发展以及税收。
 为此,年初的时候,李轩就已经是让税部、商部等内阁多个部门进行协商,同时征求广泛意见,制定了一个全新的商业税的征收标准。
 如今经过了大半年的论证之后,税部那边也是提交上来了一份全新的商税征收方案。
 这个方案比当年的一刀切征收方案,要复杂的多,对每一个行业都是进行了单独的规定,并且在征税的细节上也是进行了重新的设计。
 新的商税,大体上将会有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三大税以及各类附加的十余项小税所组成。
 同时对小摊贩、普通商家、企业、工厂各类不同的经商行为,有着不同的征税细节。
 新的税收制度,其核心目标是为了在不影响工商业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争取更多的税收。
 同时税收上,关税依旧不属于普通工商税的行列之内,单独实施不同的税率。
 新的税收制度,李轩自然是不可能一项一项的看的,林林总总几千条,李轩没有时间去一一看,他看的是总纲。
 而按照总纲上来看,这一次的税收制度,大体上也已经是比较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的税收制度了,而李轩心目中的税收制度,自然是直接照搬后世的现代税收制度。
 说到收税,什么封建王朝也比不上后世的现代国家的!
 很多现代国家里的征税比例,都是超过一半的,也就是说一件商品的价格,里头包含的税收至少都有一半甚至更多,而且这种征收还不是直接征收的,而是在生产、运输、销售的环节里进行征收,比如说你买一件棉衣,服装厂要为成衣支付税收,然后运输企业也要支付税收、销售企业也要支付税收。
 这还不算,这制造衣服得有原料啊、设备啊,而原料、设备在生产、运输、销售的环节里,同样是要被征税的。
 现代的税收制度,其征税几乎是遍布了方方面面,并且是隐形的,因为消费者一般不会直接缴纳税收,民众的抗拒自然也就没有这么大了。
 李轩在大唐王朝里想要实施的税收制度,就是这样的同一种半隐形的税收制度,除了农业税外,尽可能的避免直接向普通民众税收,而是在商品的流通环节里征税。
 这样收的钱更多,而且还不会激起什么民怨!
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税收
 如今大唐王朝弄出来的这套全新的税收制度,在李轩看来已经是比较完善了,完善到什么程度呢?一般人是绝对搞不懂税收里面的弯弯绕绕的。
 李轩估计着等这一套税收全面版发之后,大唐王朝里从事会计、税务方面的人员将会急速增加,如此一来,又将会创造众多新的工作岗位。
 当然了,这些附带的影响只是小事,而真正重要的是,根据税部的预测,等全面实施则这一套全新的税收制度后,现有个工商业税收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
 而这个数字可是相当恐怕的,因为目前大唐王朝里,工商业的税收已经是占据了总税收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增加之中。
 如此一来,工商业的直接税收,将会增加四五百万两银子以上!
 而这几百万两银子,才是李轩以及内阁各部,积极推动税务改革的真正理由!
 至于说扶持某些行业的发展,那其实只是次要的而已,因为真正要扶持的行业,大唐王朝一般是直接采取税收优惠的政策。
 比如投资制造业的话,普遍都能够得到一年到三年的免税期,免税期后还会有一年到五年不等的半税期。
 尤其是目前大唐王朝大力扶持的机械产业,直接设置了长达五年的免税期,免税期结束后还有五年的半税期,一共十年的税收优惠。
 为的就是让大唐王朝里的机械产业能够迅速成长起来,要不然的话,单单靠着肇庆机械公司支撑着,迟早要出问题。
 而一些明显是暴利,同时对民生没有明显推动作用的产业,比如说丝绸,这玩意其实是个奢饰品,价格昂贵,而且暴利,因此大唐王朝后续将会对生丝产业课以重税。
 虽然有人说会影响蚕农的生计,但实际上影响并不会太大,因为到最后,这一部分税收成本将会加入丝绸的售价里,简单来是活丝绸将会涨价。
 而涨价了后,会影响丝绸的销售吗?
 其实也不会,因为购买丝绸的都是有钱人,涨价百分之十乃至百分之二十,该买的还是该买,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
 这种不是生活必需品的涨价,对普通民生是影响不大的。
 但是粮食如果涨价或者是跌价,那么影响可就大了。
 涨价了,普通市民阶层得完蛋,跌价了,农民要破产,所以这种关系民生的东西,稍微一点点的价格变动,都是需要非常谨慎的。
 目前大唐王朝对粮价的态度,是维持稳定为主,价格涨了,打击投机倒把,趁机哄抬粮价的绝对是抄家灭族绝不手软,同时也会放出官方储备粮食稳定粮价;价格低了,官方大规模收购,强行抬高价格。
 具体到税收上,就表现出,大唐王朝对农业税的税率没有变动,而是维持了稳定!
 李轩忙了好几天,把新的税收制度亲自审核了一遍,并提出了几个需要修改的条款,等修改过后,就是正式向全天下昭告颁发。
 大唐朝报在最新一期的朝报上,刊登了新税收制度的相关报告,并且会在后续的报道后持续保持关注,主要是为了普及,同时引导正确舆论。
 大唐朝报上,对新税收制度的报告自然是正面的,大谈特谈新的税收制度对人们的好处,是一项大善政,乃是圣天子李轩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而特地颁发的仁政。
 并且会把一些利好的方面进行放大宣传,比如说对某些行业降低了税收,那更是要大谈特谈的,至于对某些行业加税,那自然是避重就轻,就算是偶尔说,那也是从多个角度来论述,即便是加税,那也是好事!
 当然了,像预计明年的工商业税收,总体上会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这种话,那自然是半丝口风都不会透露出去的,等到以后真的说了,那也会是归功于工商业的整体发展,绝对不可能说人们花同样的钱购买东西的时候,里头贡献给大唐税部的数额增加了十几个百分点。
 大唐朝报在各种新政策,或者是大唐王朝有什么新的大规模举动事,总是会及时的发表长篇大论,引导天下的舆论,原则是把好事说成大好事,坏事说成好事。
 始终坚持大唐王朝是正确的,万古圣君李轩是伟大的!
 至于效果嘛,那就是仁见仁智了!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大唐王朝是禁绝民间开办任何类型的报纸的,哪怕是地方政府都是没有这个权力,大唐朝报刊行天下后,这几年里很多人都是从中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不管是舆论引导还是说商业价值,都是非常庞大的。
 但是大唐王朝禁制任何类型的非官方报纸,而且就算是有人偷偷摸摸的搞,他也没有发行渠道。
 大唐王朝的发行,是依托驿站体系以及官方的公文传递体系,而这是民间所无法涉足的。
 税务的事确定下来后,李轩回过头来看了看江北战事,郝柏年到了扬州城外后,似乎就是无所事事起来了,也不包围扬州城,只是堵住了其中一面城墙而已,然后就是没日没夜的炮击!
 根据后勤部门提交上来的报告,第三军在过去七八天的炮击里,已经是让超过三十门的火炮报废掉了!
 因为持续炮击,打的炮弹太多了,一部分之前身管寿命就所剩不多的火炮,陆续到了身管使用寿命,然后报废掉,尤其是铁铸的五斤野战炮,这玩意的身管寿命太低了,区区五百发都不到,基本上打几场大规模的炮战就得差不多报废了。
 不过报废的火炮虽然多,但是早有准备的后勤部门,运输上去的火炮更多!
 原先储备的部分火炮直接装船起运,然后广东那边新生产出来的火炮,也是持续出厂,一出厂后就是直接装船运输到长江来。
 所以第三军那边的火炮,非但没有越打越少,反而是越打越多!
 看着扬州那边的最新战报,李轩估计着,郝柏年应该是快要发动总攻了!
 按照之前枢密院那边制定的攻克扬州的计划,要攻克扬州,单纯的猛攻虽然见效快,但是伤亡会非常的庞大,所以制定的进攻计划是分三步走,第一就是用密集的火炮彻底压制城内明军的火炮,通过炮战,大量杀伤明军的炮手,摧毁部分城墙,压制明军的火炮反击力度。
 然后就是开始土工作业,包括填平护城河,挖掘壕沟、挖掘地道埋设炸药,以对城墙进行爆破。
 同时向前构筑半隐蔽性的炮台,以便让具有曲射弹道的榴弹炮可以抵近射击,更加有效的压制、杀伤明军的城头、城墙后的防护力量。
 扬州城说大不小,说小也不小,但是十几万军队拥挤在城内,而且还要时刻防备着大唐陆军直接攻城,他们是必须在城头、城墙后附近位置布置大量的兵力,要不然的话,他们无法及时在大唐陆军突然发起猛攻的时候进行防守。
 要知道,过去的七八天里,第三军虽然没有发起总攻,但是中小规模的试探进攻却是每天都有,这些试探进攻,目的也不是为了攻克扬州,而是为了试探并找出来明军防守的弱点,同时利用这种机会大量杀伤明军的防守兵力,打击城内明军的士气。
 李轩看到的战报上现实,过去八天里,第三军预估已经是杀伤了明军至少八千人次,而自身的伤亡不足五百!
 其中大部分战果,都是在这种试探进攻中,吸引明军大量登上城头预备防守,然后通过大量火炮急速射的方式进行杀伤。
 而杀伤的具体人数,第三军也只能是有一个预判,具体有多少,估计只有城内的明军才知道了。
 试探了这么久,第三军的准备工作也是差不多完成了,扬州一战,也是应该进入总攻阶段了。
 李轩所预料的并不错,第三军抵达扬州的第十天,第三军一大早就是全军动员,然后开始列阵,这种阵势让人一眼就是看的出来,这是要总攻了。
 所以城墙后的明军立马就是匆忙跑动了,大量对面明军士兵开始跑上城头,然而这个时候,城外的将近一百多门野战炮,数十门重型短管榴弹炮,以及海军支援的数十门舰炮、榴弹炮是同一时间进行开火,并且是进行了急速射。
 那一瞬间,数百枚炮弹同时飞向了城头,其中的数十枚榴弹更是当场爆炸,尽管其中很多一部分是直接打造了城墙上,也有一部分是飞过了城头落在后方,但是落在城头上的炮弹依旧不少,并给明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被这么一阵炮击猛打之后,城头的明军也是有些愣了,于是乎,一窝蜂的又是下了城墙,他们担心对面的伪唐贼军虚张声势,把他们吸引上城头后,通过炮击杀伤,这种过去的每一天都会发生,明军都习以为常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明军也是不得不上城头进行防守,因为这虚虚实实,万一人家伪唐贼军是真的进攻呢?
 所以虽然很多明军士兵下了城头,但是城头上依旧有众多的明军士兵冒险留守,而炮兵们更是一已经是操作火炮进行还击。
 扬州城里,其实明军的火炮相当多,十几万明军里,哪怕是火炮装备的比例低一些,但是加起来至少也有七八十门的野战炮,另外还有众多的碗口炮、佛郎机炮为代表的散弹炮。
 但是明军的火炮虽然不少,但是他们的炮手却是不多了!
第八百三十七章 明军炮手赵东
 过去多天的双方炮战里,其实彼此的炮兵死伤都不少,因为双方的炮兵们基本上是隔着四百多米对轰!
 不过明军的炮手死伤却是要远远超过大唐陆军的炮手死伤,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唐军大规模装备榴弹炮!
 因为双方的火炮前方,都是有砂石构筑的沙袋防护的,明军以前是不这么玩的,但是和唐军打了这么几年后,也是学了不少,也是知道在火炮的前方构筑沙袋进行防御。
 因此实心弹对炮兵阵地的杀伤就是下降了不少,哪怕是直接命中,也是打在沙袋上,对人员的杀伤有限,如果没有直接命中,落在旁边的话,那基本是没有任何威胁了,只有跳弹、或者是直接落在炮兵阵地里,这样才会造成一定的杀伤。
 但是榴弹却是不一样啊,这玩意会爆炸!
 而且这年头的炮弹火绳引信不咋地,经常出现在落地前就提前爆炸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