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沟皇帝-第10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则是直接为野战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火炮,炮兵总监预计采用重量在三吨以下的火炮,比如说四零轻榴炮,看似口径大,但实际上也是归属前线支援火炮。此外诸多一百毫米、一百二十毫米的火炮,基本也都是属于这一类别。
第四则是直接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前线火炮了,重量控制在一吨以内、
七十五毫米的榴弹炮以及野战炮都是属于这个级别。
第五则是营团级支援火炮,主要是轻型步兵炮,别小看大唐陆军的轻型火炮,但实际上最大射程也是能够达到两三千米的。
炮兵总监的整体发展计划里,炮兵部队将会火炮的机动能力、射程、威力组成不用层次的火力网。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炮兵总监提出来的简化后勤,炮弹通用计划里,要求做到各厂商研发的火炮,比如能够发射标准炮弹、。
也就是不管是七十五毫米的轻榴炮,还是七十五毫米的野战炮,发射的都是同一标准的标准七十五毫米榴弹,其他的也类似,不然陆军不要。
早几年大唐陆军装备的七十五毫米火炮,其实不多,也就两种而已,但是这两种七十五毫米的火炮所用的炮弹,竟然不通用!
因为七十五毫米的野战炮和榴弹炮分别属于北方武器公司下属的两个不同的厂商,他们为了能够后续独揽炮弹生意,这口径方面看似都是七十五毫米,但实际上有细微的差别,差都不多,但是依旧无法做到炮弹通用。
当时发生过好几次,后勤部门给前线部队送过去七十五毫米的炮弹,而前线的七十五毫米竟然没法用的情况。
此事后来被陆军的炮兵将领捅到了圣天子面前,圣天子大笔一挥,直接把当时耍心机的若干负责人全部扔到火地岛去了。
后来还专门对已经装备的火炮进行了口径修改,这才能做到通用。
以前都发生过这种尴尬事了,如今各厂商自然不敢耍心眼了。
在炮兵总监提出来的未来炮兵计划里,有几种火炮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种就是师属火炮,也就是七十五毫米口径的野战炮、七十五毫米的榴弹炮,这两种同口径的火炮,某种程度上来说才是大唐陆军的核心火炮力量,装备数量最多,同时也是应用最广泛、
第二种就是为野战军提供支援力量的军属火炮、独立野战炮兵团等炮兵部队所装备的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
第三种则是提供战线支援力量的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
但是,上述的这几种火炮,基本上都已经是各有下家,这几年里基本上已经是被各大厂商瓜分完毕。
北方武器公司拿到了大部分订单,但是依旧有一部分落入了其他两家武器公司手里。
尤其是北方武器公司极为看重的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的订单,竟然是被华南武器公司给抢走了。
为了扭转局面,北方武器公司一方面是研究开发更加先进的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另外一方面也是利用自己在轻型火炮方面的研发技术优势。
提出来了一系列的轻型榴弹炮的研究计划。
北方武器公司的七十五毫米榴弹炮,就是属于轻型榴弹炮系列,并且成为了陆军的主力作战装备。
不过他们后续研发的一百毫米轻型榴弹炮、一百二十毫米轻型榴弹炮都是没有被陆军看上。
虽然陆军也是象征性的采购转隔壁了一部分,但是订单数量太少。
因为这两款轻型榴弹炮,有点不上不下的感觉,重量依旧比较重,但是呢,威力其实也就那样,他们几乎没有可能取代七十五毫米系列火炮的可能性。
而要想取代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也是不可能,因为射程上完全无法比拟。
但是陆军方面对他们的一百五十毫米轻型榴弹炮却是很有兴趣。
这玩意虽然射程很近,只有六千米左右的射程,但是重量只有两吨多,更重要的是威力巨大啊。
按照以往的炮兵发展计划,一百五十毫米的火炮,那都是不太可能伴随野战部队前进的,哪怕只是一百五十毫米的榴弹炮,那也是大几吨呢。
然而这个轻型榴弹炮却是能够勉强做到伴随野战部队前进,两吨多虽然也挺重的,但是对比七八吨甚至十吨的一百五十毫米传统火炮而言,那可就是轻多了。
最后陆军采购,并定型为四零式一百五十毫米轻型榴弹炮,简称四零炮。
陆军对这款四零炮还是比较看重的,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准备配属一批这种火炮,用以加强前线支援火力。
可是没有想到,这种火炮在实战测试的时候,虽然战斗效果非常好,但是质量方面却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才有让北方武器公司改进设计的事。
针对陆军的反馈,北方武器公司很快进行了相关的改进,尤其是针对炮管进行改进。
而就当北方武器公司埋头搞四零炮的时候,陆军那边的第十八师也是继续着他们的驻防岁月,并且又是接到了上头的命名,协助外务部换了几个不听话的土著王国的国王。
这种事对于陆军第十八师而言那都是轻松无比,都不用出动多少部队,随便派个步兵营过去就行了。
甚至有时候根本就不用怎么打,对面基本上就投降了。
大唐帝国在印度地区的掌控力度是相当强悍的,印度这边一百多家土著王国或部落,大唐不敢说百分之百,但是也能控制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只不过大唐虽然控制能力强,但是平日里也都不插手他们的内部事务,尤其是这些土著国王之间的战争,大唐都是懒得搭理的。
只要这些土著王国不驱逐大唐商人,不损害大唐的利益,那么大唐就是稳当太上皇,安安稳稳的在戈河州等几个直属海外领地里过自己的小日子。
类似的政策同样也是在非洲、欧洲体现。
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长城
在非洲,大唐除了针对一些岛屿会进行肃清直接管理外,在非洲大陆上,尤其是中南部非洲那可是保守的很。
只占领沿海地区,进行小规模的移民而已。
唯一的例外就是南非地区了,因为南非金矿的发现,帝国是在此地进行了局部本土化。
虽然是沿着铁路线的局部本土化,但好歹也是局部本土化啊。
后续为了更好的治理整个南非地区,大唐帝国非洲事务衙门,终于是下了决心修一条非洲长城。
从印度洋沿岸一路修到大西洋沿岸。
以彻底杜绝当地土著不断的涌入大唐控制区的恶劣状况。
修长城的同时,非洲事务衙门还在鼓励南洋十二国进行大规模的扩张,鼓励他们向内陆进行扩张。
不过也仅仅是鼓励而已,但是大唐帝国自身是不会干这些事情的。
唯独情况好一些的应该算是东北非、西亚的红海地区了,奥斯曼帝国撤离的时候是把所有人都一股脑打包带走了,剩下的部分土著也是被大唐帝国送到了中部非洲,所以大唐接受的红海地区,是一片荒芜,除了大唐人外,没有其他人。
而且又有大片的沙漠进行隔离。
所以短时间内倒是不用怎么担心有土著闯过来。
等到了欧洲那边,大唐的不干涉政策就是执行的更加彻底了,去年葡萄牙那边爆发叛变,试图推翻西班牙人的统治,但是大唐帝国都是没有搭理。
只要欧洲诸国联合起来继续和鞑靼金国作战,那么大唐帝国就别无所求了!
所以哪怕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一度内乱,但是只要当时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还在前线和鞑靼人作战,大唐帝国是不会管他们的那些破烂事的。
大唐帝国的对外政策,一定程度上也是极大的缓解了大唐帝国的财政压力。
毕竟全球到处打仗的话,开支是非常庞大的,而那些海外领地基本上也不能为本土提供什么财富,哪怕是富饶无比的美洲,其实对于大唐帝国而言,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农产品和资源供应地而已。
所以,大唐帝国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的统治,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本土输血,如果没有本土的输血供应,很多海外领地的地方财政都能直接破产。
这维持统治的花费就已经是够大的了,如果还到处天天打仗的话,那么就更完蛋了。
所以现在大唐也是开始转变了持续多年“和谈不如打”的外交风格,而是开始利用各种优势在谈判桌上直接获得利益。
红海地区的获得,就是这种外交政策的实际体现。
要是按照好几年前大唐帝国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和奥斯曼帝国进行什么谈判,直接出兵占领土,不服就是干。
但是现在,已经是变成了派遣舰队堵住别人的家门口,然后再进行谈判了。
说到底,还是为了省钱。
要不然的话,大唐那些高傲无比的官员们才懒得和土著费口舌呢。
只是这种谈判,有时候也是没啥卵用的。
并不是所有土著都是被吓大的,有些根本就没有见识过大唐的厉害,他们也不相信大唐真的有这么牛逼。
你和他们说大唐的舰队全球跑,横扫全球海域的时候,人家讥笑:撒谎也不会撒谎,地明明是平的,哪来的球啊……
而且你说大唐的的海军很牛逼,但是为什么我家门口的小湖泊没有大唐海军呢?
你说大唐的火炮很厉害,一炮可以打出十公里!
人家都能直接呵呵你:别欺负老子没见识过火炮,老子也是有火炮的人,一炮能够打个几百米就不错了,还十公里,这牛逼吹爆了你知不知道。
每当这个时候,大唐的使者就会特无语!
这些土著们根本就不了解,不知道,甚至都无法想象大唐到底有多牛逼,你让他能怎么说。
说了他们也不信啊!
唯一能够让他们相信的办法就是舰队开过来,把火炮拉上来了。
但是!
那不要钱啊,如今的大唐甭管陆海军出动,那都是贵的很。
当然,大多时候陆海军都会出动的,至于费用昂贵的情况,一般来说外务部都会做好安排。
先把敌人干趴下,然后缴获的战利品充当军费,或者是让对方承担军事费用等等。
直接,大部分有胆子挑衅大唐帝国的土著王国,见识、实力都不咋地,就算把他们搬空了也补充不了军费的损失。
至于能够承担得起这种损失的,那都是土著界里的大国,比如西班牙、奥斯曼之类的,但是人家有眼力见啊,非但不会去招惹大唐帝国,还天天喊着爸爸抱大腿呢。
宣平四十年夏六月,陆军第十八师的田勤云少将就是一脸郁闷,看着后勤官送过来的消耗以及缴获的战利品。
连续不断的叹气:“亏了,亏大了!”
“和这些土著打仗,可是亏大了!”
一旁的参谋长也是道:“是啊,我们师去年年底部署到戈河州之后。先后全师出动一次,出动团级部队两次,出动营级部队六次,花费庞大啊!”
“但是缴获的战利品以及后续的赔款,连一半都不到,要不然的话,军部那边也不会专门发文过来,让我们悠着点了!”
“唉,我们陆军穷啊!”
于此同时,金陵御皇宫御书房,月度例行陆海军近卫军联络会议上,陆军上将胡峰宝此时就是一脸的愤怒:“我们陆军将士连子弹和炮弹都用不起了,但是你们海军那边,上个月都还搞了个什么印度洋演习,啧啧,汇集了四十多艘船了!”
“国民的血汗钱,都被你们海军这些王八蛋给全部浪费掉了!”
海军上将曹长林冷哼一声:“你们陆军别太过分了,我们搞演习顶多就是用点煤,用点训练弹,能花几个钱,但是你们陆军呢,可别以为我不知道,上半年你们陆军在印度方向频繁用兵不说,而且还铺张浪费,这给你们陆军运输弹药的运输船,都能从锡兰岛一露排到上海了!”
“就对付几个土著而已,你们上半年仅仅是在印度方向,就花费了不下五百万的战费!”
“说起败家子来,我们海军可是自叹不如!”
眼见陆海军的将领们又一次吵起来了,近卫军参谋长周光近卫上将眯着眼!
遵循着过去几十年里近卫军的传统:从不插手陆海军矛盾!
近卫军有自己的一整套行事体系以及定位,数十年里近卫军的所有将领们都知道,要想坐稳位置乃至获得晋升,那就是绝对不要插手陆海军矛盾。
至于说普通行政事务,那就更不能插手了。
所以在绝大部分时候,近卫军的存在感其实并不怎么高,这不仅仅是近卫军不掺和其他事,更重要的还是近卫军的军费,直接来源于皇室经费,不和军费挂钩。
但实际上,近卫军在帝国的政治版图里地位却是相当高的,乃是帝国三大军力之一,在政治地位上来说,近卫军的地位甚至都要超过陆海军。
只是一直不喜欢出风头而已。
就当陆海军的将领们在争吵的时候,近卫军参谋长,近卫上将周光已经是在思索着近卫军自家事务了。
尤其是近卫军的新一轮整编事宜。
近卫军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一直都是在持续发展,这种发展并不仅仅是人员的增加,编制的扩大,更多的还是各种技术兵种的出现。
这也使得了,人们的观念里,近卫军一直都是只有三个近卫师,但实际上,整个近卫军的总兵力却是保持在八万人的规模,并且里头的大部分兵力都是配属到了各个近卫师里。
比如第一近卫师,除了常规的三个步兵团外,还有野战炮兵团一个、重炮团一个、辎重团一个、工程团一个、骑兵旅一个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附属部队,总兵力达到了将近两万五千人。
不管怎么可能,这都不像是一个师,而且步兵数量太少,哪怕是近卫军之前就是给三个步兵团多次扩编,但是步兵的数量依旧太少。
鉴于近卫军目前的体系不完整,而更重要的是近卫军的将领们在多次演习以及海外部署的作战里,察觉到了目前的战术体系以及编制都已经是有些不太适合了,很难彻底的发挥出来如今先进武器的性能。
如今近卫军的战术,其实和陆军的战术体系一样,都是脱胎于线列战术,发展与米尼步枪时代,最后装备了后装步枪后,最终出现了散兵战术,由陆军的众多资深将领们研究多年逐渐成型,并在宣平三十二年的时候彻底推广全军运用。
以当时的目光去看,当时的散兵战术还是很先进的,并且在诸多对外战争中也是表现的相当出色。
但是,近卫军的将领们依旧是感觉不对经,因为近卫军装备的是李福步枪,而陆军之前装备的可是联合步枪。
这两者虽然都是后装步枪,但是区别大了。
李福步枪一开始就是属于采用金属子弹,弹夹供弹的步枪,射速极快。
而联合步枪呢,只是单发后装步枪而已,射速上远不如李福步枪。
但是两者使用的却是相当的战术!
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
可惜的是,近卫军的盘子比较小,虽然整体素质不错,但是人就这么点,要说起战略研究这些东西,还是不如陆军方面的。
所以虽然很早就察觉到了问题所在,并一直也是持续想要解决,不过这几年进展都是不太顺利。
不过今年开始,近卫军研究多年后,在以往的诸多改进方案里进行了综合,最终是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战术改革方案。
并且已经是呈报御前,就是不知道圣天子对这一次的近卫军改革方案感觉如何。
如果圣天子还是觉得不可行的话,那么估计还得继续研究下去。
不过他并没有想到的是,圣天子李轩在看过了近卫军的战术改革方案后,其实是有些惊讶的。
哪怕只是文字,但是李轩依旧能够从这些文字里感受到一些明显不符合这个时代的气息。
比如说两旅四团制,这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但关键的是,近卫军的改革方案里,两旅四团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