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海猎影-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方不为悻悻的吸了吸鼻子,不吭声了。
 于二君这还没算南洋去年一年筹集的近七亿军费中的那部分零头呢。
 方不为只给重庆汇了整六亿,剩下的,他都交给李泽田了……
 他早就知道,这两位早已猜到自己和那边有关系了。
 于二君和陈家庚又不是瞎子,自己私底下那么多的小动作,这两位早就觉察到了。
 所以方不为才放心大胆,三番两次的明示于二君和陈家庚,募捐的军费中,可以适当的拿一部分出来,援助给边区。
 一是于公。
 筹济的救国抗日经费,能捐给重庆,自然也能捐给延安。
 至少不会出现军费捐助给重庆后,会被人剥好几层皮下来的恶心勾当。
 二是于私。
 对于陈家庚和于二君这样的人物来说,从来都不认为,他们南洋的这些华人,就不能算中国人了?
 什么时候想回去,他们就想什么时候回去……
 从情感上而言,与那边多多建立联系,也是好的……
 但没想到,这二位竟然动了要亲自过去看一看的想法,甚至想验证一下那边到底是如委员长口中说的那么恶劣,还是被蒋总裁给妖魔化了。
 安排,必须要安排。
 那边知道这个消息后,绝对也是喜出望外。
 方不为决定,连夜联系李泽田。
 看于二君训方不为跟训自个的孙子似的,陈佳庚笑着解着围:
 “你放心,你为什么这么做,我们都能理解……政治是政治,救国是救国,都是中国人,分什么彼此?
 只要是抗日的,我们全都支持……你一提醒,我们才想到,也应该到那边去看一看了……
 耳听为虚,眼见才为实,看过了才能知道,那边到底是不是如蒋总裁口中所说的那般情景……
 关键是我们没什么门路,只能让你代为联系,你放心,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暴露你的这一层身份的……”
 “会长别误会!”方不为连忙摆了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
 暴露了又能如何?
 方不为已经练成了金刚不坏之体了。
 一年筹集超十亿的军费,方不为的功劳都大的没边了。
 就算委员长知道了方不为是地下党,也只会想办法让他迷途知返,让他反正,而不是诘难和问责。
 对于这一点,方不为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只是考虑到抗战还有七年,自己只有借助这边的力量,才能尽可能的发挥自身的实力,所以才不想这么早的摊牌。
第一一二八章 雪中送炭
 对于这一点,方不为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只是考虑到抗战还有七年,自己只有借助这边的力量,才能尽可能的发挥自身的实力,所以才不想这么早的摊牌。
 所以,这件事肯定要安排,但能不暴露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不暴露的好。
 方不为眼珠一转,瞬间就有了主意。
 好人自己来当,恶人就由这两位老爷子来做吧。
 会长副会长联袂决定要到那边去看一看,他能拦得住么?
 捐助的军费不想要了?
 委员长再恨得咬牙切齿,也怀疑不到自己在头上来。
 方不为犹豫了一下,期期艾艾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不是为难,而是有些不好意思。
 以前都是心照不宣,这两位突然挑破这层窗户纸,让方不为生出了自己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撵到了聚光灯下被人围观的那种羞耻感。
 毕竟这两位在星洲洋行和药厂也是有股份的,自己明打明的黑他们的钱,着实有些过份了。
 听方不为说完,于二君又是一声冷笑:“这些还用得着让你考虑?我们又不是老糊涂了,见了蒋总裁,还能不知道怎么说?”
 方不为已经无所谓了。
 反正自己怎么说,于二爷都能找到骂自己的理由。
 骂就骂吧,谁让自己理亏呢。
 “蒋总裁这边你不用考虑,甚至可以提前‘告一下密’,”陈佳庚好笑的说道,“但那边你要尽快联系,要是有了准信,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我们也好敲定去那边的人员名单……”
 “会长放心,我明白!”方不为站了起来,郑重的保证道。
 陈佳庚这是不知道方不为有即时通讯的能力,更不知道边区的情况,只以为联系那边,方不为所用的时间得按月论,担心错过募捐大会。
 方不为估计,最晚也就是一两天就能得到准信。
 这是雪中送炭,那边怎么可能不愿意?
 又说了几句细节,已是快两点了。
 方不为又劝了几句,让于二君和陈家庚早些休息的话,自然而然又招来了于二君的一顿训斥。
 等方不为走了后,陈佳良犹豫了好久,才无奈的劝着于二君:
 “你一直这么训他,也不是个事,这件事,总得想办法解决……”
 一提这件事,于二君就气的肝疼。
 方不为这王八蛋好好的不在国内待着,跑美国做什么?
 这下好了,连半点希望都看不到了。
 以前的时候,自己安排下去,于秋水既便不情愿,也会应付一下,见一见。
 但这次随方不为从美国回来之后,谁再提给她介绍青年才俊,于秋水保准翻脸。
 连他这个爷爷也不例外。
 于秋水嘴上不说,但心里怎么想的,于二君一清二楚。
 也怪自己,把于秋水惯的无法无天,还把性格培养了这么独立。
 于二君也知道,根子其实还在于秋水身上。
 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真心不是方不为的原因。
 难道救命还救错了?
 但感情的事情,又岂是一句对错能说的清楚的?
 于二君觉得自己骂方不为也没有骂错。
 “那你说怎么办?”于二君没好气的问道。
 这一句,直接把陈佳庚给问住了。
 是啊,该怎么办?
 还能让方不为休了原配?
 又不是不了解方不为。
 杀了他,他都不会这么干。
 让于秋水委屈一下?
 陈佳庚倒吸了一口冷气。
 开什么玩笑?
 于家在南洋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哪里丢得起这么大的人?
 还真没什么好的办法。
 陈家庚总算理解了,为什么一见方不为,于二君就跟吃了火药似的。
 换成自己,把方不为的腿打断的心思都有。
 不管谁有理谁没理,这种事情上,男人的责任总归要大一些。
 谁让方不为管杀不管埋?
 “这么一想,我怎么也觉得这小子有些不是东西呢?”
 陈佳庚同情的看成着于二君:“以后想打想骂,随二哥你的心情,我再也不劝了……”
 “有个屁用?”于二君恨恨的骂道。
 ……
 方不为哪里能想到,两位老爷子还会把这件事专门拿出来讨论一下?
 这两年在国外历练,于秋水已不是几年前的那个懵懵懂懂,遇事就慌的小女孩了。
 主意正的连方不为都觉的可怕,方不为舌头都快磨短了,于秋水也没听进去一句。
 方不为甚至告诉于秋水,说不定过完这个年,自己就会死在战场上。
 于秋水只淡淡的回了一句:“你要死了,我会陪着陈心然,带着方常志,年年都给你烧纸……”
 说句话的时候,于秋水鼓了多大的勇气?
 方不为一句话都不敢再说了。
 他怕再说下去,他得先给于秋水烧纸……
 回了房间,方不为打开电台,先给李泽田发了一份电报。
 李泽田现在就在武汉,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
 八路军总部的电台是公开的,随时都可以收发电报,不用像以前一样担心会暴露。
 用来联络的这份密码,是方不为亲自制定的,也只有他和李泽田能破译,同样不用担心会被武汉的特务部门会破解其中的内容。
 所以方不为说的很详细。
 方不为也相信,不管多晚,李泽田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这份电报,并回复自己。
 果不其实,还没十分钟,方不为就等到了李泽田的回电:请务必保持电台畅通,我马上向上级汇报……
 李泽田有这样的态度,方不为一点都不奇怪。
 换成自己,怕是比他还要激动。
 边区现在有多困难,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方不为既便捐出全部身家,也只能解一时之急。
 方不为的耐心很足,一边琢磨着如何安全的将陈佳庚和于二君护送到国内,一边计划着给委员长汇报这件事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措词。
 沉寂了两个小时,电台突然有了动静。
 方不为用最快的速度编译着电码。
 这次的电文分外的长:
 非常感谢你为边区做出的一切……请转告陈、于二位老先生,我们诚肯邀请代表团来边区视察……边区条件有限,还请代为向两位老先生解释……
第一一二九章 铺路
 虽然不是第一次收到用这种语气发来的电文了,但方不为的心还是忍不住的跳了一下。
 下面还有李泽田的一句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但还是得说一句:谢谢你……
 能让李泽田在电报上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的心情?
 但这件事情,方不为一点都不敢居功。
 就算没有他,陈家庚和于二君,也会在一年后的春天,公开视察延安边区。
 自己不过是把这个时间提前了一年而已……
 第二天一早,方不为就将联系结果送到了陈佳庚和于二君的案头。
 具体的行程及人员,要到募捐大会后才能定下来,但与国民政府及延安边区对接的电函,必须要提前送达。
 两老一小商议后决定,一周后,以侨盟官方名义,向国民政府告知。
 离开两位老爷子这里后,方不为先给委员长发了一份“告密”的密电:
 禀委座,南洋赈济难民总会(南洋侨盟)已定于三月上旬,由陈佳庚先生与于二君先生率团,赴国内慰问视察……
 另悉,将时,慰问团会赴延安考察……
 方不为怀疑,委员长看到这份电文的时候,绝对会气的砸东西。
 但还能怎么办?
 就算是委员长,也绝对不敢说出拒绝的话业。
 开什么玩笑?
 也不看看南洋一年捐了多少钱?
 与此同时,中村也收到了方不为有意放出来的风声。
 “年节后,于二君将派齐希声回中国……”
 中村默默的念了一遍,冷冷的看着手下:“消息是从哪流出来的?”
 “是从远洋公司的年终会议上传出来的,消息千真万确!”手下回道。
 远洋公司年终会议?
 看来是真的了。
 中村的脸色有些难看。
 干谍报这一行,最怕的就是变数。
 中村原本计划,由他暗中辅助,加上于家的渠道和影响力,齐希声负责的医药生意想做不大都难。
 迟早有一天,齐希声终能入得于二君的法眼。
 但突然之间,于二君却又要派齐希声回中国?
 一回中国,等于齐希声又离于家,离于二君,于秋水更远了一步。
 更何况,于二君难道不知道中国现在是什么情况?
 战火连天,血肉纷飞,称之为炼狱也不为过。
 中村怎么看,怎么觉得齐希声是被于二君给发配了。
 这段时间,齐希声的表现非常好,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变故才对。
 其中肯定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原因。
 “具体说一说,这件事是怎么定下来的!”中村阴沉着脸说道。
 手下回道,“受开战影响,远洋公司的医药生意几近停滞,股东胡文虎便提议,要想办法尽快恢复中国市场……
 于二君原本不同意,认为想要恢复中国的市场,就先要打通通往上海的运输渠道,并且要与帝国派遣军政府达成协议,取得行销权……他认为这是在与帝国媾和……
 但其它的股东却认为,药品运到中国,受益的是中国的百姓,而不是帝国,所以这件事的本质,还是在支援中国……”
 “呵呵!”
 听到这里,中村不由自主的冷笑了一声。
 这只是一方面。
 这些坚定的抗日份子,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赚钱。
 没钱,拿什么支援国民政府抗日?
 中村已经想到了,这些人所谓的想办法,想的是什么办法。
 “继续往下说!”中村又说道。
 “以胡文虎为首的一帮股东,劝服于二君……最后一至决定,年节后,将由胡文虎出头,请托‘全日本华侨总会’会长张则盛出面,与我华中派遣军方面接洽,打通渠道,取得行销权……而派往上海,南京等城市筹建医药公司的人选,就是齐希声……”
 果然!
 中村又冷哼一声。
 自己的内线级别太低,无法打听到会议的详细过程,也无法得知这件差事最终是怎么轮到齐希声头上的。
 但中村完全可以猜出大概。
 无非便是齐希声的美国人的身份,再加身上没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而与南洋的这些抗日份子交集不深。
 其次,也是有人看上了齐希声与自己,准确的说是与森下商会的关系。
 说到底,还是怪自己。
 谁让自己用力过猛,让齐希声脱颖而出的速度太快?
 这些人想的倒美。
 打通帝国派遣军的关系之后,赚来的钱再继续拿来抗日?
 那派遣军政府会不会答应?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达到让中国民众承认如“满州国”,“华北自治政府”,乃至既将成立的“南京自治政府”,帝国及派遣军政府,无比渴望能够争取到有影响力的华人人物的支持。
 南洋的这些人肯定不会承认,更或是支持这些政府,但他们真要通过中间人,向帝国及派遣军政府提出,要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经商的要求,肯定不会有人拒绝。
 这就是政治。
 没有什么什么事情是不能商量的。
 看来,齐希声这一次的国内的差事,注定无法避免了。
 但还好,没有出现如自己预想当中的,齐希声是被发配的,反而是被委以了重任。
 中村脑子转的飞快,考虑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现阶段来看,齐希声去中国,好处还是多于坏处的。
 半个中国都已是帝国的掌中之物,了中国,自己可以更容易的帮助齐希声,让他越事越快的得到于二君的认可。
 无非就是让于二君多赚点钱而已,等齐希声上位,付出的这些都会成百上千倍的还回来。
 其次,到了中国,也更方便于自己控制齐希声……
 中村瞬间就有了决断,决定先行一步。
 不然就刻意了。
 不可能齐希声到哪,他就恰好跟到哪……
 “帮我联系齐希声……”中村对手下说道。
 ……
 还是那句话,说谎的最高境界,一定是真中掺假,而且真的一定要比假的多的多才行。
 恢复国内医药市场,是于二君,胡文虎在半年前就决定的计划,不过一直拖到元旦前才有了眉目。
 也是基于这一点,方不为才把自己安排成了南洋医药公司的经理,就是为回国而铺的路。
 这里面唯一掺假的一点,就是齐希声的真实身份,还有他回国的最终目的。
第一一三零章 见招拆招
 市场自然要开拓,药品自然也要卖出去,赚来的钱,肯定还是要捐给国内……
 中村能想的全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他眼中的猎物齐希声,却反过来把他当成了猎物……
 远洋公司是于二君一手创办的,齐希声负责的南洋百宝丹医药公司,就属于远洋旗下。
 用后世的话说,远洋被称为跨国商业集团才对。
 只要是能赚钱的行业,远洋都有涉足,是名符其实的南洋巨型商业财团。
 于二君终生信奉的经营理念是:钱是永远都赚不完的,强强联合,才是赚钱的最正确的方式……
 所以远洋公司,并非于家的家族企业。
 最大的股东是于二君,其次还有:星洲的陈家庚,泰国的胡文虎,印尼的黄宗孝,大马的张宏南……
 这些人,全都是南洋各地的侨盟领袖,也是南洋侨盟的理事之一,更无一不是稍跺跺脚,南洋的地皮就会跟着抖三抖的人物。
 其中的黄宗孝,是公认的南洋首富,而胡文虎,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