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谍海猎影-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放在辛辣的菜品中遮盖效果更好。
但宁波人基本不吃辣,而且能用到辛香料做的菜,哪个不经过高温?
PS:推荐一本不错的抗战文《烈火雄师》,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这本书收订比很高,达到了五比一,扑街也是相当佩服的。
第八五一章 排查(修)
不见主家来敬酒,就只有几个本家叔伯在这里招呼,宾客都有些奇怪。
但奇怪归奇怪,并没有人没眼色到去问一问原因。
也有的客人在想,既然是补办的婚礼,连娃都快两岁了,缺一些礼数,也没什么可怪罪的。
更何况,谁敢怪罪?
该吃菜的吃菜,该喝酒的喝酒,谁也不知道在他们眼中看似稍稍有些怪异的地方,却藏着莫大的凶险。
约摸快一个小时后,前街传来一阵喧闹,正席上的宾客不明所以,正猜测着出了什么事,一个负责迎客的年轻人快步的跑进了花园,给主事的一位族叔说道:“陈县长来了!”
陈县长?
不是说不来了么?
按理说,今天这样的喜事,一县父母官是肯定要到场贺礼的。
但王世和提前打过招呼,所以今天来参加建丰同志婚礼的,都是奉化的世族和乡绅,没有一个官面人物。
但人既然来了,肯定不能不理不睬。
几位族老迎出了门,看到流水席的尽头停着三辆小车,二十几个高壮的汉子簇拥着陈宝林往丰镐房这边走来,看起来神色很是匆忙。
能不匆忙么?
蒋太子只是回家补办个婚礼,却差点被人毒死在婚礼上,不管下毒的人是谁,他这个父母官都逃不了干系。
还好,有人提前察觉,蒋太子算是暂时逃过了一难。
等走近了一些,几位蒋氏叔伯才看出了不对。
参加个婚礼而已,怎么带这么多人,而且个个还挎着枪?
出事了?
正自疑惑着,王世和的一个手下快步的迎了上去,在陈宝林的耳边一阵嘀咕。
蒋太子没事!
但王世和却中毒了?
陈宝林刚刚舒展开的眉头又皱到了一起。
还好,自己有先见之明,带来了县城最好的大夫,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起作用?
“还请带路!”陈宝林肃声说道。
看几位蒋氏族老迎了上来,陈宝林边走边拱了拱手:“有劳诸位乡贤远迎,有紧急军情,需向侍卫长汇报,请恕陈某失礼了……”
“哪里哪里,军务要紧……”
蒋氏族老拱着手,目送陈宝林往小洋楼的方向去了。
“怪不得陈县长带了这么多人!”有人恍然大悟道。
“也不知是什么军情,看陈县长的脸色,好像不是好事!”又有人说道。
“上海打了快一个月了,肯定是出了什么不利的战况……”有人揣测道。
几位族老议论了一阵,又进了花园,继续招呼宾客,没有一个人将陈宝林带人来此的事情与今天的婚礼联系到一起。
二十多个大汉被留在了小洋楼底下,王世和的手下带着陈宝林上了楼。
建丰一家三口,毛夫人,还有王世和都被方不为集中在了建丰同志的书房里。
这是怕被刺客逐一击破。
陈宝林上去的时候,正好听到王世和在大骂。
听到王世和中的毒是大麻子,溪口镇的郎中竟然连药方都不敢开了。
这毒就没解,根本没有对症的药物。
郎中至多也就是能开一些催吐,利尿的排毒之药。
王世和却非要逼着郎中开一副解毒的方子,郎中哪里敢开?
还是方不为给郎中使了个眼色,背着王世和,偷偷的在桌子上写了“大黄”两个字。
郎中猛的反应了过来,开了一张利尿通便的方子,王世和才算是饶过了他。
郎中下楼的时候,陈宝林刚好上楼,身后带着一个穿着长袍的中年人,还提着一口箱子,显然也是个大夫。
两个郎中显然是熟识的,站在楼梯口,还嘀咕了几句。
肯定是先要救人,陈宝林先是让大夫给王世和诊着脉。
大夫把着脉,一脸的凝重之色。
这都是被刚刚下去的那个溪口镇的郎中给吓的。
方不为最清楚,就算是把委员长的专职医生请来,也绝对是这样的表情。
没有对症之药,病人的身份还不一般,哪个大夫不发愁?
不知是服毒之后,王世和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奔走,导致气血快速运转,从而致使体内提前有了反应,或是他体质与常人不同的原故,反正这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王世和已经有点毒发的迹像了。
口喉灼炙,胃肠刺痛。
脑中稍有些昏沉,但意识完全是清醒的。
方不为用他有限的经验推断,王世和其实中毒不深,并无什么大碍。
不然早就吐的天昏地暗了。
方不为说了自己的判断,奈何王世和压根听不进去。
你一个特务,在这里装哪门子的神医?
溪口镇的郎中经验不足,一听中的是大麻子,先自己吓了自己三分,把脉的时候脸色不太自然,被王世和看出了端倪。
再加上郎中怕担责任,连个利尿通便的药方都不敢开,致使王世和还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
挨骂也是郎中自找的。
县城的大夫把完了脉,神情反倒自然了。
“中毒不深,没什么大碍,服几剂养补的汤药,卧床休养三两日,就没什么大碍了!”
王世和半信半疑的盯着老大夫,方不为在旁边劝道:“我说的没错吧?都说了没事……”
王世和不说话,只是盯着陈宝林。
“世和兄放心,刘三剂的名头,你总应该信的过的……”陈宝林又说道。
可能这老大夫名头不小,一听“刘三剂”这个名号,王世和紧张的神色突然就缓和了下来。
应付完了王世和,陈宝林才开始说正事。
王世和都成这样了,护卫安保,缉捕追凶的事情,只能由方不为来负责。
陈宝林自然认识方不为。
来溪口的那天,王世和还专程带着方不为,到鄞县县政府拜会过陈宝林。
陈宝林不知道方不为的具体身份,但不妨碍他能猜测到方不为的份量。
王世和当日介绍的时候,可是全程都是一副平等对待的姿态。
抛开这一点不谈,方不为这么年轻,竟然就是少将,都与王世和平起平坐了,陈宝林哪里敢拿大?
而且蒋太子就在一侧,明显更信重方不为,陈宝林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三言两语之间,两人就定好了主次。
陈宝林带一半的人手,护卫建丰同志一家,方不为带剩下的人查找线索,排除隐患。
第八五二章 怀疑 (求月票)
因为不好找车,陈宝林来的时候,只带了二十几个人,剩下的人还在半路上。
这已经算是不错了。
从鄞县县城到溪口有三十多公里,一辆小车上至少坐了八个人,陈宝林能在一个小时左右赶到,怕是在路上没少催司机。
方不为让王世和的十个手下全部留在了小洋楼,又让陈宝林安排了十二个县保安团的警察,守在楼下。
剩下的十个警察由他带领,排查线索,顺带抓人。
这个时候,县级地方还未设立警察局,治安均由保安团负责,保安团以下设有公安科和警佐室。
警佐室现在履行的就是县警察局的职责。警佐就类似于县警察局长,警士就类似于普通警察。
鄞县是大县,警佐加警士,足有六十人,另外还有一个警察中队,一个消防分队,合起来大约有一个连。
陈宝林带来的这二十几个人,便是警佐室的精干警士,剩下的还在半路上。
方不为先派了几个人,将厨师班子控制了起来。
酒是王世和从鄞县买回来的,但运回来之后,就交给了厨师班子,再没有过问过。
这是所有环节当中,破绽最多的一个。
只要派个人混进厨师班,轻轻松松就能把毒下进去。
人被控制住了,但方不为并没有急着审,而是先去看王世和特意从绍兴买回来的这批酒。
酒已全部被收了回来,唯一就打开了一坛,正是方不为和王世和喝的那一坛。
上百坛子酒整整齐齐的码在一间屋子的地中间,两个派酒的伙计五花大绑的捆成一团,正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王世和手下已经审过了一遍,两个伙计被打的不轻,脸上身上全是伤。
方不为看了一遍口供,看笔录,王世和的手下基本没从这两个伙计口中审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唯一有一点引起了方不为的怀疑。
一百二十坛酒,全都被做过记号。
一大半是前街给流水席的流水席喝的,一小半是花园的主客喝的。
而主客的这四十多坛酒,也分成了两部分。
一小部分用草绳结了网兜,用绳子吊到井里冰镇,等酒席开始的时候才会被拿出来,上到最靠近礼台的那几桌上席。
想来也能明白,一口井就那么大,又能吊下去多少只酒坛?
也只能紧着主桌上的客人先上。
方不为把没做记号的,做过记号的,冰镇过的,每样各拿来了一坛,先仔仔细细的瞅了一遍。
坛口最外面包着布,打开布以后,又是一层泥封,敲开泥封,才能看到用布包着的软木塞子。
只有把软大塞子撬掉,才能倒出酒来。
密封到这种程度,毒药多半是密封之前就下进去的。
真是这样,反倒好查了。
方不为估计没这么简单。
到底是不是,试一试就知道了。
方不为让警佐开着酒坛,他则拿来了一只碗,一坛一坛的尝着。
跟在他身后的鄞县警佐,惊的眼珠子差点掉地上。
不是说酒里都被下了毒么,这个年轻的长官就不怕被毒死?
当方不为喝下第一碗的时候,猛的眯起了眼睛。
这明明是放在井里冰镇过的那一批,但酒里竟然没毒?
方不为又打开了两坛,各喝了一碗。
还是没毒。
他又换了准备给花园下席和前街流水席上的酒水。
还是没毒!
方不为足足尝了十几碗才做罢。
他得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毒不在酒里。
方不为冷哼一声,看着酒楼的老板问道:“酒壶在哪?”
“在……在隔壁!”管事结结巴巴的回道。
方不为站了起来,走进了旁边的库房。
这是放的是盘碟盆碗之类的餐具,酒壶酒杯被摆在两张大方桌上,摆的满满当当。
大部分都是白瓷酒壶,银酒壶银酒杯只有六副。
说是银壶,只是看起来是银色的而已,基实是锡制的。
而花院的上席,用的全都是这一种。
看到这六副锡制的酒具,方不为就大概猜出怎以回事了。
方不为拿起一只锡壶,打开看了看,还闻了闻,但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他又让一个警察提了一坛酒,倒进了壶里,直接提起酒壶,咬着壶嘴喝了一大口。
入嘴辛凉!
这特么不是毒酒是什么?
原来毒不在酒里,而是被下在酒壶里。
方不为将所有的锡壶全部试了一遍,六支锡壶,全部都有毒。
但白瓷壶里却没有。
确定只有锡壶里有毒之后,方不为才松了一口气。
这才对吗!
现在又不是后世,各种见血就能封喉的毒药也不是满大街都是。
植物蛋白毒素最大的特点是接近无味,混在酒菜里,普通人根本尝不出来。
而且发作慢,且无药可医,比氰化物相比,更能杀人于无形,绝对是杀人越货的极品。
但不易提炼也是这种毒药最大的缺点。
刺客手里真要是有一次性能毒死几百号人的蓖麻毒素,岂不是想杀谁就杀谁?
方不为就要掂量一二了。
但既便如此,这种毒药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得到的。
方不为的第一怀疑对像自然是日本人。
他想不出,除了日本人之外,谁还能用这种毒药,来刺杀建丰同志?
但也仅限于怀疑。
他不记得日本是不是现在就掌握了蓖麻毒素的提纯属技术,但至少知道,截止目前,蓖麻毒素类的值物蛋白毒素,提纯技术最好的应该是美国,其次是苏联。
而世界上第一个计划将蓖麻毒素应用于战争的,就是美国。
二战前,美国就好像生产了数千吨的蓖麻毒素粗品,原本是准备用来打生化战的,但不知什么原因,和德国打到最激烈的时候,也没见美国拿出来用过。
二战后,直接公开销毁了。
美国……美国?
像是打开了魔鬼的潘多拉盒子,方不为脑子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这次的毒药,会不会来自美国?
那刺客呢,又是谁派的?
想到这里,方不为的心猛的一跳,又用力的摇了摇脑袋,抒这个念头甩到了九宵云外。
脑子被驴踢了,胡思乱想什么呢?
这样的事情也是能乱猜的?
会死人的,而且一死就是一大堆……
第八五三章
如果毒药是从美国弄来的,那刺客呢,又是什么人派来的?
美国人不会这么无聊,更不会这么短视。
苏联就更不可能了,与其放回来再杀,还不如继续把建丰同志扣在苏联。
那唯一怀疑对像,就剩日本人了。
就算日本人自己的提纯技术不过关,但从美国那里弄点毒药,还是可以轻轻松松做到的。
但方不为总觉的有点站不住脚。
日本人为什么要杀建丰同志?
他的存在,于战事及时局根本无任何的影响。
日本人要杀,也应该是继续刺杀委员长,只要委员和一死,中国政府的局势就会一落千丈,至少也会在短期内进入群龙无首的局面,更利于日本人逐个击破。
更或者再次挑起内战,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才与日本人的利益相附合。
而且日本人此时,也并非不知道委员长还抱着以战促和期冀英美等国出面调停的幻想。
之所以屡次三番行刺,也不过抱着能杀死最好,杀不死也要让委员长知道,日本人玉石俱焚的决心。
但杀不了委员长,再把矛头指向建丰同志,就有些太蠢了。
不但于事无补,反会而激怒正在犹豫不决的委员长。
杀了建丰同志,委员长不发疯才怪,儿子都死了,还管什么调停不调停?
报仇才是要紧!
再一个,方不为总觉的,今天的刺杀行动,和日本人的风格不太相附。
日本人行事,向来都是不达目的不罢休,除非一头撞到南墙上,吃个大亏后才会暂时停手。
但看今天的刺杀,光是在酒里下了毒,但后续却再没一丁点的行动迹像了,害的方不为胆战心惊的防备了半天,既怕幕后的人物在婚礼上制造混乱,趁乱派枪手强攻,又怕日本人会买通蒋氏的亲族,假意靠近建丰同志,一鼓做气的将刺杀行动执行到底。
但等了半天,方不为什么都没等到,甚至整个宴会,都一板一眼的正常进行了下去。
日本人做事,什么时候这么虎头蛇尾了?
这样一考虑,又好像不是日本人干的?
当然,也不排除是建丰同志的死仇,听闻建丰同志补办婚礼的消息后,跑来搞事了。
毒不死你,也要吓死你,还让你摸不着头脑,猜不出是谁干的。
说不定还存着栽脏陷害,更或是把水搅浑的心思。
但建丰同志刚回国,就被委员长勒令在老宅毕门思过,他连与人结仇的时间都没有,谁又会单独针对他安排刺杀?
更关键的是,这毒真不好弄,要是下的毒是砒霜,方不为肯定会将侦办方向放到这一方面。
人死了,如果没抓到凶手,第一个追查的肯定是毒药的来源渠道。
正因为稀有,辩识度才高,对方就算没证据,也会直接怀疑到你头上。
这就好比后世的恐怖组织想要买核弹,你到黑市能买到?
只能通过半官方渠道。
比如高层有人授意,间谍特工部门才敢通过黑市,让这种东西流出。
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替幕后黑手背了黑锅。
试想一下,谷振龙马春风手里若有这种毒药,在不知道对方要杀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