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海猎影-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不为头摇的跟拔浪鼓似的。
 对面的几位不明就理,都是猜测方不为的身份。
 胡月明则是又惊又疑。
 方不为顶天也就是个特务头子,怎么看架势,宋子闻和陈祖燕好像特别重视他的意见?
 在和平饭店见过面之后,李泽田早就在第一时间把方不为提供的信息传回延安。
 而方不为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也给李泽田发过密电,说了他也会参加谈判的原同。
 但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上级没有通知胡月明详细的情报,只是提醒他,见到方不为的时候,不要露出马脚。
 而此次谈判的代表当中,就中间那一位知道方不为为何会坐在这里。
 谈判两天,方不为没说过一句话。
 除了听,他就是看。
 看的对面的几位心里直犯嘀咕。
 其中有几位还当是方不为这个国民党的特务头子在观察自己。
 他们哪里会想到,方不为不过是犯了好奇的毛病。
 会后,方不为当即就似好了电文,交给了宋子闻和陈祖燕预阅。
 这两位看完之后,一个比一个惊奇。
 不是方不为在电报中说了什么不该说的,他们惊讶的是方不为的记性。
 整个会议过程当中,他们就没见方不为记过一个字,但不什么能将谈判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记在脑子里?
 比书记官记的还要详细。
 开什么玩笑?
 一句话有歧义,都有可能被有心人故意误读,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字不差的报上去。
 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反正双方都知道他不过是个传声筒而已。
 “这未免太长了吧?”陈祖燕抖了抖十几页的电文。
 “没事,多发几次就行了!”方不为回道。
 滑头!
 陈祖燕暗暗的骂了一句。
 宋子闻一行回了南京,方不为借口要处理商行的一些事情,乘车去了上海。
 他确实是来处理商行的事情的。
 从英国进口的四十部做战电台到了。
 其中的三十部,方不为直接让陈江运回了重庆,剩下的十部,他留在了上海。
 叶兴中不在,身边没有信的过的人,自然没办法送去西北,更或是送到延安,只能让李泽田处己想办法了。
 叶兴中被方不为撵到了税警总团第四团,任少校连长,团长孙立人。
 路已经给他铺好了,能不能活下来,更或是出人头地,就看叶兴中的造化了。
第七八七章 泄密(两章合一)
 除了电台,方不为还要处理商行的其他事务。
 从美国回来之后,方不为就将星洲商行和四海商行提前做了安排。
 全面抗战开始后,日军第一时间封锁了海岸和内陆运输线,唯一能对外通行的,只有通向越南海防的滇越公路和通往苏联的苏蒙公路。
 至于抗占时期最有名气的抗日物资运输线:滇缅公路,要到三九年才会开通。
 他将在上海的星洲商行总部迁到了南洋,并着手在香港,越南海防筹建分行。
 而四海商行的车队,船队,马帮,也逐步开始移往广洲,云南和西北等地。
 除此外,方不为力排众议,将星洲洋行近一千五百万美元的流动资金,全换成了汽油等需要进口的军需物资。
 而且只囤不卖。
 这是这一年多以来,星洲洋行靠贩运汽油等紧俏物资赚来的。
 为此,方不为还让于二君派人,在重庆买了半座小山,专门用来修建仓库。
 这不是方不为想囤积居奇,而是离全面抗战越来越近,一旦两国开战,这些东西想买不到。
 包括于二君,司徒美堂在内,都不太理解方不为的用意。
 方不为只解释说是未雨绸缪。
 既然知道一些关键的节点,方不为怎么可能不提前做出应对。
 好在他是大股东,而且于二君,司徒美徒等人对他都很是信服,所以才由他一言而决。
 方不为在上海待了三天,敲定商行与剩余物资的转移计划后,又马不停蹄的回了南京。
 中共双方的细节谈判断断续续,每一次钱大均都会派方不为去旁听。
 方不为早就知道结果,但嘴上却不敢说出来,只好继续去当他的小透明。
 往返几次之后,看没有什么效果,谈判便暂停了。
 双方谈判人员都知道,主动权还在委员长手里,委员长不同意,继续谈下去也只是在浪费时间。
 方不为一天一天的数着日子。
 六月四日,周先生一赴庐山,与委员长会谈,委员长还是寸步不让:红军不得设总部,须服从中央政府的所有命令。
 毛朱二人必须离开红军,出国留洋……
 双方不欢而散,史称第一次庐山谈判。
 正当双方约定好,周先生准备第二次赴庐山之时,卢沟桥事变爆发了。
 七月七日傍晚七时许,华北驻屯军的一个中队(相当于一个营),在卢沟桥附近演习。
 晚十一夜左右,日军称一个士兵在演习中失跑完,要强行进入二十九军驻地搜查。
 开什么玩笑。
 二十九军再不受中央政府待见,名义上也是民国政府的正规部队。
 再一个,因为之前的《何梅协定》等一系列事件,大半个华北让给了日本人,二十九军上下快成了汉奸的代名词,宋喆元不想被人骂成张少帅第二,就绝对不会答应。
 冀察政府与日军商定,次日可协同派员调查。
 失踪的士兵其实已经找到了,但日军隐而不报,在八日清晨时分,炮击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士兵。
 其实中日方双方都未想到,这起事件会成为全面抗战的导火索。
 而日军起先的目的,也只是想如去年,前年一般,主动挑起事端,向国民政府施压,逐步蚕食华北地区,让国民政府承认东北及华北有独立性。
 日本人只以,这一次的二十九军和国民政府,也肯定会像上一次的《何梅协定》前的一系列事变一般,当即退让,寻求和解。
 但日本人忘了此时国内国外的形式。
 西安事变刚刚发生才半年,委员长脸皮再厚,情商再低,也不敢将说过不久的话当空气。
 再要敢退缩,提出过联合抗日的这些地方军阀就敢联合反蒋,英美苏等国也会对他产生怀疑。
 二十九军司令部电令前线军官: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中共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
 各地纷纷响应。
 还在庐山的委员长致电二十九军“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并通电全国:“不屈服,不扩大,不求战,必抗战!”
 方不为总觉的这句话像是在说:别逼老子,不然和你同归于尽……
 日军也没有想到,国民政府此次竟然这般强硬?
 看一时攻不下宛平,日本人耍起了就在谈判的把戏。
 一是想借谈判给中央政府施加压力,二是想若国民政府不退让,便想趁机拿下平津。
 军政部有人提到过这一点,但何英青等人一直不大相信,甚至是宋喆元都以为日军绝不会大规模的擅起战端。
 二十九军错过了最好的布防机会,一直拖到关东军集结完毕才反应过来。
 方不为很想去华北,但没有一个人同意。
 一是他的份量不够,二是他没有理由。
 二十九军与西安事变中的十七路军一样,都是冯玉祥的西北军改变而来,根本不受中央政府和委员长待见。
 华侨援助的饷款和物资,人家二十九军连根毛都没见过。
 而宋喆元登报骂委员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双方的矛盾很深。
 此时再派个有特务性质的特派员,刚到地头,怕是就会被二十九军拿来祭旗。
 哪怕是他想去华北侦测日军动向也不行。
 马春风没有明说,但谷振龙骂方不为目中无人,当陈公树的华北区是摆设不成?
 方不为只能咬着牙,天天巴着脖子,等华北方面的战报。
 十一日,由何英青主持召开统帅部会议,后报清委员长批准,对华北事变做出应对。
 这一次,国民政府的反应不可谓不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统帅部决议,即日起向华北调运战炎储备,粮秣储备等,至少可供二十万人足有三月之久。
 同时报请委员长,请求调动部分德械师北上。
 除此之外,统帅部还调派第二师补充旅,秘密进驻上海市区,防守机场等战略要求。
 这是怕被日军抄了后路。
 怕二十九军擅自妥协,统帅部派时任参谋本部总务厅厅长熊斌赴保定,向二十九军做出一系列承诺:要枪有枪,要粮有粮。
 这是怕宋喆元成了第二个张少帅。
 他一退,华北就会成为第二个东北。
 方不为觉的这一招有点神来之笔的意味。
 熊斌还没到保定,宋喆元就和日本达成了第一次协议……
 当然,称不上割地卖国,不过是延照中央政府的一惯风格,答应了部份日本人的条件,同意日本人派人进入卢沟桥以内的宛平搜查。
 其实就连宋喆元也没想到,这是日本人的缓兵之计,刚过了三天,日本人就主动撕毁了这份协议。
 宋喆元白白背了一次骂名。
 但除了方不为,谁都不知道日本人的真实意图,南京统帅部有点慌了。
 二十九军一妥协,日本人就能腾出手来,对上海和南京下手,到时候就会成为腹背受敌的局面。
 在七月十四日的统帅部会议上,当既有人提出封锁长江,并派海军驻防吴淞口……
 这是要全面开战的架势,谁都做不了主,只能报请委员长定夺。
 委员长半信半疑。
 到这个时候,他还是不太本信,日军会全面化开战。
 直到日本的军舰开到了下关,关东军各师团陆续往华北集结的消息传来……
 “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后的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方不为终于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了。
 委员长与周先生匆匆见了一面,发表了著名的《庐山抗战声名》,在二十日时,回到了南京。
 二十一日,委员长亲自主持了统帅部战略会议,蒋百里呈委员长一文中提出“日必将趁此机会全面开战,我方应对日展开持久战”的大战略方针。
 但被委员长当场拒绝不说,还在会上批驳了一顿。
 方不为没有资格参加会议,他是从谷振龙的片言只语中听到了一些,察觉到不对,才想法设法的将蒋百里将军提出的战略方针弄到手。
 看完之后,方不为惊为天人。
 这不就是八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日抗战的总方针么?
 “以空间换取时间,相机予以打击,战力预置华东,引敌由东向西,轴向攻防……”
 蒋百里还建议:由淞沪开战,并扩大之,引诱日军沿江而上,将决战战场放在上海,集中主力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而后且战且退,各线陆续往后方调动。
 前期肯定胜不了,要做好打败仗,甚至是打大败仗的准备。目的是拖长战线,拖死日本人……
 熊式辉补充: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移民清物,坚壁清野;避实击虚,昼伏夜动。
 是不是很熟悉?
 这一主张当时被称为《持久战》,后被收录入蒋百里将军的《国防论》中。
 华北失陷后,上海保卫战,南京保卫战均执行的是此战略。
 方法是好的,但用到具体人的手里,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两次会战,均以委员长的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前后命令反复,以及指挥官指挥失当,做战部队将领弃军而逃等等因素,将计划中的且战且退,打成了大面积的溃逃。
 会天天都在开,相应的布防也在做,但架不住日本人的动作太快,而且狡猾。
 从九号开始,日军与二十九军谈判了三次,最后均以日本单方面撕毁协议而告终。
 直到二十号以后,得知日军集结在华北的部队已达六万人以上时,宋喆元和南京政府才知道,他们全被日本人耍了。
 调动主力部队根本来不及,甚至是二十九军都根本没有做出开战的准备。
 宋喆元只能咬着牙打。
 不打,他就是张少帅第二。
 自二十八日起,至三十日,短短三天,北平天津相继失守,华北彻底沦陷。
 副军长佟凌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玉壮烈殉国。
 ……
 方不为一直怕,因为他的存在,历史可能会在关键的时候拐弯。
 所以他才会跑到美国,躲开王兆名遇刺和西安事变。
 历史确实没拐弯,和前一世没有任何的差别。
 但此时的方不为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方不为总感觉,老天和他开了个大玩笑。
 他想改变的时候,却发现什么都改变不了。
 就算知道关键的节点又能如何?
 作战厅不止一次提出,日本人使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
 方不为也不只一次请命,请求率反谍股的精锐,赴东北至华北沿线,调查日军的动向。
 但谁都不答应。
 谷振龙甚至劝过他,就算他能侦察到关东军在向华北集结,也起不了大的作用。
 因为大多数的人,不到最后一刻,都不会相信日军会全面开战。
 包括委员长和宋喆元。
 方不为明知道谷振龙说的有道理,就算咬碎了牙关也无可奈何。
 别说现在,哪怕是南京沦陷之时,委员长都在幻想以战促合,英美等国出面调停。
 所以才会在上海保怀战和南京保卫战的时候,均下达前后矛盾的军令,致使指挥官失措,军心大失。
 特么的,大不了死在战场上。
 方不为暗暗的咬着牙。
 最多半个月,上海保卫战就开打了,他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
 方不为开始谋划,如何才能把自己派到上海。
 为此,他还偷偷给于二君发了一份电报。
 各地华侨在上海均有产业,一旦开战,肯定会请求国民政府予以保护,到时候就是最好的时机。
 方不为的电报刚刚发出去,正想着给谷振龙吹吹风,谷振龙却先来找他了。
 出大事了!
 华北沦陷,使委员长再一次的死了心,他决定执行蒋百里的“持久战”,计划布署“淞沪会战”。
 二十八日,委员长在统帅部会议上布署了封锁长江,清剿日军军舰和日本商船的计划。
 但仅仅过了一天,江阴要塞都未来的及布防,原本停在下关,一副随时都会炮轰总统府的日本军舰,竟然疯了一般的逃到了上海?
 然后又是日本商船……
 等情报传回南京,长江上的日方船只基本上绝迹了。
 民国政府上下再蠢,也知道布署计划被人泄密了。
 委员长大发雷霆,恨不得把所有的知情人全部抓起来,严刑拷打。
第七八八章 泄密案
 方不为听到消息的时候,愣愣的看着谷振龙,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你干的?”谷振龙没好气的问道。
 方不为很少有这种失神的时候。
 “怎么可能?”方不为失声叫道,“那是高级战略布署会议,就连负责记录的书记官都是侍从室的主任,我能从哪里知道布署计划?”
 “那你一副死了爹的模样摆给谁看?”谷振龙骂道,“老子上次遇刺,也没见你眨一眨眼皮?”
 “我是想不通,这么高级别的机密会议内容,竟然都能泄露给本人?”方不为急中生智道。
 “别说你想不通,老子也想不通!”
 谷振龙摸了摸光头,话峰又一转:“但应该不是参会人员泄露出去的,你也不想想,有资格参加会议的都是什么人?
 会议结束后,军令部就给江阴要塞的驻防部队下达了封江的指令,说不定就是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