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前进的步伐-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抱怨: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想一想也觉得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跟他一样,过着苦行僧的生活。
  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而真正可悲的是:人是绝对不愁为自己的欲望找不到借口的。
  还有一个故事,就可以说贪婪容易让人走向毁灭。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玉米,农民就想了个治猴子的巧妙方法。他是一只葫芦型的细颈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树上,里面再放入玉米。
  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看见瓶子里有玉米,便把爪子伸进瓶子去抓玉米。这个瓶子的妙处就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刚能够伸进去等它抓一把玉米后,爪子却怎么也拿不出来了。贪婪的猴子不可能放下已到手的玉米,就这样,第二天,农民把它抓住的时候,它仍然没有放手。
  因此,一个人要实现梦想,就必须克制欲望。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一次,令尹子佩请他赴宴,他爽愉地答应了。子佩在京台将宴会准备就绪,就是不见楚庄王驾临。第二天子佩拜见楚庄王,询问为什么不按时赴宴的事。楚庄王对他说:“我听说你在京台摆下盛宴。京台这地方,向南可以看见料山,脚下正对着方皇之水,左面是长江,右边是淮河,到了那里,人会快活得忘记了死的痛苦。像我这样德行浅薄的人,难以承受如此的快乐。我怕自己会沉迷于此流连忘返,耽误治理国家的大事,所以改变初衷,决定不来赴宴了。”
  楚庄王不去京台赴宴,是为了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由于楚庄王能注意与欲望对象保持一定距离,所以他才能在登基后,“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成为一个治国有方的君王。
  欲望和欲望对象之间,有一种互相强化的关系,尤其是在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前更是如此。所以,隔绝欲望和欲望对象,便有助于将欲望维持在一定的“度”中。
  凡成大事者,必有强烈的欲望,有欲望并不可怕,关键是不要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欲望人人都有。即便想“无欲”的人本身就怀着一种强烈的欲望。但是一个无法抑制自己的人,会因为缺乏自制力而难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在成功的道路上,最难让人忍受的是未成功之前的等待和奋斗过程。这让许多胸怀大志的人最终都变得平庸,碌碌无为。是因为漫长的时光消磨了他们昂扬的斗志;超强的工作压力,让他们失去了为了理想而继续奋斗的勇气。
  犹太人普利策出生匈牙利,17岁时到美国谋生。开始时,在美国军队服役,退伍后开始探索创业路子。经过反复观察和考虑后,决定从报业着手。对于一个毫无资本和办报经验的人来说,想通过报纸赚钱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普利策却坚定不移地按这个奋斗目标前进。
  为了搞到资本,他靠运筹自行做工积累的资金赚钱;为了从实践中摸索经验,他到圣路易斯的一家报社,向该老板求一份记者工作。开始老板对他不屑一顾,拒绝了他的请求。但普利策反复自我介绍和请求,言谈中老板发觉他机敏聪慧,勉强答应留下他当记者,但有个条件,半薪试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普利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忍耐老板的剥削,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勤于采访,认真学习和了解报馆的各环节工作,晚间不断地学习写作及法律知识。他写的文章和报道不但生动、真实,而且法律性强,不会引起社会的非议和抨击,吸引着广大读者。面对普利策创造的巨大利润,老板高兴地吸收他为正式工,第二年还提升他为编辑。普利策也开始有点积蓄。
  通过几年的打工,普利策对报社的运营情况了如指掌。于是他用自己仅有的积蓄买下一间濒临歇业的报馆,开始创办自己的报纸──《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
  普利策自办报纸后,资本严重不足,但他很快就渡过了难关。19世纪末,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商业开始兴旺发达,很多企业为了加强竞争,不惜投入巨资搞宣传广告。普利策盯着这个焦点,把自己的报纸办成以经济信息为主,加强广告部,承接多种多样的广告。就这样,他利用客户预交的广告费使自己有资金正常出版发行报纸,发行量越来越大。他的报纸发行量越多,广告也越多,他的收入进入良性循环。即使在最初几年,他每年的利润也超过15万美元。没过几年,他成为美国报业的巨头。普时策初时分文没有,靠打工挣的半薪,然后以节衣缩食省下的极有限的钱,一刻不置闲地滚动起来,发挥更大作用,是一位做无本生意而成功的典型。
  许多人都会把赚来的钱存入银行生利息。可是把钱存入银行,年息最多不过10%;而把钱投资在有潜力的项目上,如果市场走势观察分析准确的话,每次周转赢利不少于30%,一年滚动周转4次,所得利润超过100%。一个想赚钱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钱用于高回报率的投资或买卖,决不肯把钱存入银行。不做存款应是一个精明的想取得成功的人不可忽视的部分。
  “不做存款”是一门资金管理科学。“有钱不置半年闲”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经:做生意要合理地使用资金,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利息的支出,增加商品单位利润和总额利润。
  这才是成功经商的诀窍。
  在人生寻梦的成功之路,也会经常遇到一些出人意料的突发事件,如各种自然灾害、疾病、交通事故、战争等不可抗力和人为设计、陷害、威胁等。每当这些事件发生后,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一个人成功的进程,甚至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在这些时候,最能体现出一个人超凡的品性。只有那些能够保持冷静的人才能从容的走过这些难关,从新开始前进。
  所以,一个人不要被暂时的失败所打倒。
  犹太女作家戈迪默无疑是犹太民族的骄傲。她是25年来第一位获诺贝尔奖金的女作家(1991),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的第7位女性获奖者。然而,这份荣誉是她用40年的心血和汗水浇铸的,这当中,她多次面临困厄和失败,但她从不沉沦,毫不气馁。
  1991年10月3日,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是这一天对于南非犹太女作家戈迪默来说,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这一天,她获得了1991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块文学金牌勾起她一段难忘的回忆……
  戈迪默于1923年11月20日出生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小镇──斯普林斯村。犹太移民的后裔,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是珠宝商,富裕的家庭生活造就了小戈迪默无限的憧憬和遐想。
  6岁那年,她抚摸和凝视着自己纤细而柔软的躯体,做起了当一位芭蕾舞演员的梦,他从剧院里得知,舞踩生涯最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的修养和思想感情,也许这就是她追求的事业。于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星期六,她报了名,加入了小芭蕾剧团的行列。事与愿违,由于体质太弱,她对大活动量的舞蹈并不适应,时不时一些小病小灾纠缠着她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小戈迪默被迫放弃了对这项事业的追求。
  遗憾之余,这位倔强的女性暗暗发誓:条条大道通罗马,她终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然而,命运不但不赐福给她,反而与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把她逼上越发痛苦的深渊。
  8岁时,她又因患病离开了学校,中断了童年时的学业,夜晚,她常常流着无奈的泪盼着天明。她只好终日坐在床上与书为伴了。一个明媚的夏日,心烦意乱又十分孤独的戈迪默,偷偷地走上了大街,她想从车水马龙的街面上获取一点快乐。突然,她被一块不大不小的木牌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开“斯普林斯图书馆!”早已将课本读熟了的她,最渴望的莫过于书。
  此后,她一头扎进了这家图书馆,整日泡在书堆里。图书馆下班铃响了,她却一头钻出来,在这自由自在的王国里,她尽情而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无数个日夜,使她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终于她那嫩弱的小手拿起了笔,一股股似喷泉一样的情感流淌在了白纸上。那年,她刚刚9岁,文学生涯就此开头。出人意料的是,15岁时,她的第一篇小说在当地一家文学杂志上发表了。
  然而,谁也不知道小说竟出自一位未成年少女之手。
  1953年,戈迪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问世。
  优美的笔调,深刻的思想内涵,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戏剧界、文学界几乎同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位非同一般的女作家──内丁•;戈迪默。
  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戈迪默的创作一发不可收拾。漫长的创作生涯,她相继写出10部长篇小说和200篇短篇小说。多产伴着上等的质量使她连连获奖:1961年,她又获得了英国的文学奖。
  创作上的黄金季节,使戈迪默越发勤奋刻苦。她说:“我要用心浸泡笔端,讴歌黑人生活。”满腔的热忱很快就得到报答。
  她的《对体面的追求》一出版,就成为成名之作,受到了瑞典文学院的注意。
  接着,她创作的《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陌生人的世界》和《上宾》等佳作,轻而易举地打入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角逐圈。然而,就在她春风得意,乘风扬帆之时,一个浪头伴一个旋涡使她又几经挫折──瑞典文学院几次将她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每次都因种种愿因而未能如愿以偿。
  面对打击,这位弱质女性有所失望。她曾在自己的著作扉页上,庄重地写下:
  ──内丁•;戈迪默,诺贝尔文学奖,然后在括号内写上“失败”两字。然而,暂时的失败并没影响她对事业的追求,她一刻也没放松文学创作。终于,她从荆棘中闯出了一条成功的路。
  每个想要成功实现梦想和人价值的人,都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妄想会一挥而就的成功,或刻意寻找成功的捷径。成功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成功,步步为营的拓展。成功往往转瞬即逝。昨夜才来,今晨又去。你期待着一生的幸福,相信你终于悟出藏在坎坷命运后的秘密。每一次的失败,都会使我们更加迫切地寻求正确的东西;每一次从失败中得来的经验教训,都会使你更加小心地避开前方的错误。就这种意义而言,失败是通往成功的道路。这条路,尽管洒满泪水,却不是一条废弃之路。
  有一位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几个年轻人千里迢迢想拜他为师。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看见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小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他们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不换大桶,这样不是可以装很多的水吗?”大师说:“挑水并不在多,而在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大师就从他们中叫了一个人,让他去山谷里打两桶满满的水。结果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都走不了,还怎么挑水?”大师说。
  “那么具体挑多少才最为适中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划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就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有个年轻人又问:“底线应该怎样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底线低一些,较容易达到,人不容易有挫败感,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
  所以,做任何事都要为自己设定合适的度线,循序渐进,最后达到成功的顶峰。
  很多人都有自己行为的底线,尽管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底线各有差异,但不外乎“珍惜前程、珍惜家庭”,这是最普遍的底线。说白了,这根底线就是知耻之心,朱熹说过“耻便是羞恶之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有位当了局长的朋友曾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他的底线;不做让家人蒙羞、自己悔恨的事情,也是他的底线。他说给自己划条底线可维护尊严,尊严比生命更脆弱,没有的时候可以去追求,但一量失去了就永远没有了。
  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越雷池一步的动人故事,古往今来并不少闻。相传南朝宋国的褚颜回,被山阴公主看中,任凭公主百般引诱挑逗,都无动于衷,公主不解地问:你的胡须坚硬如戟,怎么没有男人的情意。褚颜回严肃地回答:我虽不聪明,但还知道不能招之祸乱。明帝即位,褚颜回当了吏部尚书。当求官者意欲行贿时,褚颜回声色俱厉地告诫他:你凭实力应该得到官职,无须动用这块金饼;假如一定要给我,那我就不得不上报。
  他的底线就是做人的道德,就是廉洁公道,他用意志和智慧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为后人所传颂。正如杜甫所云:““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人生就像一场赛事,底线就是做人的规则,没有规则,比赛无法进行,没有规则,必会发生“一念之差,酿成千古恨”的憾事。而给自己划定行为的底线,就有了左右理智的阀门、控制冲动的开关、走出迷雾的路标。
  守住底线,就能抵御诱惑,无论诱惑的风是温暖的还是寒冷的,是干燥的还潮湿的,是轻柔的还是迅疾的,都能扬起生活的风帆,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守住底线,便拥有人生顺利的安全港口和事业成功的坚固堤岸。
  虽然至今的你,还是经历着年复一年的挫折,但是请相信,这会使你更加坚强,并能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离目标更加接近。在这成功的旅程中,肯定要经历许多风风雨雨,任何一次挫折、跌倒,你都要豪迈的笑,站起来,坚强些,固守心中的宁静,继续前行!
  本书由www网提供下载 
 
 

正文 第二章 苦难岁月
(更新时间:2007…7…12 5:29:00  本章字数:1304)


  第二章苦难岁月
  ──成功的必经之路
  成功需要渴望!渴望越强烈,就越有力量!当你像渴望生命一样渴望成功时,成功往往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渴望像太阳,当我们向太阳奋力奔跑的时候,一切畏惧的心理和负重的影子就都会被抛到身后了。
  一路走来,有多少辛酸、悲伤埋藏在你心中。眼中含着泪,还依然要迈着坚实而沉重的步伐,凝望着心中时刻期许的目标,鼓着勇气,去面对迎面而来的困难,快速而稳键的前行。
  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个白手起家,而最终取得显赫成就的人,都曾经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而艰苦的奋斗过程。这种苦难岁月──是成功必经之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由于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致使有的人生来就条件比较优越,有的人却一无所有。后天的教育不足,物质基础不厚,限制了一些人的发展,因此这些人想要成功实现梦想,就必须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积累过程。
  其实,困难不尽是坏事,不要逃避困难,不要胡思乱想,而要不懈地为自己所面对的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