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圣秦霸途-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一夜了,按照他们的计划,如果任行胜了,必定早早就来报了。而到现在还没有丝毫消息,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一昼夜,赵庆一直都没有合过眼,此时的眼中早已是布满血丝。

    微微揉揉疼得快要炸裂的头颅,赵庆心中清楚,出关的两万五千精锐全军覆没的消息一旦传开,其影响不会比缺粮少多少。而如果在此时在派人大肆征粮,缺粮的消息一旦再传开,那赵军将会不战自溃。

    如今之计已经不是考虑这壶关怎么守了。而是要考虑如何将这壶关剩下来的七万将士安全带回去。

    秦人此次带兵的主将乃是王翦,在六国之中也是颇有威名。赵庆明白,若是直接弃关而走,士气必定大损。

    一旦被王翦粘住,这七万人,可以说将会一触即溃。可是,如何撤走,才能不被发觉呢?

    这个问题不断在赵庆脑海中盘旋,愈想,头愈是疼痛。

    “夫君,喝药吧。”赵夫人那温柔的声音在赵庆耳边响起。

    “多谢夫人了……”赵庆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将军!”一个校尉模样的军官未等通报,径直走入帐内。

    “秦军攻城了!”

    “啪!”赵夫人手中还未来得及给赵庆的碗直接摔碎在地。

    “走!”赵庆没有再看自己的妻子一眼,抓起放在桌上的佩剑,便离开了大帐。

    这一次,赵夫人未曾阻拦。

    ……

    壶关外,秦军的各种攻城器械已经准备完毕。看着那一个个几丈高的投石机,城关上的赵军不禁咽了咽口水。

    “咚!咚!”

    “咚!咚!”

    秦军的战鼓声响起,排列在最前列的秦军强弩手迈着鼓点,缓步向前推进。

    赵军位于城墙之上,居高临下,射程要比秦军远得多。

    “弓箭准备!”城墙上,一个赵军五百主眼见一个秦军的弩手方队步入了一箭之地,立马喊道。

    “慢着!”一道雄浑的声音响起。

    然而,一直躲在墙垛后的赵军弓箭手已经冒出了头,一个个已经弯弓搭箭,准备射击秦军了。

    “呼!”

    “呼!”

    一道道厚重的破空之声响起。

    还未等一众赵军将士反应过来,一个个黑影突然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投石!”那五百人主骇然叫道。

    “隐蔽!隐蔽!快隐蔽!”

    “嘭!嘭!嘭!”

    然而,还未等他的声音传开,一个个石头便砸落在了城墙之上。顿时,红白之物,飞溅得到处都是。

    “怎么会,怎么会这样!秦军的投石机为何会这么远!”五百人主看着自己惨死的部下,有些失神地呢喃道。

    刚刚登上城墙的赵庆冷冷地扫视过一眼,头也不回地向着城楼而去。

    战国之中,墨家与公输家皆是机关术的大成之派。墨家擅守,公输家擅攻。经过公输家改良的秦国进攻军械,不论是威力还是距离皆远远领先于肴东六国。

    本来,若是赵军能用墨家的守城器具也不至于损失如此惨重。只可惜,赵王近年来连番与燕国作战,与主张非攻兼爱的墨家不和。如此,自然也用不了墨家的守城器械。

    硕大的投石接连不断,宛如雨点一般,轰击在高大的壶关城墙上。守关赵军只能躲在城垛之下,丝毫不敢冒头。

    而此时,秦军的弩兵方阵已经进入了射程范围内。一辆辆云梯与巨大的攻城锤也被秦军顺势推到了最前线。

    终于,好不容易秦军的投石攻势结束了。还没等赵军喘口气,密集的箭雨再次如同蝗虫一般铺面而来。

    壶关城楼上,赵庆等在一众亲兵的保护下,冷冷地注视着秦军的推动。

    秦军攻城锤距离城门已经不到五十步!

    三十步!

    二十步!

    “放箭!”终于,赵庆发出一声怒吼。

    “嗖!嗖!嗖!”

    顶着密集的箭雨,赵军的箭矢也不要钱地一般射了下去。顿时,进攻的秦军如同割麦子一般,倒下去一片。

    远处观战的秦军主将王翦眉头一簇,心中不由得凝重起来。

    对方乃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大意不得。

    壶关东面,一队七百余人的黑色骑兵,向着壶关狂奔而来。

    “天尽军!立名之时就在今日!”骑军之首,嬴政高呼道。

    “杀!”

    “放箭!放箭!”壶关城头,数百名赵卒手忙脚乱地登上城头,慌张之间,箭矢早就失了准头。

    “嗡!”随着一身嗡鸣,白色的剑气顺着白起的英雄剑迸发出去。

    “轰!”偌大的关门,直接被轰开了一道口子!

    “速战速决!”冲入关中,嬴政弃马一跃而起,几个身影便登上了城头。

    浑身缠绕着黑色的仙力,须臾之间,数十名还未反应过来的赵卒便身首分离。

    ……

    “报!”

    忽然,一个狼狈至极的赵卒跑到赵庆勉强,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说道:“将……将军!后方,后方出现七百余骑,七百余骑秦军。已突破关门!”

    “什么!”赵庆怒吼一声,一把拎起那赵卒,一双猩红的双眼死死地盯着他,从牙缝中挤出字来:“区区七百骑兵,怎么破得了城关!”

    “将军!”赵卒不知是吓的还是急的,竟然不经哭泣起来:“秦军之中有一人,武功高强,一剑破开了城关!当时,大多袍泽具皆聚集在西关,东关不过只有几百人。猝不及防之下,几乎所有人都被杀了!”

    “哼!”赵庆一把甩开那名赵卒,迈着急促的步子走出城楼。

    果然,壶关的东半部分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

    “将军!”赵庆身旁,一个亲军将领面带苦涩地看着赵庆。

    “你!”赵庆转过头,对着那么亲军将领说道:“带着所有的骑军弟兄,迅速向东突围。那七百余骑应当留不住你们!”

    “将军你呢!”那将领惊呼一声。

    “我怎么能走!我若走了,这城关片刻都守不了!”赵庆摇摇头,目色坚毅地说道。

    “将军!”将领虎眸之中泛起阵阵泪花。

    “走吧!能带多少弟兄出去,就是多少!”

    “唯!”

    “轰轰轰!”

    壶关内,所剩的四万骑兵在那将领的带领下,头也不回地向着东关奔去。

    城头,不少赵军同样听到了渐行渐远的马蹄声和燃起的熊熊大火。但,他们此时心中却是一丝胆怯之心也没有。因为,城头上,还有一人在。·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问(二)

    “噗嗤!”

    城墙上,赵庆再次挥剑,看翻一名秦国士兵。

    然而,愈来愈多的秦兵却是又前赴后继地再次涌上来,宛若黑色的海洋一般。整个城头,到处都是秦国士兵的身影,至于赵军,只剩下了零星的千余人。

    很快,甚至连这最后的一点反抗势力,都被秦军彻底扑灭。整个城头,不应该说整个壶关,此时只不过剩下了城楼下,几十个穿着火红军服的赵庆亲兵。

    秦军仿佛受到了命令一般,没有再继续进攻这股已经精疲力尽的赵军。默默地矗立在那里,似乎在等着什么人。

    “哗,哗!”

    终于,严阵以待的秦军之中,分开了一条道路。一个少年,在一个中年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城楼下。

    年轻人,赵庆不认识,但那中年人赵庆却是知道。正是当时站在秦军主阵地上,指挥攻城的王翦。

    赵庆没有理睬王翦,反倒是眯着眼,透过散乱的发丝,仔细地盯着那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的战甲算不得多华贵,顶多也就是秦军中都尉穿戴的罢了。盔甲上的血迹,更是预示这少年也曾在这方战场上厮杀过。

    但,越是如此,赵庆便越是猜测不到少年的身份。能在秦军主将陪同下的少年,怎么会上战场厮杀?

    “赵将军!”嬴政折腰拱手行礼道。

    赵庆没有说话,却是依着剑,忍着剧烈的头痛,微微拱了拱手,算是还了礼。

    “此乃我大秦太子政,请将军注意礼节!”见赵庆行礼如此草率,王翦皱眉道。

    虽然两国乃交战国,但是依照战国的传统,此刻双方止戈,也算得上是谈判,既然是谈判,礼仪便成了不可忽视的一环。

    “秦太子!”哪怕赵庆此刻已经累说话的精神都没有了,却已经惊呼出声。

    “将军乃是栋梁之才,若是将军愿降,政愿许将军次将军一位!”嬴政倒是没有在意赵庆的礼节,反倒是继续彬彬有礼地说道。

    “次将军?”赵庆轻笑一声,“我不稀罕!”

    赵庆的话语之中,饱含着不屑与求死之意。

    所谓主辱臣死,如今,军中最高身份的,不是主将王翦,而是身为太子的嬴政。赵庆的话,令嬴政没面子,却更是狠狠地扇了一众秦国将领的巴掌。

    “哼!”站在嬴政身旁的王翦冷哼一声,同样极为不屑地说道:“赵庆,你以为此次你是败于我王翦之手吗?”

    “什么意思?”赵庆心中一震,阴沉着脸问道。

    “呵呵,此次你壶关大败,无非乃是粮道被断。”王翦带着几分嘲讽地说道:“而谋划此计,并成功完成的,正是我大秦太子!”

    王翦的话,不但令一众仅剩的赵军瞪大了眼睛,就是周围的秦军也是精神大震。

    秦人擅战,更喜战。同样的,有一个英明神武的国君,无疑是他们最为期待的。而嬴政,正是符合了这点。

    “哈哈哈!”

    忽然,身处几十名赵军保护之中的赵庆疯狂地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赵庆的声音响彻城楼,丝毫没有停下里的意思。

    嬴政微微皱眉,正要开口,却听赵庆宛若疯癫地说道:“想我赵庆钻研兵道数十载,却是败在了一介为行冠礼的少年手里!”

    “哈哈哈!可笑!可笑!”

    “秦国有太子如此!我赵国!我赵国!……”赵庆笑着笑着,一行泪水,混着脸上的血迹缓缓流了下来。

    “噗嗤!”

    没有丝毫预兆的,赵庆挥剑自刎了。鲜血四溅而出,赵庆带着悲愤的眼神,缓缓倒下。

    “将军!”一众亲兵悲呼不断。

    “噗嗤!”

    又一声血溅之声响起,一个亲兵悲愤之下,同样自刎而死。

    紧接着,如同瘟疫一般,所剩的赵国将士,无一不挥剑自刎。猩红的血液,将原本已经有些污浊不堪的战甲,再次染红了。

    “燕赵男儿多义士……”嬴政看着倒在一起的赵国将士,不禁感叹道。

    “让开!我乃赵军十万主帅赵庆之妻!”城下,一道尖锐的声音响起。

    嬴政微微皱眉,在他看来,赵庆乃是一介名将,行兵打仗之时,怎么会带上妻眷?

    “带她上来!”或许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嬴政还是决定放行。

    女子在两名秦军将士的带领下,缓缓走上城楼。风姿绰绰,俨然是一副大家之妻。

    “妾身见过将军!”赵夫人扫过一眼遍地的赵国将士,对着嬴政和王翦行礼道。

    “夫人请节哀!”嬴政还礼道。

    赵夫人轻轻点头,缓步走向尸堆中央的赵庆。

    “夫人,赵将军不愧名将之名。我以秦太子的名义向夫人保证,愿意赡养赵将军一家。”嬴政拱拱手说道。

    “秦太子?”赵夫人脚步微顿,随后摇摇头说道:“不必了……”

    赵夫人轻轻蹲下身子,用自己干净的袖子,轻轻擦拭着赵庆脸上的泪痕,说道:“夫君,一身皆为君国,若是得知妾身去了秦国,必定不会开心。”

    嬴政与一众秦军将士皆是沉默不语。

    赵夫人一双素手慢慢将赵庆由为闭上的双眼轻轻合上,而后看着赵庆依旧满是鲜血的脸庞淡淡说道:“殿下的美意,妾身心领了,只是……”

    赵夫人服下身子,用温柔的声音说道“夫君上战场之时,妾身未曾阻拦。但这次夫君在想抛弃妾身,妾身绝不允许!”

    “噗嗤!”

    赵庆身旁的佩剑,沾染上了这位外柔内刚的女子的鲜血。

    “哎!”王翦轻叹一口气,一时间无话可说。

    嬴政看着赵夫人缓缓倒下,而后幸福般依偎在一起,同样沉默不语。

    良久,嬴政才缓缓开口道:“燕赵之人,皆义士!”

    王翦默默点点头,如此刚强的女子,在战国这个还没被儒家思想统治的时代,极为少见。

    如今的女子,被休或许会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可夫死改嫁却是常有的。而这赵夫人却是肯陪着自己的丈夫共赴黄泉,怎能不令人感叹。

    “将他们合葬,送回赵国!”嬴政说完这句话,便转身走下城楼。

    “喏!”

    ……

    秦国中军大营

    嬴政坐在副将的位置,静静地看过此次出征的一万将士名册。

    “殿下!”王翦走进大营,看着副将位置的嬴政,微微一愣。

    “都处理完了吗?”嬴政抬起头,问道。

    “是的殿下!”

    “王将军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嬴政站起身,目光凝重地看着王翦。

    王翦被嬴政盯的有些不自在,却也不太明白嬴政的意思,只能模糊地说道:“燕赵之人,皆义士!”

    没错,这句话,正是嬴政先前的评价。

    嬴政轻笑一声,也没有在意,反倒是自言自语道:“燕赵之人皆义士,可难道其余五国就没有仁人义士吗?”

    “……”王翦没有接话,他心中清楚,此时,嬴政需要的只是个倾听者罢了。

    “我诸国华夏,衣必精美,物必丰盛,人必礼学。家继礼法圣贤之学,国从利益相承之处,此皆胜于周方四夷。”

    “然,周礼颓废,诸侯混战。华夏之土,十室九空。故,匈奴侵我华夏于河南,百越犯我华夏于楚。王将军,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嬴政一席话说的信息量有点大,让王翦有点懵。但是,重点却是只有一个,那就是嬴政口中的“华夏”。

    黄河呈现几字型,河南之地,乃是几字之下至秦国咸阳一段,属于秦国,却多次受匈奴侵扰。嬴政有心清除匈奴之患,乃是好事。只是,河南乃是秦国之土,但那百越,却是和秦国扯不上半点关系。

    “难道,殿下想要一统华夏?”王翦心中不免冒出这么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臣,臣……”王翦拱手作揖,却是局促不安。秦昭王之下的秦国,可以说已经是极为强盛。但即便如此,秦昭王花了毕生的精力,依旧未曾能灭一国。

    而眼前这个还没有行冠礼的公子王孙,却是想要一统华夏七国。若是他人听见,恐怕会笑掉大牙,可是,王翦此时却是一丝笑意都没有。

    “十五年……”嬴政没有理会王翦,继续说道:“不!十年,只要十年!十年之后,这片土地,都要匍匐在我的脚下!”

    ps:推荐票!推荐票!推荐票!重要的要说三次!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问(三)

    两日后,王翦留下了三万军队守壶关。对于已经损失惨重的赵国来说,如此兵力,已经完全足够了。

    随后,大军开拔,浩浩荡荡,开赴三川郡战场。

    五万多人之中,除了少数的万余步军之外,其余的皆是精骑。

    王翦深知,一旦赵国战败的消息传至聚集在东周国巩地的四国军队。那么,四国军心必定大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