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身之祸,并且将东汉末年党锢名士具体指斥政治、 表示天下是非的言论,一变而为完全抽象玄理的研 究,遂开西晋以降清谈的风派。然则,所谓清谈,实始 于郭泰,成于阮籍。
刘伶。《世说新语,任诞类》云: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则刘伶亦不过有托而逃,藉此表示不与司马氏合作而 巳。这与阮籍的苟全性命,同是老庄自然之旨。乐广以 为〃名教中自有乐地〃,非笑此类行为,(见《世说新语 ,德行类〉广王平子、胡母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 有裸体者〃条及《晋书》四三《乐广传》)足证当时刘伶
的放纵,出于他主张的自然之说。
阮咸。《晋书》四九《阮籍传》附《咸传》略云:
〃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 其所为。居母丧,纵情越礼,素幸姑之婢。姑当归于夫家, 初云留婢,既而自从去。时方有客,咸闻之,遽借客马追 婢,既及,与婢累璩而还(参《世说新语I任诞类》〃阮仲 容先幸姑家解卑咪〃条、〃
考《世说新语,任诞类》〃阮仲容步兵居道南〃条刘注 引《竹林七贤论》云…
〃诸阮前世皆儒学,善居室,惟咸一家尚道弃事,好
酒而贫。〃
所谓〃儒学〃,即遵行名教之意;所谓〃尚道〃,即崇尚自 然之意。阮咸〃尚道弃事〃,〃纵情越礼,素幸姑之婢〃, 足证阮咸也是主张自然之说的人物。
据上引史料,可见自然与名教不同,本不能合一。 魏末名士其初原为主张自然、高隐避世的人,至少对 于司马氏的创业,不是积极赞助。然其中如山涛、王氏

戎、衍兄弟,又自不同。象山涛,原是司马氏的姻戚。 (山涛为司马弒妻张氏的中表亲,见《晋书》四三《山涛 传》)其人虽曾〃好老庄,与嵇康善〃,(《世说新语,政 事类》〃山公以器重朝望〃条刘注引虞预《晋书》〉但后 来终于依附司马氏,佐成亡魏成晋之业。王戎、王衍既 与晋室开国元勋王祥为同族,王戎父王浑、王衍父王 乂又都是司马氏的党与,家世遗传与环境熏习都足以
使他们站到司马氏一边,致身通显。而他们早年本崇 尚自然,栖隐不仕,后忽变节,立人之朝,位至宰执,势 必不能不利用一己有的旧说或发明一种新说,以辩护 其立场。这就是名教与自然相同之说的由来。此说意 谓自然为体,名教为用,自然为名教之本。如袁宏《后 汉纪》所云:
〃夫君臣父子,名教之本也。然则名教之作何为者 也?盖准天地之性,求之自然之理,拟议以制其名,因循 以弘其教,辩物成器,以通天下之务者也。是以离下莫尚 于天地,故贵贱拟斯以辩物;尊卑莫大于父子,故君臣象 兹以成器。天地无穷之道,父子不易之体,以无穷之天 地,不易之父子,故尊皁永固而不逾,名教大定而不乱, 置之六合,充塞宇宙,自今及古,其名不去者也。未有违 失天地之性,而可以序定人伦矣。〃(二六献帝初平二年 述蔡邕宗庙之议)
既然名教原是取法自然而设,则不独须贵名教,亦当

兼明自然。有了此说,如山涛、王戎、王衍之辈,自可兼 尊显的达官与清螅拿坑谝簧恚认沓说母还螅∪源媪窒碌姆缌鳎匏鸭伞U馐抢飞厦⑹铡〉淖钕灾睦印S纱丝芍逃胱匀幌嗤抵∫猿晌逄傅暮诵模衅湔紊系氖导使τ谩
如果是林泉隐逸清谈玄理,则纵使无益于国计民 生,也不致误国。清谈误国,正因在朝廷执政即负有最 大责任的达官,崇尚虛无,口谈玄远,不屑综理世务之 故。《世说新语,轻诋类》桓公人洛条云:
〃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屑登平乘楼,眺 囑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王 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袁虎率尔对曰:'运自有废兴, 岂必诸人之过?'〃
袁虎不知桓温所以说王衍等人要负神州陆沉的责任, 是因为王衍等那些负有最大责任的达官,崇尚虚无, 不以国事为务。同书同类同条刘注引《八王故事》云…
〃夷甫虽居台司,不以事物自嬰,当世化之,羞言名 教,自台郎以下,皆雅崇拱默,以遗事为螅K暮I心∈墩咧浣摇!
同书同类同条刘注引《晋阳秋》云…
〃夷甫将为石勒所杀,渭人曰:吾等若不祖尚浮虚, 不至于此。'',
《晋书》四三《王戎传》附《王衍传》略云:
〃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石)勒称尊号。 勒怒: 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 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人夜 排墙填杀之。〃
王衍与王戎一样,是主张名教与自然〃将无同〃的人 物。刘注弓I《八王故事》等书说他〃羞言名教〃,〃祖尚浮 虚〃,是说他主张自然为名教之本。王衍少壮登朝,至 于白首,位居台司,而存林下风流。〃不以事物自婴〃, 并由此博得四海美名。在他的影响下,自台郎以降,也 都〃雅崇拱默,以遗事为高〃。这就必然要误国。王衍在 临死之前所说〃吾等若不祖尚浮虚,不至于此〃,表示 他自己也觉察到了这个问题。
王衍死于宁平,宁平之难,死者数十万,西晋仅有 的力量完全丧失,终至灭亡。《元和郡县图志》七《河南 道三》亳州真源县条云:
〃宁平敁城在县西南五十五里,汉县地。晋永嘉五 年,东海王越自阳城率甲士四万死于项,秘不发丧,石勒 兵追之,及宁平城,焚越尸于此,数万众敛手受害,尸积 如山,王夷甫亦遇害。〃
《晋书》五九《东海王越传》略云:
〃永嘉五年薨于项,秘不发丧,以襄阳王范为大将

军,统其众,还葬东海。石勒追及于苦县宁平城,将军钱 出兵钜勒,战死,军。勒命焚越柩曰:'此人乱天下, 吾为天下报之。'故烧其骨以报天地。于是数十万众,勒 以睐困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王弥弟 珠焚其余众,并食之/'
清谈误国是西晋灭亡的厣因之一。那时候的西晋 官场是,一面侈谈名教与自然〃梅无同〃,一面穷极奢 侈享受,名士与高官合为一体,而变乱就在这种风气 中孕育。此风不到西晋最后灭亡,不能终止。
附〃格义〃
《高僧传》四《晋离邑竺法雅传》云:
〃竺法雅,河间人。凝正有器度,少善外学,长通佛 义,衣冠仕子咸附谘窠。时依雅门徒,并世典有功,未養 佛理。雅乃与康法朗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 例,谓之'格义'。及吡浮昙相等亦辩'格义',以训门徒 雅风采洒落,春于枢机,外典、佛经,递会讲说,与道安、 法汰每披释凑疑,共尽经要。〃
〃格义〃的正确解释,应如《法雅传》所言。伹《法雅传》 中—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数语尚不甚 易解。考《世说新语,文学类》云:〃殷中军被废,徙东 阳,大读佛经,皆精解,唯至事数处不解。遇见一道人, 问所弧闶腿弧!跣⒈曜⒃疲

〃事数谓若五阴,十二入,四谛,十二因缘,五根,五 九,七觉之声。〃
又《出三藏记集》九《四阿琀暮沙序》(案此序当是道安 所作)云:
〃又有;&数悬事,皆访其人,为注其下。〃
事数自应依刘孝标之说。而所谓〃生解〃者,六朝经典 注疏中有〃子注〃之名,疑与之有关。因为〃生〃与〃子〃, 〃解〃与〃注〃,都是可以互训的字。所谓〃子注〃是取别 本义同文异之文,列人小注之中,与大字正文互相配 拟。这叫做〃以子从母〃,〃事类相对〃。这样的本子叫 〃合本〃。〃格义〃的比较,是以内典与外书相配拟;〃合 本〃的比较,是以同本异译的经典相参校。二者不同, 但形式颇有近似之处,所以说〃以经中事数配外书,为 生解(;子注)之例〃。例者,格义的形式如同合本子注之
例也。
格义影响深远,不可忽视。《竺法雅传》说到法雅 〃外典、佛经《内典)递会讲说,与道安、法汰每披释凑 疑,共尽经要〃。《释僧光传》记述了道安与僧光的一席 对话和讲道弘化。
〃安曰:先旧格义于理多违/光曰:'且当分析《逍 遥》;何容是非先达。'安曰弘赞理教,宜令允惬。法玟 竞鸣,何先何后?'光乃与安、汰《法汰)等南游晋平,讲道

弘化。〃(《高僧传》五〉
道安、法汰是性空本无义的创造者,其先实与格义有 关。《法雅》、《僧光》二传所说〃外典佛经递会讲说〃, 〃且当分析《逍遥》,何容是非先达〃,都是明证。以外典 如《庄子,逍遥游》与佛经互相配拟,递会讲说,非格 义谓何?
又《高僧传》六《义解门,晋庐山释輦远传》记慧 远讲〃实相义〃与《丧服经》云…
〃年二十四,便就讲说。尝有客听讲,难'实相义',往
复移时,弥增疑昧。远乃弓I《庄子》义为连类。于是惑者晓
然。是后安公特听慧远不废俗书。远内通怫理,外善群
书,时远讲《丧服经》,雷次宗。宗炳等并执卷承旨。次宗
后别著义琉,首称雷氏,宗炳因寄书嘲之曰:'昔与足下 共于释和尚间面受此义,今便题卷首称雷氏乎?'其化兼
道俗,斯类非一。〃
慧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化兼道俗。他讲实相义,引 《庄子》义为连类,也正是受到格义的影响。 又《颜氏家训》五《归心篇》云:
〃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极为异,(案内外两教渐极 为异之旨,可参道宣《广弘明集》二〇所载谢灵运《辩宗 论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 信,皆与之符。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 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淫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广
颜之推〃以经中事数《五戒〉拟配外书(五常)〃,虽然时
代较晚,然而却是格义的遗风。
又《魏书》一一〇《释老志》云:
〃敁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谓之'三归',若君子之 '三畏'也。又有五戒,去杀、盗、淫、妄言、饮酒,大意与 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
魏收所云也是当日格义之说,可与颜之推之言互相印
证。
以天竺之〃竹林〃加于外典《论语〃作者七人〃之 上而成〃竹林七贤〃,亦格义的影响所致。晋孙绰制《道 贤论》,又以天竺七僧比方竹林七贤,以法护匹山涛 (《高僧传》一《昙摩罗叉传〃,白法祖匹嵇康《《高僧 传》一《帛远传》),法乘匹王戎(《螅匪摹斗ǔ恕〈贰担玫狼逼チ趿妫ā陡呱匪摹扼玫狼贝贰担Ф荨∑ハ蛐悖ā陡呱匪摹吨Ф荽ǎ诜ɡ计ト罴陡呱〈匪摹队诜ɡ即贰担诘厘淦ト钕蹋ā陡呱匪摹队诘馈″浯贰4颂跹峡删度摹肥г亍!的艘阅诮痰钠叩溃∧馀渫庋У钠呦汀U馐恰ǜ褚濉ǖ闹Я鳌
自北宋以后,援儒人释的理学,皆格义之流。华严 宗如圭峰大师宗密的疏《盂兰盆经》,以阐扬行孝之
义;作《原人论》而兼采懾道二家之说,恐又格义的变 相。然则格义之为物,其名虽罕见于旧籍,其实则盛行 于后世。它是我民族与他民族二种不同思想的初次混

合品,在我国哲学史上尤不可不作记述。
第四篇西晋末年的天师道活动
(―〗赵王伦废立
西晋八王之乱的中心人物为赵王司马伦。赵王伦 的谋主为孙秀,大将为张林。此三人都是天师道(五斗 米道)中人。
《晋书》五九《赵王伦传》略云:
〃伦、秀并感巫鬼,听妖邪之说。秀使牙门赵奉诈为 宣帝神浯,命伦早人西宫。又言窒帝于北芒为赵王佐助。 于是别立宣帝庙于芒山,谓逆谋可成。〃
又云:
〃使杨珍昼夜诣宣帝别庙祈请,辄言宣帝谢陛下(指 赵王伦;,某日当破佟0莸朗亢治浇哉懈!〉v。秀家日为淫祀,作厌胜之文,使巫柷选择战日。又令 近亲于山著羽衣,诈称仙人王乔,作抻仙书,述伦祚长
久以感众。〃
案陶弘景《真诰》一六《阐幽微》第二谓〃晋宣帝(司马 懿)为西明公宾友〃,则在天师道诸鬼官中位置颇高。 赵王伦〃别立宣帝庙于芒山〃,是以鬼道仪轨祀之,不 同于太庙祖宗的常祭。宫崇所上于吉神书名《太平清 领书》(《后汉书》六〇下《襄楷传》),今赵王伦拜道士 胡沃为将军,以〃太平〃为称号,战阵则乞灵于坐鬼,行
事如此。除为天师道之信徒,别无其他解释。
又《晋书》一《孙恩传》云…
〃孙恩,字灵秀,琅邪人,孙秀之族也。世奉五斗米
道。〃
《赵王伦传》谓孙秀与赵王伦〃并惑巫鬼,听妖邪之 说〃;且谓孙秀〃家日为淫祀,作厌胜之文〃,已可证其 为天师道信徒。《孙恩传》又说孙恩为孙秀之族,〃世奉 五斗米道〃,以〃世奉五斗米道〃之语推之,孙秀自当与 孙恩同奉一教。
《孙恩传》谓孙氏为琅邪人,赵王伦、孙秀之奉天 师道,与琅邪这个地区颇有关系。《后汉书》六〇下《襄 揩传》略云…
〃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 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 平湥Я焓椤贰F溲砸砸跹粑逍形遥辔钻暝佑铩S兴尽∽喑缢涎痪耸詹刂:笳沤瞧挠衅涫檠伞!
聿怀太子注以地名有三曲阳,而定此曲阳为东海之曲 阳。其说云:
〃海州有曲阳城,北有羽津水。而于吉、宫崇丼琅邪 人,盖东海曲阳(在今江苏省东海县西南)是也。〃
《三国志,吴书》一《孙策传》注引《江表传》略云:
〃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 舍,烧昏'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策尝 干郡呋门楼上集会诸将宾客,吉趋度门下。诸将宾客三 分之二下楼迎拜之,箪宾者禁呵不能止。〃
按《江表传》所言与时代不合,虽未可尽信,而天师道 起自东方,传于吴会,似为史实,不尽是诬妄。徐州的 琅邪为于吉、宫崇的本土,实天师道的发源地。而《晋 书,赵王伦传》云:
〃赵王伦,宣帝第九子也,武帝受掸,封琅邪郡王。及 之国,行东中郎将、宣威将军。咸宁中,改封于赵。〃
《世说新语,贤嫒类》注引傅畅《晋诸公赞》云:
〃孙秀字俊,琅邪人。初赵王伦封琅邪,秀给为近 职'」、吏。伦数使秀作书疏,文才称伦意。伦封赵,秀徙户 为赵人,用为侍郞,信任之。〃
又《仇賴类》注引王隐《晋书》云:
〃岳父文德为琅邪太守。(《晋书》五五《潘岳传》云: 〃父芘,琅邪内史。〃〉孙秀为小吏给使。岳数蹴甩秀,而不 以人遇之也。〃
赵王伦始封琅邪,又曾之国,则感受琅邪天师道环境 风习的传染,自不足异。孙秀为琅邪土著,他信奉天师 道由于地域关系,更不待言。
然则,可知赵王伦废惠帝而自立,与天师道的传 播,渐染及于皇族,关系十分密切。
(二)东莱刘伯根、王弥起兵
《晋书》一〇《王弥传》略云: ,
〃王弥,东莱人也。家世二千石。祖顿,魏玄菟太守。 武帝时,至汝南太守。弥少有才干,博涉书记。少游侠京 师,隐者董仲道见而谓之曰:'君好乱乐祸,若天下骚扰, 不作士大夫矣。'惠帝末,妖贼対伯根起于东莱之犧县, 弥率家僮从之,伯根以为长史。伯根死,聚徒海渚。会天 下大乱,进逼洛阳,宫城门昼闭,司徒王衍等率百官拒 守。弥屯七里澜,王师进击,大玻之。弥谓其党刘灵曰: '晋兵尚强,归无所盾,刘元海昔为质子,我与之周旋京 师,深有分契。今称汉王,将归之可乎?'灵然之,乃渡河
归元海。弥后与(刘)曜寇襄城,遂逼京师。时京邑大饥, 人相食,百姓淹亡,公鄞奔河阴,曜、弥等遂陷宫槭,至太
极前殿,纵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