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Java编程思想第4版[中文版](PDF格式)-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存“漏洞”的出现。当然,free()是一个C 和C++函数,所以我们需要在 finalize()内部的一个固有方法中 



                                                                   105 


…………………………………………………………Page 107……………………………………………………………

调用它。  

读完上述文字后,大家或许已弄清楚了自己不必过多地使用finalize()。这个思想是正确的;它并不是进行 

普通清除工作的理想场所。那么,普通的清除工作应在何处进行呢?  



4。3。2  必须执行清除  



为清除一个对象,那个对象的用户必须在希望进行清除的地点调用一个清除方法。这听起来似乎很容易做 

到,但却与 C++ “破坏器”的概念稍有抵触。在C++中,所有对象都会破坏(清除)。或者换句话说,所有对 

象都“应该”破坏。若将C++对象创建成一个本地对象,比如在堆栈中创建(在 Java 中是不可能的),那么 

清除或破坏工作就会在“结束花括号”所代表的、创建这个对象的作用域的末尾进行。若对象是用new 创建 

的(类似于 Java ),那么当程序员调用C++的delete 命令时(Java 没有这个命令),就会调用相应的破坏 

器。若程序员忘记了,那么永远不会调用破坏器,我们最终得到的将是一个内存“漏洞”,另外还包括对象 

的其他部分永远不会得到清除。  

相反,Java 不允许我们创建本地(局部)对象——无论如何都要使用 new。但在Java 中,没有“delete”命 

令来释放对象,因为垃圾收集器会帮助我们自动释放存储空间。所以如果站在比较简化的立场,我们可以说 

正是由于存在垃圾收集机制,所以 Java 没有破坏器。然而,随着以后学习的深入,就会知道垃圾收集器的存 

在并不能完全消除对破坏器的需要,或者说不能消除对破坏器代表的那种机制的需要(而且绝对不能直接调 

用finalize(),所以应尽量避免用它)。若希望执行除释放存储空间之外的其他某种形式的清除工作,仍然 

必须调用Java 中的一个方法。它等价于C++的破坏器,只是没后者方便。  

finalize()最有用处的地方之一是观察垃圾收集的过程。下面这个例子向大家展示了垃圾收集所经历的过 

程,并对前面的陈述进行了总结。  

  

//: Garbage。java  

// Demonstration of the garbage  

// collector and finalization  

  

class Chair {  

  static boolean gcrun = false;  

  static boolean f = false;  

  static int created = 0;  

  static int finalized = 0;  

  int i;  

  Chair() {  

    i = ++created;  

    if(created == 47)   

      System。out。println(〃Created 47〃);  

  }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  

    if(!gcrun) {  

      gcrun = true;  

      System。out。println(  

        〃Beginning to finalize after 〃 +  

        created + 〃 Chairs have been created〃);  

    }  

    if(i == 47) {  

      System。out。println(  

        〃Finalizing Chair #47; 〃 +  

        〃Setting flag to stop Chair creation〃);  

      f = true;  

    }  

    finalized++;  

    if(finalized 》= created)  

      System。out。println(  



                                                                                        106 


…………………………………………………………Page 108……………………………………………………………

        〃All 〃 + finalized + 〃 finalized〃);  

  }  

}  

  

public class Garb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args。length == 0) {  

      System。err。println(〃Usage: n〃 +  

        〃java Garbage beforen  or:n〃 +  

        〃java Garbage after〃);  

      return;  

    }  

    while (!Chair。f) {  

      new Chair();  

      new String(〃To take up space〃);  

    }  

    System。out。println(  

      〃After all Chairs have been created:n〃 +  

      〃total created = 〃 + Chair。created +  

      〃; total finalized = 〃 + Chair。finalized);  

    if(args'0'。equals(〃before〃)) {  

      System。out。println(〃gc():〃);  

      System。gc();  

      System。out。println(〃runFinalization():〃);  

      System。runFinalization();  

    }  

    System。out。println(〃bye!〃);  

    if(args'0'。equals(〃after〃))  

      System。runFinalizersOnExit(true);  

  }  

} ///:~  

  

上面这个程序创建了许多Chair 对象,而且在垃圾收集器开始运行后的某些时候,程序会停止创建Chair。 

由于垃圾收集器可能在任何时间运行,所以我们不能准确知道它在何时启动。因此,程序用一个名为gcrun 

的标记来指出垃圾收集器是否已经开始运行。利用第二个标记 f,Chair 可告诉 main()它应停止对象的生 

成。这两个标记都是在 finalize()内部设置的,它调用于垃圾收集期间。  

另两个 static 变量——created 以及finalized——分别用于跟踪已创建的对象数量以及垃圾收集器已进行 

完收尾工作的对象数量。最后,每个 Chair 都有它自己的(非 static)int i,所以能跟踪了解它具体的编 

号是多少。编号为47 的Chair 进行完收尾工作后,标记会设为true ,最终结束Chair 对象的创建过程。  

所有这些都在main()的内部进行——在下面这个循环里:  

  

while(!Chair。f) {  

new Chair();  

new String(〃To take up space〃);  

}  

  

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个循环什么时候会停下来,因为内部没有任何改变 Chair。f 值的语句。然而,finalize() 

进程会改变这个值,直至最终对编号 47 的对象进行收尾处理。  

每次循环过程中创建的 String 对象只是属于额外的垃圾,用于吸引垃圾收集器——一旦垃圾收集器对可用内 

存的容量感到“紧张不安”,就会开始关注它。  

运行这个程序的时候,提供了一个命令行自变量“before”或者“after”。其中,“before”自变量会调用 

System。gc()方法(强制执行垃圾收集器),同时还会调用 System。runFinalization()方法,以便进行收尾 



                                                                                             107 


…………………………………………………………Page 109……………………………………………………………

工作。这些方法都可在 Java 1。0 中使用,但通过使用“after”自变量而调用的runFinalizersOnExit()方 

法却只有Java 1。1 及后续版本提供了对它的支持(注释③)。注意可在程序执行的任何时候调用这个方法, 

而且收尾程序的执行与垃圾收集器是否运行是无关的。  

  

③:不幸的是,Java 1。0 采用的垃圾收集器方案永远不能正确地调用finalize()。因此,finalize()方法 

 (特别是那些用于关闭文件的)事实上经常都不会得到调用。现在有些文章声称所有收尾模块都会在程序退 

出的时候得到调用——即使到程序中止的时候,垃圾收集器仍未针对那些对象采取行动。这并不是真实的情 

况,所以我们根本不能指望finalize()能为所有对象而调用。特别地,finalize()在Java 1。0 里几乎毫无 

用处。  

  

前面的程序向我们揭示出:在 Java 1。1 中,收尾模块肯定会运行这一许诺已成为现实——但前提是我们明确 

地强制它采取这一操作。若使用一个不是“before”或“after”的自变量(如“none ”),那么两个收尾工 

作都不会进行,而且我们会得到象下面这样的输出:  

Created 47  

Beginning to finalize after 8694 Chairs have been created  

Finalizing Chair #47; Setting flag to stop Chair creation  

After all Chairs have been created:  

total created = 9834; total finalized = 108  

bye!  

  

因此,到程序结束的时候,并非所有收尾模块都会得到调用(注释④)。为强制进行收尾工作,可先调用 

System。gc(),再调用System。runFinalization()。这样可清除到目前为止没有使用的所有对象。这样做一 

个稍显奇怪的地方是在调用runFinalization()之前调用gc(),这看起来似乎与 Sun 公司的文档说明有些抵 

触,它宣称首先运行收尾模块,再释放存储空间。然而,若在这里首先调用runFinalization(),再调用 

gc(),收尾模块根本不会执行。  

  

④:到你读到本书时,有些Java 虚拟机(JVM)可能已开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针对所有对象,Java 1。1 有时之所以会默认为跳过收尾工作,是由于它认为这样做的开销太大。不管用哪种 

方法强制进行垃圾收集,都可能注意到比没有额外收尾工作时较长的时间延迟。  



4。4 成员初始化  



Java 尽自己的全力保证所有变量都能在使用前得到正确的初始化。若被定义成相对于一个方法的“局部”变 

量,这一保证就通过编译期的出错提示表现出来。因此,如果使用下述代码:  

  

void f() {  

int i;  

i++;  

}  

  

就会收到一条出错提示消息,告诉你 i 可能尚未初始化。当然,编译器也可为 i 赋予一个默认值,但它看起 

来更象一个程序员的失误,此时默认值反而会“帮倒忙”。若强迫程序员提供一个初始值,就往往能够帮他 

 /她纠出程序里的“臭虫”。  

然而,若将基本类型(主类型)设为一个类的数据成员,情况就会变得稍微有些不同。由于任何方法都可以 

初始化或使用那个数据,所以在正式使用数据前,若还是强迫程序员将其初始化成一个适当的值,就可能不 

是一种实际的做法。然而,若为其赋予一个垃圾值,同样是非常不安全的。因此,一个类的所有基本类型数 

据成员都会保证获得一个初始值。可用下面这段小程序看到这些值:  

  

//: InitialValues。java  

// Shows default initial values  

  

class Measurement {  



                                                                                 108 


…………………………………………………………Page 110……………………………………………………………

  boolean t;  

  char c;  

  byte b;  

  short s;  

  int i;  

  long l;  

  float f;  

  double d;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  

      〃Data type      Inital valuen〃 +  

      〃boolean        〃 + t + 〃 n〃 +  

      〃char           〃 + c + 〃 n〃 +  

      〃byte           〃 + b + 〃 n〃 +  

      〃short          〃 + s + 〃n〃 +  

      〃int            〃 + i + 〃 n〃 +  

      〃long           〃 + l + 〃 n〃 +  

      〃float          〃 + f + 〃 n〃 +  

      〃double         〃 + d);  

  }  

}  

  

public class InitialValue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asurement d = new Measurement();  

    d。print();  

    /* In this case you could also say:  

    new Measurement()。print();  

    */  

  }  

} ///:~  

  

输入结果如下:  

  

Data type      Inital value  

boolean        false  

char  

byte           0  

short          0  

int            0  

long           0  

float          0。0  

double         0。0  

  

其中,Char 值为空(NULL ),没有数据打印出来。  

稍后大家就会看到:在一个类的内部定义一个对象句柄时,如果不将其初始化成新对象,那个句柄就会获得 

一个空值。  



4。4。1  规定初始化  



如果想自己为变量赋予一个初始值,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为达到这个目的,一个最直接的做法是在类内部 

定义变量的同时也为其赋值(注意在C++里不能这样做,尽管C++的新手们总“想”这样做)。在下面, 

Measurement 类内部的字段定义已发生了变化,提供了初始值:  



                                                                                             109 


…………………………………………………………Page 111……………………………………………………………

  

class Measurement {  

  boolean b = true;  

  char c = 'x';  

  byte B = 47;  

  short s = 0xff;  

  int i = 999;  

  long l = 1;  

  float f = 3。14f;  

  double d = 3。14159;  

  //。 。 。  

  

亦可用相同的方法初始化非基本(主)类型的对象。若Depth 是一个类,那么可象下面这样插入一个变量并 

进行初始化:  

  

class Measurement {  

Depth o = new Depth();  

boolean b = true;  

// 。 。 。  

  

若尚未为o 指定一个初始值,同时不顾一切地提前试用它,就会得到一条运行期错误提示,告诉你产生了名 

为“违例”(Exception)的一个错误(在第9 章详述)。  

甚至可通过调用一个方法来提供初始值:  

  

class CInit {  

int i = f();  

//。。。  

}  

  

当然,这个方法亦可使用自变量,但那些自变量不可是尚未初始化的其他类成员。因此,下面这样做是合法 

的:  

  

class CInit {  

int i = f();  

int j = g(i);  

//。。。  

}  

  

但下面这样做是非法的:  

  

class CInit {  

int j = g(i);  

int i = f();  

//。。。  

}  

  

这正是编译器对“向前引用”感到不适应的一个地方,因为它与初始化的顺序有关,而不是与程序的编译方 

式有关。  

这种初始化方法非常简单和直观。它的一个限制是类型Measurement 的每个对象都会获得相同的初始化值。 

有时,这正是我们希望的结果,但有时却需要盼望更大的灵活性。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