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菩提道次第广论 法尊法师译-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当安住彼见之上,双修止住及修观察。若仅获得如斯见解,正修之时不住于见,唯不分别亦非修空。抉择彼宗正见之理及于已抉择义,别修止观,合修双运。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中最为明显,故当观阅。若善解此宗,能如论说而正修习,亦极希有。大乘经论,下至总略显甚深义,其数极多,然未说者,亦复不少。于未说中当引已说,于未广说当引广说。如是广大行品,当知亦尔。若无甚深或无广大,仅于一分,不应执为如是便足,故多经论,于示道师圆满德相,密意说云:‘善一切乘’。

 

第三、略摄修要。若如前说,已得了义见者,于能发生我、我所执,我、我所事。如前抉择无自性时,应以观慧数数观察,次于彼义发起定解,余势当间杂修,持心不散与观慧思择。尔时,若由多观择故,住分减少,当多修止令生住分;若由多修止力,住分增盛,不乐观察,若不观察,于真实义不生坚固猛利定解。若未生彼,则不能害定解,违品增益我执,故当多修观察,令其止观二分平均。如修次下篇云:‘若时多修毗钵舍那智慧增上,由奢摩他力微劣故,如风中烛令心摇动,不能明了见真实义,故于尔时当修正奢摩他。若奢摩他势力增上,如睡眠人,不能明了见真实义,故于尔时当修智慧。’加行结行及未修间,应如何行?当知如同下士时说。如是修习无我义时,沉掉生起如何了知?为断沉掉修念正知,得无沉掉平等等舍任运转时,绥功用等,当知同前奢摩他时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说:‘于所修境修奢摩他,令起轻安。又于彼境观察修习,毗钵舍那,引发轻安。’各别修已,次乃双运,若如此说非定一座,连修止观,是许亦可别别分修。此中要者,谓内无明如何增益,须破其执,彼相违品,谓自性空,于此空上,应当引起猛利定解,而修空性。若于我执及无明执,全未破坏,别修余空,于二我执毫无所损,故诸先觉数数说如‘东门有鬼,西门送俑’现见实尔。上述此等唯粗概要,其正修时微细得失,更须亲近聪睿知识及自内修而当了知,故不广说。

 

如是修法,是依先觉道次教授,略为增广,如博朵瓦宝瓶论云:‘有于闻思之时,正理抉择无性,修唯修无分别,如是非真对治,别修无关空故。是故修时亦以缘起离一异等,修何即当观察,亦略无分别住,此修能治烦恼,《觉窝》弟子所许,欲行到彼岸法,彼即修慧方便。又当先修人空,次法如是随转。’《觉窝》亦云:‘由何能证空?如来记《龙猛》,现见法性谛,弟子名《月称》,依彼传教授,能证法性谛。’其导引法,如《觉窝》所造《中观教授》说,先修观察,次住所观之义间杂而修。此者《莲华戒论师》宗义无别;又如前说入中论、中观心论、《寂天论师》等意趣皆尔;《慈氏》诸论、圣《无著》论亦多宣说;住持彼宗无倒聪睿《寂静论师》,于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中,解释尤显。故修毗钵舍那法,《龙猛》、《无著》两派所传,论典教授皆相随顺。

 

卯四、由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第四、修观成就之量。如是观慧观择修习,乃至未生前说轻安,是名随顺毗钵舍那。生轻安已,乃是真实毗钵舍那。轻安体相生起道理,俱如前说。又奢摩他先得未失,亦有由彼所引轻安,故非略有轻安便足。若尔云何?谓修观察,若由自力能引轻安,此后乃名毗钵舍那。缘尽所有性二种毗钵舍那,得限皆同。如解深密经云:‘“《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行影相作意思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慈氏》!非毗钵舍那,是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云:‘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止,即于如所善思惟义,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胜解观察,乃至未生身心轻安,是名随顺毗钵舍那所有作意。若时生起,尔时即名毗钵舍那。’此说缘于尽所有性,成奢摩他、毗钵舍那及双运等,者缘如所有性相同。若由自力能引轻安,则亦能引心一境性,故由观慧思择自力而能引生心一境性,是由已成正奢摩他所有功德。如是善成奢摩他者,由修观察亦能助伴正奢摩他,故不应执凡修观察,住分损减。

 

又成不成缘如所有,止修观修毗钵舍那,谓由是否随于一种无我正见,获得无谬清净了解,缘彼而修,而为判别非余能判。为由何等不能判别?谓修习故心境二相粗分皆灭,如净虚空心具显了澄净差别,如无风烛不动久住。意识所现内外诸相,皆觉如虹或如薄烟,久住彼相。又于意识现起一切所取境界,注心观察,皆不忍观,渐趣隐没。又彼先从粗相外境,色声等上,如是显现。次渐修习内心了别领触等相亦渐离脱,于彼住心皆不堪住,虽有彼等境相现起,然非获得通达无二真实正见。又彼诸境,现为杳茫,亦全不能立为通达中观所说如幻之义,以于正见心未趣向久修住分,皆有如是境相现故。如幻之义要如前说,依止二量乃能现起:一、决断无性理智定解;二、显现难遮名言量成。色等诸境于意识前现为薄净似虹霓者,是离所触碍著之相及虽无碍而甚明显二相聚合。此定解中全无无性真定解故,是将所破自性与质碍触执二为一,假名无自性故。若不尔者,许彼即是中观所说,如幻妄义,见如虹霓薄烟之事,应不于彼起诸分别,执有自理,以于彼事所起定解,即是定解境无性故。又凡取其质碍触事,应不于彼引无性解,以性彼事即是妄执有自性故,是故色等如是现时,现为微薄澄净等相,非能破坏执实之境,故亦非是如幻之义。若已先得清净正见未忘失者,容现如幻,前已广说。

 

善知识《阿兰若师》所传诸道次中,关于引生空解道理,曾作是说:‘先修补特迦罗无我,次于法无我义,若念正知摄持而修,若时太久,念知难摄,时沉时掉,利益极小,故以上午、下午、初夜、后夜四座之中各分四座,一昼夜中修十六座,尚觉明了感触之时,即当止息’。由如是修觉修未久,然观时间日时速逝,是摄心相。若觉久修观时未度,是未摄心。摄持心时烦恼轻微,自觉一生似无睡眠,次能一座经上午等。尔时生定能具四相─一、无分别。谓住定时,虽息出入皆不觉知,息及寻思至极微细。二、明了。谓与秋季午时空界,明了无别。三、澄净。谓澄如杯中注以净水,置日光下。四、微细。谓住前三相之中,观外诸法细如毛端,了了可见。如是随顺无分别智。然若观待无分别智,则此自性仍是分别,说名颠倒。辨中边论云:‘随顺为颠倒’如辨中边论说诸异生修习空性,其最善者,亦当立为随顺颠倒,故虽未生所余众相,若修前说无谬正见,是名修习无我之义。若未能修抉择无谬正见之义,纵有四相,不能立为修诸了义。是故是否修如所有义,如前所说。如修彼故,后现如幻亦如前说,应当了知。

 

寅三、学双运法

 

第三、止观双运法。如前成就止观量时所说,若先未得止观二法,无可双运;必须先得止观二法。此复初得毗钵舍那即得双运;其中道理,谓依先得奢摩他故,修正观察。论于此中亦说渐生力励转等四种作意。若时生起,如前所说第四作意即成双运,此谓修习观察之后,杂修安住,若得住相如前奢摩他时所得,则成双运。如声闻地云:‘齐何当言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名双运转道?答:若有获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谓三摩哂多,彼用如是圆满三摩地为所依止。于观法中修增上慧,彼于尔时由法观故,任运转道无功用转。如奢摩他道不由加行,毗钵舍那清净,鲜白随奢摩他调柔摄受,齐此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平等俱转,由此名为奢摩他、毗钵舍那,双运转道。’修次下篇云:‘若时由其远离沉掉平等俱转任运转故,于真实义心最明了,尔时当绥功用而修等舍,当知尔时是名成就奢摩他、毗钵舍那双运转道。’何故彼名双运转道?答:由未双得止观之前,唯以观慧修观察力,不能引生无分别住,止修观修必须各别功用修习,得二品已即以观慧观察之力,便能引生正奢摩他,故名双运。此中观察,即是毗钵舍那,观后安住即奢摩他;其殊胜者谓缘空性。

 

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云:‘从是之后,即缘有分别影像,若时此心无间无缺,作意相续,双证二品,尔时说名双运转道。其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为双运,谓具足更互系缚而转。’无间缺者,谓观察后不须别修无分别住,即由观修,便能引生无分别住。证二品者,谓缘无分别影相正奢摩他,及缘有分别影相毗钵舍那,二品俱证。然非同时谓即观修作意无间相续而证,若尔前说成就奢摩他后,即由观慧修习观察能引住分,岂不相违?答:若未成就奢摩他前,数数观察杂修止相,定不能成正奢摩他。若已获得奢摩他后,如是杂修正奢摩他答可得成,前文为显如是差别,故不相违。又将成就毗钵舍那,其前无间由观察修,有时能引专注一趣,前亦思彼。今此宣说毗钵舍那未成之前,以观察修不能引生无分别者,除彼例外,意取其前未能成时。总其未成奢摩他前,观察之后杂修止相,不能成就正奢摩他。若已成就奢摩他后,毗钵舍那未成之前,观察自力不能引发坚稳安住专注一趣,故以观慧数数观察,即由观察而能引得坚稳住者,要得毗钵舍那乃有,故亦从此建立双运。是故唯于未坏坚稳无分别住,兼能观察无我空义,犹如小鱼游安静水,不当误为止观双运。如是止观双运之理,应如彼等清净论典所说而知,余增益说,非可凭信。由此等门而修止观,虽尚可分众多差别,然恐文繁故不多述。

 

今当略说道之总义,谓于最初道之根本,即是亲近知识道理,故于彼上当善修练。次于暇身,若起真实取心要欲,彼从内策令恒修行,为生彼故当修暇满。次若未灭求现法心,则于后世,不能发生猛利希求,故当勤修人身无常,不能久住,死后流转恶趣道理。尔时由生真心念畏,便能诚信三宝功德,安住归依不共律仪,学其应学。次于业果当由多门引发坚固深忍信解,是为一切白法根本,勤修十善,灭十不善,相续转趣四力之道。

 

如是善修下士法已,当多思惟,若总若别生死过患,总于生死,令心厌舍。次观生死从何因生,当识烦恼及业自性,发起真实乐断之欲,便于真能解脱生死三学总道能引定解,特于所受别解脱戒,当勤修学。

 

如是善学中士法已,作意思惟─如自堕落三有苦海,众生皆尔─应当勤修慈悲为本大菩提心,必令生起。若无此心,其六度行二次第等,皆如无基而建楼阁。若相续中,略能生起菩提心相,当如仪受勤学学处,坚稳愿心。次当听闻菩萨所有诸广大行,善知进止,发生猛利乐修学欲。发此心已,当如法受行心律仪,学习六度成熟自身,学四摄等成熟有情,尤当勤猛舍命防范诸根本罪中下缠犯及诸恶作,亦当勤防莫令有染,若有误犯,应勤还出。次当特学最后二度,故当善巧修静虑法,引发正定。又于相续,当生清净远离断、常二无我见,得彼见已,应住见上善知清净修法而修,即于如是静虑、般若立止观名,非离后二波罗蜜多,而为别有,故是正受菩萨律仪,学彼应学从中分出。

 

此复若能修习下下,渐于上上增欲得心,听闻上上而于下下渐欲修行,是最切要。若于前者全无所有,专修心住,专乐见解,难至宗要,故须对于圆满道体引生定解。修彼等时,亦当聪利,令心平等─谓于引导修道知识,敬心微劣,则断一切善法根本,故当勤修依师之法。如是若心不乐修行,当修暇满,若著现法,当修无常;恶趣过患以为主要。若觉漫绥所受佛制,当自思惟是于业果定解劣弱,则以修习业果为主。若于生死钵少厌患,求解脱心,则成虚言,故当思惟生死过患。若凡所作皆为利益有情之心不猛利者,是则断绝大乘根本,故当多修愿心及因。若受佛子所有律仪,学习诸行而觉执相系缚猛利,当以理智,破执相心一切所缘,而于如空如幻空性,净修其心。若于善缘,心不安住,为散乱奴,则当正修安住一趣;是诸先觉已宣说者,以彼为例,其未说者亦当了知。总之,莫令遍于一分,令心堪修一切善品。

 

已释上士道次第中学菩萨行,应如何学慧性毗钵舍那之法。

 

辛二、特于金刚乘学习道理

 

第二、特学金刚乘法。如是善修显密共道,其后无疑当入密咒;以彼密道较诸余法最为希贵,速能圆满二资粮故。若入彼者,如道炬论说,先以财敬奉教行等,令师欢喜。较前所说尤为过上,然是对于能具咒说下德相者,乃如是行。其次先以清净续部能熟灌顶,成熟身心。次当听闻、了知、守护尔时所受三昧耶律。若为根本罪犯染著,虽可重受,然于相续生道功德最为稽留,故常勇猛,莫令染著。又当励力莫犯粗罪,设有误犯,亦当勤修还出方便;彼等皆是修道基础,若无彼者,则如墙倾,诸危屋故。曼故室利根本教云:‘佛未说犯戒,能成就诸咒。’此说全无上、中、下品三等成就。无上瑜伽续说,若不守护诸三昧耶,下劣灌顶不知真实,此三虽修,终无成就,故若不护三昧耶律而云修道,是极漂转咒理之外。

 

若能如是护三昧耶及诸律仪而修咒道,当先修习堪为依据续部所说,生起次第圆满尊轮。以咒道中不共所断,谓于蕴、处、界执为平俗庸常分别,能断彼者,亦即能转外器、内身及诸受用。为殊胜事生次第故。如是善净庸常分别,一切时中恒得诸佛菩萨加持,速能圆满无边福聚,堪为圆满次第法器。其次当修堪为依据续部所说圆满次第;弃初次第,唯修后摄道一分者,非彼续部及造彼释聪睿所许,故当摄持无上瑜伽圆满道体。二次宗要,此中唯就彼等诸名,略为显示入咒方隅;于诸咒道次第,应当广知。能如是学,即是修学总摄一切经咒宗要,圆满道体,令得暇身具足义利,能于自他增广佛教。

 

能观无央佛语目,如实善达一切法;能令智者生欢喜,由亲诸修如斯理。

知识初佛妙音尊,善归依故是彼力;故愿善择真实义,彼胜智者恒护持。

(此颂原文四句每句十九字故分八句译之)

南洲聪睿顶中严,名称幡幢照诸趣;龙猛无著渐传来,谓此菩提道次第。

尽满众生希愿义,故是教授大宝王;摄纳经论干流故,亦名吉祥善说海。

此由然灯大智者,光明显扬雪山中;此方观视佛道眼,故经多时未瞑闭。

次见如实知圣教,宗要聪睿悉灭亡;


即此妙道久衰微,为欲增广圣教故。

尽佛所说诸法理,摄为由一善士夫;乘于大乘往佛位,正所当修道次第。

此论文言非太广,一切要义无不具;虽诸少慧且易解,我以教理正引出。

佛子正行难通达,我乃愚中最为愚;故此所有诸过失,当对如实知前悔。

于此策勤有集积,二种资粮广如空;愿成胜王而引导,痴蔽慧目诸众生。

未至佛位一切生,愿为妙音哀摄受;获得圆满教次第,正行胜道令佛喜。

如是所解道中要,大悲引动善方便;除遣众生冥闇意,长时住持佛教法。

圣教大宝未普及,虽遍迁灭于是方;愿由大悲动我意,光显如是利乐藏。

从佛菩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