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演业-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史杨弘道:“杨锡兵初至,立足未稳,又连连得胜,必有骄心。骄兵必败,主公可于今晚命一员大将,领兵劫营,或许有破敌之机,再过几日,待彼方稳定,我等将被困死历城,再无翻身可能。”

    这时,纪灵站出来道:“末将愿领兵出战,为主公杀出一条血路。”

    “好!那纪将军先行休息,今晚再战。”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袁术败走

    杨弘还是不错,猜得靠谱,如果不在最短时间之内,击破杨锡军,每多一日,杨锡在九江的治理就稳定一分。

    杨锡从来都没有想要将袁术直接消灭,是以根本不围城,你要走,随时都可以,关键是往哪里去。

    只要一出城,甭管往哪里去,都没有用,除非往东去往孙策的地盘。

    那更好,一山不容二虎,到时候孙策是战还是接收?

    接收后谁是主谁是次?

    是以袁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孙策地盘的。

    杨锡在北二十里扎营,预防偷营,是扎营考虑的重要一点,所以杨锡的营地其实有两个。

    前一个为空营,后一个才是真正的营地。

    而且,杨锡命三狗的特务营,入夜之后就轮流盯着四个城门,一旦确定对方大军出动,马上回报,这样就可以早做准备。

    果然,杨锡能猜到袁术要劫营,但是猜不到是哪天。

    他没有想到就是今夜,幸好早有准备,杨锡在睡梦中被叫醒,特务营有人加急赶回,有人出城了,大概*千人左右。

    杨锡暗道好险,还好自己有这一手,于是马上披挂,命全军进入战斗状态。

    却说纪灵领兵来袭,行了二十多里,远远看见杨锡大营中篝火已然快要熄灭,只有一些营帐外,还插着火把。

    整个营地一片死寂,看来正是时候,于是命全军潜伏,移开拒马桩,往营地中纵马冲去。

    冲入营地中,掀开大帐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半个人影都没有,早有军士来报纪灵。

    “不好,上当了,小心有埋伏!”

    按照道理,这个时候应该伏兵尽出的,但纪灵也没看到伏兵,这下纪灵疑惑了。

    纪灵派人四处查探,军士回来报告。

    “将军!并无敌军,只是不知为何,有些营帐中,尽是柴草,还有,整个营地周围,也只有干柴。”

    纪灵一听,暗道糟了,幸亏发现得早,此时对方若要点火,却也不惧,火烧不了这么快。

    纪灵想对了,但是仅限于在他的知识范围之内。

    营帐外围,杨锡下令。

    “点火!”

    于是点火命令下至各方,数十条火蛇窜起,这却是用黑火药引火,在营帐周围的柴草中,也撒上了火药。

    只几分钟时间,营地四周大火熊熊,并不停的伴有“哧啦哧啦”之声,纪灵反应过来时,自己已然身处一个巨大火海中央。

    单单只是周围的火焰,还不能对纪灵军造成多大伤害,但纪灵忽然发现,地上的各营地之间,似乎有一条条黑色粉末在地上连接起来。

    下一刻,让人惊恐的事情发生了,那周围的大火,一碰到地上的粉末,就将火引往营帐,一时间,营帐火起,整个营地,成了火海。

    纪灵大喝道:“全体向火圈外突围!”

    不用纪灵下令,众军士早纷纷往火圈外冲去,以最快速度冲出去,还能活命,等再烧个盏茶功夫,怕是命都没了。

    营地外,杨锡的兵马围了数层,凡是投降的,一律免死,反抗者格杀勿论。

    纪灵果然是一员猛将,纵马冲出时,丝毫无损,随便找个方向,就向外杀去。

    但他单枪匹马,那又有何作用,早有数十名甲士,将其团团围住,只是远远的射弩弓,并不近身,纪灵身中数箭,摔下马来,就这样被生生捉了。

    一晚上下来,降者七千多,几乎全部活捉了,几十个运气实在太背的,被烧死在火海,被射杀的几百人,却是顽固不化,眼光又看不清形式的。

    就这种情况,反抗又有何用,还不如早早降了。

    纪灵被捉,杨锡比较意外,原来是袁术手下现在剩下的头一号过来了,那袁术岂不是变成孤家寡人了。

    医务队中,被烧伤的和射伤的,一排排营帐过去,足足十多个帐篷,全部是投降的伤兵。

    杨锡与太史慈特地来看纪灵,纪灵也比较意外。

    “纪将军,你好好养伤,公子昨晚已经来看过你的伤势,当时纪将军陷入昏迷,是公子给你亲自包扎的。”

    杨锡道:“在下杨锡!”

    杨锡早探测过纪灵身体机能,竟然是97

    纪灵动不了,全身上下十多处伤,几乎变成了木乃伊。

    “谢过公子不杀之恩,纪灵行动不便,还望见谅!”

    杨锡一听有戏,于是便大方的说了一些好话,再一路检查一些其他伤员的伤势,有些甚至亲自指导卫生员消毒之类。

    杨锡在这边悠哉悠哉,袁术那边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主公!纪将军此时未回,只怕凶多吉少了,主公还是尽早定夺,此去往东出九江,北可投吕布,南可投孙策。且主公有玉玺在身,若以此换取一地容身之所,因不是为难之事。”长史杨弘又建议。

    想起玉玺,袁术又有些悲哀,现在才明白,这个东西,顶不了一个大将实惠。

    四月初,袁术败,引残兵三千,往投孙策。

    孙策见其归还玉玺,又有前归还其父旧部之宜,遂命其驻兵堂邑县,西据杨锡。

    杨锡入历阳,命一万五千船卫,从新归于本船。命祖郎领所部三千驻建阳县,与袁术遥遥相望。

    又命甘宁和太史慈守东城和钟离两县,以防吕布。蔡考则重归庐江郡北,与廖威部镇守淮河沿岸。

    杨锡又命上百条辰河船,驶入淮河,日夜巡游,军商两用。

    自此,淮河以南地区,庐江、九江二郡数十个县,全部并入辰河商会管控区域,只剩下往东的徐州和,广陵郡,分别在吕布和孙策手中。

    各诸侯收到消息,打开地图看时,俱都吃惊不已,不知不觉,杨锡这个商贾,竟然以商会名义,掌控一片巨大区域,几乎虎踞南方,快要将其他诸侯,全部吞并了。

    这种感受,孙策最为清楚,因为此刻他压力实在太大了,但偏偏杨锡又做出不欲出兵的样子,本来聚集的兵马,又被其散去经营老本行去了。

    四月中旬,九江郡北淮河边,淮河第一个港口,寿春港开始兴建。

    寿春港建在九江郡和庐江郡之间,自此,辰河商会的影响力,正式延伸辐射向中原地区。

    袁术放弃的汝阳,自然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孙香坚持了数月,终于还是死在了夏侯惇的屠刀之下。

    五月,曹操得了汝阳,袁绍又放弃了入侵许都的计划,曹操终于腾出手来对付刘表和张绣。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猛将消息

    冀州,袁绍帐。

    对于曹操引兵出许都之事,各谋士看法不一,审配道:“曹操既出许都,彼后必空虚,主公可谴一支兵马,袭击许都,奉迎天子,曹操必溃散。”

    逢纪道:“且此前曹操联合南方杨锡,击破袁术,实力大进,若不遏制,待彼二人扫平中原与南方,主公再要挥军击之,便万难也。主公应谴兵往击许都,再派兵抢夺杨锡北方船只,只需得船一艘,主公再命工匠仿之,以为他日进攻南方做足准备。”

    许攸一听,这逢纪要攻击南方杨锡,自己堂弟许仪还是辰河商会会员呢,此时自然不能让其达成,于是道:“曹操为心腹之患,南方杨锡只是商贾之辈而已,窃以为主公可借鉴曹操败袁术之举,联合南方杨锡,南北夹击曹操,则曹操必亡。至于水军之事,此事几位可能不知,辰河商会已然于年初,将一条辰河船交于兖州世家,从此以后,只怕要得到此船技术,只需去购买一艘便可以了。”

    这事逢纪还真不知道,是以许攸这么一说,倒是有些尴尬,赶紧补救道:“既然如此,那就好办,直接购买便是,但许都,此时却是要取的,若此时不取,曹操日益壮大,待彼击破张绣时,又多了一些麻烦。”

    讨论到此处,袁绍朝郭图望去,问道:“公则,你却为何不发一言?”

    郭图道:“主公,此时主公虽得四州之地,然公孙瓒未死,尚负隅顽抗,其子又出易京去搬救兵,东有公孙度新得三韩之地,建立新韩郡,实力大增,万一主公往击曹操,而公孙瓒死灰复燃,该当如何是好?”

    袁绍想想,这也又对,到底该如何?不如就来个中庸之策,于是道:“不若如此,我先加紧攻击公孙瓒,待将公孙瓒拔除,然后马上进军许都,反正以许都实力,一两年时间,也不能成长到与我四州之地争锋之境界,至于船只之事,则烦请许子远负责联络,能购买则购买,不能购买,则施行抢夺之策。那杨锡曾不借粮于我,跟他翻脸,也无压力。”

    于是众谋士各怀心思,其他人也一言不发,袁绍就定了这一年的战略路线。

    恰好此次讨论,田丰出门在外,没有参与,否则结果,可能又不一样,不过以袁绍没主见的性格,多一人出主意,只怕更加不知道如何决策。

    正是由于这次袁绍的决策,让曹操腾出时间,征讨张绣。

    杨锡此刻,却只有田函的五百侍卫跟随,来到了合肥。

    上次的爆炸,不仅仅杀伤了数百张勋的士兵,也伤害了离城墙不远的一些民房中百姓。杨锡在离开是,吩咐了陆儁着人一一登记,战后会有些补偿,杨锡这次,却是来处理此事,当然,还有就是来见一见具体负责合肥整合的诸葛瑾。

    杨锡与诸葛瑾二人之间互相都没有见过,这是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见到杨锡,诸葛瑾还真有些紧张,毕竟这可是如今淮河以南最有权力的人。

    杨锡道:“子瑜,听说你有一个妹妹,嫁在襄阳庞家,为庞山民之妻?”杨锡一来就套近乎。

    诸葛瑾颇为意外,这杨锡竟然知道自己。

    “回公子,舍妹的确是庞山民之妻。”

    “呵呵,原来真是你妹妹,那还真是巧了,你妹妹的夫君庞山民,却是我的把兄弟,我们从十三四岁就已然深交,如今都十多年朋友了。”

    “哦?瑾确听说妹夫在辰河商会就职,却不想竟然是公子兄弟,真是巧了。”诸葛瑾没想到庞山民与杨锡还是把兄弟这么深的关系。

    杨锡道:“子瑜,你参加了上岗培训没有?”

    诸葛瑾道:“已经参加过了,不过却不是参加的辰河统考,只是庐江四县的上岗考核,侥幸当批第一名的成绩。”

    杨锡点点头道:“不错不错,庐江四县的上岗考核,我们辰河总商会是承认成绩的,你算是自己人了,既然如此,我给你个任务,你可得给我面子帮我,陆儁方面你放心,我会跟他打招呼,我跟他的关系,也有很多年,也是把兄弟一层的。”

    诸葛瑾一听,这是要靠着妹夫的关系,交给自己大任务了,心下自然高兴。

    在这个时代,说是一些士子高傲的不得了,其实还不是想求个更好的发展。

    “请公子吩咐,属下但凡力所能及,都会为公子办好。”

    杨锡站在城头,指着前方巨大的平原道:“看到没有,这是淮水旁边的大好平原,应该是个极其富饶的地方,被袁术几年下来,搞的乱草丛生,荒无人烟,我要你在这老城以北,建立一个与辰河城一样的城池,没有城墙,一应技术人员,我都会给你配齐。”

    诸葛瑾到庐江就任后,是去过辰河城的,那种伟大,让他深深震撼过,不想今日竟会接到这种任务,他还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办到。

    “不用担心你的能力,能在考核中取得那种成绩的,我相信你的潜力。还有什么问题,你提吧。”

    “有一个问题,就是合肥往西去百里,有一股山贼,得需要去解决一下,如此一来,这合肥城的修建,才不会受到骚扰。”

    “哦,这是应该解决的,你详细点。”

    “这股贼人,原本是长江水贼,自从辰河商会独霸长江之后,他们失去了生存空间,便游荡各地,数量有千把人,为首的那人叫蒋钦,乃是寿春人,据说勇武非常,袁术几次征召,都被其拒绝。”

    “蒋钦?”

    杨锡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跳,这人与周泰是熟人啊,听周泰说起过,袁术不能征召,我却可以。

    “你只管准备安抚城中百姓,做好一切工作,这蒋钦,我自有办法。”

    于是杨锡马上修书一封给周泰,让其亲自来一趟合肥,反正有蕲春直通居巢的铁轨,也不在这几天时间。

    回到江夏,已是如火般的六月,太阳开始变得毒辣起来,一些没有水渠的田亩,都已经开始干裂。

    正月出征六月回,也确实久了一些,女儿念念都差三个月五岁了,已经开始学习。

    儿子杨兴,也快两岁了。

    回到家,杨念屁颠屁颠的扑上来,抱住杨锡,小的那个却莫名其妙的看着杨锡,观察了几个呼吸,发现和这人不熟,又转过头去找妈妈。

    蔡琰道:“你看看你,一去半年,儿子都不认你了。”

    “没关系,认你就行,我又不用他给我养老。”

    “哦,对了,那谁来找过你几次。”蔡琰忽然说道。

    “那谁是谁啊?”

    “她叫乔绾。”蔡琰看着杨锡的眼睛。

    “哦哦!她啊,那个~!”

    “不用解释,很正常,你算很好的了。你尽快给人娶过门,差不多了。”

    “你不吃醋?”

    “醋是什么?”

    “厄!没什么,就是我说嗯那个今天让他们炒菜的时候,多放点调料。”

    “不会吧,出去征讨半年,口味变重了,好啦,到时候给你安排多放点盐,吃完饭就去找她吧。”

    于是杨锡苦着脸吃了两碗饭,蔡琰在心里暗笑。

    这个男人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周瑜妙计

    纪灵的归顺,让杨锡又得一大将,一万多的俘虏有三千多人继续入军伍,恰好让纪灵担任营长。

    此战打完,军事学院的学生考核就算结束了,杨锡选择其中优秀,按照其擅长之门类,分配入军伍之中。

    经过这么久的人才储备,杨锡终于可以实现一件事情,那就是,每个营,都设一个参谋,主要职责是整理战斗信息,为军长官提供资料并提出一定的建议。经军事首长授意,向下面单位布置具体的战斗任务。比如营参谋,就是营长和副营长以下第三人,地位已经高于排长。

    军士学院这次表现优异的,有五十多人,这些人中也有最为拔尖的。

    陆逊、尤突等十几个人,被分派到各地,成为最早的参谋。

    至于团级参谋,就被称为参谋长了,他们的资历还差得远。

    陆逊做了蔡考骑兵营的参谋,尤突则被杨锡派往北方,做了简肆的突击营的参谋。至于军团参谋长的职位,暂时空缺。

    每个营都配了参谋,算是最低一级的谋士,杨锡也算有些放心了。

    襄阳,刘表府。

    为了安抚蒯家,蒯家老三蒯祺,已经被表为荆州别驾,刘表出行,都另行车马随车,蒯祺的地位也瞬间提高了十个档次。

    蔡瑁水军只是试探性的淌入武昌段,就被射杀几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