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演业-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县令县尉二人相视大笑。

    “此人莫非得了失心疯,单人匹马来攻我故鄣不说,还欲一箭将你我二人射死,哈哈,那江夏杨锡手下,莫非尽是一些稀奇古怪之辈?”

    县尉听县令说完,正想答话,却见县令头上插了一支羽箭,直接透入头颅怕是有三寸。

    那县尉暗想,真是好笑,人家箭支都已经射入你额头了,你却还在数落人家。

    想到这里,县尉觉得鼻子有点养,拿手一擦,发现是血迹。

    “原来真能一弓二箭啊!”

    这是县尉的最后一个念头。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改头换面

    县令县尉即死,县中其他官员,早就有投降的念头,遂开门引辰河军入城。

    甘宁命人去请花子,自己却领了六百兄弟,先一步入城,城中守军此刻再看甘宁时,简直惊为天人。

    花子入城,听手下讲了经过,顿时亚历山大,暗想此人如此勇猛,他日必定成就在自己之上,遂对甘宁重视了许多。

    二人于是安抚百姓,遣散县兵,组建辰河商盟,一切按照章程,有条不紊。

    黄忠得了捷报,命花子与甘宁直接驻守故鄣,与自己成犄角之势,防孙策拿下曲阿之后来攻丹阳。

    孙策听说杨锡命人拿了二县,马上知道意思,这是让自己老老实实该打哪儿打哪儿,划清界限。

    此时两方之间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不过孙策岂是拿三分之一个丹阳都不到就放手的主,取了曲阿之后,还会去取会稽,是以他也需要稳住杨锡,不让杨锡来偷自己后路。

    尤其是庐江郡,虽然留了韩当在庐江驻守,但杨锡在此的兵马也不少,特别是蔡考的骑兵营,总让孙策觉得如芒在背。

    要知道,此时孙策虽然兵马两三万,但总共马匹加起来,都不过数百,在南方,战马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却说刘繇知道杨锡又取了于潜、故鄣二县,顿时后悔莫及,早知道,当日就与杨锡和平共处就是了。

    不过后悔已经没有用。

    杨锡得了战报,只是写信表彰了花子和甘宁,然后嘱咐顾雍,好好安抚二县,着其赶紧进行两县的管理职位确定,现有官员,全部要进行培训之后,再行定夺去向。

    还有铁路二号线,也要有所增加,将二县用支线的方式连接起来,具体要勘测以后,再做定夺。

    八月,杨锡又得顾雍信笺,言丹阳郡内,主要是泾县、于潜、故鄣等地,有大大小小的山越二三十股,山越大帅几十位,各自占山为王,或联合乡里,不尊管制,问杨锡如何处置。

    对于此事,杨锡想了两日,最后决定,还是先派花子先去镇压,先制服首脑,然后再行安抚。

    这些山越,其实不是一个名族,而是各地穷人和豪强组织起来的武装,并不难收服,恰好丹阳需要大搞基础建设,将这些人降服之后,就有了劳力。

    杨锡命黄忠负责军务调度,顾雍负责再多建立几个城池,在故鄣、于潜的人口密集地区,至少再建五个城池,原本的十个县,变成十五个,这样就更加便于分块管理。

    花子在甘宁的感染下,也变得雷厉风行了许多,两人分兵前进,旬月之间,就荡平了山越,使四万余流浪人口,转化为固定居民。

    至此,丹阳郡四分之三的人口,约三十余万,被正式纳入辰河商会掌控之下。

    此时,整个辰河掌控区,不算庐江和豫章,人口竟然达到了二百一十万,达到全国总人口的十五分之一。

    若是将豫章郡的一百多万和庐江郡的三十万,还有北方三十万,台岛十万加上,掌控人口数字已然可观。

    豫章郡,王獒府。

    王獒看这各地传来的消息,无奈摇头。

    辰河商会掌控的地盘,已经将自己整个儿全部包围了,东边丹阳郡,北边庐江和江夏,西边与长沙却是隔着大山,南边与交州,更是隔着天险。

    而且整个豫章郡,现在被辰河商会渗透的无孔不入,经济上完全融合,只差一个名分。

    不过这几年来,辰河商会的发展,他也看在眼中,虽然无奈,却也坦然。

    十月,天子汉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

    与此同时,曹操迎来了一位客人。

    这位客人带了五百手下,自称黄巾余部,由于被打散,藏于山中,现在出来投靠曹操。

    曹操问了姓名,得知此人名叫赵山,于是命赵山为都尉,自领所部五百多人,编入军中。

    像赵山这种前来投靠的,每个月都有好几起,当然引起不了曹操的注意。

    于是山本一夫顺利打入了汉朝内部,完成了从新崛起计划的第一步。

    山本一夫从黑龙江下来,一路也遇到不少意外,损失不少人手,终于成功算是安定下来。

    他分析了大汉当前形式,觉得投奔曹操最为合适,只有曹操这里,海纳百川,最后有可能与辰河一战。

    果不其然,化身赵山以后,得到曹操迎接不说,还给他分派到大将曹仁手下,刚来就上战场,与曹仁一起,去攻句阳。

    句阳为吕布手下刘何驻守,易守难攻。

    曹仁领兵至句阳,排兵布阵,正要先锋试探,恰得赵山投靠,于是命赵山领本部人马,负责去句阳叫阵。

    刘何见曹仁只派了五百兵前来,领两千人飞过城门,两军对圆,刘何大喝道:“我乃句阳守将刘何,尔可报上姓名、职务,某取你头颅,也好在计功簿上给你留个名字。”

    赵山冷笑一声,这种不知死活的东西,哪里在自己眼中,遂连话都不答,摧马就取刘何。

    刘何大怒,小人物就是小人物,连流程都不懂。

    赵山虽很少骑马打仗,但特种兵的战斗能力,岂是刘何这种几流都不知道的渣渣能敌的,刘何根本没看清赵山使的什么招数,就发现自己离身体越来越远。

    赵山斩了刘何,打个手势,身后五百人,发疯一般的往前冲。

    “这样打仗也蛮过瘾!”

    这是山本一夫此时的想法。

    一顿冲击后,刘何军因主帅被斩,竟然就直接崩溃了。

    曹仁还没反应过来,待反应过来时,刘何军已经被打散了,于是曹仁命大军开始冲击。

    曹仁大军刚刚开始冲击,赵山已然领了所部,尾随刘何的退兵,进了句阳城。

    曹仁又急急命大军尾随赵山所部进城,赵山一路当先,所向披靡,挡者皆是一刀砍死,有两个骑马的护军上来围攻,被赵山一刀戳死一个,另一个却是直接用刀背砸死的。

    一场大战下来,赵山只损失了七八人,几乎是自己这五百人,就将句阳拿下。

    曹仁在后面看的暗暗心惊,心道:“真虎将也!”

    曹操收到捷报,也颇为意外,看完之后又心下大喜。

    “又得一猛将,攻下雍丘指日可待!”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本摇身变汉臣

    杨锡此刻并不知道,山本一夫竟然摇身一变,变成了曹操的大将,不过就算知道,也是没有任何办法,总不能提兵去曹营杀了山本。

    此刻他却是收到了孙策的信笺,孙策写给杨锡的信笺倒是诚恳,但主要目的,却是为了要回朱治的家小。

    原来朱治的老家却是在故鄣,现在故鄣成了杨锡的属地,孙策怕到时候万一双方起了龌龊,朱治受制于人,那就麻烦了。

    杨锡哑然,无怪呼这孙策手下能聚集这么多强将,原来心思也还算细腻,索性就送给孙策一个人情,也好体现出自己的大气。

    于是杨锡回信给孙策,并特意另写一封书信给朱治,表明自己其实已经照顾你的家人了,不过如果你要接出家小的话,只要派人随时来接就成。

    朱治接出家小,孙策马上就命朱治进攻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抵抗他,两军发生战斗,许贡大败。

    许贡南逃乌程投靠山贼严白虎,朱治遂进入吴郡,代领太守。

    孙策大胜,意味着袁术的实力大增,九江郡拥兵五万,孙策如今可以说拥兵也有两万多,袁术膨胀了。

    但袁术缺粮。

    长史杨弘道:“主公可遣人往江夏杨锡处借粮。”

    袁术道:“那杨锡虽有侠名,但其与我非亲非故,且此人从不与诸侯粮食,对那些下等人倒是颇为慷慨,前有曹操、袁绍向其借粮,都糟了拒绝,安肯借粮与我?”

    杨弘道:“主公可先递书信一封,许诺若是借粮三十万石,则可在九江郡开港行商,此人必不同意,主公则可以孙策丹阳即可合作,为何我九江就不行为由,强行让其与主公合作。若此子再不借粮,主公则可上表朝廷,陈明贼商厉害,各地诸侯定有响应,则可征讨之。”

    袁术思量片刻道:“此计甚妙,那时我便着孙策攻其庐江或丹阳,不管胜败,荆州刘表必然会挥兵南下,两家左右夹击,便可分而取之。”

    于是袁术修书一封给杨锡,商谈借粮为条件,允许开港之事。

    杨锡收到袁术信笺,感觉对方是要强抢的意思,信中极尽威胁之词。

    “呵呵!早知道会有这一天,总会有人当我辰河商会是猪。不过这个事情倒是有些麻烦,若是袁术起兵来攻,刘表又在后方应和,两相夹击,还真不好办。”

    杨锡有些伤脑经,不过问题既然出来了,那就得有解决的办法。

    杨锡先着人回信一封给袁术,言要考虑些时日,先拖延一段时间。

    然后再去辰河船坞,去查看船只进度。

    这一年一来,巨舰达到三十艘,辰河船达三百后,杨锡就令停止了造船,而是再造战舰。

    堡垒号舰队十一艘的编制,应该也差不多了。

    本来堡垒舰队,杨锡预计是给雷子用于无名岛的,看来又另有用途了。

    二师傅告诉杨锡,堡垒舰队全部完工下水,最少还要个把月。

    “一个月就一个月吧,我就等等,你不用着急,慢工出细活。”

    “公子放心,这个我省的。”

    杨锡离了船坞,决定不等堡垒舰队,而是直接调巨浪舰队下丹阳,以震慑袁术,同时多带走三千现成的船卫,转为陆军,飞鸽传书给黄忠,着其调出甘宁,火速赶往皖城,任这三千人的营长,随蔡考和太史慈,共同驻守庐江。

    辰河商会调兵遣将,秘密进行,蔡考也接到杨锡的飞鸽传书,命其为警卫军团军团长,辖本部骑兵和太史慈、甘宁的两个营。

    数日后,巨浪舰队出现在清河港,只做了一些补给,就继续往下,巡游在九江郡长江段。

    巨浪舰队出现在此,袁术方知道杨锡确定没有妥协的意思,于是聚众商议。

    袁术道:“看来那杨锡是个十足的顽固之辈,巨浪舰队出现在此,那刘表若是顺江而下,他少了这大杀器,如何抵挡刘表水军?”

    长史杨弘道:“蔡瑁自从上次水军大败以来,已然放弃了水上驱逐杨锡的想法,将水军缩减至常规三千,就算知道杨锡调走水军,要聚集上万,也需要个把月,主公只需等待月许时间,这杨锡能如何自处?”

    于是袁术一边派探子打探庐江和丹阳杨锡军队,一边去信刘表。

    袁术此时却不能上表献帝,因献帝现在自己都自身难保。

    献帝此时在东归洛阳的路上,八月份还没过弘农,李傕、郭汜和张济联军追赶献帝,想要将献帝挟至郿县。

    献帝自己都在感慨世间多凄凉,竟然要堂堂大汉皇帝东奔西跑。

    刘表自收了袁术相约攻击杨锡的信笺,便令蔡瑁从新扩充水军。

    此次扩充,却只要增加人数,至于大船,上次大战,蔡瑁也看出了小船不顶用,大船却还能稳如泰山,虽无还手之力,但至少对方不敢硬撞,于是又做了五条大船。

    十条大船可以装三万人马,不过临时却不能凑够如此多,只能将就募集一万多人。

    自杨锡得到信笺,至蔡瑁做好准备,前后用掉了一个半月,堡垒舰队早就做好了准备,迎接新生的挑战。

    杨锡却将其藏于船坞中,并不现世。

    袁术这边,得知蔡瑁随时准备进攻,于是召集帐下三十多人,商讨进攻路线。

    大将刘勋道:“主公!某愿领军杀往庐江,夺了皖城,然后直捣江夏,替主公拿回那杨锡头颅。”

    主簿阎象道:“将军不可!庐江乃孙校尉打下,其代领太守事物,刘将军要领军去攻时,还的由主公问问孙校尉的意思,以免生了嫌隙。”

    长史杨弘也道:“主公可修书一封与伯符将军,让其自行选择,若伯符愿意由丹阳入,则刘将军由庐江入,反之亦可。”

    刘勋抢着要从庐江进攻,却是抱着庐江过去就是鄂县,杨锡的头颅在鄂县坐等他的到来的意思。

    听到两人提议让孙策先选,刘勋心中有些郁郁,却也无话可说。

    果然袁术道:“伯符挟大胜之威,两万之众,江东莫敢不从,正好此时再进一步,我就去信一封,看看伯符自己的意思吧。”


………………………………

第一百四十四章 袁术出兵

    孙策此时正在加紧围攻刘繇,刘繇已无退路,就连吴郡许贡,都投奔了贼寇严白虎,刘繇自己都觉得坚持不了几日。

    当此紧要关头,却又出了状况,据说杨锡调动舰队,来断孙策后路,虽然不知是真是假,但也该派人探查。

    孙策也极其疑惑,杨锡忽然将巨浪舰队调入自己后方,又是几个意思?

    巨浪舰队到了九江段,巡游了二十余日,也没有动作,孙策更是疑惑,直到十月,接到袁术的书信,才豁然想通。

    “愚蠢!此种行径,简直愚不可及!”孙策大骂。

    周瑜道:“主公!此袁将军无奈之举也。”

    “他有何无奈之处?”孙策就想不通了,这节骨眼上,袁术要他跟杨锡翻脸,岂不是要腹背受敌,要是取下曲阿,赶走刘繇也好,但此时却并不是时候。

    周瑜道:“袁将军新军二万,本就粮草紧缺,如今更甚,定然是向杨锡要粮,杨锡不给。袁将军肯定是不能向徐州刘备要的,毕竟刘备有朝廷名分,贸然动兵,义之不存,故而约了刘表,向杨锡动手。”

    孙策皱眉,粮食一事,自己也是犯难,要不然也不用急着攻击刘繇,好速战速决,休养生息了。

    “那如何是好?”

    “此事却不好办,主公若是弃了刘繇,去攻杨锡,胜败难说不说,就算能胜,也会元气大伤,且多一劲敌,刘繇卷土重来,麻烦不断。若是主公不理袁将军书信,倒是可以取了刘繇,站稳脚跟,且结一盟友,至于袁将军,怕是会与主公生出许多龌龊来。除非~”

    周瑜说到此处,似乎有些不好启齿。

    “除非什么?”

    “除非主公能当机立断,脱离袁将军,自立门户!”

    “自立门户?”孙策一震。

    周瑜道:“主公是迟早要自立的,袁将军虽四世三公,但最多只能暂时称霸一方,且不长久。”

    孙策想想也是,于是道:“自立门户如今还不能,若如此,则腹背受制,虽说杨锡也不攻我,但如此大敌在侧,如鲠在喉,万一袁将军强攻于我,此人利益驱使之下,也有可能吞我一口,刘繇的于潜和故鄣二县,便是例子。”

    周瑜点点头道:“自立是迟早问题,但是眼前,却要应付过去,料想杨锡也不愿与主公翻脸,不如就回书一封给袁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