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演业-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君此刻心中却在打鼓,若白起真豁出去,将此事扩散,那杨锡只怕真难逃法网,便是其真有天仙境界,亦是灰灰结局。

    商君这把赌对了,白起以惯性思维判断,能让自己参与此事,已然是极限。

    “好,师兄请说,如何合作?”

    “此事我却并未拥有决断之权,师弟只需按下此事,不可外传,待过些时日,我自会联络师弟。”

    商君说的在情在理,那面既然能有本事置天网于不顾,自然实力远超商君,商君自是做不得那人之主。

    “好!”

    说罢,白起也不多做停留,化作流光遁去。

    商君松了口气,也化作流光不见。

    ……

    七月,曹操回至辰河城,同行的只有贾诩,并无程昱。

    曹操带贾诩至辰河堡,杨锡接见。

    见到贾诩,杨锡例行扫描。

    “大脑开发度12%,身体机能65。”

    这是正常士兵级别体能,估计由于年龄问题,少时习武效果已经渐渐褪去。

    “贾诩见过辰河国元首杨锡先生!”贾诩对辰河国有着太多了解,知道辰河国任何男士,皆可称先生。

    杨锡故意拖到对方行礼才起身迎接,这是一个上位者姿态。

    “哎呀!是文和啊,快快快快快,快坐!你看,我这也没有什么准备,按理该在接待厅盛情款待,但孟德来时也未提前通知一声,只好委屈文和在这办公室了。”

    杨锡伸手,贾诩握着这手,觉得这手说不出的温暖,有着五十多岁人没有的热度,有着一般人没有的踏实。

    “元首太客气了,贾诩几次设计陷害,元首竟不计前嫌,召老朽过来,老朽实在无颜以对。”

    杨锡将贾诩按在沙发上,自己也在另一端坐了,曹操不用招呼,也自顾坐了。

    贾诩看着这氛围,果于魏国全然不同。

    “无妨无妨,此前各为其主,这我理解。若我换至你位置,早杀我好几回了,哈哈。秦玲,快去,拿我的珍藏版武夷茶,今日我亲自泡茶。这茶也讲究功夫,孟德跟我学了几次,未得精髓,便是以前的老护卫田函,还有八分成色,今日文和过来,我当亲自下手,哈哈!”

    杨锡由衷高兴,绝不似作假,这贾诩、曹操等人皆看得出来。

    曹操道:“文和,元首将这泡茶,也当成一种文化,你有这沉稳,应比我学得快。”

    贾诩口中谦虚着,眼睛却盯着细看,杨锡泡茶,每一分水流,皆有着份量、温度讲究,可谓是极其优雅,赏心悦目。

    “孟德,文和家小如何?”

    “这个情况,操便先与辰河你讲解一番。文和老家在武威郡,亦为郡望世家,却不好动。文和此番出行,是个人行为,便是其子,亦未曾知晓行踪。至于魏国朝堂,文和早已然称病不朝,估计众臣巴不得文和不要横在当朝。”

    曹操一说,杨锡便知晓情况。

    “好!既然如此,文和便在我辰河堡与孟德做个伴,修养一番。那件事,孟德细说了没?”

    曹操道:“略说了一些,操明日便带文和去接受改造。”

    “为何明日,便是今日了。文和,孟德既然与你说了,你又在此,自然我便当你是同道中人。等会儿喝完茶,我们便先去输血室。输完血,身体会奇缺能量,那时却是一个吸收最佳时期,恰好大补一顿。秦玲,你去安排,取好点材料,今日我等多喝几杯。”

    这时贾诩才站起来拱手道:“但凭元首安排便是!”

    (本章完)


………………………………

第六百章 蝗灾

    辰河八年秋,稻未熟,但长势喜人。

    南方大定,人心齐聚,气运如滚滚洪流,历史车轮势不可挡,眼看盖压天下,北方魏国虽因无战事而偏安,但已然无力对抗大势。

    温县,司马祖祠,司马懿祁告祖灵,求得回应。

    祖祠内,白日阴风起,司马懿瑾拜曰:“后世懿敬告列祖,今辰河国气势如虹,席卷天下,懿无力回天,请列祖明示。”

    司马懿说完,阴风中出现数道身影,司马懿定睛看时,为首者,正是前次托梦自己之老祖司马卬(yang)。

    司马卬是谁,他来头可不小,乃是司马懿十三世祖,项羽会盟时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为殷王。司马卬本是赵国将军,巨鹿之战后随项羽入关。灭秦后,项羽分魏国地为西魏、殷两国,封司马卬为殷王,建都朝歌。

    汉二年三月,刘邦进兵楚地,司马卬投降汉王刘邦,其地成为河内郡。四月,彭城之战,项羽率三万精兵大败刘邦及五诸侯联军56万人,司马卬被楚军所杀。

    司马卬是一个以孝为本,以孝治军人物,事迹流传很广,是以死后至今,亦成就地仙后期实力。

    司马懿拜了司马卬,又拜了旁边数人,其中一人,乃是其高祖父司马钧。

    司马钧乃汉安帝时征西将军。

    余者几位,皆为司马氏旁支,但司马懿也一一拜了。拜完之后,司马懿才哭告当前情况。

    听完这些,司马卬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今南方势大,我即刻禀报。”

    司马卬说完,便见其手中出现一块令牌,司马懿自然不敢细看。

    便是细看,也看不清。

    片刻后,司马卬收起令牌道:“即刻随我出行,往南方,行令!”

    司马懿莫名其妙,几位老祖便不见了踪迹。

    但司马懿知晓,老祖们亲自出手,事情应是有了着落。

    数日后,各地消息雪片般飞往辰河城,杨锡看到时,也眉头紧皱。

    这是自然灾害。

    原来是荆州各地、扬州各地,竟同时出现蝗灾。

    蝗灾一般是出现在大旱之年,今年确有大旱,但杨锡没想到如此严重。杨锡查了一下,果见有记载今年蝗灾,但未曾注明地区。

    所谓旱极而蝗,大旱到极致方有蝗灾。

    杨锡想着,可能是辰河国如今有着极其方便的水利工程,良田缺水,便有着灌溉和抽水机,自己反倒互视了这事。

    杨锡怎么着也想不到,这竟然是人为。

    任杨锡脑洞再大,也不会想到有人可以控制这事。

    但司马氏偏偏可以。

    司马氏为何有着帝气,其最早的祖先,乃是北方天帝颛顼高阳。

    颛顼有血脉黎,被后来天下之主帝喾高辛氏封为火正。

    火正是啥?便是掌管天下之火的火神。黎之弟吴回,乃是楚人之祖,这说起来,司马氏与楚国,竟有着数千年前的那么点血脉关系。

    黎管火,其后人自有着对天灾的一些能力。黎死后其弟吴回继承火正,为新一代火神祝融,其后便是楚国。

    张昭火急火燎的来找杨锡商议。

    “元首,今总共有六地发生蝗灾,江夏大悟、九江合肥、南郡襄阳、另外还有长沙郡、武陵郡和桂阳郡。据说蝗虫成群结队,铺天盖地,所过之处,绿地皆为荒野。已经有些人趁此做些文章,北方有着传言,说是我辰河国违背祖宗规制,如今降下神罚。”

    “子布,你别着急,这六地,哪里灾害最为严重?”

    “都严重,最为严重的,属江夏大悟,那儿据说全县黑压压一片,全部被啃光了,蝗虫没有了粮食,竟然树叶也未曾放过,看这势头,便要往南扑来,那时候安陆、竟陵甚至是西陵都有可能受灾。”

    张昭要说治理,自是没有问题,但其非生物学专家,对蝗虫不甚了解。

    而且此时人,敬蝗神,也不知这蝗神是何许东西,反正随便摆个塑像便拜。

    “没道理啊,蝗灾不是应该是发生在植被覆盖率很低之地么,江夏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七十,竟能出蝗灾?”

    杨锡疑惑,但未想到人为这面去。

    “好,我知道了,马上备车,我马上去大悟走一趟。对了,打电话给江夏总督黄杰,让其随我一起去。还有,马上刊登报纸,号召全国捐款捐物,救济六地灾民。”

    “是!我这就去办。”

    杨锡最怕就是这种自然灾害,与自然斗,目前实力还稍有欠缺。

    一日后,汽车开至大悟,黄杰与江夏农业署、防疫署十多名专家随行。

    一路上,透过车窗,杨锡便看到,原本应该黄橙橙的稻田,此刻竟然连稻草都没剩下几根,便是路边的野草,也全成了泥土。漫天飞舞的,是一只只长腿蝗虫,绿油油的漫天遍野。

    “黄杰,跟我下去看看。”

    “好!要不要叫上专家们?”

    “叫他们全部下车吧,记者也叫上。”

    杨锡下车,自然所有人都下车了,车队停在公路,马上便有这秘密麻麻的飞蝗爬上汽车,便是人身上,都不时有着飞蝗扑上。

    专家们拍拍打打,只有杨锡与黄杰,却并没有任何飞蝗近身。

    杨锡随手一捞,也未动用力量,便有这数只飞蝗入手。

    “这是土蝗!”

    “土蝗?”

    “土蝗是飞蝗以外的其他蝗,种类多,食性杂。这就怪了,不同品种蝗虫竟然同时成群结队。不过还好,最多的还是稻蝗,你赶紧叫专家们过来。”

    黄杰不知道杨锡要搞什么,便只看了一眼,难道便有办法了?

    专家与随行记者,总计有四十余人,便在这漫天绿影中,看着杨锡。

    “各位有没有好建议?”杨锡直接发问。

    这哪里能有,只有唉声叹气。

    杨锡道:“诸位,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

    杨锡这样说着,记者们可瞪大了眼睛,拍照的赶紧拍照,记录的赶紧记录,而摄影机,一刻也不敢移动。

    杨锡大袖一甩,指着这漫天飞舞道:“这蝗虫,其实并非灾害,而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美食。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可做菜,制罐头、饼干、雪糕。蝗虫除了有着营养价值,还有药用价值。其味甘、辛,性温,能健脾消食,息风止痉,止咳平喘,通络。这玩意儿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钙、磷、铁、铜、锰、维生素,可用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第六百零一章 天灾

    大悟城,说是城,却也没有城墙。

    但如今大悟城不得了,成为荆州军事重镇不说,更带动了经济,竟也有着七十六万人口。此城是与北方重镇信阳城对接之地。

    听说杨锡来到大悟城查看灾情,曹植火急火燎的从信阳城南下,至大悟,义阳郡总督杨修也随曹植一同到来。

    既然是在大悟,不远的安陆城黄氏集团掌舵人黄祖,自然是要来的,于是又欢聚一堂。

    下午,大悟城周边许多本地名流,媒体,皆响应而至,竟有着七八百人。

    杨锡命人集中城中烧烤工具,在大悟城最大的酒店,辰河酒店进行宴会。

    今日这宴会,只有一种食材,那便是蝗虫,分油炸、烧烤和加辣椒翻炒三种。

    至于酒,则是白酒红酒啤酒任选。

    下午六点,杨锡进入宴会会场,主持者为江夏总督黄杰。

    黄杰先是将杨锡说的蝗虫营养价值宣讲一番,然后宣布上第一道菜。

    这第一道,便是烧烤蝗虫。

    烧烤蝗虫乃是将蝗虫去腿,去翅,以竹签串之,一条竹签上,串有八个蝗虫,焦黄冒油。

    一百二十张桌子,坐满着人,一盘盘烧烤蝗虫上来,有些人都吓傻了,这哪里敢吃。

    特别是一些媒体女性,简直不敢直视。

    杨锡知道,这该轮到自己上场了,总要有人第一个吃螃蟹。

    杨锡端着一盘烧烤蝗虫,走向舞台,拿起一串,在镁光灯与摄像机记录下,一口咬下一只,吧唧吧唧开始大嚼起来。

    “嗯嗯,各位,这味道保证鲜美,纯野味,卫生、环保,绝对不输于那海虾,还别有一番滋味,各位尝尝!”

    杨锡说完这话时,早吃了四只,这还没停,其把那一串吃完之后,竟左右开工,一手拿了一串,继续开撸。

    黄杰与曹植见着,不能让杨锡一人孤军奋战,于是也各抢过一盘,开始大嚼。

    黄杰与曹植没想到,这蝗虫真有这般好吃,杨锡一点未曾作假。

    杨锡端起一杯红酒道:“各位,还不动手,吃了今日这顿,往后,可就没有免费的了。”

    第二批加入的,却是黄祖、杨修、王郭等人,几人吃得香,终于有人开始跟风,于是纷纷动手,大厅中吧唧吧唧之声不绝于耳。

    终于开始有人大赞起来,但也有吃不惯的,吃了一二串,便不再动手。

    接下来上的油炸和爆炒,自然也是各有滋味,赢得不少赞叹。

    这一幕从始至终,都被记录下来,第二日,辰河电视台,广播电台大肆报道。

    消息迅速传至全国各地,受灾的六地则全部行动了起来,大肆开始捕猎蝗虫。

    杨锡传出各种捕猎方法,最具规模的,乃是以铁丝网进行大面积捕捞。

    杨锡还传了蝗虫罐头制法,黄祖对这个却极其感兴趣,赶紧打电话回安陆,命立刻成立老义父辣椒酱罐头部,名老义父蝗虫罐头。

    黄祖组织了数十人,向六大灾区分散,向灾区本地人大量收购蝗虫,迅速运回其在西陵县的辣酱工厂,将蝗虫做成罐头,发往全国各地。

    一月后,蝗虫食品,竟然成了一道流行食物,搬上了各地餐桌,上海城、香港城、东莱城、辰河城,甚至北方的大鲜卑城、辽河城、黑龙城,也大量入货,一时间,六大灾区灾民,竟然都大发了一笔。

    而这蝗虫之灾,却不是一两个月会结束,因蝗虫的繁殖太迅速了。

    让杨锡奇异的是,这一波蝗虫捕捞,全国应该有数十万人行动起来,参与此事,这蝗虫之灾,竟然没有褪去,还有扩张趋势。

    十月,北方天渐渐趋冷,但蝗虫之灾竟然还未褪去,反而转战他地。长沙郡的蝗虫,往东移动,竟至辰河郡下雉县。而大悟的蝗灾,竟扩张至安陆,竟陵二地。

    其他几个地方,蝗灾也未曾消失。

    这下杨锡疑惑了。

    不过杨锡也不担心,怕就怕谣言,蝗虫能吃,而且能为灾区换取其他食物,蝗神传说不攻自破。

    要说粮食储备,辰河国自是不怕。

    但接下来的十月,又有着新情况。

    各地连续发生火灾。

    不是普通火灾,是森林火灾。

    先是九嶷山森林大火,连烧七天,杨锡令荆南战区十万大军,加上零陵郡地方组织数万人,这才将大火扑灭。

    大火让九嶷山焚烧小半,连绵山脉成为焦炭,失踪人口达四百余人。

    一次大火,可归结为意外,但十月底,大别山东,霍山又起大火,杨锡紧急命蔡考领军救火,庐江郡总督陆儁急调各地警力,二十余万人,竟未能扑灭山火。

    大火烧掉整个霍山,百里天地一片焦黑。

    于是从北方传出留言,言辰河国前有蝗灾,后有大火,这是天降神罚。

    这的确是天降神罚。

    会稽郡武夷山,山中此时数道身影在交谈着什么,片刻之后,武夷山引发秋火。

    十月山林干燥,柴草易燃,这有着纵火的天然优势,大火从山中冒出,各种毒虫猛兽根本不能躲避,因太过突然。

    一道身影却在火种如履平地,这身影着长衫,所过之处,火势更甚。

    几乎与武夷山大火同时兴起的,是云南郡野人山北部,原永昌郡野人山部分。

    自杨锡撤掉益州南方蜀中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