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演业-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奇才给马超带来的第二个好消息,直接让马超比杀曹操yi万大军还乐。

    “大王!契约已成,这里却有yi个补充契约,只要大王盖下大印,却又有yi番好处。”

    “你且说来!”

    卢奇才清清嗓子道:“大王,这契约大致内容如下。为了赶整个铁轨进度,早日沟通西域与辰河国经济文化,辰河国特派出铁轨修建专家团队三百人,在西域国境内也开始往东修筑铁轨。那时两头动工,速度将加快yi倍。关键是,这辰河国预计在我西域国征劳力二十万,工钱按照其辰河国国内工价计算,每人每月算下来,竟然有yi两半银子。大王,此时其可全权交由我西域国操办,大王想想这其中空间!”

    马超yi听,顿时眼冒金星。

    此时西域国民力工钱,每月不超过半两,且有这好事,不知多少人抢着干。

    若是此时自己操作,除去运营开支,自己至少可以赚到yi半,yi个月三十万两银子,竟可赚十五万两。

    这换算成辰河国银元,竟是yi百五十万元。

    马超拿这笔钱,可直接养三十万大军!

    见马超半天没反应,卢奇才以为马超没听懂,继续道:“大王!这可是天大好事。我西域国如今人口已至二百万,便是抽出二十万人力来,专门参与此事,也不是难事。如此yi来,国库钱财充盈不说,这二十万人口,便可养活二十万户啊!”

    马超叹口气道:“辰河国何等恐怖!随便yi个项目,随便拔下yi根毛来,我西域国便喘不过气来。卢奇才,你给我说说辰河国如今情况。”

    卢奇才知道事情定了,便开始讲解辰河国境况。

    “辰河国至去年底八千万人口,但今年收了益州大部,得人口四百余万,至本年十月,人口早达九千二百万了。军事方面,其国内常备军如今达到了yi百五十万,这包括三十万各地治安。对了,据传,辰河国今年会再次征兵五十万为屯田军,却不知道有何用意。”

    “嘶!~!”

    不只马超,在场文武,皆在倒吸凉气。

    庞德双拳握得铁紧,大气也不出。

    两百万常备军,这还要不要人活?

    西域国人口都只有两百万。

    九千二百万人口,便是征兵五百万,也不是yi件特困难事件。

    良久,马超道:“莫非杨锡要对曹操动武了?”

    他说这话,转头望向周不疑,周不疑默默摇头道:“必不是如此,这只事军事震慑而已,若其要动武,那便不会有与曹植合作信阳实业公司之举。我猜,杨锡yi为震慑,其二嘛,可能要对他国动武!”

    “他国?国师之意,乃汉中?”

    “不!汉中弹丸之地,数万兵马,杨锡弹指间让其灰飞烟灭。据我估计,可能是阿米尔帝国!”周不疑其实早猜到,其为辰河国内应,早明白杨锡战略。他知道杨锡迟早对侵汉七国会采取军事行动,但没料到如此快。

    马超yi拍大腿道:“本王明白了!辰河国许我西域国如此大好处,却原来是想建成此铁轨后,可直接自大汉之北运兵,辽河城往西域国,运兵数日便到,两路夹击之下,阿米尔帝国那时首尾不能相顾,其必不能抵挡!”

    打仗的,大脑里永远只有战略战事。

    周不疑觉得差不多了,便默默点头,表示认可。

    马超大笑道:“哈哈!不曾想我西域国却赶上此等好事,阿米尔帝国番外之邦,却该好好收拾yi番!”

    至于辰河国军马进入西域国,马超倒是不担心。人家辰河国如此强大,自己弹丸之地,又没得罪他,他该有大国气量才对。

    于是辰河五年十月,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金秋,西起塔里木盆地大西域城,东至辽水大鲜卑郡,横跨直线距离四千公里,中间站点达三百余个的北方大动脉开建了。

    这条铁轨自大西域城经整个内蒙古大草原,至大鲜卑城后往北去黑龙郡,往南至辽河城,史称西辽铁路,取西域至辽河城之意。后来,后人为表杨锡之功,亦称此路为辰河天路!

    这条路,其实在杨锡心中,早有了腹稿,所有周不疑的建议,卢奇才的出使,皆为其yi手安排。

    此路yi旦修成,沿途各地,皆纳入辰河国版图,关键是,曹操并不敢有任何意见。

    (本章完)


………………………………

第四百八十四章 《霸王别姬》

    建安二十二年十月,辰河国在北方修筑铁轨消息传出,魏国哗然。(。 比奇屋 bi qi u 的拼音) 

    曹操火急火燎,召集群臣会议,会议开到一半,重磅消息又传来,辰河国再出征兵令。

    时隔五年,辰河国一直没有征兵,这次征兵,又是五十万。

    面对此次征兵令,脚软的不止曹操,还有汉的刘备与余少阿。

    刘备赶紧召余少阿议事,余少阿却道:“汉王放心,杨锡征兵五十万,必不是因汉。若其要取汉,何须如此费事。依我之见,其征兵,一为震慑曹操,以保证铁轨正常修建。其二,却应是为进军阿米尔帝国做准备。如今能当得起辰河国如此动作的,大汉已然无此势力,其定是要报当年七国侵汉之仇。以我对杨锡此人了解,其人表面大度,其实瑕疵必报,七国如此大仇,其定然成了杨锡心芥蒂,有生之年,此人必再次兴起大战。”

    余少阿之分析,得到法正、诸葛亮等人赞同,刘备想想也是。如今汉那么几万军马,总人口都只有人家常备军之四分之一,哪里需如此大动作,自己可能有些杞人忧天了。

    便是有那么一日,说不得刘备自己便干脆投了曹操,也算是名义归了朝廷,保得名声。

    再说自己,还有底牌,说不定那什么老君便直接出手,其总不至于坐视不理才对。

    想了许多,刘备也将心安了下来。刘备心安,曹操却不好过,其本来还意欲骚扰,毕竟杨锡修筑铁轨,必非一日之功,再者,这铁轨如此长,若要破坏,却很是容易。

    但曹操想错了,年底,才经过两个月新兵军训期,辰河国便再次传出消息。

    五十万新兵,全部调往北方大鲜卑城,由大鲜卑战区司令简肆统一调度,参与铁轨建设。

    这一条铁轨,竟动用军民百万!

    百万军民修路,这该是史无前例。

    北方草原,地势平坦,除了铁轨进入准噶尔盆地沙漠,需要绕道外,其余基本都可在草原行走,铁轨建在这种地方,自然是南方山区快速不知道多少倍,如此一来,曹操可以预见,三年之内,怕是一条恐怖路线,便将大魏国变成饺子馅。

    但曹操真不敢挑起战争,杨锡百万大军在南线只怕在等着自己生事。

    于是魏国掩耳盗铃,睁只眼闭只眼的看着辰河国成万古功。

    令曹魏不解的是,辰河国修建铁轨时,竟然下达了一个怪命令。

    整个铁轨修筑,不允许砍伐沿途任何一棵树,这让曹操百思不得其解。

    原来沙漠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是干旱和风。加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令土地表面失去了植物的覆盖,沙漠便因而形成。

    杨锡早勘探过了,此时准噶尔盆地沙漠面积还很小,沙漠边缘胡杨分部广泛,若能保持不动,便有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可以保持至少草原状态,若因自己介入,将其沙化,那是大罪人了。

    辰河城,鄂县老城区城墙旁,一栋六层混凝土建筑,其形异,仿若一个巨大圆形水桶,通体玻璃,书“国家大剧院”五个大字。

    而这辰河国大剧院旁边,有一个巨型圆形建筑,宛若一个帽子,其大小,竟达辰河国大剧院的十倍大小。

    这栋建筑刚刚完工,其写着“国家体育心”六个大字。

    两栋建筑皆建立在城墙之外,辰河大道旁,在往东,便是一个占地百亩的人工湖,名曰未央湖。

    此时湖边一队队情侣在其观看这湖未央亭喷出的十三道水柱,那水柱喷出十数米高,共同形成一朵水花,极其美丽。

    原来今日是十月初四,感恩节,国家艺术团团长亲自在国家大剧院演歌舞剧《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讲述的是西楚霸王项羽与其唯一之所爱虞姬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竟为辰河国元首杨锡亲自编剧,这自然吸引了不少人。

    当然,这歌剧除了杨锡亲自编剧为一卖点外,也有最近名声大噪的国家艺术团团长苏秦玲之功。

    十月初四首演,十元一张的门票,被黄牛党炒到了三十,且还有价无市。

    那是三两银子一张,堪称恐怖,但辰河城之人不缺这钱。

    一千八百张票,十天前便早落袋安家,幸好这部歌剧要连演五天,这后面的票价,才回归到了正常状态,一两银子一张。

    晚八点,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歌剧首演之前,杨锡到了,这引起了轰动。

    早知是这结果,只怕票价再翻一倍,也有大把人接手。

    黄牛党后悔莫及,拿到票的却欣喜异常。

    这里面郁闷的,首推一人,此人便是苏秦玲。

    苏秦玲最近都很郁闷,自己可不是来当戏子的,自己是来惑乱天下的,结果被杨锡请回辰河城当了国家艺术团团长,便一直演啊演,演了两个多月,杨锡影子都没见着。

    有时候他真怀疑,杨锡是不是把自己给忘了,早知道便直接使出魅惑迷心经,在历城时,便将关系定了。

    更让苏秦玲郁闷的是,杨锡竟然派了一个叫王老八的,教自己演听都没听说过的歌剧!

    这王老八一听名字知道是老土,苏秦玲一见,果然身材高大,足足一米九几身高,一笑起来,还有些憨厚。

    一番接触,苏秦玲知道自己果然没猜错,这王老八小时候家里穷,那时候辰河国还只小小数郡,郡因生孩子可以领补助,结果家里猛造小人。这下好了,王家两口子,十年时间硬是生了八个。

    幸亏还有两个夭折了,要不然更恐怖。

    王老八父母为当时卖艺者,在一次偶然机会之后,杨锡在酒楼遇见了二人,便命两口子纠结了七八十号办了证的卖艺者,教他们音律。

    此时音律古谱,却为民族调式宫商角徵羽,杨锡倒好,教他们一种称为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并将乐谱简化,以数字标记音高。

    王老八从小耳濡目染,天赋也有,十八年后,竟成了国家大剧院院长,与自己这国家艺术团团长平级。

    王老八初见苏秦玲,竟惊为天人,便展开了攻势。苏秦玲大为意外的是,这王老八看去憨厚,人却精明得很,各种豆腐被他吃得不行。

    日子久了,苏秦玲觉得,这王老八,细看之下,长得也还算不错!

    本书来自

   

 

   ( 494。第488章 《霸王别姬》)

………………………………

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联盟

    建安二十二年,为大汉天下空前极盛,大汉天子却极其无奈。

    曹操也不顾及其感受,除了不允许其出宫,限制其与大臣接触之外,竟在宫中订了报纸,什么《辰河十日报》、《辰河商报》、《大魏报》等等数十种报纸,献帝与其后宫皆可随时阅览。

    献帝刘协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后宫许多宫人,皆成时尚达人。曹操也不小气,宫中一应用度,倒是齐全。

    自红薯、土豆等传入北方后,曹操军屯获得巨大收获,几年不打仗,国库充盈,他不差钱。

    这水深火热的三国时代,竟成了千古盛世,这一切归功于杨锡。

    刘协手持一份报纸,透过景福殿的檐角望向南方。

    “武陵长江大桥,似这报纸上描述,说是八个桥墩已成其四,真想见见其真面貌。不知朕有生之年,能否得见我大汉之盛况。”

    汉帝刘协目光迷离,透着无奈的喃喃说着,旁边一宫装女子走近几步道:“皇上却不用忧心,如今大汉北方天下在魏王治理之下,亦不输南方,正迎头赶上,据说魏王正在筹建黄河大桥,其承建方乃信阳实业公司,技术层面无须担心。”

    这女子,正是当今大汉皇后曹节,曹操次女。曹节乃奉守伦理之传统女性,与其父有着不同的本性,她是一个性格柔弱之人,嫁给刘协之际就已经完全站在丈夫一边了。

    曹操有曹宪、曹节、曹华三个女儿,皆送与汉帝刘协,这曹节最为得体,献帝也很是满意。

    演义上说献帝柔弱,无能为,其实谬误,真正史书记载,刘协与曹操的关系绝非是简单地利用与被利用、胁迫与被胁迫的关系,而更近似于一种合作关系。

    在汉献帝的朝廷之中,并非全部都是隶属于曹操的嫡系势力,也有很多听命于自己的大臣。时天下的很多有才之士人心归汉,依旧怀有着强烈的拥护汉朝廷恢复天下一统、实现汉室中兴的志向和愿望,因此,他们奔着拥护汉献帝的目的才来到曹操的帐下,表面上是作为曹操谋士协助他平定地方割据势力,实际上是代表汉献帝与曹操合作。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是荀彧。正是因为汉献帝的向心力,才吸引了大批的人才来到许昌,一时间人才济济,这给曹操集团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可以说,汉献帝离不了曹操,曹操也离不了汉献帝,如果没有汉献帝,就绝对不会有后来的曹操。

    献帝其实心怀天下,汉献帝最后退位,并非是在逼迫下做出的无奈之举,而是顺应形势、为保护黎民苍生免受战火屠戮而主动做出的选择。

    献帝将皇位让给曹丕之时,乃曹操去世后,本依附于曹操的各派势力一时间失去主心骨,便由原本的团结走向分裂,曹丕弟曹彰占着地利之机回洛阳欲夺取魏王之位,而屯聚在洛阳附近一支曹操最为重要的嫡系部队青州兵亦突然哗变,未得到允许就私自离开向东而去。

    面对此种局势,继承曹操地位的曹丕远没有足够的威望加以震慑,北方的局势很有可能就此而再次走向分崩离析。

    此时的汉献帝,若顺水推舟,曹魏天下能否稳定,尚未可知。

    但献帝不仅没有如此,反禅位于曹丕。

    其实此时的汉献帝十分明白,汉室衰亡已不可逆转,而天下的老百姓实在不能再经受战乱了,与其做无谓的抗争,不如直接做个人情,好让天下迅速走向稳定。

    历史上真实的汉献帝,虽不能说是一代英才雄主,却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

    献帝虽居深宫,却也关注时事,但毕竟终日不见得日光,脸色有些白了。

    “皇后!你说朕若是向魏王提出南游,魏王会不会应允。其实朕可以答应魏王,禅天子位,只做寻常百姓。”

    曹节一听,没反应过来,呆了半晌,脸色忽的煞白,比献帝还白,其噗通一声便跪在景福殿二楼的楼板上。

    “皇上不可如此,皇上为大汉天子,怎可胡思乱想。”

    这曹节说着便泪如雨下,献帝赶紧扶了,提袖擦干其眼角泪痕道:“朕乃大汉天子!但朕哪里又是大汉天子?这许多年,幽居许都内城,朕想通了,朕还不如一普通百姓。朕看了报纸,其上描绘的南方形形色色,虽偶有照片,但却哪里真切。还有,朕身为大汉天子,那南方杨锡,早于报纸上看了不知几遍,其为朕之子民,却连朕之面都未曾见过。”

    “皇上想见杨锡?”曹节心中突突乱跳,莫非皇上还有想法。

    “朕不为别的,只是想一睹此人风采而已。朕如今知道大汉已是昨日黄花,事不可逆,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