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演业-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月,杨锡大婚时,卢大志离开阿拉伯海,与此同时,孙静到达北方邺城。

    初,曹操对孙静还热情接待,数日后,孙静便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

    孙静一打听,才知道杨锡写信给曹操,极尽威胁之词,但人在屋檐下,孙静只得静观其变。

    曹操很生气,骂孙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如此好的机会,竟然没有成功。

    他当然不知道,杨锡如今武力,连吕布都稍逊一分,别说是马忠这种货色。

    关于孙静之事,曹操问计群臣,陈群等人建议,不需理会杨锡书信,至于书信中言提兵五十万取许都,他们认为此事暂时不可能。

    而以贾诩为的一些人,则认为可利用此事,加深杨锡与孙权之间矛盾。但主动把孙静送往辰河城,却又不可能。

    最后,曹操决定驱逐孙静,让其自行离去。

    孙静离去,定然是要去蜀中的,但去蜀中的路,却不好走。

    孙静单枪匹马,只带了家小,雇了二三十人的车队,曹操就不相信,路上会一点事都不出。

    曹操暗地里将孙静出行消息,告知辰河商会,并且言明,若是孙静半路出事,与朝廷无关,朝廷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这曹操是里子面子都有了。

    却说南郡总督赖皮得了曹方传出消息,早请许都周伟密切关注。

    孙静离开邺城,走6路过南阳郡入汉中,周伟早将此事报于赖皮。

    赖皮命南郡治安扮成行商,于南郡半路截住孙静,将其与家小皆带回了南郡。

    同时被赖皮俘获的,还有孙静的三个儿子。

    孙静有五子,大儿孙暠在孙权与黄忠之战中被杀,二子孙瑜如今在孙权营中。赖皮此次抓获的,为其小的三个儿子。

    这三子,皆参与了刺杀杨锡计划,量刑肯定不会轻的。

    孙静一家被押解至辰河城,孙权大急,其堂兄孙瑜请命,欲领军马东出益州,来解救其父,被牂牁郡众人拦住。

    九月,孙静本人与其第三子孙皎,第四子孙奂,第五子孙谦因谋杀辰河区最高脑罪,被处以绞刑。

    同时被处以极刑的,还有马忠。

    其实这些事情,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只是小事。

    在中亚,安息帝国已然不复存在,这才是大事。

    安息帝国又名阿萨息斯王朝或帕提亚帝国,是亚洲西部伊朗地区古典时期的奴隶制帝国。全盛时期的安息帝国疆域北达小亚细亚东南的幼拉底河,东抵阿姆河。安息帝国位于罗马帝国与汉朝中国之间的丝绸之路上,为商贸中心,与汉朝、罗马、贵霜帝国并列为亚欧四大强国之一。

    但此时的大国,面临的压力也的确太大,南有阿米尔,西有佐夫罗马,北有来自莱茵河的战斗民族,这三面皆有新型帝国出现,三面夹击之下,安息帝国土崩瓦解。

    如此一来,南边的阿米尔帝国,便直接与西域国接壤了,中间只隔了一个大宛。

    大宛大小属邑有七八十个,人口有五六十万,是一个农牧业兴盛之国,产稻、麦、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马著称。

    大宛位置在帕米尔高原西部,其地广袤,阿米尔帝国进至大宛时,大宛东向马求救,马问计于国师周不疑。

    周不疑道:“据说阿米尔帝国拥兵五六十万,口过千万,大王若要与其争锋,此时怕是力有未逮。且大王还要面临来自凉州曹操兵马压力,若说出兵支援,那是不可能之事。我这里却有一条好计,大王可斟酌斟酌。”

    马赶紧追问,周不疑道:“大王可于葱岭群山之口,设立逃难所,凡大宛之民,若有因战乱东逃者,皆施以住所饭食,好好安抚,大宛之民若受不住战乱之苦,必东逃至我西域国。大王只需陈兵数万于葱岭要道,使阿米尔国大军不得入我西域国便可。”

    于是马从周不疑之计,命人于葱岭要道设立救难所,却不直接出兵助大宛。

    这只是中亚争夺战一角而已,大宛国往西北,康居国之西,咸海地域,被来自西伯利亚的莱茵帝国霸占,成为其饮马之地。

    至于再往西的世界最大湖泊里海,亚洲与欧洲的交界海,则被佐夫罗马帝国掌控。

    从大格局看,仿佛抢掠地盘,已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主题。

    (本章完)

 
………………………………

第三百九十八章 谋主之殇

    北方,邺城作为魏国都城,又是北方经济中心,曹操常驻与此。

    邺城如今人口展至四十余万,算是北方最大城池,且交通网络最为达。漳水从邺城脚下流过,又有邺城至渔阳、辽西铁轨,邺城至上谷,代郡,出塞外铁轨,形成邺城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而作为汉都的许都,此前却弱了一些,铁轨虽修至泰山郡,但西边却由于关中阻碍,竟不能兴建。

    但曹操数年前赶走马、活捉韩遂之后,许都往西的铁轨,便正式开工了。

    几年下来,耗费了些人力,终于在建安十七年,一条堪称恐怖的铁轨道路,终于修成。

    此铁轨从许都出,经河内郡、弘农郡,经潼关入关中,沿渭水至武都郡、陇西郡、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最后至敦煌。

    此铁轨全长弯弯绕绕加起来四千余公里,将沿途各城都连接起来。从此以后,什么长安洛阳,便可直通。至于潼关等关中关口,便不复起作用,成为摆设了。

    曹操为了彰显自己文治武功,竟然学着杨锡样子,从泰山郡出,一路往西,经许都直至敦煌走上一遭。

    这却没有汉献帝刘协什么事了,献帝只能在许都迎接曹操车驾,并鼓掌欢送。

    曹操坐于车上,感受这大好河山,终于知道为何杨锡喜欢搞这套。

    这简直太舒服了,马车再好,也有颠簸,做这铁轨车,数千里路程,轻松应对,一个晕车的都没有。

    坐着铁轨车,曹操压抑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此时,群臣在车厢间,聊起今年其他产业的问题。

    贾诩道:“王上,今年不比往年,自去年能自产脚踏车与四轮车之后,今年加紧生产,上半年已然产车达两万之数。再有便是今年的玻璃、酒、纸、甚至火柴,皆能自产自足,再不用向辰河商会调配。”

    曹操点着头,但脸上阴云还是未散。

    “可惜比杨辰河却晚了些年,今双方差距越大了,我魏国也只能奋起直追啊。据说杨锡在扶余,竟然买下一片巨大荒地,此事却又作何解释?”曹操很是关注杨锡动作。

    贾诩道:“此事扶余细作于前几日,也有回报,因此事关系不大,是以未报于魏王。却是那扶余国前次与公孙康龌龊时,欠下辰河商会一笔债务。这债务利息不低,辰河商会每年讨要利钱,扶余国倒是能支付,但对于本金,扶余国却无能为力。是以辰河商会提出以地还债之法,扶余国同意此法,但要在其扶余王城附近划地,却不可能,是以辰河商会退而求其次,索要了一块极北荒地,多少有个补偿。”

    曹操听着,没有觉有何问题,哑然失笑道:“哈哈,他辰河商会亦有被坑之时。此时其与扶余国为盟友,却也不好为点债务翻脸。如今其拿了极北荒地,却不知又有何用,真乃大快人心。”

    其余众文武听着曹操调侃杨锡,也都哈哈大笑应和着,曹操眼神在众人中扫过,却总觉得少点什么,便随意问道:“文若却为何不在?”

    贾诩道:“王上,文若因前半年一直染病于身,最近又偶感风寒,不方便与王上同行,是以留在许都。”

    曹操点着头,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霾。

    这文若,自然便是荀彧了,曹操对于亲近谋士,皆称表字。

    荀彧本乃许都人士,留在许都,便是留于老家。荀彧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但自今年年初,曹操称魏王后,荀彧便整日郁郁寡欢,身体也每况日下。

    当时贾诩提出曹操进魏王,荀彧道:“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僭越。”

    以荀彧之地位,说出此话,曹操自然得考虑,此时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说出去之言,亦代表一方观点。

    但曹操考虑归考虑,却渐渐疏远荀彧,荀彧自己也感觉到与曹操政见开始出现分歧,于是郁郁而病。

    曹操没有想到,这次铁轨车之行,回至许都,却再也见不到这位肱骨之谋主。

    九月,曹操至玉门关,休整两日后,又回敦煌乘铁轨车还许都。

    曹操车驾还至许都,荀彧逝世的噩耗便正好传来。

    曹操初闻此信,简直不敢相信,并大呼要将报丧者斩杀,贾诩等拖住,方让来人逃的性命。

    曹操虽恼怒荀彧不赞成自己称王,但却绝对不会愿意看到荀彧便死,要知道荀彧此时也才五十,还可以做很多大事。

    三国演义称荀彧见曹操野心渐露,荀彧不以为然,以大义阻谏曹操,不被接纳,更触动曹操的加害之心。后来曹操南征,令荀彧同行,荀彧知曹操意图加害,故托病止步于寿春。谁知曹操送来饮食一盒,内无一物,暗示要荀彧自行了断。荀彧理解其意,亦知在数难逃,决定服毒自杀。

    但演义乃是,演义尊刘备为正统,必须抹黑曹操。

    真正以曹操求贤若渴之作为,怎可能因政见而谋害自己谋主。

    荀彧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席谋臣和功臣,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敬称为“荀令君”。他在建计、密谋、举才各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战术方面,他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政治方面,荀彧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若是曹操已然统一天下,荀彧或许有性命之忧,但此时曹操四面环敌,怎可能自断臂膀。

    此刻曹操心中有的只有忧伤和落寞,其命铁轨车于许都停五日,亲自领随行文武来吊唁荀彧。

    恰好此时,杨锡回至辰河城,听闻了荀彧之事,也往许都来慰问信笺。

    (本章完)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后一关

    冬,十一月,印度南部海域,斯里兰卡岛。

    斯里兰卡旧称锡兰,是个热带岛国,十五年前被阿米尔帝国占领,杀其国王,俘虏其民。斯里兰卡形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

    其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因为它有美丽绝伦的海滨,丰富的自然遗产。

    在阿米尔帝国西岸前,卢大志硬是做足了准备,未在其任何一地靠岸,但船队要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总得瞭望岸边不是。

    如此一来,最终还是被阿米尔帝国守卫者现了行踪,幸好此时消息不够灵通,待消息传至阿米尔处时,已然过时两三日。

    卢大志并不回头,一路急急催船,终于绕过阿米尔帝国西岸。

    “前方便是斯里兰卡岛,从公子的地图看,只要绕过此岛,一路往东,不到二千公里外便是我辰河商会掌控地域了。”

    卢大志兴奋的说着。

    左右道:“终于到此地了,我越来越相信公子乃是神人了,这世界也真奇妙。总督,我们要不要马上靠岸上岛,补给以后再直接往东?”

    卢大志略一思忖道:“不行!阿米尔帝国早知道了我们行踪,若是此刻靠岸,不知有多少军马在等,或者其也准备了船只,在等我们自投罗网,叫后勤过来,我想知道我们还能支撑几日。”

    不一会,后勤过来报告道:“总督,粮食还能支撑三日,淡水还有两日储备,不补足已然不行了。”

    卢大志一听,头皮也有些麻,想了半日没有对策,又不敢上岸,索性独自一人在船头思索对策。

    卢大志正苦无对策之时,忽然有左右来报,言有人求见,卢大志再问姓名,却是一位叫曹植的公子。

    卢大志知道曹植,最近在船队中有些名气,据说出口成章,文字了得,且身份高贵,乃是曹操之子。

    曹操之子这个名份,在卢大志这却不管用,但此时卢大志正愁闷,有人来见,说说话也好,于是便让人请了曹植过来。

    曹植着粗布衣服,尽管看上去有些旧了,但身材笔挺,脸色刚毅,还是有大家气质,卢大志暗赞了一声。

    “曹公子请坐!”卢大志示意曹植坐下。

    曹植微微合手躬身拜了,口称总督,然后坐下。

    “曹公子今日来寻我,可是难得啊。”

    曹植也又拱手道:“其实这几日,船上传言我也听说了,据说有许多人反对登岛,说是要请卢总督拿出储备的粮食来,干脆直接绕过斯里兰卡,往东回大汉,左右也就是十来日便到了。”

    “储备粮食?”

    卢大志纳闷了,哪里还有储备粮食。

    曹植回,朝那两艘专门运输红薯、土豆等的船只指了指。

    卢大志刹那间明白了,一拍圆桌大喝道:“大胆!这是我辰河商会此次环球航行的终极目标,便是我卢大志没了,这两艘船,也得原封不动送回给公子!”

    曹植道:“总督息怒,其实乘客们也只是偶尔提提,并没人敢真做此想。在下今日来,却是想到一些办法,来与卢总督解决问题的。”

    卢大志听曹植如此说,遂缓缓坐了下来,但心头火气却没有消。

    “曹公子有妙计,还请说与我听,此时大家同乘一船,生死与共,若能有妙计共渡难关,我辰河商会必不吝友谊。”

    卢大志只能如此说,他不敢说保你曹植夺得曹操爵位继承权力,那太不现实,杨锡还有这资格说一下。

    且卢大志等人还不知道,曹操已经加为魏王,才出去两年半,世道都变了。

    不过辰河商会的友谊,就已然是相当有份量了,曹植看重这个,再说,不就是出谋划策而已,又不掉一两肉。

    于是曹植深吸一口气道:“其实卢总督不用担心,我们根本不用在斯里兰卡岛靠岸。只需按照我说的行事,便是航行二十天,也能顶住。”

    “哦?曹公子有计快快说来听。”卢大志有些急切了。

    “其实此事很简单,食物却容易解决,我船上有人,海中有鱼,怎可能就把人饿死了。”

    “但我无鱼钩!”

    “鱼钩简单,反正绕过斯里兰卡岛,便再无需要防备之敌,总督大人可命人将弩箭打弯,做成大鱼钩,又可将弩箭绑于木棒,木棒尾端套上绳索,以为鱼叉,每日将船上救生船放下,至海中叉鱼,能解决不少问题。”

    曹植这么一说,卢大志茅塞顿开,食物问题便可解决了。

    “那淡水何处来?斯里兰卡岛往东,乃孟加拉湾,据《地理》一书载,冬季孟加拉湾湿度低,海面上很少有降雨或出现径流,如今恰好乃是冬季,说不定会有一两月不下雨,我们根本收集不到雨水!”这一点卢大志早考虑过,左思右想不能解决。

    曹植道:“我就知道卢总督考虑周到,在冬季孟加拉湾,想等上天赐雨,当然靠运气。但卢总督可知道酒是如何酿成的?”

    “酿酒简单,如今谁都会,这是公子明的蒸馏法。等等!等等等等!我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