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演业-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ㄎ诨溉恕

    纯正乌桓人总人口不足三十万,经过两次战事,死亡几乎达**万,全是壮男,剩下的,大部分是女人孩子,只要处理得当,这部分人却好管理。

    管理方面,杨锡与苏大、阙机、素利三人一起研究,花了一个整晚时间,将“大鲜卑郡发展规划案”草拟了出来。

    杨锡将大鲜卑城定为整个辽西草原的郡治中心,最小行政单位为“堡”,一个碉堡所辖范围为一堡,设堡长。堡上一级的单位为“镇”,十堡一镇,设镇长。镇以上为县,五十镇为一县,设县长。

    所有行政单位,只掌行政,不掌军事。治安方面,县设治安局,镇设治安所,层级分明。

    草案出来,杨锡令总督苏大,两年时间内完成所有建制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民族关系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杨锡特意嘱咐苏大和阙机,一定要妥善处理矛盾,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整个大鲜卑郡,稳步发展。

    建设大鲜卑郡的劳力,经过此战,又增加了一万多人。那些乌桓俘虏,自然是不用白不用,不过也要有个度。

    凡是战俘,定的劳动改造和培训时间为一年,这一年却只管吃喝住,不管发工钱的。

    一年以后,所有劳力将获得县民身份,若继续在建设队伍中,则按照工人待遇继续聘用。

    加上之前弥加部落的劳力,已经数万人,杨锡命素利将这些人手,分开各地开工,以免过于集中而造成动乱。

    ……

    乌桓既灭,各方震动。

    谁都算得到,辰河商会实力大增。

    战马最少三万匹以上,牛羊无算,这些都是乌桓王庭的积蓄。

    以轲比能的算法,俘虏自然是要变成军队的,那杨锡算起来就十多万铁骑,足可以在与自己的对抗中占优势了。

    他这是自己吓自己,辰河商会的俘虏没有一个收入军中,粮食没有自己拿走一颗,只取了战马和牛羊。

    曹操收到消息,也是大吃一惊,杨锡怎就偷偷跑到塞外去了。

    如果被杨锡收拾了轲比能,那步度根自然就不在话下,岂不是等于统一塞外?

    “诸位,今杨锡亲赴塞外,吞并东部鲜卑、击碎乌桓王,有席卷塞北,虎视幽州之势,如之奈何?”曹操直接发问。

    众人看着塞外地图,其上人口、民族、势力的军队分布,一目了然。

    郭嘉道:“主公可谴一使者往说轲比能,让其归顺朝廷,此番轲比能必应,只需轲比能与步度根互为救应,必能阻挡杨锡脚步。”

    “然轲比能桀骜,若是不愿依附又当如何?”曹操担心轲比能不愿意归附朝廷。

    “此前不愿归附,因其实力足以震慑左右,今杨锡比之更为强大,大有西进吞并之意,轲比能必能审时度势,至少需要暂时依附。主公可请旨,承认其中部鲜卑王位,又加其为将军,必可暂时让其依附朝廷。主公再谴一上将,屯兵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四郡,谨守塞关,让杨锡不得内犯,北方可暂时稳定。”郭嘉又补充。

    贾诩道:“此为权宜之计,主公还需尽快修筑铁轨,连通四郡与冀州,那时大军可自由上下,幽州无忧。”

    曹操也没想到,世事变化实在太快,刚得知公孙康率兵攻破高句丽,得人口数十万,并建制高丽郡,军马几增至十二万,又得知杨锡吞并东部鲜卑,击破乌桓余部,军马增至十余万。

    这两人都是不服朝廷管制,公孙康直接将曹操授予的爵位,当礼物赠送给其弟公孙恭,这就太无耻了。

    曹操想起来就咬牙切齿,恨不得直接挥军去取辽东。

    但公孙康真不好惹,于是曹操听郭嘉建议,暂不动兵,杨锡与公孙康,久必生龌龊。且公孙康收留了袁尚和袁熙,这两人久在上位,忽然要二人去做公孙康部将,定会生出异心,到时候会发生何事,还真不好说。

    不得不说曹操这一屋子谋士,真是集汉末智慧于一处,所算所想,竟是**不离十。

    按照原本历史走向,公孙康主动杀袁尚袁熙二人,但那是因为原本历史上,公孙康远没有如今强大。

    公孙康因畏惧曹操对自己动兵,是以杀袁尚袁熙,但此时公孙康拥兵十几万,尽得高句丽粮仓、兵马,又富足有强大,是以开始膨胀了。

    丸都山城(或丸都城、丸都),是高句丽此时都城,第一个都城此时已不用。丸都城坐落在吉林集安西面的丸都山上。

    丸都城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城垣外临陡峭的绝壁,内抱较为平缓的坡地,平面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形如簸萁状。

    原本这城易守难攻,但就是这种城池,都被公孙康亲自领兵攻破,公孙康岂能不骄傲。

    但袁尚和袁熙却怨气极深,因公孙康攻打丸都,却用自己二人带来的万余兵马做炮灰,死伤三四千,才冲入丸都。

    拿下高句丽,公孙康大宴群将,唯袁尚袁熙兄弟二人不喜。

    宴后,兄弟二人商议。

    “二哥,弟提议,不若你我兄弟,领本部兵马,西投杨锡,据说杨锡有侠名,必不至于如此待你我。”袁尚比袁熙要年幼,说话的是袁尚。

    袁熙道:“三弟,杨锡只为一贼寇,早晚消亡,却不是好去处啊。”

    “二哥,这回你却错了,我观公孙康对你我兄弟已然有了杀心。公孙康为何不杀你我,因我兄弟二人有兵马在手,尚需稳定我部。今我兵马损失不小,据说其稳定高句丽后,又要出兵东征盖马大山以东的东沃沮、东濊(hui)二部落,怕是你我剩余的兵马亦会不保。兵马一失,那时便是狡兔死,走狗烹之结局。”

    袁熙细细考虑,不得不说,真就是如此,于是两人一同写信于杨锡,命手下送信去往辽西塞外。

    但二人举动,却全在公孙康掌控之内,公孙康将二人信使捉了,得知了二人阴谋,如此一来,连杨锡也直接躺枪。


………………………………

第二百九十章 帝气

   

    公孙康得知袁尚、袁熙兄弟二人欲投杨锡,便想将二人擒杀。

    但二人常在自己营中,左右亦人数不少,若是直接下手,会引发大规模军事冲突,遂取凉茂之计,设宴伏杀。

    公孙康设下“鸿门宴”,伏兵左右帐内,袁尚和袁熙并不知情,以为是平常宴会,遂携手参与。

    酒至一半,公孙康摔杯为号,左右帐中冲出刀斧手二百余人,当着众谋臣武将,将袁尚袁熙兄弟二人一举擒拿。

    公孙康拿出信笺,大骂道:“我待你二人不薄,何故反耶?”

    袁尚软弱,在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中,所不同者为长相好看,袁绍最喜。

    此时面对如此局面,袁尚竟然讨饶道:“将军还请给条活路,我愿交出兵权,将自家兵马送与将军!”

    而袁熙却大骂道:“大丈夫头颅行万里,奈何向心胸如此狭窄之人低之!”

    袁熙足以证明自己是一条血性汉子。而袁尚懦弱的嘴脸一览无遗,只不过长得好点而已。

    袁谭武功方面是最高的,在袁绍平定河北的过程中就屡建战功,后来也自己南征北战,拿下整个青州。

    公孙康早打算杀二人,如今找到借口,哪里还会理袁尚求饶,早命左右将二人牵出,斩首于帐外。

    自此,袁氏袁绍一门灭绝。

    灭杀袁氏兄弟,公孙康也不上表朝廷,而是举兵往东,翻过盖马大山(《魏志》之盖马大山,为长白山。《后汉书?东夷传》认为盖马大山乃是朝鲜两江道镜内的狼林山),准备灭掉东沃沮、东濊(hui)二部落。

    若让公孙康成功,则其完全占有朝半岛,吉林中部南部和东部,辽水以东大部分入其毂中,总人口可至三百余万,北可杀向扶余,东往上可杀向北沃苴。

    ……

    就在杀袁尚袁熙的大刀落下时,九江郡,大别山腹地霍山。

    一座毫不起眼的洞府之中,一老道端坐,其眼前丹炉静静冒着烟气。

    忽然,老道微闭的双眼猛然睁开,口中喃喃道:“一股帝气完全湮灭,竟不转移他处,如此下去,天下岂非可能帝气完全湮灭,帝气湮灭,岂非天下无帝?”

    老道掐指再算一次,眼中疑惑更甚。

    “自古帝气守恒,此消则彼涨,然此时却帝气消失,并未转移,莫非我之所参有误,亦或是天道逆乱,发生不可思议之变化?”

    这老道,赫然就是左慈。

    左慈带着疑惑神情,看了看身前丹炉,复又入定,神游物外。

    ……

    益州,巴郡某处官道。

    袁术之子袁耀自得了杨锡建议,变现了些家财之后,生意越做越大。

    袁耀以四世三公之名,与益州众多士族交往,将辰河商会之产品与益州之土产蜀锦等,往来运输,生意越发壮大。

    袁耀正行走间,忽青天白日里,电闪雷鸣,乌云盖顶,袁耀暗骂一句:“哪个遭心的惹怒老天,看来又要多淋一场雨了。”

    袁耀嘀咕完,便向数百人的商队大呼道:“兄弟们,要下雨了,赶紧就地搭建雨棚,等雨停了再走!”

    ……

    杨锡不知道躺枪的狗血事件会降临自己身上,此刻他正仔细规划着铁轨建设路线。

    辽西草原有多条河流,建桥、建路自然没这般简单,虽说是平原,但也有些低矮山脉,总不能随便在地图上划。

    战后月余,此时时间以至五月,辽东特务处处长凳子发来消息,袁熙、袁尚兄弟因欲投辰河商会,被公孙康所杀,公孙康对辰河商会心中产生芥蒂。公孙康于五月初领兵六万,东征东沃沮、东濊(韩濊)。

    杨锡收到消息,赶紧查询科技树。

    于是看到这两个部落的大概消息。

    东沃沮大致位于朝岛的咸镜道,北沃沮大致位于图们江流域。

    东沃沮南与东濊相邻。

    东沃沮约三万户、东濊有约两万户,以农业耕作为生。

    此二地沿海平原,土地肥沃,却是粮仓,若公孙康得了此地,又要得人口三四十万。

    “让你去膨胀,让你去嚣张吧,把这些民族给融合了也好,这些人后世可是嚣张得很!”

    只要不来骚扰自己,杨锡乐意看到一个疯狂的公孙康,且是自己打过鸡血的公孙康。

    东北有太多民族,这些民族,后来强大后,最出名的便为满族了,若是此时融合了,也就没满族什么事了。满族由黑水靺鞨为直系祖先,其他东北族为分支共同孕育而出。

    这本来是属于杨锡计划中的一步,不想疯狂的公孙康倒是来帮忙了。

    公孙康的消息,对杨锡来说没有影响,但轲比能的消息,却让杨锡有些恼火。

    蒋干出使,游说轲比能成功,轲比能向曹操进贡表示效忠。

    曹操上表封轲比能为附义王。

    因此前曹操已经承认步度根鲜卑王名份,为示区别,曹操另封轲比能,轲比能欣然接受,自此暂时与步度根不相攻伐。

    但杨锡知道,步度根与轲比能,不可能长久,步度根之兄,也就是前鲜卑单于浦头,是轲比能所杀,这个仇,就算步度根不算,其部众那里说不过去。

    虽说杨锡知道步度根与轲比能不能长久,但此时却不敢南归,干脆搞一搞建设。

    五月底,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紧挨着辽西平原的东面扶余国送来国书,言本月十五遣使团出使大鲜卑城。

    杨锡乐了,扶余国是此时东北最大民族国度,也是东北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国度。

    扶余国的都城是扶余王城,就在后来的吉林市内,其实离杨锡已经很近了,这是杨锡的重要目标啊。

    扶余国南接高句丽,现在就高丽郡,东接北沃苴,北达弱水。

    弱水是哪里,就是黑龙江,黑河称弱水是由大禹而成。

    扶余国范围挺大,但人口却少,但这范围却厉害了,那可是著名的东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啊,黑土地!

    虽然其东面还有挹娄国,但也算占了小半东北了。

    扶余国使者团出使大鲜卑城的消息不知何时,传遍了大鲜卑城。且越传越神奇,有人传扶余国三公主,夫余王尉仇台之女亲领使团。

    “听说没有,据说扶余国三公主为扶余国第一美女!”战象营二十多个姐妹消息灵通。

    “这次看来要大饱眼福了,据说随行的都是美女。”

    “你们说,迎接使团的,会不会是用我们战象营?公子好面子,估计得拉战象们出去耍威风了,何况对方还是美女。”

    “那时必须的,不是战象营又是谁,公子本身就是我们战象营指挥,秦青,公子的战象不是你在侍候吗,你打听打听呗?”

    “厄~~!”秦青不知道该如何回了,杨锡好几日没出现了。

    “呵呵!据说这次那三公主可能是带着联姻的任务来的,怕是公子又有艳福洛,不过也对,像公子这样的人,不是一国公主,便是绝世美人,否则谁能配得上咱公子不是!”


………………………………

第二百九十一章 扶余使者

    汉末,塞外的民族都大有来头。

    鲜卑族分出柔然部,柔然部又发展成乞颜部,乞颜部黄金家族,孕育出铁木真,这鲜卑族就是牛弊人的鼻祖。

    扶余也不差,扶余国所辖民族众多,靺鞨族就是其中一支,黑水靺鞨成了满族的直系祖先,孕育出了一位叫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的牛人,这人就是满族的先祖了。

    不出流言所料,杨锡真在想如何迎接扶余使团,因据说使团大部分是美女,大家都跃跃欲试。

    杨锡聚众商议,最后决定亲自出迎,他也不是因为别人是美女就亲自出迎,而是要表示自己的重视。

    于是迎接团出炉。

    杨锡、苏大、阙机、简肆四人团,领战象营和突击团重骑兵一营出迎。

    五月十五,扶余使团出扶余王城,杨锡早早做了准备,谁知不足两百公里的路,这使团竟然整整走了两天半,杨锡也是无语了。

    十七日上午,杨锡的迎接团东出大鲜卑城五十里迎接使团,秦青一路闷闷不乐。

    “黑妞,咋了?有心事?要面带微笑,面带微笑知道吗。”杨锡苦口婆心的劝着。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秦青只丢了一句冷话。

    “谁说的?男人就不是东西!”杨锡都没意识到自己这话有什么不对。

    “对!就不是东西!听说是美女,个个哈喇子都流到象耳朵上了,你看那简司令,脖子都比平时长了三公分,累不累,人家都还没到。”

    “哈哈,嫉妒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啊,黑妞,你要克服,笑一个!”杨锡刹那间明白了。

    “才没嫉妒!”秦青小声嘀咕一声,再不说话,杨锡却没心思跟他扯,因此时特务营来报,使团距离不足两公里,人数大约五百人。

    迎接团静等了十多分钟,终于见远处锦旗招展,两排长长的队伍渐渐浮现,只有中间簇拥着十多匹马,却没有车仗。

    杨锡这边四头战象出列,却是杨锡、简肆、苏大和阙机各乘一头大象,倒也威风凛凛。

    使团走近,杨锡分明看见一阵骚乱,足足过了几分钟,才安稳下来。

    原来扶余人没见过大象此等巨物,乍一看,以为是什么洪荒异种,顿时没这么淡定。

    杨锡心中暗乐,要的就是这效果。

    等使团走近,杨锡命人将自己这边迎接人员的名帖送过去,那边也送过来名帖,却是写的辰河商会的简体文字,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