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屠家子-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珊汗夂投辏179年八月初八那天,天象记载颍川郡无风,天晴。

    郡守大人开始追打自己的亲弟弟。

    军阵威武地划过了一个弧线,回到了观礼台的正前方,列阵站定。

    荀爽缓缓吐出一口气,赞赏地看着何咸,对何进恭喜道:“生子当如何氏子啊!”

    何进毫不掩饰乐开了花的脸,咧着大嘴道:“院长过誉了!能得院长盛赞,犬子之幸啊!只是,犬子这入学资格?????”

    “甲级上等!通过!”荀爽一挥硕大的宽袍,爽朗回答道。

    “耶!”旁边得到荀爽的答复,何进尚未答谢,一遍的何苗已经高兴地跳起来,朝着何咸飞奔而去,这是去报喜讯了。

    “舍弟太鲁莽了!”何进掩面羞愧。

    “哈哈哈!性情中人,性情中人!”随着荀爽的笑声,其他颍川世家的名士们也跟着大笑了起来。全然忘记了在此之前,他们还信誓旦旦地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让不学无术的杀猪屠狗之辈混入高尚的士族之林。

    “院长!诸位大人!”何咸赶过来和众名士行礼。

    “何咸,你的军礼不记与诸礼,真当世之绝也!老夫听闻,方才配合军礼的曲子也是颇为新颖!汝可否为老夫解惑啊?”荀爽和蔼问道。

    “回院长!那首曲子是小子为了配合军礼而草创的,不足挂齿!小子这边另有一首军乐,准备作为六艺之乐艺的考试,请院长和诸位夫子赏脸考评!”

    “哦?快快奏来!”荀爽对这个何氏子更加感兴趣了。
………………………………

第八章 大汉进行曲

    “这屠家子越来越有趣了。”不知何时起,观礼台周围围了一圈的人。有身着书院服饰的老学子,也有今天刚刚入院,尚未发衣服的新学子。

    发出感慨的,是一名身着学子服饰的老学子,年纪在十八九岁,身旁两人,一人与其面庞有七分相似,年纪也在十八九岁,另一人正是上午风头无限郭嘉。看起来,这三人早已熟识。

    “文若孟浪了!这屠家子三字今后还是不要出口的好!”说话一脸老气横秋的正是与其面庞相似的青年。

    “是!侄儿教训的是!”青年假装正经受教,调侃道。

    郭嘉一脸无奈地看着身边这两位叔侄,荀氏双杰的荀攸和荀彧。两人相差一辈,但是年纪相仿,偏偏性子南辕北辙。身为侄儿的荀彧生性沉稳,不苟言笑;身为小叔的荀攸天性跳脱,好嬉笑怒骂。

    “好了!你们不用宽慰我了,这点小事情还打击不到我!即将成为同学,我很期待啊!”郭嘉微笑着说道,帅气地过分的脸庞浮现出让天下女生痴狂的笑容。

    雄壮的音乐响起,低沉的歌声随之响起。让名士们惊愕的是,唱歌的人竟然不是歌姬,而是台下102名军士。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就我们新的长城,大汉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冒着敌人的烽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烽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02名粗壮的男子,用自己低沉的嗓音唱出来了这首曲子最悲壮的气概。

    “无数次,小子幻想过哪些徘徊在死亡边缘的将士是怀着何种的心情在坚持战斗。我想,也许是这种为了保家卫国,维护民族传承的气节,支持着我无数大汉军士战斗在边陲之地!”

    “好一句保家卫国!何家小子,乐试一项,老夫给你甲级上等,优秀!”说话的是郭嘉的父亲郭言。郭氏一族以解律法闻名,是此间的大家。除了解律,郭言也精通音律,好文学。郭嘉能够文武全才,跟这位优秀父亲的熏陶密不可分。

    “多谢大人!”何咸回礼。

    汉朝的时候,文武不分家,众多的名士都是文武兼修,只不过名士领兵征战的机会并不是特别多,但正是由于机会少,所以反而造就了诸多名士渴望浴血疆场的梦想。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名士不渴望勇猛无敌呢!也许他们并不适合真正的战场,但梦想何必一定要适合自己呢?

    “何小子,你还有其他什么新鲜花样吗?不妨一并展示出来吧!”

    “不知哪位大人精通算学,可否为小子解惑?”何咸谦逊问道。

    旁边的何苗突然开始抑制不住地偷笑,他知道何咸这副模样就是坑人的开始,这回不知道是哪位要倒霉。

    “老夫张朗,乃张平子再传弟子!”一白胡子老头一脸倨傲地站了出来。

    张平子,就是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的那位著名牛人,被后人称为:科圣!张衡在文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这位白胡子张朗是张衡的再传弟子,相当于是徒孙,在颍川书院,是算学的大家!

    虽说何咸在礼试和乐试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那些不过是何咸取巧,并没有踏踏实实按照规矩来应试。但算学一途可不行,没有基础的算学知识,怎么可能拥有高深的算学思想呢?

    “多谢张师!小子在玩耍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图形,那就是勾三股四则玄五。”

    “然也,周书《周髀算经》确有记载。”当听到何咸说出勾三股四玄五的时候,张朗就收起了小觑之心。不管何咸是看书所得还是自己看图所悟,在汉朝这个年代,能够了解到这么偏门的知识已经属于不易。更何况,何咸只有7岁,就算背后有高人唆使,也是不易。

    “那太好了,请问大人,此图如何证明?”

    “如何证明?“此定律乃周书记载,张衡对此并无深解,张朗自然也未曾关注过。听到何咸的问题,张朗脑袋一懵,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的一世英明,便要葬送于此了吗?

    不仅自己会受辱,连带着自己的恩师,自己的师公张衡都会蒙羞。想到这里,豆大的汗珠顺着张朗花白的头发流下。

    何咸今天是按照轰轰烈烈的模式来着,既然找不到回去的门,那就在这个世界精彩地活着。这是何咸融入大汉朝这个社会的开始。他只想震慑一下这些站在世界顶端的人们,顺便装一下牛叉。但从内线而言,何咸并不想害谁,也不想得罪这些世家。相反,他试图讨好他们,毕竟在这个世界,世家才是真正的主宰。

    “张大人,您看小子这样的推断是不是和您想的一样?”说着,何咸蹲在地上用短剑简单在土地上刻画了一副张爽的勾股圆方图。

    张爽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妇人的怀中喝奶。何咸此举无疑是将张朗往死里坑。

    张朗的眼睛由迷茫到闪亮,就在何咸即将画完的时候,张朗不顾身份,用手抚土将整个勾股圆方图掩去。

    “此等学术,你我稍后再行研究不迟!算试,甲等上,优秀!”做何咸爷爷都足够年纪的张朗竟然用上了你我这样的字眼,分明是将7岁的何咸放在同等的地位看待。

    在场的都是人精,张朗的行为明显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何咸提出的问题张朗回答不了。所以何咸用了这样一个老道的手法,替张朗遮了丑。张朗的名声保住了,而且礼贤下士和一7岁的孩子探讨学问,反而应了孔圣人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名言,可传为士林的美谈。

    何家的这个小小子,不但思想行为天马行空,为人处世之手段也甚为圆滑,这还是一名7岁的孩子吗?自己的那些7岁的子侄现在是什么状态?好像是刚刚断奶没多久吧?自己7岁的时候呢?完全没有记忆了啊。
………………………………

第九章 连弩发威

    算学也过了,还是甲级上等,优秀!已经通过三艺了,嘉嘉,你说,他能成为第二个六艺甲级上等的天才吗?”等着侍从从前方探来的消息,荀攸开玩笑问郭嘉道。

    “哪怕是第二个六艺甲级上等的天才也是第二个了,不是吗?”郭嘉指指自己,“我才是第一个!”

    荀攸一手扶额,对郭嘉的自恋完全没有了想法。

    荀彧皱着眉头,似乎也对郭嘉反常的嚣张行为有些反感,但没有明显的表示。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这个小家伙表现的时候,竟然会有一股压制不住的好胜之火,难道是棋逢对手的感觉吗?”郭嘉似乎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妥,自言自语道。

    “额,你在面对何咸的时候有对手的感觉,在面对我们的时候,却总是云淡风轻,难道我和彧不配做你的对手吗?”荀攸不服气问道。

    郭嘉斜着眼睛,没好气地反问道:“你觉得配吗?天文地理,兵法谋略,骑射箭术,包括骗小姑娘的香帕,你挑哪一样?”

    荀攸止不住地翻着白眼,却对郭嘉无可奈何。

    “算艺已过,你还准备接着测试吗,何咸?”

    “书院规矩,过四项者合格。小子年幼,恰好还有一项可以参加。”

    “哦?还有哪一项?是书之艺吗?”

    “惭愧!小子顽劣,尚未蒙学,不敢在书艺一道献丑。小子准备的是射艺!”何咸正在说话间,何苗已经指挥着侍卫下去准备。

    “哦?”众人大赶好奇,一名7岁的孩子能够展现出射艺?

    “你小小年纪就能开弓射箭?”

    “非弓,弩也!小子气力不足,只能用弩箭代之,展示的是精准之道,请各位大人多多指教。”

    校场正中间,一百步开外,树立着一个红色的箭靶。校场这边,何咸已经让侍卫把上好弦的十把黑黢黢的强弩,一字排开放在了一个台子上面。

    看到何咸拿着一个十字架一样的东西,在空中摆弄。

    张朗忍不住问何进。

    何进回答不了,便明智地把眼光落到了何苗身上。这回何苗没有迟钝,仿佛早就准备好了一般,应答道:“是测风向和风速的机关。弩箭在飞行之中,会受到风之力的影响。故要确定好风向和风力,校准好偏差。”

    何苗说的异常正经,全然不顾自己的话语有好多的词句,在座的博学之士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但名士就是名士,听不懂可以装懂,一个个点头晃脑,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

    看得何苗心中暗暗发笑,自家的小侄儿说的真对,对付这些学究最好的办法还真是用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言语,省的他们唧唧歪歪。

    唯有张朗一人,在认真思索何苗方才的解释。张衡在机关学一途上的造诣也非常深,连带着张朗对此也有一定的研究。

    说话间,何咸已经调整完毕,端起了第一把强弩。

    来到这个世界7年,除了手中的弩,再没有什么能带给何咸更多的安全感。来自热兵器的年代,总是对火枪有那种天生的依赖感。这个世界没有火枪,但是有强弩,虽然还不是连发的。过去的7年,除了发疯地寻找导演,揭露各位群众演员的真面目,何咸其余的精力大部分就沉浸在手中的强弩上面。

    这些弩是按照汉军的标准制式,由最著名的舞阳县的欧阳大家亲自冶制的。何咸央求何苗亲自见欧阳大家,一篇改进的炒钢法,换得了欧阳大家珍藏了二十年的上好精铁。天下第一匠师加上超越时代的技术,铸就精品中的精品。欧阳大家发话了,如果何咸能够继续提供相等级别的珍贵冶炼技术,一项技术抵欧阳大家免费服务三年,前提是材料自备。欧阳大家今年四十有六,天下第一名匠的名头已经不能满足大家此生的追求。超越自己的先辈欧冶子,铸就流传千古的神兵,已经成为欧阳大家后半生的追求。任何可以帮助其达到这个梦想的技术,他都会不计代价得到。别说三年,就是三十年,他也愿意交换。

    何咸仅仅为了10把精弩100只纯精铁弩箭,就拿出了一篇超越这个时代冶炼技术,毫不珍惜的样子,让欧阳大家痛心疾首。同时也让欧阳大家敏锐意识到,何咸的手中必定还有更多或者更先进的好东西,于是就让何苗传话给了何咸。

    当时的何咸正忙着到处找导演,并没有倾注太多的精力。简单的思索之后,何咸让何苗将连弩、军刺、陌刀以及风箱鼓吹冶炼等10项技术带给了欧阳大家,虽然有些只是简单的构想,并没有详细的图构。听说欧阳大家在收到这些资料之后,沐浴更衣,奉之于祠堂。并宣告天下同行,得到神秘世家的资助,所属冶铁行不再接活,自此闭关,不见神兵不复出关。

    知道内情的,除了欧阳大家本人,也就当事人何咸,传话人何苗而已,连何进也不甚清楚,只知道自己的弟弟好像是强抢了一个打铁铺。这样的事情早已不是第一回了,所以没有在意。让他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个打铁铺可不一般。也亏得这些年,凭借何贵妃的权势,何家得到了不少财富,不然还真养不起欧阳冶炼行这个烧钱的打铁铺。

    何咸静静地端起手中的强弩,深吸一口气,瞄准,击发,一气呵成。

    “哎,高了!”就在何咸击发的瞬间,一声叹息刚刚想起,却戛然而止。

    因为方才判断为瞄高了弩箭,正稳稳地中于箭靶的红心位置,套用后世的话,那就是十环!

    “笃!笃!笃!”第一箭击发之后,何咸一气呵成,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十只弩箭全部发射了出去,并且全部正中靶心!所费的时间不过几个呼吸。

    虽然相比于弓,弩的操作难度更小,但要达到何咸这样的准确度,也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何况,何咸在整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是对手中弩箭及其精通的熟练感,而不是蒙事儿。

    “不可能啊,弩箭的发射角度过于偏高,应该是脱靶才对啊?!”张朗一脸不可思议的喊道。
………………………………

第十章 何老太爷是大文豪

    看到又是张朗这个白胡子老头,何咸方才想起来,这位算学大师也是当世的机关学方面的大家。在大汉,机关学和算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和文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因为箭身是全精铁的,重量大,修正的偏值大,不能和常见的桦木箭身相比。”何咸耐心解释道。

    “全精铁的箭身?怎么可能?击发力度肯定不足以达到百步啊?”

    “机括有改进!击发力度有大幅提高!”

    “那用桦木箭身不是更加有杀伤力?”

    “只是射程加大而已,适合攒射!稳定性变差,杀伤程度远不及全精铁的箭身!”

    “想不到小何公子对机关技巧也有深入研究?”

    “研究不敢!喜欢玩耍而已!上不了台面!不知张大人觉得小子的射术可否过关啊?”

    张朗深吸一口气,郑重回答道:“甲级上等,优秀通过!”

    “四艺已过,小子可否算是通过书院之试呢?”何咸转而询问领头的荀爽道。

    “然!老夫宣布,何咸,光和三年新生,入院成绩,四艺甲级上等!”

    “小家伙,今天上午有个比你大一点的小子,得到六艺甲级上等的成绩,你不挑战一下吗?”荀爽宣布完之后,又循循善诱道。

    “您说的是郭大人家的天才神童吗?小子哪敢和他比啊!更何况,小子未入蒙学,不通文字,不会骑御之道,能够得幸蒙过四艺,已经是顶天了!”何咸说的谦逊,连连罢手。

    人就是这样,已经是逆天的存在,就千万不要谦虚,你的谦虚在别人的眼中是最大的骄傲!

    “小公子果真未上蒙学吗?”荀爽身边,一位身着天青色书袍的清秀男子问道,看起来年纪不过三十多岁。

    “说来惭愧,是进管教不严,犬子确是未上蒙学。”何进并不认识此人,但不敢失礼,恭敬回答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