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屠家子-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道白光闪现,鬼头刀挥过!褚贡的人头骨碌碌滚落在青石地板上!鲜血从褚贡的颈腔喷射而出,淋了张曼成一身,火光乍现之中,张曼成恍如神佛降世!

    “太平道的万世基业,张天师的天国之路,就由我,张曼成,来紧随第一步吧!”张曼成怒吼着,开启了大汉朝,第一个响应张角号召的太平教徒!

    南阳郡,宛城,张曼成怒斩郡守褚贡,人头悬挂于城门之上祭旗!

    闻讯赶来救援的郡尉,被张曼城率领的黄巾军围困在郡守府外,三千郡兵,不管是战是降,尽皆被斩杀。

    不出半日,南阳大城宛,便彻底落入黄巾军之手。局势崩坏之快,令人咋舌不已!这在其中,不得不说,褚贡郡守,给太平道帮了很大的忙!

    于此同时,逼近复阳县的四大山贼联盟,突然改换门庭,宣布加入黄巾军!众人皆黄巾缚额,成为张曼城弟子。对外号称十万大军,径直扑向了最近的复阳县!

    复阳军民在李氏鼓舞下,上下一心期盼褚郡守承诺的援军到来!不曾想,援军未至,宛城沦陷,褚贡被斩杀的噩耗却率先抵达!

    复阳县上下不过数万人,能战之青壮不过数千,怎能抵御来势汹汹的黄巾大军?

    更要命的是,黄巾军的内应早已在城内扩散宛城沦陷的消息!复阳李氏好不容易聚齐起来的抗贼勇气,在流言蜚语的打击之下涣散殆尽!有黄巾信徒,趁夜打开了城门!引发数千军民夺城门而逃,复阳城不战自溃!

    四大山贼联盟化身而成的黄巾军先锋5000人,趁势追杀复阳军民!李氏一行百余人的车队,见势不妙,脱离逃难队伍,企图绕小道而行!却被一队500余人的黄巾贼精锐追击不放!李氏家主、长子李能及私兵八十余人相继遇难。绝望之中,一支百人不到的队伍突然出现,装备之精良,人员素质之高,远超这500余人的黄巾军!

    激战不到半个时辰,黄巾军溃败,逃生之人不足百人。复阳李氏剩余的二十余名妇孺家眷以及财物得以幸免于难。

    自宛城沦陷之后,复阳沦陷,复阳至宛城一线,黄巾军所到之处,军民逃散,县城相继沦陷。整个南阳郡半数,尽归黄巾军所属。

    荆州刺史徐璆大惊,急召江夏郡尉秦颉为新任南阳郡守,全权负责镇压南阳地区的黄巾贼。

    秦颉领命之后,率领本部1000江夏兵并不急于北上,而是在南阳南部的邓县、蔡阳地区摆下大营。安置难民,招募青壮,召集乡绅筹集粮草军械,商议平叛大计。

    秦颉选择避敌锋芒,缓缓图之的策略无疑是最为明智的。保全了南阳南部,并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黄巾军的无限扩张。但是保全南部,也就是意味着暂时放弃了宛城周边以及宛城以北的地区。

    对于地处宛城西北的何家庄而言,除了背后的伏牛山,他们将无路可逃。没有援军,固守待援,将是未来几个月何家庄的主旋律。

    十二月的南阳寒风凛冽,何咸一袭天青色布袍站在书房的大地图面前。地图上面标示着张曼成的黄巾军和秦劼的大汉军的兵力分布图。

    代表黄巾军的黄色箭头以宛城和复阳县城两点为中心,兵锋直指周边县城,大有席卷南阳之势。历史上,黄巾军也确实是席卷整个南阳、颍川地区。代表汉军的黑色箭头如今止步于荆州北部与南阳南部的交界地带。这只黑色箭头或许能够抵达宛城,却无法平定南阳之祸乱。自从五泄寨一役之后,何咸就对秦劼这位江夏名将失去了信任。可以依靠的力量将是出现在数月之后,由朱儁率领的大汉中央精锐军。

    自己的那个便宜老爹,何进已经被皇帝任命为大将军,封慎侯,率左右羽林、五营将士屯于洛阳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洛阳。

    所谓的“都亭”,就是都邑中的传舍。秦汉时期,十里一亭,而郡县治所则置都亭。简单讲就是给行人歇脚住宿的地方。而何进屯兵于都亭,其实就是率军拱卫在洛阳城外十里的地方,保卫京师。

    羽林军,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起自西汉,也就是汉武帝所创立的禁军,初名“建章营骑”,以警卫建章宫得名,后改为羽林,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羽林左骑人、羽林右骑900人,也就是共计1700精锐骑兵。

    所谓的“五营”则是汉朝赫赫有名的北军“五校尉”,虽然只有5000人,但却是汉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是汉朝常备军的精锐和主力。分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五校尉,每校千人,相当于后世的38军。

    除此之外,洛阳周围的幽谷(今河南灵宝东北)、太谷(今河南洛阳东南大谷口)、广成(今河南临汝西)、伊阙(今河南洛阳南伊阙山)、钖辕(今河南偃师东南轘辕山上)、虎牢(今河南荥阳西汜水镇西南)、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小平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为古代黄河重要渡口)等八关设置校尉各一人,各率千人精兵守卫。
………………………………

第七十章 书房定计

    黄巾之乱席卷大汉,但是洛阳地区的守卫还是固若金汤的。

    接下来,卢植、皇甫嵩和朱儁将率领大汉精锐从洛阳出发,开始剿匪之旅。

    何咸需要做的就是拖延时间,拖到大汉朝最后三位名将之一的朱儁来扑灭这场最后导致大汉灭亡的叛乱。

    眼前,何咸首先需要应付的就是扑向何家庄的那只粗壮的黄色箭头。一只由张曼成麾下小方刘辟率领的5000名黄巾军。

    “公子,李先生求见。”小强的声音在书房外响起。

    “有请!”

    何咸肃容看着一身白色孝服的李严出现在他面前,深深作揖。

    “贵大人的事情,咸很抱歉!”没有能够护住李严的家人安全,何咸一直心存愧疚。

    “公子不必介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更何况,李氏根基尚存,子嗣存续不灭,家父得知也会含笑九泉。”

    李严说越是轻松,何咸越能感觉到他内心的沉痛。曾经不受关注的次子,一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得到父亲的肯定。却不曾想,事业尚未开展,父亲却已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正是李严现在内心的痛。

    可是,作为新一任复阳李氏的家主,年轻的李严背负二十多位妇孺的期望。家族的存续方是当下的重中之中。这就是父兄的头七刚过,李严便主动求见何咸的原因。大敌当前,何氏的存亡就是李氏的存亡。

    “来来来,方正兄刚好为我参略退敌之策!”悲伤的话尽于此,何咸主动转移话题,将李严拉到了大地图的前面。

    “公子以为此次黄巾之祸将会持续多久?”李严盯着地图思索一番之后,开口问道。

    “少则六个月,多则一年。”历史上黄巾之乱,自马元义被发现车裂于洛阳开始,至张角三兄弟死亡而止,前后历经八个月。现如今,有了何咸这个因素,何进对太平道有了更为严厉的堤防,在处理平叛事宜的时候应该比原历史会更加妥当。从推断而言,时间应该会大大的缩短。但是,何咸还是给出了一个比较保守的时间。

    李严点点头,表示赞同。

    “南阳世家众多,势力纠葛错综复杂,以我小小李家为例,互为姻亲关系的大家就有郑、王、朱、陈等七家之多。放诸与之前,何氏虽为国戚,要插足南阳地界,依旧非常之难。然,太平道叛乱。于我南阳世家而言,这是灭族是祸。于何氏而言,这大祸便是天赐之机遇!这正是所谓的祸福相依之法!大祸乱之后存留下来的世族,必能迅速壮大,走向另一个愈加辉煌的时期。古今皆为如此。何氏上有皇贵妃、河南尹大人为依靠,再凭籍公子之能,完全可以在此次祸患之中攫取到最大的利益。甚至一跃而成南阳第一世家,也不为过!”

    何咸有限惊讶地看着李严,没有想到他已经在看黄巾之后的事情,眼光之远令人惊叹。

    李严拱手行礼道:“严尝闻,家主主政颍川之地时,因屠家子身份而备受世家大族之轻视。公子因此而不屑于与世家大家结交。然,何氏终究是要成为世家大族的一份子。南阳,作为何氏故地,公子的根基,这些世家大族是绕不过去的坎。公子何不趁此良机,一举笼络这些势力,为将来的发展增添助力?更何况,公子发出密信,想必也是不想看到这些世家大族被连根拔起。这些世家大族已经承了公子的人情,如果公子再能在危难之际帮上他们一把,他们会作何感想?”

    何咸之所以给南阳的世家大族们发密信,纯粹是想要依靠他们的层层抵抗来拖缓黄巾军迅速做大的企图,为自家安全增添保障,而不是李严所理解的不忍这些世家大族被连根拔起的惺惺相惜。但是李严关于战后经营南阳地区的理念,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何咸的想法中,这些世家大族永远将自身利益排在第一位,不值得依靠。但反过来说,何咸想要在南阳地区拥有一个完整的根据地,没有这些世家大族力量支持,也是不可能实现。黄巾军再会破坏,再会杀人,战后最快恢复实力的人,依旧会是这些世家大族的后裔。因为在这个时代,他们垄断了土地,垄断了知识,垄断了人脉,也就是垄断了绝对的力量!平民或者寒士想要迅速发展起来,太难太难。平民和寒士注定只能成为这个社会的大部分,被剥削被统治,为了一口吃食和少的可怜的自由,奔波一生。

    何咸细细品味听着李严话语中的内意。发家致富,何咸自然不会退却。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大收益一定意味着大风险。何咸要考虑的就是,这个收益是否值得冒这个风险。冒的这个风险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

    “方正兄的意思,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听到何咸口中蹦出来的新词,李严先是一愣,再转念一想,觉得这句话很有深意。李严劝何咸,趁乱世结交世家大族,为将来的发展打根基。然何咸却想要结交“一切力量”?何为一切力量?如果说世家大族代表的“士”阶层的力量,那么一切力量应该是包括”士、农、工、商”等各阶层的力量。想到此处,李严的心禁不住火热起来!自己跟随的这位公子,目光不是一般的远大啊!

    何咸自然不会知道,自己随口应用的一句的名言,竟然能够让李严生出如此多的感想。

    “更重要的是,通过南阳诸世家之口,公子可以得到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名!”李严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名?”

    “对!公子切莫小看名气一词!南阳不过一弹丸之地,公子的将来,是在洛阳,是在整个大汉诸州!而名气,是公子最大的本钱!通过南阳的战事,通过南阳诸世家之口,将公子的名声,散播到大汉朝每一寸太阳能够照耀到的土地之上!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名声?”

    何咸突然意识到,无论是驰援世家大族,还是为搏得一个世人称颂的好名声,自己如今掌握的力量,已经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巨大。连自己的下属,都意识到,可以凭借手中的力量做更多的事情。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呢?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何咸现在需要思考,已经不仅仅是保住自己家人的性命而已。

    时局,需要他去做更多的事情,承担更多的责任!

    “方正兄,计从何出?”

    “一个字:战!”
………………………………

第七十一章 刘辟来袭

    “战?”

    “对!不但要战,而且要战得漂亮!战得辉煌!世家之间的交往,以实力而论!而今,乱世将至,公子只需要展现出足够强大的实力,自然可以得到世家们的友谊。更何况,黄巾乱贼的实力有限,公子这边越高调,战的越激烈,相应于其他世家的压力就能越减轻。百姓可以看到,朝廷可以看到,世家们自然也能看到。”

    “好一个围魏救赵之法!”何咸思索片刻,下定了决心,击掌而笑道。“看样子我们前期制定的韬光隐晦装孙子的战术需要修改了!”

    “公子英明!”李严闻言也是大喜,作为一位谋士,这是何咸接纳自己谋略的开始。也意味着,今后,李严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何氏…这个正在迅速变成庞然大物的家族。而依附这个家族的李氏,也必将迅速恢复荣光,甚至更甚从前。

    “笃笃笃”敲门声传来,门外想起小强的声音:“公子!欧阳大家来信,伏牛山精铁矿和煤矿那边缺人严重,已经影响开采进度,希望公子能够解决。”

    “缺人?”何咸和李严对视一眼,抚掌大笑道,“人已在何家庄外,现在就看我们如何收取了。小强,速召文祥、文聘前来商议战事!”

    “诺!”小强闻言告退,快速去请文祥、文聘。

    ……………………………………………………

    “大帅,过了前面这片密林,前面就是何家庄!”

    懒懒坐在黄骠马上的刘辟,听闻探子的回报,一下子来了精神。久闻南阳富庶,何家庄在晋升为皇戚之后更是富庶中的富庶。太平道内部的小方,无一不对其垂涎三尺。刘辟能够得到这个任务,完全是凭借这些年给“神上使”大人张曼成当牛做马、辛苦付出换来的。赵弘、韩忠、孙夏等人以为收服了一干山贼就能成为“神上使”座下第一人。

    “哼!”刘辟打从心底发出一声闷哼。

    “传令下去,全速前进!申时之前,必须赶到何家庄!大帅我今夜就要宿在何家庄!”

    “诺!”传令兵打马而去。

    “大帅有令,全速前进!”

    “大帅有令,全速前进!”

    ……

    “啊哦~”

    半个时辰之后,前锋营突然传来巨大的惊呼声。

    “大帅,何家庄到了!”亲兵汇报到。

    “驾!”刘辟快马赶了上去,心中的火热已经不可遏制。

    密林散开,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开阔的土地,小麦已经收割完毕,露出黑黝黝的泥土。一条大河蜿蜒而过,大河的后面是一堵大大的城墙,高不止二十尺,宽不知几何,墙面呈现不规则的矩形,就像一只狰狞的巨兽趴在刘辟的面前。

    如何不是亲兵的提醒,刘辟恍然间都以为自己是回到了宛城外。

    南阳大城的城墙也不过如此,这真只是一个村庄的吗?

    刘辟深吸一口气,内心犹如着秋冬的天气一般,拔凉拔凉的。

    第一次,刘辟感受到这个巨肥的差事,似乎并没有那么美好。他回想起出征前,自己主动请缨,领5000精兵踏平何家庄时,神上使身边那黑袍书生看他时的阴鸷眼神,原本以为那是羡慕嫉妒恨,现在他有点明白过来,那是一种看死人的眼神啊!

    太阳依旧挂在当空,可刘辟却感觉全身冰凉。

    “打不打?”

    “怎么打?”

    满脑子惆怅的刘辟早已忘记要夜宿何家庄的豪迈,当即下令就地扎营,他需要捋捋厉害关系再作打算。

    何家庄,或许现在称之为何家堡更为合适。始建于两年前,一阵风的突袭事件让何咸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更安全的后方基地,以应对即将要发生的乱世之争。建设的灵感,自然来源于后世大名鼎鼎、号称可以储存三十年粮食以自守、永不陷落的“郿坞”以及后世山西县号称“一座院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