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屠家子-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验丰富。至于南郡的政务,则先由郭嘉兼着,能者多劳嘛!
“主公,你可是答应我的,不滥杀无辜!”杨奉一脸纠结地跟在何咸的身后唠叨,“韩暹、胡才、李乐几人,也都是苦哈哈出身,当初加入白波军皆是生活所迫……”
“杨郡守,本将已经知道他们的悲惨身世,你不需要和我讲这第三遍。”
杨奉像一只烦人的苍蝇“嗡嗡嗡”绕着何咸不停地飞。
“洛阳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人口!你们白波军迁徙来此,本将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滥杀无辜呢?”何咸郑重解释道,“到时候,只要你好好劝住你那几个兄弟,别不自量力!南阳军的战力,你已经见识过了,你觉得凭借你们白波军的人海战术能够获胜吗?”
杨奉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为了以防万一,何咸将南阳军压箱底的三千架连弩都翻了出来,布置在洛阳废墟的关键位置,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口袋阵。阵中的诱饵就是徐晃率领的五千白波精锐。城外,张辽统领的五千并州飞骑埋伏在暗处,随时准备切断白波贼的后路。
对阵杨奉军的时候,何咸毫无疑问是留手了。南阳军若是火力全开,谷城外绝对是血流成河。
“可是您布的这个阵势当真令人胆战心惊啊?”杨奉一脸苦笑道。
“胆战心惊就对了!对付你们这些杀才,不给点狠的,光说,能有用吗?”何咸反问。
“不行!”杨奉无奈道。
“这不就结了?莫要废话,好好想想如何能劝服其余几位渠帅才是正理!”何咸叮嘱道。
……
白波军主力比想象中来得要快。
李乐与胡才抛开大部队,领着自己的部众风风火火地来到洛阳城北。
“杨帅,快带我去洛阳皇宫看看!”胡才见到杨奉的第一句话这个,完全没有意识其中可能藏有的危险。
“洛阳城内如今多为废墟,道路不通,不能进太多的人马。”杨奉解释道。
“那还不简单,我与李帅,各领一千亲卫入城看看,其余人等,现在此地扎营好了。”
“如此最好了!”杨奉轻松道。
李才虽然觉得不妥,但架不住胡才怂恿。再看守城的乃杨奉麾下猛将徐晃,心中也是安定。于是跟着杨奉与胡才,一并策马来到皇宫废墟前。
众人从北宫遗址进入,一路走走停停,穿过复道,准备前往南宫废殿,却在复道尽头,遇到一群不速之客。
为首之人骑一匹通体雪白的照夜玉狮子马,身穿一袭闪闪发亮的明光铠,手持一柄黝黑的陨铁长枪,麾下数百精骑,一看就是骁勇之辈。
”卫将军何咸在此等候多时,欢迎各位渠帅大驾光临!“何咸掀开面甲,冲着几位白波军首领说道。
李乐反应最快,当即质问杨奉道:”杨奉,你竟然勾结官军?“
杨奉无奈回道:”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卫将军并无恶意,只要我等投降,所有白波军家属都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再无不用担惊受怕,被官军围剿。“
”呸!杨奉你个无胆的狗贼!莫要打着为兄弟们好的旗号,却干着卖兄弟的无耻行径!“胡才年纪虽小,却是火爆脾气。
”咳咳~容本将说一句。杨奉说的其实没错,当年南阳黄巾作乱的时候,降卒数十万最后去了哪里?全部成为了南阳郡的百姓,安居乐业。更有优秀者,已经加入了南阳军军队,挣军功,领军饷,改善家人生活地位。南阳黄巾如是,你们白波军也可以参照如斯!”何咸循循善诱道。
“口说无凭!谁你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胡才当即反驳道,“大汉的官没有一个好东西!当面说得好听,转过身就不认曾经说的话。李帅莫要中了这狗官的奸计!”
李乐阴沉着脸不说话,南阳黄巾贼的事情,他听说过。但并州与南阳毕竟相隔万里,这传过来的事情,很多都不能作数。卫将军何咸素来以勇武著称,口碑还算可以。勇武之人,一般都比较讲义气,这是李乐内心粗浅的判断。在杨奉已经投降的前提之下,自己和胡才今天除了投降,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新军白波精兵
“李帅,我等不如杀了眼前这狗官,冲出洛阳城。城外尚有六万大军,谁也奈何不了我等?”胡才压低声音建议道。
“万万不可!”杨奉赶紧出言制止,并示意两人观察一下周围。
李乐仔细一瞧,方才发现四周的废墟之中迎着太阳,反射出点点的寒光。
”那是……“
”三千把连弩!甫一发射,人畜皆亡。“
胡才倒吸一口凉气,再不敢言杀何咸之事。
”不如这样,我们来斗将!你们若是能击败我,我不但放你们走,还会引军退回南阳。只要你们白波军在洛阳一天,我便不会踏足洛阳一步。这个协议,你们看如何?“何咸上前几步,对李乐与胡才说道。
“若是我等输了呢?”李乐反问道。
“向我效忠!从此大汉再无白波贼,只有落户洛阳的三十万百姓。”
李乐有些明白过来,为什么杨奉会选择投降。因为这个卫将军似乎与其他汉将不同。其他的汉将都是惦记着他们的人头,好去皇帝那里换军功。而眼前这位,不要人头,要活生生的人,成为他冶下的百姓。于白波军而言,这是天大的好事啊!李乐有些动心,却还没下定决心。
“不行!”胡才站出来拒绝道,“输了,我等效忠。赢了,你不但得撤出洛阳,还得把你胯下这匹宝马留下!敢不敢赌?”
李乐差点晕倒,都什么时候,胡才这个二百五竟然还惦记着卫将军的坐骑,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小子啊!
“没问题!”何咸挥舞着手中的霸王枪,毫不犹豫地答应道。
“李帅,你上还是我上?”胡才与李乐打着商量道。
李乐心想:我根本就没有答应斗将的事情,明明就你自己一个好吧?当然是你上了!
还没得李乐回复,何咸又说话了:“为了节省时间,你们两个还是一起上吧!”
胡才一愣,李乐也被震惊,两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确定要一人独战我们两人?”胡才不敢相信地问道。
何咸想了一想,道:“若是杨奉愿意参战,你们三个战我一人,也行!”
“狂妄!太狂妄了!”这是李乐心中对何咸的评价。
“既然卫将军想战,那我兄弟二人就陪将军战一场吧!”李乐说着,从亲卫手中接过自己的长刀。胡才也迫不及待取过自己的铁枪,两人策马进入了战圈。
“驾!”何咸放下面甲,轻磕照夜玉狮子,准备冲击。李乐、胡才之流,在三国时期都排不上号,顶多也就是三流武将的水中,何咸还当真不放心眼里。若不是为了和平接受白波军,让两人心服口服,何咸根本没兴趣和这个级别的武将交手。麾下的赵云、张辽、魏延、甘宁,甚至于并不以武艺出名的高顺,都能坦坦收拾这两位。
但胡才和李乐可不这么认为,两人自视还挺高。认为白波军纵横并州许久,自己什么名将没有见过?
于是,甫一交手,两人就悲剧了。何咸一击横扫,轻松将力量不足的胡才扫落马下。紧接着一击回马枪,挑落了李乐的头盔。只一个回合,何咸便将两人击败,看得旁边的杨奉目瞪口呆。
李乐下马,跑去观瞧胡才,发现他只是落马之后有些晕眩,没无大碍,这才放心下来。
“两位渠帅,可还再战?”何咸轻策照夜玉狮子来到两人的身边。
李乐与胡才对视一眼,双双抱拳道:“末将愿降!”
……
一下子多了十万降卒,吃喝拉撒睡的压力全部集中到了南阳军的身上。幸运的是,李严带着李风,三千名南阳建设骨干以及大量的粮草和生活物资,抵达了洛阳。
南阳模式的发展初期,其实和“屯田制”有异曲同工之秒。就是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政府所有,将降卒按军队的编制编成屯。 50 人为 1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由南阳军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交由降卒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南阳军和屯田的降卒按比例分成。
不管什么发展模式,第一要务,都是要让百姓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如此才有未来可以期盼。
所以,李严赶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挑选骨干,组建白波军委员会。再好的模式,也需要人去执行。所以,这些被挑选出来的骨干,就是第一批被洗脑者,他们必须认同接下来将要进行的建设,他们也就是第一批小干部。
第二件事情,就是生产资料集中制。所有的兵器都被集中起来,除了留下较为精良的极小部分之外,其余的铁器全部重新熔炼,打造成为工具。没有牛,那些劣质的战马都被套来作为工具使用。
第三件事情,是进行人员的再分工。十万余白波精壮,是战斗的主力军,也是建设的主力军。何咸命徐晃再挑选出精壮之士五千人,共计一万人,组建新军白波精兵,专门负责洛阳地区的全部安全工作。其余九万余人,按照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懂一点建筑手艺的编入建筑队,懂一点冶铁技术的编入铸冶队,其余人等除了编入烧砖厂干苦力,全部编入农业组,去开垦荒地,种植庄稼。
半个月后,当最后一名白波渠帅韩暹,带着白波军的妇孺老幼二十余万,摇摇晃晃地赶到洛阳城外的时候,欣喜地发现洛水之盼竟然建造起来一大片联排砖木结构的新房。这种一排二十间屋子的公房,最是省工省料,建造速度还贼快。唯一的缺点是私密性不大好,夜深人静的时候,隔壁间摇床的声音左右邻居都听得一清二楚。但在这个人命贱如猪狗的乱世,有地方住就不错了,还要什么私密性!
韩暹麾下的白波军家属一听说这些好看又洋气的新房子,就是他们未来家的时候,几十万都沸腾了!连月来长途跋涉的艰难困苦都一扫而空。纷纷按照白波军委员会的要求,加入到了建设洛阳的热潮当中。
………………………………
第三百一十三章 董卓身死
唯一有些蒙圈的是韩暹本人,他被告知其余的三位渠帅已经降了南阳军。也不管他同不同意,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南阳军的一名安远校尉,职权与杨奉、李乐、胡才平等。白波军的主要战斗力既已投降,韩暹就算有想法也无可奈何。更何况,自己刚刚带来的有生力量已经全部被洛水边的那一排排的公房给吸引了。有房有土地的地方,才叫家。想如今,这里两者兼得,还有官军保护他们的安危,他们这些流寇,还图什么呢?
何咸利用连环计分别降服了白波军的四位渠帅,兵不血刃得到了将近三十万白波贼人的效忠,掀起了重建洛阳的高潮。当然,这个重建仅仅是在原有旧址上搭建房屋,重铸人气。想要恢复洛阳城的旧貌,没有百余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事情。
白波贼虽已降服,但这个消息是否对天下公布?何咸经过与程昱、徐庶的商议,最终决定不予公开。董卓或许可以容忍白波贼侵占洛阳废墟,因为白波贼不可能对长安造成太大的威胁,但却很难容忍何咸的南阳军经营洛阳,时刻对函谷关形成威胁。
果然,白波贼占据洛阳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董卓只是“哈哈”一乐,并没有当一回事情。按照李儒给他制定的计划,董卓现在就是固守关西,静观时局变化。时间越往后拖,对于董卓而言,越加有利。很明显,关东诸侯在发起轰轰烈烈的反董卓战役之后,已经开始争权夺利。他们得到更大的势力范围之后,为了巩固合法性,还需想尽办法得到董卓控制的长安朝廷的认可。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不出几年,关东诸地将被打得稀巴烂,天下百姓也会忘记董卓当初废立皇帝,火烧洛阳等残暴行径。等到那个时候,董卓振臂一呼,亲率关西精兵,横扫关东,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很可惜,董卓永远等不到那一天。
初平二年(191年)十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正在长安城外的郿坞修养生性,忽听得骑都尉李肃奉诏前来,说天子想要禅让于他,请他前往长安登基。这几日,恰逢李儒身体抱恙,不在董卓身边。没人给董卓出谋划策。董卓信以为真,命张济守好郿坞老巢,自己则高高兴兴地带着吕布前往长安接受帝位。自迁都长安以来,安逸的生活已经让董卓忘记了自己的身边实则暗流涌动。
董卓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听闻他要去长安当皇帝,就出来提醒他道:”我最近总是心惊肉跳,恐怕不是吉兆,你一定要多加小心啊!“
董卓不以为然道:”这就对了!您即将成为太后,这是多大的惊喜啊!当然会有预兆了!“
董卓说完,辞别母亲,登上车驾,离开郿坞,前呼后拥,一路往长安而去。车队走了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然折断了一个车轮,董卓只好下车唤作乘马。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
董卓有些奇怪,就问李肃道:“车折轮,马断辔,这是什么征兆?“
李肃解释道:“这是太师即将接受汉禅,弃旧换新,将从普通马车换乘玉辇金鞍的征兆。“
董卓一听,很高兴。再往前走,董卓听到有小孩去唱歌。歌词是这样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千里草“就是”董“,”十日卜“就是”卓“,这首童谣其实是在预示董卓将遇危险。但是李肃解释道:“这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董卓被登基之事冲昏了头脑,竟然没有细想。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董卓遥见司徒王允、司空刘表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李肃道:“王允、刘表持剑是何道理?“
李肃不理董卓,推着他的车架就往里走。
王允大呼道:“反贼至此,武士何在?“
大殿两侧转出百余人,持戟挺槊刺之。李肃也拔出腰间的佩剑刺向董卓。董卓朝服内穿铠甲,所以未伤及要害,但李肃刺伤董卓的手臂,并将其刺下车来。董卓疾呼:“吕布何在?!”
这时候,吕布不慌不忙地怀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当众宣布道:“吾等奉陛下之命,讨伐逆臣董卓!无关人等,速速避开!”
直到此时,董卓才发现吕布背叛了自己,拔出腰间的佩剑,大骂吕布道:“庸狗敢如是邪!”
吕布不理会董卓,手持方天画戟,当场将董卓格杀,斩下首级悬挂于北掖门之外示众。
李儒得知董卓被害之后,不知所踪。樊稠、张济等得知消息之后,当即领着麾下的西凉铁骑,护着董卓的母亲、董卓的弟弟董旻、侄儿董璜逃奔凉州。函谷关守将徐荣第一时间表示臣服,王允倒也没有追究。吕布领兵查抄了董卓的郿坞中所收藏的黄金数十万,白金数百万,绮罗、珠宝、器皿、粮食,不计其数,回报王允与刘表。王允、刘表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
看完长安战报,何咸一声长叹。董卓比历史上要死亡的早,其中的缘由竟然是因为刘表!刘表夺荆州失败之后,重新回到长安,董卓见其温顺,提拔其为司空,可谓对其不薄。然而就是这个刘表,却成为了董卓的催命之符。
因为王允用来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女子,换成了刘表的女儿刘元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