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延看到他如此模样,脸色一沉:“徐璆徐孟玉,还不交出玉玺?莫非要本将军开罪你不成?”

  徐璆这些日子自然听过魏延的大名,魏延的风格跟袁术完全不同。

  袁术是世家大族出身,跟大部分世家子弟出身的诸侯一样,尊奉世家人物,视黎民百姓如草芥,所以他看在徐璆的出身和声望,就算徐璆一直没有归附他,他也只是把徐璆软禁而不敢加害。

  魏延是寒门庶族出身,爱民如子,仁义无双,极为爱护黎民百姓,却对世家人物殊无好感,短短一年,便屠了数十家世家大族,将世家家主的男性家属尽皆阉割挖矿,女性家属则逼为娼妓,其手段之狠辣,无人能望其项背。

  简单一句话,魏延惹不起。

  徐璆不是寻死的傻瓜,他不敢像对袁术那样对魏延,便颤声说道:“在下也有尺寸之功,还请将军莫要抹煞!”

  魏延顿时明白了,徐璆是怕自己把收回玉玺所有的功劳都据为己有,便朗声笑道:“你的功劳,我自然会在奏章中一一说明,天子封赏加官进爵,自然少不得你的。现在,把玉玺交给我!”

  徐璆忽然想到一事,连忙问道:“魏将军,你若得到传国玉玺,若像孙坚、袁术之辈,那该如何是好?”

  魏延朗声大笑:“我没有孙坚、袁术那般傻,怀璧其罪的道理,我还是懂的。我区区三郡之地,又能如何,只能转交天子,虽然天子被曹操挟持,却也无法,只能上交许都!”

  徐璆看魏延说得坦诚,便从他随身携带的小箱子里面,拿出一个黄色锦囊,锦囊里面,有一个朱红色小匣,用金锁锁着,金锁打开,只见里面有颗印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跟演义上描写的一般无二。

  魏延将玉玺捧在手里,细细看着,却见玉玺四周环刻“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双边,据说传国玉玺整个图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

  魏延不太确定,这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便让种子神器精灵空空来鉴定,毕竟在空空看来,万物皆有种子,都是可以鉴定真伪的。

  空空在魏延的脑海里说道:“主公,经过鉴定,这确实是和氏璧刻成的传国玉玺,上面确实是李斯用小篆篆刻的字。”

  魏延看着这个玉玺,心里波浪起伏,以后谁再说自己命运多舛,魏延就想吐他一脸,尼玛你有传国玉玺命运多舛啊!

  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既然我顺受天命,当了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这就是“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的由来。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吴氏,夺玺。

  事实上,不是孙策拿玉玺换兵马,而是袁术把孙策的妈妈关起来,逼迫她交出玉玺,严格地说,罗贯中不但尊刘抑曹,还为了孙吴鼓吹乐一番。

  再后来,传国玉玺依然是几番失落,几番寻回,不必细表。

  本来魏延只是把这玩意当成石头,寻思着该拿去阴一下谁呢,却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空空突然在他脑海里说道:“主公,传国玉玺内有乾坤,请留下!”8)



第255章 【真龙之气?】


  魏延连忙跟空空沟通道:“什么大乾坤?”

  空空说道:“这传国玉玺之中,有真龙之气!”

  魏延感到很可笑:“什么真龙之气,搞笑的吧,我们这里是正统的历史时空,别拿那种玄幻说法来忽悠人!”

  空空说道:“龙气不能给人力量,却能给人气运,超强的气运!这才是很多人争夺传国玉玺的真正用意。”

  “气运,”魏延对这点倒是非常认可:“争霸天下,气运很是关键。”

  满清鞑子以十几万人打败一亿多民众的大明,就能看得出来,当时满清鞑子气运冲天,简单地说,就是走了狗……屎运,开挂了一样,反观,大汉民族气运不济,走了霉运,别的不说,小冰川时期,太适合野猪皮们活动了。

  很多历史事件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如果气运得济,很多偶然事件都向着自己一边,那么胜利的概率就会大上很多。

  魏延忽然疑惑道:“王莽、袁术那世可都是得到了玉玺,为什么都完蛋了呢?”

  空空说道:“他们没有得到传国玉玺的认同,所以不能得到真龙之气。”

  “认同?”魏延问道:“一块石头而已,还需要它如何认同呢?”

  空空说道:“你有没有听过宝剑认主的传说?”

  “听过,”魏延疑惑道:“可那都是玄幻故事啊!”

  空空说道:“不都是玄幻故事,有的真实发生过!你听过泰阿的故事吗?”

  魏延说道:“没听过,你说吧!”

  空空便说道:“春秋初期,晋国远比楚国强大,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

  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

  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以血祭剑,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这事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

  风胡子对道:‘泰阿剑是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

  这个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可能没有那么夸张,但确实发生过,后来泰阿剑又被称之为太阿剑,后来有个成语,名为太阿倒持。”

  魏延相信了,连忙问道:“那如何才能得到传国玉玺的认同呢?”

  空空却无奈地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如果你能把玉玺贴身放置,也许会有奇遇。”

  魏延把玉玺放在手中,仔细端详半天,看不出有任何异样,手掌也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哎,该怎么得到蕴藏在里面的真龙之气呢。

  他仔细抚摸着玉玺,试图找到其中的窍门,摸了好久,还是一无所得。

  最后他只得暂时放弃,先把玉玺再放进那个红色匣子里,再放进锦囊里,又放到箱子里面,随手拿着,等回到府中再贴身放置。

  随后,魏延看着徐璆说道:“你可愿暂代九江郡太守之职,帮我将九江郡民众迁移到义阳三郡?”

  徐璆连忙问道:“不知魏将军为何要将九江郡民众迁移到义阳三郡?”

  魏延把之前告诉纪灵的事情告诉了徐璆一番。

  徐璆将信将疑,但他不同于后世一些害怕承担责任的硕鼠,他决然地说道:“虽然在下不是非常相信魏将军所言,然则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否则一旦大灾爆发时再行迁移,已然晚了!在下愿从将军所命!”

  魏延随后传令,将徐璆家恢复原样,一应物品放好,人员放归,给予补偿。

  这时,魏延听到空空的声音:“主公,徐璆对您的好感提升到50点。”

  随后,魏延又跟纪灵、徐璆共进中餐。

  宴席上,魏延谈天说地,跟徐璆探讨了武艺、兵法、智谋、政治。

  徐璆对魏延的博学多识极为佩服:“魏将军,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个时候,魏延听到空空又说道:“主公,徐璆武力提升6点,统御提升6点,智力提4点,政治提升4点,现在徐璆的武力为72,统御80,智力82,政治90,魅力74,此人好感度提升到70点!”

  过了一会儿,徐璆说道:“卑职举荐一人,此人仁政爱民,可为将军所用,也可助我迁移淮南之民。”

  魏延问道:“何人?”

  徐璆答道:“乃陈留人舒邵舒仲膺也。与兄长舒伯膺俱为名士,他曾为伯膺复仇杀人,事发后,兄弟争死,并得免刑,海内称义。昔日为沛国相,为吕布所破,逃回寿春,现在来不及逃出,应逃在桥蕤府中。”

  魏延对这个人舒邵唯一的印象,时天旱岁大荒,士民冻馁,江、淮闲相食殆尽,袁术以米十万斛与为军粮,舒邵却将其悉散以给饥民,袁术闻之大怒,陈兵将斩之。舒邵说:“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袁术深受感动,下马牵之曰:“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

  原先魏延以为这个舒邵是个不顾大局沽名钓誉的家伙,可后来转念一想,舒邵当时的心理动机极有可能是,袁术已经衰败了,何况再兴兵荼毒百姓呢。

  不管怎么说,这个人仁政爱民四个字是算得上的,便让人去桥蕤府中请来。

  舒邵到了,魏延让空空鉴定一番,能力值为武力24,统御49,智力69,政治76,魅力76,对魏延的好感度也是30点。

  看看在座的纪灵、徐璆、舒邵,魏延忽然发现,如果这番能够把刘晔、鲁肃、阎象等人全都交换过来,袁术手底下真的没啥人了,魏延不必发兵庐江,袁术也蹦跶不了多久。

  

第256章 【小慈乃大慈之贼!】


  魏延看了舒邵一眼,发现这个人眉宇之间有股豪侠之气,有点像徐庶。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出为兄杀仇的举动。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出不顾生死散布军粮给百姓的义举。

  这样的人,如果是敌人的人,还则罢了,如果成了自己的部下,正好管着军粮,在军队和灾民之中,他选择救济灾民,使得军粮匮乏将士逃散,那还了得!

  所以,魏延一定要敲打他一番,才敢用他!

  舒邵一身灰袍,来到魏延面前,深施一礼:“在下舒邵见过魏将军。”

  从他心底深处,是不想给魏延折腰的,可他父母妻儿都在魏军控制之下,他不得不折腰。

  魏延站起身,将舒邵扶起来,朗声笑道:“早听闻仲膺为兄杀仇之义,怎奈缘吝一面,今得相见,甚为欣慰,仲膺请坐!”

  舒邵却一直躬身,没有落座。

  魏延有些讶异:“仲膺为何不坐?”

  纪灵提醒道:“主公,仲膺担忧他的家人。”

  魏延连忙下令道:“舒国相的家人放归,家产归还,丢失破损之物一律补偿,拨一百人马守卫。”

  不只是舒邵,纪灵、桥蕤、阎象、徐璆等人的府邸都有魏军人马守卫,当然除了防卫之外,也有监视之意。

  舒邵听魏延这样下令,连忙躬身谢道:“多谢魏将军仁慈……”

  这个时候,魏延脑海里响起空空性感的声音:“主公,舒邵感激主公仁慈,好感度提升到50点!”

  随后舒邵入席,又开始畅聊。

  魏延像以前那样又给舒邵加各种属性。

  舒邵感到魏延博学多识,心里极为敬佩。

  这个时候,魏延脑海里再度响起空空性感的声音:“主人,舒邵的武力提升10点,统御提升10点,智力提升10点,政治提高10点,现在武力74,统御79,智力79,政治86,魅力76,对主公的好感度提升到90点!”

  魏延比较纳闷:“为什么舒邵的潜力都在10点之上呢?”

  空空答道:“主公,因为舒邵相当年轻,今年才30岁,而且他跟徐庶一样,都是悟性很强的人。”

  魏延大喜:“是不是可以把他培养成像徐庶那样?”

  空空道:“舒邵的潜力终归还是不如徐庶,此番提升后,每个能力只有3到5个点的提升空间。”

  “那也不错了!”魏延盘算一下,第二轮提升后,舒邵各方面能力都在80以上,这样的全能人才还是大有用处的。

  于是,魏延先跟舒邵再度说了自己的推测。

  跟纪灵、徐璆的犹豫不同,舒邵直接说道:“将军所言极是,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是等到大灾到来,再行迁移,已然晚了,恐怕饿殍满地,不如趁夏种未到之前,将民众迁移。”

  魏延说道:“我欲表奏仲膺你为庐江郡太守,负责庐江郡北部民众迁移。”

  舒邵直言不讳地说道:“将军表奏在下为庐江太守,在下将庐江北部民众迁移到义阳三郡,则庐江空虚,在下的庐江太守有何意义?”

  徐璆也表达同样的疑问。

  魏延笑道:“二位无需多虑,不管是孟玉的九江太守,还是仲膺的庐江太守,皆是临时官职,如若两位尽职尽责,则未来京兆尹、弘农太守,便是二位的官职。”

  贾诩就任司隶校尉之后,跟魏延来信抱怨过,长安京兆、弘农等地现任官员皆是庸才,希望征辟原先任京兆尹的司马防能官复原职。

  魏延非常果断地否决了贾诩的提议,不只是因为对司马懿以及司马家族的厌恶,更是对司马防和曹操旧情的忌惮。

  司马防年轻时在州郡做官,26岁就被调入洛阳担任尚书右丞。当时官员升迁需要有人推荐才可以,在尚书右丞的职位上,司马防保举了一个20岁的年轻人出任洛阳北部尉,让这个年轻人第一次坐上了领导岗位,这是一次改写司马家族历史的举荐,因为这个年轻人,叫做曹操。

  后来,曹操64岁时称魏王,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想起自己担任的第一个官职,请司马防一叙,酒过三巡,曹操很有兴致地问道:“孤现在还能当北部尉吗?”司马防不卑不亢地回答:“当初举荐大王的时候,做北部尉很合适。”

  除了举荐曹操,司马防在事业上实在没有什么作为。但他在家庭教育上却很有一手。他的八个儿子在他面前,老爹不说进来,儿子就不敢进来,老爹不说坐下儿子就不敢坐,老爹不提问,儿子都不敢说话。可是,无论司马防多么严肃、多么性直方正,也无论他是不是整天在家里背诵,他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那随波逐流明哲保身的态度、处处以保全性命、保全家族利益为优先选择的人生哲学才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