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力能攻下来的。

  其次,即便魏延攻下了,世家林立的荆州腹地,荆襄九郡,六百万人口,他能消化得了吗?

  就像蛇吞象,往往不能成功,因为还没吞完,就先撑死了。

  魏延现在要一点点地逐步蚕食刘表的势力版图,等到一遇风云变化龙之后,再来吞象。

  这一次,魏延展现出他的实力,吓住了刘表、蔡瑁、蒯越,也会让刘表等人放弃原来对魏延的轻视,抓紧战备。

  刘表有五六百万人口,资源丰富,而魏延现在顶多只有五六十万人口,人口基数相差十倍,而且魏延四面环敌,如果相持下去,极有可能,魏延就像历史上的蜀汉,越打越弱,而刘表像曹魏,越打越强。

  而且这次的计策下次就不能用了,蔡瑁、张允并不是彻底的废物,他们绝对不会再让魏延烧他们一回粮草,也绝对不会再被大张旗鼓虚张声势的计策吓跑,越打下去,魏延的策略、兵种优势都会慢慢丧失。

  那该怎么办呢?

  魏延便想起来,解放战争中,解放军能够战胜对手的一**宝,地下党情报战。

  对手很多高级人员都是我们组织派过去卧底的,他们的存在,使得解放军对对手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这样打下去,解放军百战百胜,对方屡战屡败。

  现在,魏延就发现了一个非常适合当卧底的人物,而且,这个人,历史上也当过卧底,被刘备策反,当过刘备安‘插’在刘表手下的卧底,屡次救过刘备的命。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伊籍。

  伊籍是刘表的老乡,少年时期就依附于刘表,刘表对他很信任,这样的人一旦被策反过来,刘表将对魏延来说,毫无秘密可言。

  现在,魏延先亲自解开伊籍身上的绳索,宽言抚慰之,还不住称赞伊籍的才能,贬斥刘表有眼无珠,不识大才。

  在伊籍的问题上,魏延还真没说错,伊籍在刘表的帐下只是一个清谈‘门’客,可到了刘备那里,却成了编纂的五位重臣之一,历史上伊籍之所以在刘表死后,背弃刘表的儿子们,转投刘备,完全不能怪伊籍,只能怪刘表没有眼光,本来伊籍少年时期就跟随他,他完全可以把伊籍培养成类似于燕青那样的忠臣,结果把这样的人才拱手让给别人。

  当时伊籍对魏延的印象就大为改观,觉得魏延真是礼贤下士的英雄,而且慧眼识英才,能够欣赏到他的才华。

  此时,魏延脑海里响起空空的声音:“主公,伊籍本就钦佩主公仁义爱民和用兵如神,对主公的好感度为70。

  伊籍感‘激’主公礼贤下士,好感度提升10点!

  伊籍感动主公慧眼识英,好感度提升10点,现在为90点!

  伊籍被主公说动,想起被刘表信任而不重用的过往,对刘表忠诚度降低10点,现在为120点。”

  魏延一路上跟伊籍谈论武力、兵法、谋略、治政之道,让伊籍受益匪浅,伊籍对魏延越发佩服。

  空空的声音再次在魏延脑海响起:“主公提升伊籍武力10点,伊籍对主公好感度提升10点。

  主公提升伊籍统率10点,伊籍对主公好感度提升10点。

  主公提升伊籍智力10点,伊籍对主公好感度提升10点。

  主公提升伊籍政治5点,伊籍对主公好感度提升5点。

  现在,伊籍各方面能力为武力44,统率45,智力89,政治91,魅力82,对刘表忠诚度为120,对主公好感度为125。”

  魏延随后又拿出他对待人才的大杀招,亲手下厨,给伊籍做菜,吃完喝完,睡觉时候,跟伊籍抵足而眠。

  空空的声音再度在魏延脑海响起:“主公亲手下厨,伊籍感‘激’主公厚待,好感度提升15点!

  主公跟伊籍抵足而眠,伊籍感‘激’主公厚遇,好感度提升15点,现为155点!

  但伊籍对刘表的忠诚度依然为120点,恐怕不能答应主公卧底,请主公另想别策。”

  魏延现在跟伊籍抵足而眠,就聊些时政大事。

  他先聊刘表的战略:“群雄逐鹿之时,刘表却拥兵自重,只希望自保于江汉之间,以观天下之变,这样的错误战略会导致刘表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壮大自己的势力的机会……即便日后曹‘操’一统中原而后击败袁绍而一统北方,孙氏一统南方,刘表还是困守荆襄九郡无能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一天天强大起来。”

  伊籍无言以对,他跟随刘表多年,知道刘表确实会如此。

  魏延引用郭嘉和曹‘操’的话来评论刘表:“表,坐谈客耳,自守之贼也。如若无我魏延,荆州北有曹‘操’之‘逼’,东有孙家西进之忧,刘表这艘大船将有沉没的危险,机伯,你跟着刘表,还能有什么指望?”

  伊籍冒出一身冷汗。

  后来魏延又聊到刘表的用人:“刘表只争取了蔡、蒯两大家族的信任和支持,却对于其他士人的意见和建议,大多束之高阁。他虽然喜欢贤人,但是却不敢重用,虽然不喜欢庸才,但是却不能远离他们。而你,伊机伯,虽然与刘表是同乡,也只是屈在下僚,无所建树。

  就算你想离开刘表,曹‘操’营中人才济济,此时再去效命,注定不会受到重用。去江东孙家那里?那更不行,刘表曾经袭杀孙坚,江东与刘表有杀父之仇。你一者不愿落下背主的名声,二者更怕到了江东以后受到怀疑、歧视。因此,伊机伯,你虽然不得志,却只能在荆州苦捱。我说的对不对?”


第132章 【伊籍卧底】


    伊籍再次陷入哑口无言无言以对的状态,后半夜翻来覆去,辗转难眠,不断地思索自己在刘表麾下的未来,越想越灰心,越丧气,以至于绝望。

  从群雄讨董到现在,已经七年多了,这七年多,天下形势风起云涌。

  曹操,被徐荣击败时,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后来又重新招募人马,从东郡太守出发,全取兖州,继而又拿下半个豫州、一部分青州,现在又进军司隶,不论地盘还是兵力,都远胜刘表,现在又即将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天下诸侯之冠。

  袁绍一开始只是渤海太守,粮草还要仰仗韩馥,可后来他巧取冀州,横扫并州、青州,击败公孙瓒,夺下半个幽州,即将一统北方,成为北方之王。

  即便是现在看起来还有点弱小的势力魏延,半年前只是一个小坞堡的堡主,一个前县尉之子,寒门庶族出身,只有一千多人口,三百多壮丁,可经过短短半年,魏延横扫三郡,拿下十多个县,辖有五六十万人口,有两万多强兵,陆续击败张绣、曹军和荆州军,战力之强,世间罕有,如果给魏延七年,哪又该如何?

  再看看刘表,七年前就全取荆州九郡,当时他的情况可是比曹操、袁绍都要好得多,结果呢,七年来,刘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各方面都停滞不前。

  当然,也因为刘表的退而自保之策,使得荆州的人口增长了,文化发展了,可现在是什么时代,是乱世,乱世不兴兵戈反而兴文教,伊籍实在是对主公刘表的战略无语至极。

  现在刘表能够得享太平,实在是运气好,身边没有曹操、袁绍那样的邻居,而是刘璋、袁术那样的废柴,即便是江东孙家比较骁勇,可孙坚轻而无备,被射杀,孙策还没有完全平定江东,孙家又处于下游,所以刘表能够关起门来安稳过日子,可现在,魏延强势崛起,刘表的太平日子还能过几年呢?

  第二天,魏延看到伊籍的眼睛像熊猫一样,笑道:“机伯昨夜一夜未眠?”

  伊籍点点头:“细想追随刘荆州的前景一片灰暗,辗转难眠。”

  此时,已经跟魏延会师的徐庶上前,笑道:“机伯,方今天下,便如昔马援对光武所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既然刘荆州老迈昏聩坐守老贼,机伯何不弃之,另投明主?魏将军乃当世雄主,雄才大略,礼贤下士,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伊籍沉思良久,深深叹息道:“在下虽知刘荆州非明主,奈何从之日久,不忍舍弃。”

  徐庶大声说道:“机伯,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

  伊籍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顾虑,他神情肃穆地看着魏延:“如若将军日后擒获刘荆州,该当如何?”

  魏延知道伊籍感念刘表昔日恩情,便道:“刘荆州乃汉室贵胄,我不便屠戮,便交给天子发落。”

  伊籍最怕担负起背主弑主的千古骂名,现在魏延轻轻巧巧地就把这个责任全部撇开,让他心里的大石落地,纳头便拜:“在下伊籍愿奉将军为主公,为主公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魏延连忙把他扶起,笑道:“我不喜败荆州军,我喜得机伯也!”

  历史上,曹操在迎接蒯越归降时说:“我不因为得到荆州而高兴,却因为得到异度(蒯越)而高兴。”这话在特定时刻用来赞美一个人的才干,威力极大。

  这时,魏延脑海里响起空空的声音:“主公,伊籍感念主公如此厚遇,忠诚度提升10点,现在为165点!

  此外,伊籍倍感刘表战略失策、用人不当,对他的忠诚度降低到80点,忠诚度变成好感度,仅为感恩刘表昔日收留之恩!”

  魏延现在完全放心让伊籍执行卧底任务了。

  但这个卧底任务不能太过直白地告诉伊籍,否则会引起他的反感,就像有的白军要员一门心思想要投奔延安,组织上要他继续潜伏卧底,还是要好好地做一番思想工作。

  魏延便跟伊籍说道:“机伯,我知刘荆州对你有恩,你现在背弃他,心有不舍,又恐世人非议你背恩忘义,不如这样,你先在刘荆州处暂待一些时日,等我攻破襄阳城之日,你再随着其他荆州官吏归降,如此一来,世人便无法再非议与你,你的清誉便可保存。”

  伊籍心里更暖:“主公如此周到体谅,属下感激不已,可属下恨不得马上便为主公效力……”

  此时,魏延脑海里再度响起空空的声音:“主公,伊籍感激你对他的周到体谅考虑,忠诚度提升10点,现为175点。”

  魏延笑道:“你在襄阳一样可以为我效力,你可以搜集荆州军机密……如此一来,我军便可加快攻占荆州的时间,荆州也可早日结束战乱,你也可以早日弃暗投明,成为未来的荆州刺史!”

  伊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惊喜来得太快了,自己跟随刘表十多年,他连个太守都不许诺给自己,甚至县令都不让自己做,自己还一直是个清谈门客,现在主公魏延竟然许诺自己成为未来的荆州刺史!

  他呆呆地看着魏延:“主公,属下没听错吧?”

  魏延笑道:“你在治政方面有大才,未来我攻下荆州,你便是首功!我为荆州牧,你便是南郡太守,我再升一级,你便为荆州刺史!望你莫要辜负我的期望!”

  即便是现代社会让警员去卧底也会许诺升职加薪,在东汉末年,让一个智力89、政治91、魅力82的人才心甘情愿为自己潜伏卧底,除了把忠诚度提高上去,不给他大希望怎么行呢?

  况且日后魏延根本不想委任一个荆州士族人士来担任荆州刺史,对荆州非常熟悉、又是外地人、政治力又高,舍伊籍其谁呢!

  伊籍现在真的是感激涕零,感激涕零,相对于信任而不重用的刘表,魏延实在让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第133章 【最后一击】


    这时,魏延脑海里响起空空的声音:“主公,伊籍感激你给他的承诺和期望,非常感激,忠诚度提升20点,现为195点。”

  魏延吓了一跳,这不知不觉间,伊籍对自己的忠诚度竟然这么高了,不过,设身处地想一下,那个没有穿越前的他,如果老板肯像魏延那样对待伊籍地对待自己,肯郑重许诺自己部门经理的职位,恐怕自己对老板的忠诚度也能迅速升到255,从此死心塌地,绝对不会跳槽!

  剩下的时间,便是魏延突击教会伊籍一些卧底技术,包括这个东汉末年的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密写技术。

  实际上,密写技术并不是现代才有得,古代就有了。因为华夏自古多战事,时分时合,所以华夏古代的情报研究工作,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无论是阴符、阴书,还是字验、反切码,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为此,古人又发明了“密写术”。

  古人使用的这种特殊墨水,并非什么高科技,而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明矾水。明矾水写出的字,晾干后在纸上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浸入水中,字迹顿现,原因是明矾水蒸发干后在纸上留下了硫酸铝钾(明矾脱晶后的产物),而写有硫酸铝钾墨水的纸浸在水中时,其中的硫酸铝钾会吸收附近纸上的水分形成明矾,所以书写处浸湿得比其他地方慢,白色字迹立显。

  康熙年间的“矾书案”,则是被废太子胤礽的明矾水密信引起的。康熙五十四年春,康熙亲征准噶尔,得到消息的胤礽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翻盘。他用重金买通了常为福晋看病的医生贺孟睿煤卮琶鞣苄懦龉幌朊苄啪谷酶ü⒉祭冀鼗瘢返i恢复自己皇太子地位的计划失败。

  除了明矾水,古人还用米汤来写密件,收件人把碘酒涂在密信上,便有紫色的字迹显现出来。

  不过,在这个东汉末年,这两种密写技术都没有出现,所以魏延交给伊籍以及那些跟伊籍保持单线联系的细作们时,他们都对魏延惊为天人。

  这种密写技术和其他间谍技术都关系到魏延霸业的成败,所以魏延传授下去的时候,他就确保那些细作、卧底对他的忠诚度是100多而且秉性坚毅的,不然一旦有一方出卖,敌人太容易将计就计来对付他了。

  经过魏延的培训,基本上,他这个势力的情报组织风声的技术在十几个诸侯里面是排在第一,处于压倒性的胜利,当然,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截获的危险,还是得小心谨慎。

  经过一天的突击培训,智力高达89的伊籍完全会了。

  然后,魏延当着所有人的面(在此之前所有招揽伊籍的活动都是悄悄进行),对他说道:“伊机伯,我现在放你回去,告诉你们家主公刘表,让他给我一百万石粮食、一万名工匠,不然我马上攻入襄阳,取了刘表老儿的性命!”

  伊籍一副仓皇的样子,骑马赶回襄阳。

  等到伊籍赶到襄阳镇南将军府,看到灰头土脸的蔡瑁和气急败坏的刘表,而张允则不见踪影。

  ……

  数日前,蔡瑁、张允那两万七千人马被魏延、胡车儿一番张大旗鼓虚张声势加冲击,兵败如山倒,一路溃逃,逃到第二天天亮才停止脚步,聚拢人马,勉强聚拢了八千多人,大部分都没有兵器、盔甲,勉强拿根木棍防身,而且一个个饥困交迫,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为了填饱肚子,为了挽回军心,蔡瑁、张允也把世家子弟的伪善嘴脸抛开,对几个村庄纵兵烧杀抢掠,勉强填饱了肚子,挽回了一点士气。

  不过,他们现在提到魏延就成了惊弓之鸟,完全不敢再北上,只能继续撤往襄阳。

  在距离襄阳不到五十里的时候,蔡瑁、张允以及八千士卒全都把心放了下去,毕竟距离襄阳那么近了,魏延的人马根本不敢这么深入了吧。

  经过一片两山夹一沟的道路,他们也轻而无备,他们以为,魏延的人马再怎么也不敢跑到这里设伏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